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心雕龙》之基本美学精神
2020-07-10
来源:爱问旅游网
典文 “和" 《文心雕龙》之基本美学精神 李晓彤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摘要:“和”是一个意义广泛的重要美学范畴。魏晋南北朝的 刘勰在主要继承儒、道、佛及玄学等各家的“中和”美学思想也进 行了或多或少的吸收借鉴,成为审美范畴“和”的集大成者之一。 在其创作文论巨著《文心雕龙》时,尚‘‘和”的思想也不自觉地贯 穿始终。具体表现在“惟务折衷”、“兼解以俱通”的方法论、文质 论、风骨论、音乐美学观和总体的和谐文论观上。 关键词:“和”;“中和”;《文心雕龙》 中图分类号:I2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8-0161-02 “和”是中国古代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春秋战国以来, 儒、道两家从各自的角度进行阐发,互相融补,奠定了审美范畴 “和”的理论基础。到了魏晋南北朝,呈现出互相融汇的状态,而 刘勰便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之一。《文心雕龙》作为“体大虑周”的 文学理论著作,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虽然刘勰没有在专门篇 章论述“和”这一范畴概念,但综观《文心雕龙》全书,不难发现, 无论是对各时代具体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品评,还是在提出指导 文章写作的原则方法时,“和”的审美精神始终贯穿其中。 l“和”之精神的集大成 1)儒家的“中和”观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曾说:“予生七龄……尝夜梦执 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可见他对孔子的仰慕和对儒学的 热衷。孔子提倡中庸哲学,体现在他的审美观念中便是“以和为 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日:思无 邪。”孔子也用“中和”的方法论探讨文质关系,提出了文质相扶、 尽善尽美的思想。《论语・雍也》说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 系统提出诗乐应具“中和”之美的是苟子。他提出“乐和同, 礼别异”的命题。正如《苟子・劝学》篇所说:“诗者,中声之所止 也。”苟学主要是从乐之“和敬”、“和亲”、“和顺”的功能出发,论 述诗乐能使人精神愉悦同时又调和人心,使外在伦理道德转化 为内心的自觉要求,使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达到政治的稳定。 儒家“中和”美学思想的要义即在此。由此苟子将“和”引入儒家 的诗乐审美范畴,丰富了这一美学范畴的内涵。 刘勰认为《易经》是“哲人之骊渊”,“宗经”当以《易》为先。 《周易》可以说是《文心雕龙》“和”之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 易学辩证法在强调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深具“中和”美学精神。 《周易》认为和谐就是兼容对立的事物,并且把“和”放到变通中 去考察,阴阳相推使事物发展变化,产生新的和谐。此外,《周易》 的“中和”观念还吸收了春秋间“泄其太过,济其不及”的原则和 作者简介:李晓彤(1987一)女,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161・文学界 方法,来营造“中和”之美。《周易》所阐发的这些原则和方法,对 于中国古典美学的辩证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心雕龙》的“中 和”方法论就直接受益于此。 儒家的以上“中和”美学思想对刘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 而正如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文 tb雕龙》全书表现的主要是儒 家思想,但齐梁时代儒、佛、道三家融合并存,刘勰也多少会受到 佛、道以及玄学思想的影响。 2)佛、道与魏晋玄学 魏晋南北朝佛学盛行,刘勰又长期生活在寺庙。大量接触佛 经,对佛教文化耳濡目染。特别是佛教因明学包含朴素辩证法和 逻辑学,都影响了刘勰。《文心雕龙》文体论思维方式的全面性、 辩证性以及褒贬共容的态度,多得益于此。 刘勰在论文学中多处提到老、庄,并在《定势》《隐秀》中大力 推崇“自然之势”、“自然之趣”、“自然之妙”,表明其文艺思想中 也吸取了道家文化的精髓。《庄子・天道》篇指出:“夫明白于天地 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 也。”将天地之和作为人和、心和的最高指归,这是道家之“和”不 同于儒家之“和”的地方。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和。”(《老子・四十二章》)这个“和”是综合阴阳、超越具体矛盾 的,追求的是-re无差别境界的“大和”之境。作为中国古典审美 范畴,“和”的虚静、冲和等内在意蕴,主要源自道家的和谐论。 到了魏晋南北朝,“和”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在魏晋玄 学体系中,主体只有“静专动直,不失大和”,即持一种虚静无为 的心态才能进入一种游于万物之中的精神境界。玄学为实现“大 和”,还提倡“崇本息末”、“执一驭万”的方法,力求使事物处于 “繁而不乱,众而不惑”的和谐有序之中。在文论领域,玄学之 “和”的方法论对刘勰搭建自己的文学理论体系起了直接的作 用。 刘勰正是对以上各代、各家的“中和”观进行了或多或少的 吸收借鉴,在其创作文论巨著《文心雕龙》时,尚“和”的思想便不 自觉地贯穿始终。 2《文心雕龙》之“和”的美学体现 《文心雕龙》并未把“中和”作为一个概念进行单独专门的论 述,但在全书中具有总序作用的《序志》篇中,他开宗明义地说: “擘肌分理.唯务折衷”,表现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文心雕 龙》“和”的美学精神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惟务折衷”——调和古今之争 斟酌古今的“中和”方法,是《文心雕龙》所采取的基本方法 之一。刘勰在《序志》篇中说:“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惟 务折衷。”表明刘勰在古今新旧之争中是采取折衷态度的。刘勰 批评趋新文人的创作淫丽繁滥,将“征圣”、“宗经”作为矫正时弊 的“文之枢纽”。倡导返本归宗的文学思想。刘勰指出圣人文章的 特点是“衔华而佩实”.“志足而吉文。情信而辞 ”。从这一审美 标准出发,他既反对新变派的“逐奇而失正”、“远弃风雅”,也不 赞成守旧派从政教论出发把“征圣”说成对经学义理的图解。他 认为如果“龌龊于偏解,矜激乎一致”,只能固步自封。总而言之, 刘勰反对偏执一端的态度,力主用“折之中和”的办法来创造和 谐之美。刘勰将古典美学的“和”范畴,灵活地用在文学评论上, 为《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兼解以俱通”——融通对立文势 刘勰论文章体貌风格和创作技巧也强调兼顾两头.不可偏 执。在谈到文章宗经必须做到的“六义”时指出:“一则情深而不 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 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创作过程中如果“执于一”,难达圆 融之境。刘勰特别针对当时文坛上新旧两派“东向而望.不见西 墙”的偏执态度,提出“兼解以俱通”。《定势》篇论“文势”时写到: “渊乎文者,并总群势。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刚柔虽殊。必随 时而适用。”奇正、刚柔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应该兼解求通.不能 偏执一端。同时,一篇之中两种对立的风格应该有机地统一,一 种为主,另一种为辅,不然就成了杂凑,使文章风格呈现矛盾、混 乱的状态。“兼解以俱通”就是将对立的文势加以会通综合,其理 想境界就是铸成和谐的整体之美。 3)文质彬彬、情采芬芳——协调内容与形式 运用兼解折中的方法,刘勰提出了文质彬彬、情采芬芳的审 美理想,发展了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辩证思想。刘 勰认为“情”与“采”对于文章来说,是同样重要、不可偏废的。《情 采》篇说道:“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 豹无文,则荇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刘勰从 自然界的流水、花木、兽皮的自然纹采出发,指出(文章)有了质 地之后,还需要文采的修饰。并认为:“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 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情理是经 线,而文辞是纬线,情理确定了文辞才能畅达。刘勰在调和了 “情”与“采”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的同时。又进一步指出情理的 统帅作用,为纠正当时矫揉造作的文风提供了文学理论依据。今 人黄侃在剖析《情采》篇时说:“盖闻修辞立诚……称情立言,因 理舒藻,亦庶几彬彬君子。孰谓中庸不可能哉”f1l,明确指出刘勰 在此所蕴含的“中和”审美理想,“中庸”一词,再恰切不过。 4)“风骨”——内外一致的调和 “风骨”是中国美学中一个独特的概念,是刘勰所追求的艺 术至境,它呼唤内质美与外形美的统一。在《风骨》开篇首段中, 刘勰论述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认为“风”、“骨”对于 文章的作用,好比飞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他还说道:“故练于骨 者,析辞必精文辞,深乎风者,述情必显。”“骨”与文辞,“风”与感 情之间的对应关系,呼之欲出。刘勰从自觉的美学调和思想出 发,将“风”与“骨”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了“风骨”这一有着刚健明 朗、俊拔清美品格的审美范畴,并影响了后来的美学理论。“风 骨”精神,是儒家刚健中正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要求和表现。 文 5)‘‘中和”的音乐审美观 在对雅、郑音乐性质的认识上,刘勰厚雅薄郑,以追求“中和 之响”。他将“典雅”放在第一,却视郑声为“流郑淫人,无或失 听”。可见刘勰对于雅、郑音乐的态度明显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刘勰虽然推崇儒家经典,但对于道、佛、玄学等其他文化也都有 所折衷:他吸收了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提倡“自然之道”,认为 最好音乐是“林籁结响”、“皇石激韵”之类。还提出了“器写人声, 声非学器”的思想,认为人声之五音乃自然天成 这也是强调音 乐应以自然为美。在论诗的声律时,刘勰吸收了佛学的有关音韵 学概念,认为凡字都有四声.谈到声律的要诀是音与音之间的对 应,既有“同声相应”的“韵”。又有“异音相从”的“和”.才会使诗 形成和谐优美的韵律节奏。在音乐欣赏的主客体关系上,刘勰还 接受了玄学的心物二元思想。《声律》篇:“外听之易,弦以手定。 内听之难,声与心纷;可以数求,难以辞逐。”关于“声与心纷”,蔡 仲德先生有一个精当的解释:一声与心纷’又有二义。一指作乐. 心如何表现于声,声如何与心相应,其理‘难以辞逐’,只可意会, 无法言传,此即玄学所谓‘言不尽意;一指听乐,由声知心,求弦 外之意,同样不能以数求,不能以辞逐,此即玄学所谓‘得意忘 言”’。 61雅正中和的文论立场 通读《文心》不难发现,全书呈现了一个温润、雅正、和谐的 总体形态,这是刘勰自始至终所持的文论立场。在《文心雕龙》 中,刘勰喜欢用“雅”、“润”这一类词对作品的风格进行褒扬。 “雅”者,正也,执中不偏谓正,它正是儒家“中和”之美风格的象 征。“润”,则“体贵弘润”。此外还有“泽”、“和”等,作为具体的艺 术风格,在内在精神上它们共同指向“中和”精神涵括下的“温柔 敦厚”之美。“中和”之美强调含蓄,即“隐秀”、“深文隐蔚.余味其 包”,注重言外之旨,这种雅正中和的风格正是刘勰“惟务折衷” 的原则在诗学审美价值上的反应。 3结语 可以看出,《文心雕龙》中体现了较为丰富的“和”之美学精 神。从总体上来看,刘勰的《文心雕龙》在试图建构一个综合古 今、平衡文质、统一内外、调和雅俗的美学体系,使相互矛盾的审 美要素之间达成和谐统一。“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刘勰作为多种文化“和” 之思想的集大成者,把“中和”的审美理想贯穿其创作始终.使 《文心》处处发散着一种理性之光。 参考文献: 【1】黄侃著;吴方点校.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4.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4]袁济喜.和:审美理想之维【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文学界.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