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实验中可以从( )获取频率特性。
A.稳定的线性和非线性系统 B. 不稳定的线性和非线性系统 C.不稳定的线性系统 D. 稳定的线性系统 2.传递函数的概念适用于( )系统。
A .线性、非线性 B. 线性非时变 C .非线性定常 D. 线性定常 3.系统的动态性能包括( )。
A .稳定性、平稳性 B. 平稳性、快速性 C .快速性、稳定性 D. 稳定性、准确性 4 .确定系统根轨迹的充要条件是( )。
A .根轨迹的模方程 B. 根轨迹的相方程 C .根轨迹增益 D. 根轨迹方程的阶次
5 .正弦信号作用于线性系统所产生的频率响应是( )。 A .输出响应的稳态分量 B. 输出响应的暂态分量 C .输出响应的零输入分量 D. 输出响应的零状态分量 6.系统的传递函数完全决定于系统的 ( )。 A.输入信号 B.输出信号 C.结构和参数 D.扰动信号 7.控制系统的相位稳定裕量反咉了系统的 ( )。 A.稳定性 B.稳态性能
C.快速性 D.动态性能
8.一般来说,系统增加积分环节,系统的稳定性将( )。
A.变好 B.变坏 C.不变 D.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
9.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L(ω)中频段主要参数的大小对系统的( )性能无影响。 A.动态 B. 稳态 C. 相对稳定性 D. 响应的快速性 10.反馈控制系统又称为( )
A.开环控制系统 B.闭环控制系统 C.扰动顺馈补偿系统 D.输入顺馈补偿系统 二.系统结构图如下,试求
(1)当k10时系统的动态性能;(2)使系统阻尼比0.707的k值;(3)当
k1.6时系统的动态性能。(15分)
三.系统方框如图所示,E(s)= R(s)—C(s), 试求传递函数: (10分 ) (1)
C(s)C(s)C(s),,; R(s)N1(s)N2(s)G21E(s)E(s)E(s)(2),,。 R(s)N1(s)N2(s) R(s)+N 1(s)
- G1 - - N2(s) G2 G3 C(s) 四. (15分)
系统结构如图所示:求K*0时的根轨迹。
五.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设r(t)=n(t)=1(t),系统中各环节传递函数如下:
G1(s)=
K1,G2(s)=,H(s )=2.5
0.05s1s5 试求:(1)系统的稳态误差;
1,后,求系统的稳态误差; s1(3)在扰动作用点右侧的前向通路中串入积分因子,后,求系统的稳态误差;
s(2)在扰动作用点左侧的前向通路中串入积分因子
(4)在(3)所述的情况下,拟对扰动加装补偿环节,以使扰动对输出无影响,试求补偿环节的传递函数并画出补偿后的方框图。 (15分)
N(s)
C(s) R(s) E(s) G2(s) G1(s) -
H(s) 六.某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6;
s(0.2s1)(0.5s1)a) 试求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幅值裕量; b) 如采用传递函数Gc(s)=
10.4s的串联超前校正装置,试绘制校正后系统的伯
10.08s德图(不用修正),并求此时的相位裕量;
c) 讨论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有何改进。 (15分)
七、采样控制系统框图如下:其中T=1. K=10. 试分析该系统的稳定性。并求该系统临界稳定时K值。(15分)
R(S) C(S)
1estsks(s1)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14答案
一.1.D 2.D 3.B 4.C 5.A 6.C 7.B 8.B 9.D10.B
二.(15分)
(每题1.5分,共15分)
n10100解:1) 当k10时:(s)
0.1s2s10s210s100s22nsn22
n100101010 22100.5nK10 60 0.5 %=16.3%
K5 45 0.707 %=5%
30 32 %=0.43% K1.6(1.251)
tp3.141252100.363n10. %e1216.3%
t3.53.5s0.5100.7n2) (s)K100.1s2sKKs210s10K
1102 n n10K
10令210K0.70712
102210K
1002410K K5(n10K1057.07)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3) (s)1.6161616 0.1s2s1.6s210s16(s2)(s8)(s1)(s1)T1T2(1分)
1T查P86图3-17tT112, 4 s3.3 T2T1T128 ts3.3 T13.31.65; 2(1分)
.
三. (10分)
(5分)
G1G2G3G1G2G31G1C(s)E(s)C(s) =,=,=, R(s)1G1G1G2G3R(s)1G1G1G2G3N1(s)1G1G1G2G3
(5分)
G1G2G3G1G3G1G3E(s)C(s)E(s)=,=,=
1G1G1G2G31G1G1G2G3N1(s)N2(s)1G1G1G2G3N2(s) ( 5 分)
四. (15分)
K*(s2)解:GH(s)
s(s1)(24)1、起点、终点
2、分支数、对称性 见下图: 3、实轴上的根轨迹 4、根之和
(2分)
nmpii1zj5、渐近线: j1anm (2k1)anma01421.531
a(2k1)31900用根之和解释为什么根轨迹是这样
6、分离点坐标d
d[s(s1)(s4)]K*ddsds(s2)[s(s1)(s4)]K*(s2) ddsln[s(s1)(s4)]ddsln(s2) dds[lnsln(s1)ln(s4)]ddsln(s2) 1s11sd1s1s4s2 分离点d的一般公式:
n1mp
i1d1ij1dzj即有:
1d111d1d4d2 试根:(1)、现在根轨迹上判断一下d的大致范围:-0.5~-1之间。
(2)、先取d1=-0.5;上面方程不平衡。
再取d2=-0.6;上面方程反相不平衡(选择方向对,但过头了)选d*3=-0.55;方程基本平衡(Kd30.589)
(3)、d的精度到0.55%0.025以内即可。
(2分)
(2分)
(2分)
(2分)
(1分)
五. (15分) (1) ess=
12K; (2) (2)ess=0; (3) (3)ess=
1K. (4)如图所示,加装补偿器Gn(s)=1(0.G(s)=05s1)K. 1
1 G 1(s)N(s) R(s) E(s) G1(s) 1 - sG2(s) C(s) H(s)
六. (15分)
(1)相位裕量:=2.7º,幅值裕量Kg(dB)=1.34(dB); (2)相位裕量=20.3º;
(3)校正后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增加,系统动态响应加快。
L(ω)
[-20] [-40]
[-20] 5 12.5 ω 2 2.5 [-40] [-60]
七.(15分)
(4分)
(3分) (3分) (3分)
(6分)
(3分) (2分) (2分)
(8分)
s解:G(s)k(1e)s2(s1)10(1es)s2(s1)
G(z)10(0.368z0.264)z2
1.368z0.368 (z)G(z)3.68z2.1G(z)64z22.31z3 特征方程: Z2
+2.31Z+300
λ1=-1.156+j1.29 λ2=-1.156-j1.29
不稳定。 (2)G(s)k(0.368z0.264)z2
1.368z0.368Z2-(1.368-0.368k)Z+(0.368+0.264k)=0 W 变换:
(2.736-0.104k)ω2
+(1.264-0.528k)ω+0.632k=0 ω2
2.736-0.104k 0.632k ω1 1.264-0.528k 0 ω
0 0.632k 0
所以:0.632k>0 1.264-0.528k>0 2.736-0.104k>0 得临界整定 kc=2.4
(1分)
(1分)
(1分)
(2分)
(1分) (2分)
(1分)
(2分)
(1分) (1分) (1分)
(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