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整理马哲

整理马哲

2020-02-18 来源:爱问旅游网
1.哲学上的二元论( BD )???? A、既是唯物论,又是唯心论 B、最终必然导向唯心论 C、本质上属于唯物论 D、不能把自己的主张坚持到底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是( BDE ) A、否认世界可知性 B、机械性 C、否认自然规律客观性 D、形而上学性 E、不彻底性

3.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CD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人本主义 D、科学主义 E、非理性主义

4.列宁关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说法( B )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正确地指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具有唯意志主义的倾向 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C ) A、存在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

6.在世界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 A )

A、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

7.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没有语言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这种观点属于( C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历史唯心主义 8.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C )

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是( D )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B、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物质运动的永恒性 D、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静止是指( ADE ) A、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B、绝对不动 C、排斥运动 D、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E、事物在特定参考系中未发生位置变动 11.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 BDE )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E、贝克莱主义观点 12.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 ACD ) A、劳动是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B、在社会中不存在精神的现象和活动 C、物质资料的产生是社会历史的前提 D、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E、社会生活中不存在物质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 13.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ACD ) A、反映客观世界 B、创造物质世界 C、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创造理论体系 E、为自然界创造秩序

14.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指( BCE ) A、意识正确反映物质 B、意识掌握群众 C、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D、是否遵循物质决定意识的原则 E、社会实践 12.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 ABCDE )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C、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E、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3.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 BCDE ) A、事物没有任何变化 B、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C、事物的空间位置未变 D、一事物还未能转化为他事物 E、事物还没有发生根本质变

1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 ABC )

A、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B、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C、时间空间具有相对性 D、时间空间具有无限性 E、时间空间具有有限性

15.下列见解中,能引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有( BCD )

A、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B、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D、从现实条件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16.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数,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收“日心说”。这一事实说明( ADE )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E、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1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 ABDE )

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对立的统一 B、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观念的东西是对物质的东西的能动反映 E、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18.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 ABCE )

A、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B、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础 C、劳动发展史是打开全部社会史的钥匙 D、劳动是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 E、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变得过程 19.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BCDE )

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异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E、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2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C )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B、辩证否定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21.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B ) A、头脑中自生的 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C、“绝对观念”固有的 D、从书本上学来的 22.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 B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23.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 D )

A、 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B、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C、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D、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24.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的局部性部分质变是( B ) A、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B、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C、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D、事物的量和质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2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D )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8.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这是由于( CDE )

A、新事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没有的新形式 C、新事物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 D、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E、新事物增添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29.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于( ABC ) A、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有强大的生命力 B、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C、新事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D、新事S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E、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没有的新特点

3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CDE )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E、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31.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的联系是( ABC ) A、内部联系 B、本质联系 C、必然联系 D、直接联系 E、主要联系 31.认识事物的量的意义在于( BCE ) A、它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和认识事物质的前提 B、它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C、它对事物做出数量分析,使人们做到胸中有数 D、它是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E、它能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

32.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指( ABE )

A、事物的根本属性没变,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呈现出阶段性 B、事物全局性质没变,某些局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C、新质要素在量上的迅速扩张 D、旧质要素在量上迅速减少 E、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33.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 ACE ) A. 否定是自我否定 B. 否定与肯定是有区别的 C. 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D. 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E. 否定是扬弃

34、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2、a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35、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11、d

a、较差的可能性 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3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12、d a、主观精神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13、c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38、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 (31、ac )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和统一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e、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39、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32、abcde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

4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33、cde

a、是否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是否承认世界是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是否承认世界是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41、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34、ade

a、磨擦生热,热胀冷缩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e、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35、abcd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43、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37、acde a、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它制约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4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的本质(40、

abc

a、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b、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d、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e、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