从前就很喜欢看影视节目中关于急诊科的故事,觉得故事中的医生护士是那么的果断和干练,具有魅力,让我羡慕不已。没想到多年后长大学成,我也有幸成为一名急诊护士。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到渐渐找到规律,我才真正体会到想做好一名急诊护士谈何容易!
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这里是医院病患数量最多,病种最杂,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这里上班的医护人员需要24小时开机,需要值15个小时通宵夜班,需要面对危重急症病人的首诊和抢救。在这里,病人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若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由于急救的需要,医护人员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跟家属沟通,了解患者需求,而病人及家属常常因急诊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情绪,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难度极大。
在急诊,患者及家属与医护人员较短的接触时间内,还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的心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医护人员的救治行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被重视”“急诊不急”的错觉,所以,我深刻体会到沟通在急诊是最容易忽略却最重要的东西。
南丁格尔说: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艺术。首先要学会观察,才能发现问题的存在,包括对病人的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属的观察。例如:有些患者家属对护士的行为百般挑剔,却对自己亲人液体输完浑然不知,像这样的家属,我们就在每次更换液体时都耐心地提醒他液体输到什么时候应该呼叫护士,与此同时,我们也随时巡视病房,多观察液体进展,根据滴速、液体量,估计出患者液体输完的时间,做到每位患者治疗情况心中有数。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没有及时更换液体与患者家属之间的矛盾。
在急诊就诊,因患者人数多,病种杂,所以,保证病人安全是每天耳提面命的课题。例如:在急诊输液室,每天要接待上百位患者前来接受治疗,建立和完善急诊患者的身份识别制度是保证患者安全就诊的前提。在一般治疗操作前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例如:姓名、床号等,护士在执行操作前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记得有一次,一位患者来输液,通过查对发现取来的药跟注射证上的医嘱不符,我们当班护士及时向医生确认医嘱是否正确,确认完后发现是患者误拿了别人的药,通过联系药房予以更换,保证了病人用药的安全,事后,病人特意写了感谢信感谢我们护士的严谨认真。这充分体现了查对的重要性和“慎独”精神。经常有病人来打针,就对我说“姑娘,我就不明白了,你就给我打个针一会叫我三四遍名字,你们不烦吗?”我们回答说:“不烦,您的安全最重要。”病人沉默了。走的时候眼里充满感激,对我道谢。
其实,每一位患者来接受治疗时都是一样的心态,来一次就距离健康更近一步。可是对于我们来说,看着病人安全健康走出去,心里就有莫大的安慰。这是一个零失误的职业,不允许有任何错误,如同走钢丝一般,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对待每一个患者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作为一名急诊护士,经历了多次的抢救后,技术上我越来越胜任,但是在精神上却越来越难以承受。记得有一次,面对一个孩子外伤的抢救,我们都泪流满面。一个两岁的孩子在车后面玩,然而司机倒车的时候却没看到孩子,孩子被送来的时候已奄奄一息,面对如此幼小的生命,面对孩子母亲痛不欲生的求救,我的心为之颤栗。当时一个同事说了一句话:“这个孩子到这个世界让妈妈遭了一回罪,然而却什么都没享受到就走了!”瞬间,大家就沉默了。我们只能说我们竭尽全力了,希望孩子在去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在急诊,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故事,描绘着不同的画面,急诊工作教会我要珍惜每一天。
在急诊室,每天有很多人从这里健康地走出去,也有很多生命在这里画上句号,但是弥漫在急诊室里的温暖空气,却一直没有变过...健康与病痛相连,生命与死亡并存…
来到急诊,让初次步入社会这个大熔炉的我成长不少。记得刚进急诊的那天,看到急诊科墙上“敬畏生命、爱心永恒”八个醒目的大字,我并没有太深感触,如今,随着时间推移,我渐渐发现这几个字并不是为了装饰,符合医院或者急诊的标配,而是给每一个医护人员的使命与要求,成为真正镌刻在她们心中的丰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