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后,监护权和抚养权有区别。监护权是法定权,抚养权是协商或裁判授权。监护权是身份权,抚养权是基于血亲的权利。有监护权不一定有抚养权,但有抚养权必定有监护权。监护权变更的情形包括患病、侵害子女权益、双方协议、子女意愿等。离婚时,监护权可由父母协商决定或由法院判决,双方共同行使监护权需有书面协议或判决。无论如何,父母一方享有监护权时,另一方仍需承担抚养义务。
法律分析
一、父母离婚孩子的抚养权与监护权的区别是什么
1.监护权重于抚养权,监护权是法定权,抚养权是协商或裁判授权。
2.监护权从法理上区分,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抚养权问题,一般多作为义务对待,但是它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它基于血亲而产生。
3.有监护权并不代表有抚养权,有抚养权一定有监护权。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二、监护权变更的情形有哪些
当事人一方基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提出变更监护的请求。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等丧失行为能力,无力继续监护该子女的;
(2)监护人有侵害子女的合法权益的严重违法行为的;
(3)在符合子女利益的情形下,双方协议变更的;
(4)7周岁以上子女愿意随另一方生活,该方有监护能力的;
(5)未行使监护权的一方父母探望子女受阻,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
(6)有其它正当理由的。
离婚时,在符合未成年子女利益的原则下,依父母协商决定监护权由父母一方单独行使或双方共同行使。未为协议或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依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原则判决。协议由父母双方共同行使监护权的,应以书面协议或判决形式规定双方以何种方式行使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父或母一方对子女享有行使监护权的,另一方应承担的抚养义务不能免除。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离婚后,监护权和抚养权是有区别的。监护权是法定权,抚养权则可通过协商或裁判授权。监护权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而抚养权是基于血亲关系的权利。拥有监护权并不代表拥有抚养权,但拥有抚养权则一定具备监护权。在父母离婚时,根据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原则,可以由父母协商决定监护权的行使方式,如无法达成协议,则由法院判决。无论如何,父母一方对子女的监护权行使,都不能免除另一方的抚养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二十一条 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