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作业)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作业)

2021-11-26 来源:爱问旅游网


第一章

1.简述运动技能的四个特征

(1)指向目标,即动作技能都有操作目标;

(2)动作技能的操作具有随意性;

(3)动作技能需要身体、头、和/或肢体的运动来实现任务目标;

(4)为了实现技能的操作目标,需要对动作技能进展学习或再学习;

2.在金泰尔的分类法中,动作技能分类的两个纬度分别是什么?

(1)操作的环境背景特征:①调节条件

②尝试间变化

(2)表征技能的动作功能:①身体定向

②操纵

3.在金泰尔的分类系统中调节条件是指什么?

调节条件是指技能操作中必然存在并影响操作者运动特征的环境背景。

1 / 16

第二章

1.什么是操作结果测量、操作过程测量?两者的差异?根据两者测量的方法举出三至四个运动教学中运动技能测量的例子。

(1)操作结果测量:指为了说明动作技能操作结果而进展测量。

(2)操作过程测量:为了说明在动作操作过程中运动控制系统某些方面的操作状态而进展的一种动作技能操作测量。

差异:

①操作结果测量没有提供产生操作结果前肢体或身体行为的任何信息;

②没有关于运动过程中参与工作的肌肉系统的活动信息;

举例:

操作结果测量:①一英里跑或打一个字所用的时间;

②从发令枪响到起跑动作开场的时间;

③垂直纵跳的高度;

操作过程测量:①动作过程中肢体经过的高度;

2 / 16

②动作过程中肢体运动速度;

③运动中加速或减速的模式;

2.简述简单反响时、选择反响时和区分反响时及区别。

〔1〕简单反响时:指测试情景中只包含单一刺激并要求被试者做出单一反响动作,这时所测的反响时称为简单反响时。

〔2〕选择反响时:指测试情景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每个信号需要特定的反响形式,这时测得的反响时为选择反响时。

〔3〕区分反响时:指测试情景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但被试者只需对其中的一个做出反响,对其他信号不做反响,这时测得的反响时为区分反响时。

区别:①从刺激信号的数量来判断是不是简单反响

时;②从做出的反响的信号数量来判断是不是区分反响时。

3.将反响时分段的含义是什么?

〔1〕在刺激信号发出和肌肉活动开场之间存在一个时间间隔,这个间隔便是反响时的第一局部,称为前动作时〔pre-motor time〕;

〔2〕第二局部是从肌肉活动增加到外显肢体动作真正开场之间的时距,称为动作时〔motor time〕。

3 / 16

4.运动时与反响时的区别

运动时:开场于反响时完毕的同时,是动作从开场到完毕的时间长度;

反响时:是指人从准备到动作开场所需要的时间,反响时只与活动开场前的时间有关。

第三章

1.什么是一般运动能力假说、运动能力特异性假说,两个观点的差异是什么?

〔1〕一般运动能力假说:认为尽管个体的运动能力有不同类型,但这些运动能力却高度相关,表现为单一的整体运动能力,并且这种整体运动能力的水平将影响个体操作任何运动技能的最终结果。

〔2〕运动能力特异性假说:认为个体具有多种运动能力,并且这些能力都是相对独立的。

2.运动能力特异性观点如何解释体育活动中“全面手〞现象?

分析多面手在活动中发现,这些活动所需要的根本运动能力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同时具备多种活动操作所必需的根本运动能力,我们就可以期望他在这些项目中表现出较高的操作水平。

3.弗莱施曼提出的11个知觉运动能力类别。

(1)多肢体协调性

4 / 16

(2)控制准确性

(3)反响定向

(4)反响时

(5)手臂动作速度

(6)速度控制

(7)手灵敏性

(8)手指灵敏性

(9)手臂的稳定性

(10)手腕、手指速度

(11)瞄准能力

第四章

1.什么是协调?什么是自由度?

协调:是指与环境对象和事件模式相关的头、躯干及肢体的运动模式。

5 / 16

自由度:控制系统中的独立因素或成分的数量以及每个成分的动作方式的数量。 ..

2.简述运动控制的两个系统,两者的异同。

开环控制系统:其中所有按计划启动和实施动作所需的信息均包含在传送到效应器的初始指令中。

闭环控制系统:其中反响在动作过程中与某一标准或参考相对照,以使动作得以按计划实施。

比拟:

〔1〕一样点:每个系统都有一个控制中心,有时叫做执行器,其作用是向效应器发出运动指令。效应器都是指参与运动的肌肉和关节。

〔2〕区别:①闭环系统中有反响而开环系统没有;

②控制中心发出的运动指令;

3.简述动作程序为根底的动作控制理论,试着举例说明。

施密特的一般动作程序:具有一般固有特征的一类动作的记忆表征,为控制这类动作....中的特定动作提供根底。

固有特征:限定一般动作程序的一套独特的特征,不随所要完成动作的变化而变化。

6 / 16

举例:电唱机

固有特征:音乐的节奏和力度

参数:适宜的速度和音量控制

即使唱机的速度比正常加快或音量加大了,音乐的节奏和力度的结构还能保持原样。

4.定义并举例说明动力模式理论的关键术语:指令参数、控制参数、协调结构

〔1〕指令参数:限定系统整体行为的功能性特定变量;它

们使运动的协调模式能够再现,并有别于其他模式〔如相对相位〕。

〔2〕控制参数:协调运动的控制变量〔如走---跑中的速度〕,可以根据动作情景特征自由变换。根据动作控制的动力模式观点,当控制参数有规律的变化时〔速度由慢而快的增加〕,指令参数可以保持稳定,或者在控制参数变化到一定程度时,改变其稳定状态特证。

例:当一个人具有到达和抓住一个杯子的意图,而且环境条件限定这个动作应该发生时,这个动作就会发生。然后,在肢体特征和环境限制性特征协调一致的情况下,协调结构通过自组织来完成这个动作。

5.讨论动作程序为根底的理论和动力模式理论是如何解释走和跑的步态中相对时间特征的?

7 / 16

动作程序理论:协调模式的相对时间结构可以区别各个一般动作程序。因为走和跑这两种步态的特征是由不同的相对时间结构来限定的,所以,它们是由不同的一般动作程序锁控制的。在某一特定速度发生从走到跑的步态转变,是因为行走者选择了把控制走的程序的转变为控制跑的程序。

动力模式理论:在肢体和躯干的协调模式中,自组织作为一种特定控制参量值以及环境条件而起作用。对于走和跑的步态模式来说,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量。从走到跑的模式的转变过程关系到两种吸引子的竞争。在较低的速度时,根本吸引子状态是走这一协调模式;当走的速度增加时,就会出现吸引子状态失衡的特定速度阶段。也就是说,在这个速度阶段,走的模式出现一些转变为跑的协调模式的自组织,并且最终在一定速度转变为步态稳定的吸引子状态。

第五章

1.描述菲兹定律,试举例说明。

菲兹定律:有关人类操作活动的一个定律,当动作距离和目标大小的时候就可确定有目的动作的运动时间;定量关系表现为:MT = a + blog2(2D/W)

其中,MT为运动时间,a b为常数,D是移动的距离,W是目标的宽度大小。

例如:足球的发球、棒垒球的投球、弹钢琴等

2.描述抓握的组成局部及相互关系,实际应用。

8 / 16

三局部组成:①运达

②抓住

③物体操作〔指抓握动作的功能性目的〕

运达和抓握之间的关系:

①运达和抓住并不是两个别离的运动局部,而是在功能上相互依存的。

②人操作物体的意图以及获得有关物体距离、大小、形状、重量等信息,调整了动作控制系统,来启动到达和抓住局部。

△提示运动时间的增加与物体缩小间的联系是由于接近物体时人放慢了肢体的速度。

例:拿小把手杯子----慢

拿不带把手杯子---快

因为小把手要求准确性提高

意义:设计练习动作的先后

3.讨论为什么要求不对称双手协调的技能在第一次尝试时是困难的。

不管在对称或不对称的双手协调技能表现中,都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两个肢体在同

9 / 16

一时间优选完成同一件事情。这种优选可帮组对称双手协调技能的完成,但却不利于不对..称协调技能的操作。

例:一手揉腹部,一手拍头

两个肢体在同时优选完成一个动作而不是两个动作。

4.讨论为什么在移动中保持头部稳定性是重要的?

〔1〕头部包含复杂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系统成分,对于在环境中稳定行走并且保持姿势稳定而不跌倒十分重要;

〔2〕移动中头部的稳定最大限度的视觉在动作中的作用;

〔3〕脑瘫和神经损伤的成人通常采用:“不正常〞的姿势和步态作为使他们保持走路时头部稳定的手段;

第六章

1.有关运动控制本体感觉反响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本体感觉影响动作的准确性;

第二,本体感觉反响影响动作指令开场的时间;

10 / 16

第三,本体感觉在躯体和肢体协调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①姿势控制需要本体感觉反响;

②协调特征是肢体和肢体局部的空间-时间联结---本体感觉;

③受本体感觉反响影响的协调情景特征是要求用非优选的协调模式来适应运动情景。

2.讨论视觉是怎样在控制抓握动作中起作用的,举例说明。

〔1〕运达阶段-----视觉提供信息,使手在接近和

抓住物体时作出运动修正;

〔2〕动作控制在得到双眼视觉信息时能够

操作的更有效而经济。虽然使用单眼可以拿到物体,但当到达物体的距离增加时,动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就会降低;

(3)周围视觉为CNS提供了有关环境容和运动肢体的信息。当阻断周围视觉,只能用中央视觉,个体可以对运达阶段进展组织和控制,但对抓住阶段不行;

(4)中央视觉只对物体本身如物体的大小、形状提供信息。阻断中央视觉,运达和抓住时只能用周围视觉,此时运达和抓住两个阶段都会出现问题;

3.讨论当人必须①接住投来的球和②击打迎面而来的球时,视觉是怎样起作用的。

11 / 16

视觉提供了预先的信息,使动作控制系统在球到达之前能够在控件和时间上准备好手臂、手和手指以使人能够抓住球。

第七章

1.讨论海克定律怎样帮助我们理解动作控制准备影响因素的特征。

海克定律:关于人类操作活动的定律,说明在刺激—反响选择数量增加时,RT会以对数关系增加。〔刺激-反响的次数越多,反响时就越长〕

RT = Klog2(N + 1)

K为常数,N等于可能选择的数量

2.什么是与作出期望动作准备倾向有关的本钱--获益权衡现象,举书上实验的例子加以说明。

本钱——获益权衡现象:本钱〔指较慢的RT〕和获益〔指较快的RT〕的产生,是将一些可能动作作为优选动作来做倾向性准备的结果〔当每种可能动作的选择几率相等时,所做的准备就没有倾向性〕

拉里什实验:

被试可以预先得到有关用右手还是左手来击中目标的信息,但是这个预知信息的正确度只有20%、50%或80%。

12 / 16

结果:①当预知信息为50%正确率:被试的反响就好似这个任务是一个有两个选择的RT任务;②当预知信息为80%正确率:被试明显地表现出向预知目标方向作出反响的倾向。如果是正确的就在时间上获益了:他们的反响时会比没有这种反响倾向是更快;③如果错〔20%〕的情况,就会浪费时间:反响时比50%正确率情况下更低。

3.分析篮球一对一攻防,讨论不同信号特征怎样影响动作准备

当篮球运发动被防守队员一对一的防守时,他可先向某个方向做个假动作〔第一信号〕然后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第二信号〕。进攻队员的每个信号都要求防守队员发动一种运动。第二种运动中的RT比第一次要慢。第二次运动中的RT延迟是由于心理不应期〔PRP〕。

4.描述前期长度规律和运动重复对动作准备的影响。

前期〔foreperiod〕:在一个反响时示例中,警告信号和开场信号或刺激之间的时间。

如果前期是一个恒定的长度,即每次尝试都是一样的时间,那么RT就会比典型简单RT的时间量要短。

运动重复:当操作情景要求人在第二次尝试中重复同样的反响时,第二次的RT会比前一次的更快;当重复数量增加时,重复对RT的影响就会减少。

第八章

1.简述人、动作任务和环境条件三因素对唤醒水平的影响

13 / 16

(1)人

每个人正常唤醒围和感受环境威胁的程度不同;每个人出现最好动作所处的唤醒水平也不同

(2)需要考虑动作任务的性质

①如果动作任务需要精细肌肉控制〔如射箭和射击〕,或者包含重要的作决定因素〔如排球的二传手〕,那么或许就需要较低水平的唤醒来取得最正确的动作表现。

②那些由大肌肉主导的动作技能,没有许多精细肌肉控制〔如举重〕或者要求低水平认知复杂性的动作技能〔如短跑和游泳〕,在相对较高的唤醒水平下,动作表现就更加成功。

〔3〕环境条件

①如果他感觉到动作任务要求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他的焦虑和唤醒水平都会提高;

②如果完全能够轻松地满足动作表现的挑战,他的焦虑和唤醒水平就会下降。

2.介绍一种研究者用于研究运动技能完成时注意问题的双重任务技术,并举例说明。

主次任务技术:

目的:确定是否在运动技能操作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注意。

14 / 16

方法:人分别并同时进展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当人同时进展着两项任务时,要求他在维持次任务的同时,集中注意完成主任务。

根本原理:〔推理〕

假设完成主任务需要所有的注意资源,那么同时进展的次任务将比分别完成的操作成绩差一些。假设注意资源可以为两种任务共享,那么同时完成这两项任务的操作成绩应该与分别完成时对操作成绩相似。

举例:一个人从走廊的一头走到另一头,要求他注意听耳机里的单词。要求每次听到一个单词必须重复前面刚听过对那个单

词〔次任务是存在于干扰因素中的短时记忆任务〕。

第九章

1.简述长时记忆中的三个“体系〞

长时记忆:记忆结构的一个成分,充当信息相对持久的储存库。

〔1〕程序记忆:程序记忆是通过执行习得的程序使我们能够对环境做出适当的反响,从而到达特定的行为目标。对运动技能的表现来说,程序记忆是关键。

特点:要想获得程序性的知识,只能通过“明显的行为反响〞,对运动技能来说意味着进展身体练习。-----通过做来学

15 / 16

(2)语义记忆:这个体系中储存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般性知识。

(3)事件记忆:是与其发生的时间联系在一起的。

2.简述如何把知道“做什么〞与“怎样做〞区分开来即: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并分析好体育教师的标准。

(1)述性知识:知道在一个情景中“做什么〞的知识,这种知识通常可用言辞表达。

(2)程序性知识:使一个人知道“怎样表现〞一个技能的知识,这种知识通常难以描述或不能用言辞表达

好教师的标准是既有程序性知识又有述性知识

16 /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