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10)普民三(民)初字第1435号
原告甲,男,汉族,住上海市╳╳路545弄65号601室。
委托代理人丁曙光、吴╳╳,上海雷曼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乙,男,汉族,住上海市╳╳路600弄83号201室。
委托代理人戊,女,,汉族,住同被告乙。
被告丙,女,汉族,住上海市╳╳五村78号505室。
被告丁公司,住所地上海市╳╳路354号2号楼303室。
法定代表人蒋╳╳,职务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陆╳╳,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第三人戊,基本情况见上。
第三人己,男,汉族,住址不详。
委托代理人戊,基本情况见上。
第三人庚,男,回族,住同被告丙。
委托代理人丙,基本情况见上。
第三人辛,男,汉族,住上海市╳╳路555弄30号202室。
第三人壬,男,汉族,住上海市╳╳路41号。
第三人癸,女,汉族,住同第三人壬。
第三人戌,女,汉族,户籍地上海市╳╳北路1593弄80号。
第三人亥,男,汉族,户籍地上海市╳╳路516弄312号504室。
上述第三人癸、戌、亥的委托代理人壬,基本情况见上。
原告甲与被告乙、丙、丁公司,第三人戊、己、庚、辛、壬、癸、戌、亥法定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甲及其委托代理人丁曙光、吴╳╳,被告乙及其委托代理人戊,被告丙,被告丁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陆╳╳,第三人戊,第三人己的委托代理人戊,第三人庚的委托代理人丙,第三人辛,第三人壬,第三人癸、戌、亥的委托代理人壬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甲诉称:甲、乙、丙系兄妹关系,本市╳╳北路1593弄80号房屋所有权人为上述三人之父卜╳╳,卜╳╳于2008年6月9日死亡。2009年,丁公司对该房屋进行拆迁,甲作为卜╳╳的继承人,应对房屋享有继承权,且据向本户动迁安置的经办人了解,甲应得款项至少为人民币250000元。但动迁安置结束后,甲既未获得补偿款,又未获取安置房,经与各方当事人交涉无果,现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一、乙、丙向甲支付房屋拆迁补偿款人民币252615元;二、丁公司对上述房屋拆迁补偿款的支付承担连带责任。
被告乙辩称,一、系争房屋原属甲、乙、丙之父卜╳╳所有,在甲将户籍迁离房屋时,卜╳╳已向甲支付了相应补偿,同时,甲并未对卜╳╳尽赡养义务,故甲对房屋不享有继承权;二、甲非系争房屋动迁安置中的受安置人,故其无权取得安置利益,房屋动迁安置时,甲亦未就安置事宜与乙协商,故对甲之诉请不能同意。
被告丙辩称,甲对系争房屋确实享有继承权。据丙所知,动迁时,安置方曾按房屋面积的三分之一为甲折算钱款,但甲对该方案予以拒绝,后此份额被分配于乙名下,现甲既提起诉请,应由乙承担支付义务,而丙取得的动迁利益系其按份应得,与甲无涉,故对甲的诉请不能同意。
被告丁公司辩称,一、公司为系争房屋的动迁安置方,房屋原属卜╳╳所有,动迁工作自2003年起始,卜╳╳于2008年死亡,通过该户家庭内部确认,卜╳╳名下的继承人为甲、乙、丙。之后,甲、丙办理了委托手续,由乙作为代表,于2009年1月与公司签订了动迁安置协议。根据相关动迁安置政策,该户安置方法如下:1、甲既非实际居住人,又非户籍登记人,故其不作为安置对象予以认定;卜╳╳虽已死亡,但按规定仍作为安置对象;其余人口均按相关规定确认安置资格,故该户最终安置人口为卜╳╳、乙、丙、戊、己、庚、辛、壬、癸、戌、亥共十一人;2、该户安置方式为货币安置,被安置人取得货币后,亦可按规定购买相应的配套商品房。考虑到该户实际安置人数,在部分项目的货币计算中也结合了人口因素,此类项目的特征是均以房屋托底保障面积(人均10平方米,共计110平方米)或人数(共11人)为计算依据,例如与房屋面积托底保障有关的补偿费和价格补贴、按人数发放的速迁奖励费及补贴等等,除此之外,其余的补偿款计算均与安置人数无关;3、按上述方式计算,该户可得的总安置款项为2501500元,此款共购得安置配套商品房六套,其中乙名下两套,丙、庚名下一套,辛名下一套,壬、癸名下一套,戌名下一套。扣除房款后,剩余款项198889元中,乙领取38562.20元、丙领取13790.80元,辛领取24700元、壬领取121836元;4,上述动迁安置方式符合相关政策与程序,房屋及动迁款的分配由该户受安置对象协商确定,公司作为房屋的动迁安置方,在与乙签订了相关安置补偿协议后,补偿利益已分派完毕。如该户因家庭内部原因要求对补偿利益进行分割的,与安置方无关,甲认为安置方应承担连带责任的主张缺乏法律依据,对其诉请不能同意。
第三人戊,己的述称意见同被告乙的辩称意见。
第三人庚的述称意见同被告丙的辩称意见。
第三人辛述称,对分得的安置利益不持异议,该安置补偿方案并未经过协商,款项由安置方通知第三人领取,现对甲的诉请不发表意见,服从法院判决。
第三人壬、癸、戌、亥述称,第三人与原被告之间为旁系血亲,虽属同一房屋拆迁安置对象,但彼此分户独立,第三人所得的安置利益系安置方通知第三人领取,原被告之间的纠纷应依法解决,与第三人无涉。
经审理查明,本市╳╳北路1593弄80号房屋产权人为卜╳╳,甲、乙、丙为卜╳╳之子女。2003年,房屋由丁公司负责动迁安置。2009年10月28日,乙作为该动迁户代表签署安置协议,其时卜╳╳已死亡。安置协议签订前,甲、丙共同出具了授权委托书,言明委托乙办理与拆迁有关的事宜,包括签署协议、领取补偿费用等。动迁利益分配完毕后,甲、乙、丙未就补偿及遗产分割事宜达成一致。甲遂于2010年6月21日诉至本院,请求判决如其诉请,庭审中,甲表示,因其曾为动迁事宜出具了委托书,其应得的款项可能由乙或丙领取,故要求乙、丙作为被告承担支付责任,本案第三人是否需承担支付责任应由法院查明事实作出认定后依法判决。
另查明,一、据当事人庭审陈述及相关动迁安置证据材料载明,该户实际动迁利益分配情况如下:乙、戊、己为一户,取得房屋两套价值864771元,另取得动迁款38562.20元,该户实际共得动迁利益价值为903333.20元;丙、庚为一户,取得房屋一套价值425098元,另取得动迁款13790.80元,该户实际共得动迁利益价值为438888.80元;辛为一户,取得房屋一套价值226800元,另取得动迁款24700元;该户实际共得动迁利益价值为251500元;壬、癸、戌、亥为一户,取得房屋两套价值785942元,另取得动迁款121836元,该户实际共得动迁利益价值为907778元;二、据丁公司陈述及该房屋动迁安置补偿明细记载,与人口因素相关的计费项目依次为“房屋补偿费”、“价格补贴”、“速迁奖励费”、“其他补贴费”第一项至第三项、“特别配合奖”、“金光补贴(即购买特定地段房补贴)”。
本院认为,房屋的动迁安置利益分配必须符合相关法律与政策规定,分配过程中有侵害受安置人或受安置人之外其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的,应由相关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动迁安置利益中与人口因素有关的补偿应由具有受安置资格的个人取得,但与人口因素无关、涉及产权的补偿应由房屋产权人单独取得。如在动迁安置过程中,房屋产权人或其他具有受安置资格的人死亡的,则属于其的补偿款应作为遗产由相应的继承人予以继承,而不论该继承人是否具有受安置资格。相对的,不具有遗产继承资格的人员,即使其为受安置人之一,亦无权获取具有个人遗产性质的补偿款,否则应承担返还该部分钱款的民事责任。本案中,甲并非系争房屋受安置对象,故其无权以受安置人身份取得动迁利益,但其作为房屋产权人卜╳╳之子,有权在卜╳╳死亡后取得与该房产相关的遗产份额,甲据上述事实提起诉讼,符合法律规定,故本案讼由实为法定继承纠纷。本案中系争房屋的安置方式可表明,卜╳╳作为房屋受安置人之一,确应获取相应的动迁利益,则该动迁利益在卜╳╳死亡后,依法应由其子女,即甲、乙、丙继承,而在无证据表明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或继承人丧失继承资格的情形下,上述可继承的动迁利益应在甲、乙、丙之间进行法定继承,继承原则应为均分。现据庭审查明,卜╳╳个人应得的动迁利益在未进行继承前,已随其他动迁利益由包括乙、丙在内的受安置人分配完毕,则甲以继承人的身份要求返还相应款项的诉请应获支持。乙认为甲不具备遗产继承资格的主张缺乏证据加以证明,本院不予采信。但因甲主张的、具有遗产性质的钱款已混同于其他安置补偿款分配完毕而无法逐一区分,在此情形下,为公平起见及避免讼累,有必要对涉案房屋动迁过程中发生的安置利益分配与遗产继承问题重新作出认定,将所有受安置人及继承人应得利益与实得利益厘清后,由受安置人及继承人中多得利者承担利益的返还义务。
本院对该户中因动迁所发生的安置补偿利益分配及卜╳╳死亡所发生的继承利益分配确认如下:一、该房屋动迁安置补偿款总额为2501500元,其中与人口因素相关的、含卜╳╳份额的计费项目依次为“房屋补偿费”、“价格补贴”、“速迁奖励费”、“其他补贴费”第一项至第三项、“特别配合奖”、“金光补贴(即购买特定地段房补贴),共计2021440元,以人均计算,受安置人口共十一人中,卜╳╳等十人在上述计费项目中应得安置补偿款为每人186040元,辛一人因购房地段原因,应得安置利益价值应为161040元。二、扣除上述计费项目对应的补偿款,则剩余的、与人口因素无关而与房屋产权因素相关的计费项目共计480060元,此类安置补偿利益应属产权人卜╳╳一人所有。三、按上述安置原则计算,卜╳╳既作为受安置人口之一,同时作为产权人,共应取得动迁利益计666100元,此动迁利益在卜╳╳死亡后,可作为遗产由甲、乙、丙继承,按人均计算,则甲、乙、丙各得222033元;四、结合上述安置原则与遗产分配原则,乙、戊、己为一户三人,人均应得安置利益为186040元,卜金贵可得遗产为222033元,总计应得780153元;丙、庚为一户两人,人均应得安置利益为186040元,丙可得遗产为222033元,总计应得594113元;辛为一户一人,应得安置利益为161040元,总计应得161040元;壬、癸、戌、亥为一户四人,人均应得安置利益为186040元,总计应得安置利益为744160元。
将上述认定中以户为单位的应得利益与事实查明中以户为单位的实得利益相比较,可知乙、戊、己一户多得123180.20元:辛一户多得90460元;壬、癸、戌、亥一户多得163618元,以上各户之多得利益中,部分款项即为属于卜╳╳之动迁安置利益,应作为遗产继承份额由甲取得。现各户既已占有多得利益,部分亦已转化为房屋权益,则应按多得利益所占总额之比例、以钱款的方式各自向甲返还,考虑到动迁安置时以户为单位,由本户代表领取补偿款,故返还时仍以户为单位为妥。另,因乙系经甲及其他受安置人授权,故丁公司作为拆迁安置方,其与乙签订动迁安置协议并未违反动迁政策及法律规定,亦无克扣、留置动迁安置补偿利益的行为,故甲要求该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的诉请无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乙、第三人戊、第三人己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甲人民币73271元;
二、第三人辛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甲人民币53288元;
三、第三人壬、癸、戌、亥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甲人民币95474元;
四、对原告甲的其余诉请不予支持。
本案受理费人民币5089元,由原告甲负担人民币1000元,由被告乙、戊、己负担人民币1363元,由第三人辛负担人民币1363元,由第三人壬、癸、戌、亥负担1363元。
如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一二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王x
审判员曹x
人民陪审员倪xx
二〇一一年五月六日
书记员蒋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