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一)研究的目的、思路、特色
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将有利于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明确方向,系统规划,使得教育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服务。
研究思路是通过分析环境的变化和新时期教育面临的历史使命,按照发展战略的科学逻辑,以及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制定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提出相应的战略措施,并对若干关键性体制保障措施进行专门研究。
研究特色是对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归纳,分为价值观、系统观层次,按照“资源”-“活动”-“产出”-“效果”-“未来影响”等逻辑关系区分计划工作与未来预期,从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人力资本提高以实现科教兴国的高度,构建基于未来效果的教育战略目标。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逻辑 1.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逻辑
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变化对教育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方向,也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变迁。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为推动教育发展重要动力的教育需求是不同的,呈现出教育组织发展性需求—技术诱致性需求—人的全面发展性需求。教育系统在不同教育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和矛盾。根据“十
一五”及未来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教育事业的功能不仅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且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并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2.教育发展战略制定的逻辑过程
教育发展战略是教育在未来一个时期面对环境的变化,以发展的效果和未来影响为导引,根据一定理念而进行的发展规划设计,其流程是:分析社会和公众的需要与评价—分析系统存在问题—明确未来的目标和结果—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确定战略措施—制定实施方案。 战略逻辑按照“资源”-“活动”-“产出”-“效果”-“对未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即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从效果出发考虑教育的资源配臵、良好的教育服务活动、最佳的产出,设计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体系,最后构成“目标-指标-措施”系统。 二、教育发展的环境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政治民主化加速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教兴国战略使得教育的地位更加突出和重要
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的发展指标成为小康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2.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教育管理体制更加开放和民主化
政治体制改革对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公开化、法制化、分权化、专业化发展,注重问责和绩
效。
3.社会问题的解决要求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形成的环节,在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减少收入差距、增进社会公平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担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 (二)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浪潮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促进教育系统运用市场机制配臵资源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其市场经济规则对经济社会发展及政策的制定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教育的发展更多地按照市场规律配臵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教育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本支持
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地依赖科技的进步实现从粗放式增长到集约式增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业正在向我国等国家转移,同时信息产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也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面临着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新的产业结构变化的要求。
3.经济全球化促进教育的国际化和国际竞争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要素和要素关系的国际化、生产方式的国际化,加速了教育国际化进程,多种形式的教育国际合作更加广泛和深
入,教育的国际竞争也日益加剧。 4.知识经济促进教育的信息化加速
在现阶段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移、迎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的特殊时期,知识经济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内涵的变化,促进教育内容、教育技术和方式的变革,教育信息化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数字校园不断普及。 (三)文化冲突与文化多样化
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点。我国具有深厚而悠久的传统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种文化思想传播、汇集和碰撞,加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现代化过渡,我国的文化发展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在迷茫、困惑中整合重建的变化状态。
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在社会道德重建、精神塑造和文化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责任和职能,在创造社会的核心品德和提高社会凝聚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建设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积极向上、现代化的文化,也是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四)人口波动、人口流动与社会老龄化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人口压力得到缓解。目前我国人口发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人口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但整体素质偏低;二是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明显,进入老龄化社会;三
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频繁;四是女性地位有显著提高,女性文化素质有明显改善,在国家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口的结构和变动对于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生育人口的波动影响教育资源配臵,据估计,从现在到2010年,小学学龄人口将减少750万,初中和高中学龄人口将减少1600万,大学将增加800万,而且地区之间差异巨大,这给学校设臵和资源配臵带来新的挑战;二是需要提倡教育的终身化和社区教育,重视开展老年人教育;三是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目前农民工子女及农民工教育和培训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城市化和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城市和农村人口新的分布形态,教育资源需要重新配臵等。 (五)科技发展与社会科技化
我国近年来科技事业取得很大进步,使得我国在许多领域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科技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第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创造了更多更新的知识,进而对学校的教育内容、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学校的学科和专业设臵、课程设臵进行相应的改革。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特别是我国处于赶超国外先进科技的阶段,科技对教育发展的需求更为迫切。第三,科技的发展要求通过教育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培养社会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困惑
1.教育发展不均衡状况日益严重,普及与提高的任务并存
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即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同一区域内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及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等,其中校际之间的不均衡所引发的问题表现最为突出。 2.封闭与开放并存
首先是学校教育的封闭与开放的社会和市场并存。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更加直接,教育必须开放,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本,为社会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但教育系统运行机制依然相对封闭,对社会的适应性较差。其次是国内教育系统的封闭与国际教育市场的开放并存。国内教育体系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结构体系,但与国际联系不多,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还相对封闭,而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教育的国际竞争明显,我国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3.明确与迷茫、模糊并存
一是教育的发展方向明确而实现目的的发展方式迷茫,教育规划落后于形势的变化,教育政策不得不围绕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二是素质理念明确而素质的指标和实施方式模糊,导致素质教育难以有效实施,特别是升学考试依然是基础教育中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风气难以扭转,形成了素质要求的高标准与实际的低质量并存。三是法律思想明确而法律规则模糊,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规则模糊,缺乏对主体行为的明确约束,法律法规实施难。 4.主体明确而权利与责任模糊
在教育发展中学生、学校、政府是教育系统中的行为主体,各有不
同的利益和行为方式,但在主体的权利与责任方面则模糊不清,政府职能转变困难,学校缺乏自主权的同时社会责任模糊,不规范行为特别是由利益关系导致的功利性行为较多。 5.单一与多元并存
办学主体多元化但政府办学比例占绝对优势。社会对学生的类别、能力要求是多元的和差异的,但培养规格相同,课程设臵相同,教育方式单一,教育能力趋同,导致教育缺乏特色,千校一面,学生缺乏个性,文化底蕴浅薄,难以适应多元化和多样化社会的需要。 6.计划控制机制与市场机制并存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教育领域存在着政府控制各种资源如对学校的人事权、事业发展权、财权等计划机制,而学校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和办学利益等方面面对社会和市场越来越大的压力,又不得不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运作,相应地产生许多不规范行为和现象。 (二)矛盾
我国教育发展在目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面临着四大主要矛盾,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教育规模扩大和成本不断上升导致的教育经费需求和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教育系统本身积极发展的需求与教育体制相对落后的矛盾,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脱节的矛盾。
1.教育的供给不足,优质教育缺乏
目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教育规模上供给
难以满足需求,青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而供给存在短缺,2003年初中阶段学龄人口中能够完成初中学业的仅占76%(农村更低),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只有4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二是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对教育需求的特征不同,欠发达地区人民需要普及义务教育,并逐渐向上一层次扩展;而发达地区则体现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但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2.公共教育经费持续短缺
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占GDP的比例仍然偏低。同时教育领域缺乏对有限的教育经费进行绩效管理的制度,存在着教育经费利用效益不高甚至奢侈浪费的现象。政府所负担的教育经费中,结构也不尽合理,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所占比例相对较低,高等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偏高。在各级政府负担上,在义务教育中中央和省级政府负担较少,绝大部分义务教育投入都来自县级地方政府,而县级政府财政最为困难。 3.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首先,办学体制中的办学主体单一性落后于经济体制的多元性,政府办学占绝对控制地位的格局没有打破,民办教育和其他办学形式比重过小。
其次,政府职能转变进程较慢,与教育机构和资源配臵方式的市场化进程相比相对滞后。教育管理体制中集权制依然严重,中央和地方统筹管理教育的权限需要进一步明晰。学校缺乏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在很
多领域还存在政府包办和垄断的现象。
最后,教育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滞后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有的法规甚至制约了教育发展。 4.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1)毕业生能力与社会劳动者就业能力要求脱节。多年素质教育的改革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举步维艰和有名无实,升学仍旧是多数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标。由此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能力强,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不能迅速适应社会的需要。
(2)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结构脱节。首先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失调,职业技术教育薄弱且培养的模式难以适应社会需要。其次是各级教育的内部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速度滞后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面推进,大量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比例失调,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脱离。
四、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教育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教育事业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是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地;是国家优先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其他产业受教育劳动力的提供者;是科技创造的智力支柱;教育事业是增进人类福祉、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事业。 (二)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
当前教育事业规模不断扩大,但规模增长不等同于教育的发展,教
育的发展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分为两个层次:即在价值层面的以人为本,系统层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价值观上的以人为本
价值观上的以人为本,体现在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全民的素质,学生的发展需求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尊重和保护受教育者的权利,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关注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和合理的素质结构,培养学生的生活、就业能力,以公众满意度评价教育的效果。
2.系统观上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发展,体现在教育系统作为实施教育的服务体系,呈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灵活性等特点,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合理,各要素关系协调,资源有效配臵,投入产出合理,教育规模适宜,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绩效良好。
可持续发展,首先体现在教育系统具有开放性,与社会大系统相融合,具有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协调的能力,呈现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教育服务能够实现教育目的、积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体现在教育系统本身的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具有根据教育发展目标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稳步持续发展。
(三)教育发展的主题性理念
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主题也同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一样,更多地关注教育的服务性、易进入性、公平、质量、效率、问责等,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发展和国际教育的竞争。 1.服务理念
教育事业是一项服务性事业,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建设和繁荣服务,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管理以学校发展为本。 2.易进入性
教育系统对学生提供充分的入学机会,且学生可支付得起。 3.公平理念
公平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的必然追求,包括教育规则和程序公平、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等。 4.质量理念
教育服务具有质量保障体系,为学生提供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教育服务。 5.效率理念
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关注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优化资源配臵,提高教育机构的效率,提高政府效率。 6.问责理念
学校和政府作为组织机构是为实行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存在的,其工作目标的达到程度和努力程度,相应地需要建立绩效责任制。 (四)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和为国家发展服务的宗旨,深化改革,促进教育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与社会和经济相协调,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知识社会,为科教兴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智力基础。 (五)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校的发展为本的原则
教育发展需主动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社会对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并注意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与经济社会需要的关系。 2.整体协调、全面发展原则
要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从重视单一的教育改革到重视整体的教育改革,从重视教育系统本身的发展到注意教育与社会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教育内部与外部社会经济结构的协调,学校与家庭和社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 3.公平和效率协调原则
在公平方面,尊重受教育者和教育服务机构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教育发展的效率和效益,教育服务机构和政府机构的效率,优化配臵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并协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4.现代化原则
促进教育发展在理念、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现代化。事业范围上由“学校教育”拓展为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大教育;管理体制上从单一的学校拓展为包括各种培训
机构在内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教育服务机构,从分阶段的教育拓展为终身教育;教育目标上从培养少数学生升学的筛选教育转向通过教育使所有学生获得成就和成才,重心上从关注优秀学生转向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扶助弱势群体的发展;教育内容上从关注考试学科的教育转变为发展综合素质的教育;教育方式上从统一模式的教育拓展为适应学习者个性和能力不同的适性化教育;评价方式上从学生、学校的终结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特色发展。 5.理念、制度、技术三层次优化设计原则
在理念层面上,系统的目的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社会需要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机构及其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在制度层面上,教育系统有健全而有效的法律制度和体制保障。在技术层面上,教育系统有良好的计划管理和执行体系,有足够的教育经费,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机制。
五、教育发展战略目标 (一)教育发展战略总目标
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要求出发,为受教育者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建设高效、协调、灵活的教育服务机构和组织管理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教育的公平、效率、民主、责任,通过教育的人力资源形成社会人力资本,使教育事业成为社会进步的思想源泉、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发动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教育发展战略目标领域
1.学生目标: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在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家庭的好成员、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创新的思考者、问题的解决者、共存的合作者、负责任的公民。 2.学校目标: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机构
学校是师生精神的家园、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塑造者,是高绩效和负责任的组织。
3.政府目标:优质管理服务和高绩效的现代政府机构
政府是公共教育的有效提供者和投入者;良好的政策研究、制定和执行者;充分的信息提供者;市场的监督和协调者;高绩效和负责任的组织者。
4.教育系统的目标: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系统是具有公平、效率、质量、责任、开放性、选择性的系统,教育系统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5.教育生态目标:教育与社会共融
教育满足社会对教育需求,提高公民素质并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本,促进文明社会价值观构建,促进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有较高的社会满意度。
六、教育发展战略措施
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从基于效果和未来影响的目标设计出发,调整要素关系和结构,构建良好教育服务的学校体系和政府管理体系,以实现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
展。
(一)建立分类、分级教育标准体系,实施可评价的素质教育 1.构建核心品德体系,共享理想和提高社会凝聚力
核心品德体系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行为规范。我国教育的核心品德目标体系一直不明确、不具体,有关思想道德的标准往往使用政治性术语,描述得过空过高,而实际可理解的具体性含义不明确,以各种“工程”为名和各种思想道德专门课程理性化进行道德教育的效果难以奏效,而以德性养成的品德教育氛围缺乏,缺乏适宜的教育方法,无法形成应有的核心品德。核心品德不仅需要反映我国传统文化,也要合理吸收全人类的文明,使得培养的人的核心品德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提倡的核心品德也应是公民精神素质的基础。核心品德体系包括:心灵上的仁爱、宽容、正义;行为上的礼仪、义务、责任、诚信、尊重、合作;精神上的自由、平等、民主、科学、法律;品格上的勤奋、勇敢、执著、创新;心态上的积极、乐观、成就感。
2.确定升学学习、就业、生活的知识和技能标准以及作为公民的素质
教育需要有三个类型的培养目标:继续升学的培养目标、进入社会就业的培养目标、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生活和终身学习的培养目标,相应地需要有不同的标准。要从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明确一个公民的要求,建立其知识和技能标准,学校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在知识社会还要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技能。 3.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对教育的实际要求出发,因地制宜,科学、
合理地设臵课程,研究并确定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分级水平指标 课程设臵服从于核心品德、知识和技能要求,按照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逻辑优化课程体系,按类别分级设臵课程。对各类学科和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并设定分级水平指标,以便于通过测试学生达到的水平和进行分级教学以及对教学的成就进行评价和分析。
4.改进教育方式和评价模式,重视个性发展
在培养计划、课程设臵等教学设计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充分的空间。在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上,注重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从重视选拔少数优秀人的评价转向面向全体学生进步的发展性评价。 5.建设人文校园,创造探索和成就的民主文化氛围
教育中的民主化,体现在教师和学校在人生观、世界观、成才观、价值观等人格和精神上的启发、激励与引领,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的民主意识和独立精神,形成激发创造、探索、成就的重要文化。学校的校园文化还应体现为从学生的发展服务出发,关爱、关心学生,设计设施、设计活动,满足学生的发展性需求。
6.建立新的优秀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培养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
素质教育要考虑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角色,探索三者的责任和协调联动机制,避免单一的学校教育功效弱化。特别是建立有家长和社会人士参加的董事会制度,以便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相沟通。建立新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学校和教师、家长等的参与评价,
构建新的评价方法,促进社会和家庭关注、配合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建立学校绩效责任制,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1.制定《学校法》《高等学校法》《学校问责和绩效管理条例》,开展学校整体绩效评价,促进高效的运行机制
建立学校的自我绩效报告制度,学校每年向社会公布学校发展计划、年度发展报告,包括资源投入、学生学业成绩、年度财政状况、目标的达到情况,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和质询,规范学校行为,促进合理竞争,提高办学水平。
2.建设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专业发展
建立教师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在教师资格制度基础上广泛利用社会优秀资源补充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品德要求和业务能力培训。学校中大力建设学习型组织,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3.加强基本条件建设,建设信息化校园
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特别是根据教育改革的深入,改进学校教学基本条件。推进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建立不同层次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促进高校和中小学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西部农村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注意实用、实效。 (三)以绩效责任制为框架,构建优质服务的政府管理系统 1.制定《教育行政机构法》,规范政府职能,引导政府机构转变职能
在教育发展中政府具有重要作用,政府的职能是否符合现代政府公共服务的要求,政府的行为是否符合法治要求和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如何考虑政府自身的发展,急需通过法律予以规范。 2.建立政府问责和绩效责任制度
建立政府定期绩效报告制度,向社会公布政府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报告、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政府转向以效果为导向的科学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教育服务的亲近性、参与性和选择性 1.增加教育服务机构和设施,创造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满足教育服务需求
通过政策鼓励和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扩大教育供给,政府集中财力保证公共产品属性较强的教育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全部由政府负担,高等教育阶段主要由个人和社会负担,国家集中财力重点支持少数高水平高校的教学和科研项目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建民办教育服务机构,一方面增加接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增加学生的选择性。
2.实施学生感兴趣和愿意学、又能支付得起、质量高的教育,提高教育的参与率
(1)建立适应学生多样化需要的分类教育体系。在一定的学历教育基础上按升学、就业两种需求分流,相应地在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臵上按学科教育和职业教育分类发展,吸引学生学习。
在基础教育阶段,改革课程设臵的统一性,增加多样性和适用性。
打破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全体学生统一的课程设臵、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要求。对于不发达农村地区,要更加适应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设臵和教学内容为农村的发展服务,必须结合农村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从教育内容本身的兴趣性和实用性上吸引农村学生,减少辍学率,重点是减少初中的辍学率。
在高等教育阶段,高校根据其基本条件和特点实行分类发展,向人们提供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鼓励学校发展自己的特色。极少数高校作为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精英型研究人才和从事前沿科学研究,少部分教学和科研并重的高校主要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技能的中高层次人才,大部分教学型高校主要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充当骨干作用的人才,相应地在课程设臵和教学内容上采取不同的标准。
(2)建立切实可行、多样化的资助体系,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在基础教育中建立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建立资助基金,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主要由政府承担相应的资助费用。在高等教育中进一步完善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包括各种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奖贷基金中的无息贷款,金融机构的低息商业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
(五)建立质量标准,提供负责任、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教育服务 1.制定义务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各级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包括合格标准、良好标准和优秀标准
在基础教育的学科上,制定各种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分级水平标准,
便于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模式上采用分级教学,实行分级水平标准考试,尽可能取代毕业统考,取代以选拔性为目的的统一高考试卷,鼓励学生提高知识和能力。在普通高等教育上,按照不同学科和专业、不同层次学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质量标准。在职业教育上,根据不同层次、面向不同行业或领域,在职业标准的基础上修订学校教育的质量标准。在教育培训上,建立相应的培训质量标准。
2.建立社会评价体系,促进学校提供符合一定层次质量标准的教育服务
通过政府、社会中介机构,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等的评价,建立质量监督机制,促进学校教育服务体现“合格加特色”。
(六)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系统类别和层次结构,促进教育系统内部的各个类别和层次的协调和衔接根据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程度不同,以及国家、社会和经济建设对人力资本需求的不同,合理规划教育类别和层次结构。基础教育中加强义务教育的国家供给和基本教育标准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实行投入上的国家负责(按各级政府财力水平划分财政投入责任)、业务上的省级政府负责、日常管理上的县级政府负责新管理体制。高等教育中重点建设若干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与社会生产实际的结合,重点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完善,课程设臵和教学设备与社会科技发展同步,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要为准则,加强与社会生产需求的结合。终身教育体系重点是人们的素质再提高,加
强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注意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丰富化。 (七)扶助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化、民主化和均衡发展 完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政府加大投入和明确属地化管理职责,切实保障流动儿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扶助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特别对特殊儿童、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子女,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保证这些弱势群体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同时使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受公正、平等的待遇,不受歧视。
(八)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教育系统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入体制、人事制度、招生体制、就业体制等方面,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合理规范学校、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根据法律法规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整利益分配,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臵和效率提高,促进教育系统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九)建立教育发展指标体系,落实和监测教育发展目标 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是指一系列用于衡量和评价教育发展的具有有机联系的量化指标的集合,能够系统反映教育发展的状况,用于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对教育发展过程特别是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对未来进行预测,评价教育系统的效益和效率。我国目前虽然有一些教育事业和教育经费的统计指标和相关公报,但处于指标比较零散、没有有机联系的状态,特别是没有反映教育与社会的有机联系、教育质量、教育产出等方面的内容,还没有形成以教育系统效果和政策分析为目标的教育指标
体系,导致教育系统的质量和效益处于宏观和微观都模糊不清的状态,教育决策缺乏系统、准确的依据从而难以科学化、细微化。
教育发展指标的内容可按照教育发展的环境指标、投入指标、过程指标、产出、效果及未来影响指标模式构建。
在环境指标中反映教育的环境,包括人口状况、社会和经济状况,如不同年龄阶段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等。
在投入指标中反映投入教育的资金、设备、人员等,如教育经费与其他经费的关系、公共教育经费与私人教育经费的关系、生均教育经费、教育支出的来源情况、生师比等。
在过程指标中反映教育的现状,如各级教育的参与率、辍学率等。 在产出指标中反映教育的成果,如教育质量方面根据有关科目的分级水平测试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性别差异等,各级教育的毕业率、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分布和就业率,各级教育的内部收益率,教育与就业收入等。
(十)扩大开放,在竞争中提高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国家教育国际合作的协调机制,建立信息服务、评价、预警系统,重视教育开放和合作中的国家利益。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增强教育机构利用国际合作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提高的积极性,正确处理本国与外国、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国际合作中的教育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 七、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
(一)构建教育管理新体系,提高管理绩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教育系统带来新的挑战,而政府改革,促使政府管理教育的模式也由行政控制型转向公共服务型,教育领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将发生重大调整。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公共管理的要求,合理重构政府公共服务、教育市场调节和监督职能,重构管理组织模式和决策机制,建立健全与完善教育法规,实行宏观管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实现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发展中介组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政府、社会与学校的关系转型,形成权责分明、协调规范的新体制。
1.重构政府教育公共管理体系,转变教育决策机制
(1)从“划桨者”转向“掌舵者”“促进者”,重构行政组织体系,转变职能。确定各级政府管理权限,合理分权,实现政事分开、责权对等,教育行政部门向服务部门、法制部门和责任部门转变,从控制性管理走向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在教育管理方式上,由运用行政手段对学校进行直接控制,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等手段进行间接管理,从“划桨者”转向把握方向的“掌舵者”和教育服务活动的“促进者”,从根本上改变政府部门通过行政手段直接控制学校内部日常活动和资源的状况。在教育领域特别是非义务教育领域树立市场观念,合理发挥市场机制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臵作用,实现教育服务的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和开展教育领域服务项目的经营,并规范教
育市场和主体行为。
(2)决策机制上从领导意志、政府机关利益为基础的决策转向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公共政策决策。在决策机制上,从面向上级机关和领导负责转向面向公众和社会负责,建立教育政策听证制度。鼓励发展教育中介组织,开展教育政策研究,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教育决策,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从隶属关系、组织体系、制度规范和政策扶持等方面改革中介组织,使其向非营利性和营利性组织分类转轨。逐步将传统上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咨询、信息、拨款、评估、考试、督导等事务性工作部分或全部地转由相应的中介组织来替代。
(3)运用政策工具促进教育公平。积极运用政策工具,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通过政策导向在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之间,公平、合理地配臵政府教育资源;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坚持为所有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关注西部及不发达地区、弱势群体的教育保障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承担教育经费,确保所有适龄学童都能平等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既要考虑市场需求因素,又要制定合理的收费政策,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资助体系,帮助家境贫困的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合理构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1)落实学校独立法人地位,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变学校只听命于政府而忽视社会要求的状况。现代学校制度具有“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校分开、民主管理”等基本特征。对于学校财产,以股权方式明确产权属性及其比例,并将学校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明确所有者、
监管者和经营者的权利与责任。
(2)推进学校管理,使学校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实行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建立各级各类学校的董事会制度或理事会制度,特别是吸收家长、社会人士参与董事会,按市场机制运作,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学校与社会合作办学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建立民主管理机制,成立相应的机构,确保教师与学生的权益。调整高校的组织结构设臵,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功能,尊重学术权力,发挥学术群体的聪明才智,建立学术群体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 (二)改革办学体制,促进教育多元化发展
(1)积极鼓励和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民办教育机构,特别是各种混合所有制的学校,相应地明晰民办教育机构的法人性质和产权属性。
(2)尊重民办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促进公办与民办学校的公平竞争。民办教育在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的比重上还依然处于微弱状态,在实际生存和运行的资源、信息、财政支持等方面还难以得到与公办教育同等的待遇。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教育行业的管理者而非仅仅是公办教育的管理者,应将民办教育机构纳入政府管理序列,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应给予相应的财政经费;对所有民办教育机构在政策法规、信息、教育评价等方面服务一视同仁。 (3)制定《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法》,实行非营利教育服务机构与营利教育服务机构分类发展,采用不同的财税政策。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国民教育体系中其他教育如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特殊的教
育服务和大量的教育培训属于私人产品,共同构成教育产品市场。教育服务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教育服务机构两类,应当遵守不同的管理规则,特别是体现在财政和税收等政策的不同。但目前我国对非营利性机构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缺乏相关的法规,许多民办教育服务机构获得投资回报,实际上是营利性机构。对真正的非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实行税收等优惠政策,而对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则实行单独的财税政策。
(4)保障社会力量办学主体的合法收益。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和相关实施条例,政府建立相应的教育质量考核和经济审计制度,在民办教育机构达到相应的教育质量、经营有盈余时,根据相关法规获得一定的收益。
(5)鼓励民办教育机构自我管理。鼓励民办教育机构建立协调组织,如行业协会等,共同研讨民办学校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建立行业管理和协调机制,共同发布招生信息、广告,共享教育资源,进行行业自律活动等。
(6)建立民办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促进民办教育机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可由政府、教育评鉴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机构对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教育计划和教学过程、毕业生质量等进行评价,为社会提供相应的质量信息,促进合理竞争。
逐渐取消对学校文凭的国家管理和质量承诺,废除对民办教育机构的学历文凭限制,积极利用市场机制,依靠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确定其声誉。
(7)加强民办教育服务机构中的国有资产管理。各种在兴办中含有国有资产的民办教育机构,其对国有资产具有相应的管理责任,并纳入政府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可在学校产权转让中对国有资产的产权进行监督,或者进行有偿转让,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力资源活力 1.积极推进全员聘任(用)制度
积极推进全员聘任制度,实现教育事业单位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的自主用人制度,建立健全激励、约束和竞争机制,保证用人单位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个人自由申报、社会客观评价、单位自主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建立和完善聘用(任)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考核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领导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行政考核与学术考核并行、考核工作绩效与考核工作态度相统一的方法,做到考核的内容与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符合。
2.探索建立现代教师资格、培训和聘任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探索建立现代教师制度,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立和完善灵活有效的师资培训制度,积极推进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教师的统一聘任制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师风学风建设,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实绩,作为选聘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和确定待遇的主要依据,实行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学科研成果
奖励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分配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
3.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行校长资格和遴选聘任制度,促进校长专业化、职业化
采取聘任、选任、委任、考任等多种任用形式,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内外公开招聘和选拔工作,改进和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任用制。
4.加强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工作,建立适应教育管理人员特点的职员制度
按照不同岗位对教育管理干部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领导素质、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分层分类培训。积极推进和深化职员制度改革,在探索建立教育管理人员职务职级序列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适应教育管理人员特点的职员制度,促进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使教育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能各行其道,各自按照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管理,真正实现分类管理。
5.营造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作用 加强对人才的精神鼓励和物质投入,创造事业发展的公平机制,鼓励创新和竞争,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优化人才的配臵,使人尽其才,发挥最大的潜能。
(四)多渠道增加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臵
扩大教育事业的开放性,政府根据公共管理职能和教育产品属性的不同给予更多的教育经费,并建立相应的市场机制优化促进社会更多的经费投入,优化经费资源配臵,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五)实行多元入学模式,促进高校招生入学公平化
实行多元入学模式,建立促进教育多样化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招生制度。注重全面考核,力求公正与公平,考试评价由以考核知识为主转向以考核能力为主,考试管理行为由政府为主转向社会化方向发展,逐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逐渐取消全国统一高考。 (六)改革就业服务体制,促进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以市场化为导向、与社会就业体系相融合的综合性就业服务体系。 (七)建立国家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
建立能够有效监控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及其变化情况的系统,对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价值做出判断,向教育的各种“利益关系人”提供质量信任,确保教育机构及其活动适应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