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建设

探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建设

2022-02-24 来源:爱问旅游网
探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基本文化权益。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将图书馆服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结合太原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太原地区所有类型图书馆力量,构建太原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四级网络体系,形成覆盖全市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市民的文化意识,实现太原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1 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

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它社会要素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经济收入提高、物质生活改善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的更高的追求,迫切希望能够享有更多的文化权益,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顺应这一发展要求,《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对图书馆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通过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指出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以及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重要任务,强调了加强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

2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及太原地区图书馆建设情况 2.1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按照《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设要求,服务人口在150~400万人口的城市,图书馆建筑面积控制指标为20000~38000m2,藏书量为人均藏书0.8~0.9册、件/人,总藏书量为135~320万册、件,阅览座席为千人阅览座席0.6~0.8座/千人,总阅览座席1200~2400座。

国际图联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标准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城市内主要居民区,通常离图书馆1.5千米左右就要设立分馆,3~4千米就须设立一个较大的图书馆,每5万人应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

2.2 太原地区图书馆建设情况

太原作为全国特大城市之一,现辖6区1市3县,全市共有51个街道办事处,488个社区居委会,54个乡、镇,1030个村民委员会,1794个自然村。全市总人口为346.13万人,人口密度达461人/平方公里,市辖区人口为250.27万人。经过改革发展三十年的艰辛历程,目前,太原地区已建有市级公共图书馆1座、县(区)级公共图书馆10座,学校图书馆77个,厂矿图书馆80个,文化宫附属图书室3个。按照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太原地区各类型公共图书馆在建筑面积,尤其是藏书量等方面还存在着差距,以太原市图书馆为例,按照标准要求,藏书量应为135~320万册、件,但市馆现有藏书70万册。按照国际图联标准,太原城区人口250万,至少应建立50个公共图书馆,整合我市所有图书馆力量及资源,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成为我市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

3 针对太原地区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探讨

3.1 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搭建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

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是以市图书馆为龙头,以区(市)县图书馆等为骨干,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室、图书室为支撑,以村(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为基础,联合学校、厂矿企业等图书馆,构建覆盖全市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阵地网络,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日益得到保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太原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营造全民阅读良好的读书环境,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弘扬先进文化,充分发挥图书馆教育阵地作用,延伸图书馆服务范围,扩大服务领域,拓展服务渠道,使有限的文化资源利用最大化。通过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四级图书馆(室)服务网络,使公共图书馆(室)覆盖整个太原地区,让每个市民真正感受到“身边的图书馆”,享受到“快捷、便利、贴近”的服务。

目前太原市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进行,全市400多个基层文化活动站基本建立,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市、

县级公共图书馆可采用三种方式为本辖区的全部人口提供直接服务:一是附近居民直接到图书馆享受服务;二是采取集体外借的方式直接提供服务;三是采取送书下乡的方式直接提供服务,切实解决农民看书难的问题,同时要对基层文化站点(图书室)提供业务支持和帮助,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图书室),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3.2 发挥太原图书馆学会的作用,加强本地区各类图书馆的合作

太原图书馆学会拥有将近200个会员馆,覆盖了太原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学图书馆以及厂矿企业图书馆等,各个会员馆像网状一样覆盖在太原地区。充分发挥太原图书馆学会作用,加强各个会员馆之间的统一合作,将对太原地区的图书馆建设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依靠太原图书馆学会,使太原地区各级各类图书馆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合作,利用市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人才、资源、技术优势,积极深入各级各类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辅导、交流,加强各级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统一,实行太原地区总分馆制,实现图书资源在本地区范围内“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实现“一证在手,借遍太原”。各级图书馆根据自身条件辐射周边社区,开展延伸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优势和社区群众集中优势,将图书馆特色馆藏深入基层,让图书馆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实现文化共享,必将推进我市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

3.3 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实现本地区资源共享

随着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资源的网络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利用互联网络、移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政务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等网络传输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联合运作。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及数字图书馆所拥有的容量巨大的文化信息资源库,通过多种网络传输平台,将文化信息资源传输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农村(社区)、乡镇以及普通市民的家中,实现文化信息资源下基层入户,同时充分发挥农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广大基层群众,达到优势互补,使具有党员教育、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文化资源广泛传输,从而扩大文化信息资源的覆盖范围,实现资源共享、人人共享。

利用移动图书馆的技术手段,在人口密集地区尝试建立24h自助借还图书馆,将“阅读的方便与快捷”送至市民家门口,读者不必亲临图书馆,也不受图书馆开、闭馆时间限制,提供24h不间断服务,真正实现对图书借还管理的智能

化、自动化、网络化、大众便利化,使周边居民能够更方便、快捷的享受图书馆服务,提升城市文化品味。

3.4 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文化工程,促进我市基层图书馆建设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文化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为基层图书馆建设提供有利帮助。我们应当充分抓住机遇,利用国家各项工程,加强对基层图书馆(室)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合作,推进我市基层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4 结语

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最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给最基层的广大农民群众,切实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全力建造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相配套的现代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以太原市图书馆为中心,县区级图书馆为分支,社会各类型图书馆积极配合,乡村(社区)图书室为阵地,构建太原地区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善文化民生。

参考文献

[1] 梅红霞.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以淄博市为例[J].企业家天地,200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