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看老舍悲剧小论文写作

从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看老舍悲剧小论文写作

2020-03-14 来源:爱问旅游网


从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看老舍悲剧小论文写作

《骆驼祥子》是老舍众多接地气的作品中的一部经典,它讲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故事中的时代背景是一幅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的景象。祥子是广大劳苦人民的代表,他们有着一定的自由,却被生计“绑架”,因贫穷剥夺了身上仅有的、可怜的自由。老舍塑造祥子这一角色的想法,缘起于1936年,老舍与一位大学朋友的谈话。朋友与老舍说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一位车夫买了一辆“洋车”,不久之后卖掉了,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穷困潦倒。当时老舍觉得可以借此题材写一部小说,于是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诞生了。本篇文章主要从祥子的堕落历程来分析老舍笔下的这一悲剧人物,并浅谈当下社会如祥子一样追逐梦想的年轻人。

故事中,祥子是一位人力车夫,他生活的目标就是能够拉上属于自己的黄包车。祥子的生活像是大海中的一座浪头,买了自己的车后就是起了浪花;车被大兵抢了,钱被侦探讹了,人被虎妞骗了,就是浪头落了。老舍笔下的祥子是二十年代中国众多劳苦百姓的一个缩影,他们过日子得弯腰弓背。那个时代,人们的命运被笼罩在社会的压迫之下,吃的亏、受的苦、打破的牙齿、流的眼泪多半都要咽到肚子里。有的人忍忍,一辈子就过去了,相安无事。而有的人,受得住气,吃得了亏,可是却奈何不了悲痛中的刺激,人性变了,就像故事中的祥子。

与现实社会产生交流——堕落的开端老舍并没有把祥子的悲剧命运全部都推卸给社会的黑暗与压迫,而是从祥子自身出发,描述他与社会的交流。在交流中,老舍更像是让祥子自己做选择,这是老舍的高明之处。故事中有一段情节可以体现老舍的高明:祥子刚被侦探骗了钱的时候,曹先生一家为了躲难搬到左先生家,独留祥子一个人守家,祥子害怕,跑到老程家躺下,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算计着:院中又没人,何不去拿件东西呢。自己那么不容易剩下的几个钱,被人抢去,为曹家的事而被人抢去,为什么不可以去偷那些

东西。为曹家的事而被人抢去,再由曹家赔上,不是正合适么。这么一想,他眼睛登时岑亮起来,也忘了寒冬腊月的冷。若是恶念的种子一旦被种下,有了土壤与肥料,想要开出恶果也不是难事了。此前的祥子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小伙子,单纯且独立。十八岁的祥子没有父母,没有家产,一个人来到北京,不断摸索,眼光看不远,认为只有将钱揣在怀里才心安。很难想象一个单纯善良的人,后来会变成一个巡警眼中的“刺头”。

梦想不断地破碎——堕落的过程祥子前后变化的对比,像两幅反差甚远的画像,它们弱化了社会因素,强化了祥子本身与社会博弈时的挣扎,老舍想让我们不要一味地批判入世,而是思考一个问题:“是我们改变世界,还是世界改变我们。”刚来到北京的时候,祥子的梦是自己的世界,他没有长远的打算,只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在车行里高人一等,这时,他要不留余地地改变自己的世界。然而祥子遇到了现实,他的世界碎了,就像鸡蛋碰石头,他用自己柔软的世界与现实的坚硬相撞。虎妞难产死了,祥子把车卖掉为虎妞办丧事;与小福子相爱被辜负。车子几易其手,爱人分分合合,社会给祥子的两样家产都没了。而人活着总是要有个盼头的,这些事情过后,祥子的盼头变成了“要让那些恶心人都死”,一个窝囊而无力的盼头,他企图改变世界,然而却被这个世界的黑暗同化了。

积累的不满爆发——堕落的高潮(结尾)虎妞的丧事刚结束,祥子就变了,他不体面了,也不争面子了,吃喝嫖赌样样沾染,借钱不还,骗钱讹钱,随性所欲。祥子不再爱惜车子,刮风下雨的天气不出车,身体不舒服,一歇就是两三天,这都是祥子以前最看不上眼的事情。祥子的心性也变了,以前他从不欺辱别人,就算是别人不待见他,他也不去争吵。可是现在,祥子在一次拉车的时候遇见了刘四爷,刘四爷问自己的女儿哪去了,祥子说死了,也没告诉他埋在哪里,甩头就走。读到这样的祥子,我却无法仇视且鄙夷地批判他,除了同情,更多的是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