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诗经》三首课文鉴赏说明

《诗经》三首课文鉴赏说明

2022-04-08 来源:爱问旅游网

  篇一

  【导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节的节奏特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关雎》,第二课时完成《蒹葭》。

  第一课时学习《关雎》

  情景导入:雎鸠啼鸣,荇菜差参。琴瑟钟鼓,君子淑女……这一切,在心中荡漾着爱意的恋人眼中,大概会多一层温馨与幽怨吧!你听,他们各自为自己倾心的“淑女”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雎(jū)鸠(jiū)窈窕(yǎotiǎo)逑(qiú)荇(xìng)

  寤寐(wùmèi)芼(mào)

  2.文言知识梳理

  (1)重点实词

  关关:拟声词,一种鸟的叫声。洲:水中的陆地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寤寐:指日日夜夜。芼:挑选。

  (2)词类活用

  ①琴瑟友之(名词做动词用,做朋友,相亲相爱,亲近)

  ②钟鼓乐之(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乐)

  (3)古今异义

  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流出)

  3.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成《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一)朗读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交流点拨】第一节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一节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节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急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五节写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2.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交流点拨】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思念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两边来。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近她。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姑娘美丽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

  (二)整体感知

  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交流点拨】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求而不得,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做梦梦见自己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理清层次

  1.全诗共5个小节,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第一章(第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姑娘,从而引起爱慕感情和求婚的愿望。第二章(2~3节)描写小伙子想追求那位姑娘,苦于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第三章(4~5节)描写小伙子梦想成婚的欢乐场景。

  2.《关雎》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想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步骤四细读课文探究写法

  《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起到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是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关雎》写一个男子对所爱慕的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了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追求爱情中的苦与乐。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拓展延伸

  中国文字的“第一”

  【交流点拨】①《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②《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板书设计】

  关雎托物起兴所听:关关雎鸠所见:在河之洲所思:窈窕淑女所愿:君子好逑相思之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辗转反侧——相思之苦梦幻之乐琴瑟反之——亲密相爱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第二课时学习《蒹葭》

  情景导入: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部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蒹葭》。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蒹葭(jiānjiā)溯洄(sùhuí)晞(xī)

  湄(méi)跻(jī)涘(sì)沚(zhǐ)坻(chī)

  2.文言知识梳理

  (1)重点实词

  蒹葭: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溯洄: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晞:干。阻:险。跻:高。

  坻:水中的陆地。涘:水边。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2)词类活用

  道阻且右(方位名词,作形容词,弯曲)

  (3)古今异义

  道阻且右(古义:弯曲;今义:右边,表方位)

  白露为已(古义:干;今义:已经)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感受音韵美。

  (1)全班齐读诗歌,要求学生结合上一课时介绍的关于《诗经》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2)听学生朗读后,教师正音,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交流点拨】音韵美表现在:①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②作品押韵:第一章押“ɑng”韵,韵脚有苍、霜、长、方、央。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③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3)请男女生交错进行朗读,把自己体会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2.感知内容大意。

  请学生结合注解,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翻译作品第一章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对比。第二、三章的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

  【交流点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明确: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一位痴心、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步骤三质疑问难深层探究

  1.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凄清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2.诗歌中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交流点拨】“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点拨】感情基调: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理由:渴慕倾心于伊人,执着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4.《蒹葭》的主题是什么?

  【交流点拨】诗歌每一章前四句都是描写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的情景,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

  步骤四探究写法比较阅读

  (一)写法探究

  1.《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诗歌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凉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出主人公凄恻的情感。诗的每章景物描写都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第二章“白露为晞”,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的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使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2.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咏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二)比较阅读

  1.《关雎》《蒹葭》都可看作是爱情诗,它们的写作手法相同吗?

  【交流点拨】《关雎》一诗重在“叙事”,从中可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蒹葭》比《关雎》情感意味更浓。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蒹葭》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情深,而且写出了他欲见不得的焦急怅惘的心情。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人。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2.拓展延伸

  任选《蒹葭》中的一节,用优美的语言重现诗歌的意境。

  【交流点拨】又是一个霜凝雾罩的清晨,我又来到水边,那苍苍的蒹葭在微微晓风中,如一片白色的海。凝霜晨露消散在白雾之中。我心中的恋人啊,你究竟在哪里啊!我愿付出一生的时光,跋山涉水,来到你的身旁。

  【板书设计】

  景物蒹葭:苍苍——萋萋——采采白露:为霜——未晞——未已追求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之路:阻且长,阻且跻,阻且右结果: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景色迷离,距离遥远)

  篇二

  教学目标

  1、识记古代文言实词,积累常用词意义。

  2、用自己语言赏析诗歌,体会细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力描绘浪漫的爱情场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熟读课文

  老师查找有关图画和轻柔音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好的人或物,都会产生爱慕之心。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心中爱慕之人称为“梦中情人”。《关雎》这首诗便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场对“梦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过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入《关雎》,欣赏一场古人的爱情戏吧。

  二、诵读,熟悉字音,结合注释掌握文意

  1、范读正音。老师饱含情感朗诵或播放名家录音。

  2、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个别诵读

  3、解释重点字词,掌握文意(关关、洲、窈窕、好逑、参差、流、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友、芼)

  三、共同研讨文意

  1、浪漫的爱情往往离不开浪漫的场景,请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发挥想象力描绘出来。

  明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学生创作并个别演示后,老师做总结示范:展示多媒体画面,并伴轻柔音乐,深情描绘:“清清的河水,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鱼鹰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河的两岸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美丽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爱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样,要想尽办法去接近!”

  2、《关雎》中有一句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已成为赞美女性的现代成语,请找出。

  明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慕之情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老师紧接着翻译此句)文静美丽的姑娘啊,醒着梦里追求她。美好的姑娘难追求啊,白天黑夜想念着她。绵长的思念啊,教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3、爱慕之深,日夜思念,以致夜不成眠,可见相思之苦。既然如此,那就大胆地去追求美丽的姑娘吧。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展开爱情攻势的?

  明确: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如此煞费苦心先“友之”:亲近她,再“乐之”:取悦她。结果大概可以猜到了,自然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四、文学常识补充

  1、“兴”手法的运用

  一开始我们分析场景,大家也许注意到了,这些场景是分散描绘的,基本是一句场景一句叙事夹杂进行。这也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叫作“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例如开篇先言他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一唱一和的雎鸠鸣叫,引起所咏之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物”与“所咏之词”不是毫无关联,而恰恰是有共通点的。正如上例雎鸠的相互鸣叫与君子对淑女的爱慕是一致的。试从文中再找几例并分析其共通点。

  学生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时左时右采荇菜的动作和千方百计接近淑女是共通的。

  2、重章叠句

  诵读时能发现,许多句子是重复出现的,这种手法有利于反复吟唱,以充分地表达出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例“窈窕淑女”“参差荇菜”等。

  五、布置作业

  1、选取《关雎》中某一细节描写,发挥想象,拓展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力求语言流畅。表现出特定的意境氛围。

  2、熟读、背诵《关雎》,掌握课下字词注释。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如果说《关雎》是一支完整的爱情进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场爱情马拉松。谁能告诉我,马拉松运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路途遥远、艰险,需要耐力和持久的决心、勇气,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努力不放弃……)《蒹葭》便是描写了对爱人不懈的寻找,让我们来听听这场爱情告白吧。

  二、诵读、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

  1、苍苍伊人溯洄

  且溯游萋萋晞湄跻坻采采

  未已涘沚

  2、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个别诵读

  三、赏析、思考下列问题组(四人小组合作)

  1、诗人心中的恋人不知在何处,诗人寻找了几处地方?

  明确:三处“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2、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

  明确:“长”、“跻”、“右”。

  3、诗人面对如此曲折艰险的路,又是什么态度?

  明确:“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四、能力拓展

  1、任选《蒹葭》中的一节,用优美的语言重现诗歌的意境。

  示例:又是一个霜凝雾罩的清晨,我又来到水边,那苍苍的蒹葭在微微晓风中,如一片白色的海。凝霜怠露迷失在白雾之中。我心中的恋人啊!你究竟在哪里啊?我愿付出一生的时光,跋山涉水,来到你的身旁。

  2、比较《关雎》与《蒹葭》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1)都用了“兴”的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都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窈窕淑女”、“参差荇菜”;“所谓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关雎》和《蒹葭》,或从《诗经》中找篇诗歌,要求配乐,为诗歌比赛作准备。

  篇三

  课题

  12、《诗经》二首   关雎

  重难点

  1、重点:文言字词。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导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吧。

  目标

  了解《诗经》。 掌握文言字词,翻译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总结中心思想。

  检测

  预习

  看拼音写词语(对子互改、汇报检测结果)。

  好逑(hǎo  qíu)窈窕(yǎo  tiǎo)芼(mào) 寤寐(wù  mèi)

  

  

  自学指导  小组合学(15分钟内完成) 。

  1、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  

  6世纪的春秋时期,公305篇,也称《诗三百》,孔子将《诗三

  百》奉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作经典,奉为“五

  经”之一,才称为《诗经》,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

  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起兴:又叫“兴”。就是说先说其他事物,再借其他事物表现要

  说的事物。一般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

  2、从文中找出古今异义词、多义词、活用词,联系课文,理解含义。

  3、结合课*释,翻译课文。

  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前四句。

  

  

  5、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6、读文,给课文分部分。

  7、总结中心思想。

  

  

  先组内展示,后师抽签小组展示。

  2、从文中找出古今异义词、多义词、活用词,联系课文,理解含义。

  古今异义词

  服: 古义:思念。 今义:衣服;衣裳。

  苍苍:古义:茂盛的样子。今义:灰白;深绿色;苍茫。

  阻: 古义:艰险。   今义:阻挡;阻碍。

  多义词

  在河之洲(的)

  左右采之(代词,指荇菜)

  左右采之(动词,摘取)

  蒹葭采采(形容词,茂盛,众多。)

  活用词

  琴瑟友之。友:名词活用为动词,亲近,做朋友。

  琴瑟:名词活用为动词,弹琴鼓瑟。

  钟鼓乐之 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钟鼓:名词活用为动词,敲钟打鼓。

  

  

  3、结合课*释,翻译课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 

  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

  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

  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

  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 

  来取悦她。

  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前四句。

  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引发出男子 

  对淑女难以忘怀的思念和热烈追求。

  5、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既有对男子求偶不得的心理描写,又有对他动作的描写。“悠哉悠

  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 

  平静,难以入眠,形象比怎地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深深思念之情。

  6、读文,给课文分部分。

  第一部分:直写男子的愿望,引出淑女是君子的理想对象的联想。

  第二部分:写男子对姑娘的极度思念和追求而不得的痛苦。

  第三部分:写男子幻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

  

  

  7、总结中心思想。

  本文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追求、思念的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痛苦和 

  幻想愿望实现的喜悦,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乐,反映了古代劳

  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古今异义词、多义词、活用词,中心思想。

  对子互背,汇报互背结果,师抽查。

  

  

  背诵并默写全文。 对照课文写出翻译。

  要求:独立完成、字体工整、书面整洁、按时上交。

  

  

  课题

  12、《诗经》二首   蒹葭

  重难点

  1、重点:文言字词。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导入

  由景及情,景能使人幻想出很多的情感,今天我们通过蒹葭来分析。

  目标

  1、掌握文言字词,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总结中心思想。

  检测

  预习

  看拼音写词语(对子互改、汇报检测结果)。

  蒹葭(jiān  jiā) 溯洄(su hui)晞(xī)湄(méi)坻(chí)

  

  

  自学指导  小组合学(15分钟内完成)

  1、结合课*释,翻译课文。

  2、前四句是千古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的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有什么作用?

  4、读文,给文章分部分。

  5、读文,总结中心思想。

  

  

  先组内展示,后师抽签小组展示。

  结合课*释,翻译课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

  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

  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

  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

  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

  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

  水中洲。

  2、前四句是千古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一烘托追求心上

  人不得时悲凉惆怅的心情。

  3、这首诗的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有什么作用?

  既刻画出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又渲染了迷蒙、清冷的气氛烘托出

  主人公的惆怅之情。

  4、读文,给文章分部分。

  第一部分:即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心上人在水的两岸,苦苦追

  寻而不见的惆怅。

  第二部分:用反复谭勇的方法,把主人公追求和事物的情绪推向高

  潮。

  第三部分:表现了“伊人”依然可望而不可即,渲染了主人公深沉

  的相思之情。

  5、总结中心思想。

  诗歌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的描述,将水乡清秋的

  景物与凄婉、惆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渲染了全诗的气氛,营造了

  凄清的意境,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苦恼。

  检测

  背诵(第1、2、3、5小题)。

  对子互背,汇报互背结果,师抽查。

  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对照课文写出翻译。

  要求:独立完成、字体工整、书面整洁、按时上交。

  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