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玉珍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1年第12期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重要途径。而讲读课文的教学又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讲读课文多是传统经典篇目,对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具有典范作用。
如何用好课文例子,提高课堂效益呢?我们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及迁移能力的有效性探究》的课题,采用“选点突破法”,即每篇课文确立中心训练点(一个主问题),以这个点带动整篇课文的学习,在突破中心问题后拓展延伸,让学生迁移运用,将所学转化为能力。这样一课一得,梯度上升,真正实现教师教得轻松与学生学得愉快,收获丰富,打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检测”的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具体做法如下:
一、深挖掘,选准课文突破点
作为讲读课文的传统经典篇目大多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言精美且篇幅较长。如何抓住重点而不面面俱到?教师必须在课前深钻教材,吃透教材,根据不同课文的各自不同特点,每篇课文选准一两个重点问题为突破点,以解决这一两个突破点来顺藤摸瓜,带动整篇课文的学习,这样既重点突出,又事半功倍,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
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我们从语言入手,选择以“排比句”为突破点,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文中大量的排比句,从中领悟“好一个安塞腰鼓”的深层内涵,感受作者澎湃昂扬的激情,这样,对整篇文章内容、主题的理解便迎刃而解。不仅如此,在诵读、品味排比句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仿写一组排比句,读写结合,实现能力迁移运用,教学效果很好。
又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们从标题入手,选择“破”和“歌”为突破点,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讨论交流:茅屋“破”的原因是什么?“破”的情形怎样?“破”后作者有怎样的感受?“歌”作为“歌行体”有什么特点?作者“歌咏”了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就弄清楚了这首诗的内容、主旨及诗歌的意境,感受到了作者身居破屋却心系天下寒士的济世情怀。又通过品味诗句,想象诗句描绘的意境,改写成现代文或画成一幅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实现能力迁移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二、重自主,构建动态新课堂
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仅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对话、协商和不断生成新的教学秩序,创设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敢问,敢说,敢演板,敢下位讨论,生成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的合作探究交流。营造“我的课堂我做主、我读书、我展示”的活跃课堂,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名分,学生个体展示争先恐后,让课堂变为真正的学堂。 (一)自主研读,不读不讲
第一学习时间,让学生充分自读,对文本仔细认真地整体感知,借用工具书消化常识性的语言信息,疏通文句,掌握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等,同时,借助教师的背景性提示、文本前后的“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与思考”,或者借助与文本有关的相关资料,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对文本独特的个性作初步的感知,对体现文本个性较为明显的语段作一定的思考,进行圈点批划,完成学案上“第一学习时间”的全部学习内容。 (二)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第二学习时间,学生带着问题,分成学习小组,依托教师提供的指导性提示,再回到文本中去作有针对性阅读和有深度的思考,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有助于问题的自我解决。参与小组交流,与他人争辩正误,共享他人的探究资源,启领自己的认知力和想象力,把探究导向深入,完成学案上“第二学习时间”的重点问题探究,组内形成共识,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纳。 (三)品读质疑,不练不讲
第三学习时间,学生再度走进文本,品读优美语段,做些赏析评点,并质疑问难。让学生在设定的问题被阐释或解决中有新的发现和思考,带着问号作新的探究,新的思想、新的创造。学生是解读的主角,他们对自己的发现作分析和阐释,对提出的问题给予力所能及的解答。教师要把握解读的广度与准确度,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让各种意见充分发表。解读着一个个问题,品赏着一个个精彩的语句,在精心创设的“语文”环境里,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在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可以即兴表达、表演、完成学案“第三学习时间”的赏析、仿写等相关训练,然后课堂展示交流评比。 (四)拓展延伸,不记不讲
第四学习时间,学生走出文本,课外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诗文名句、文学常识奇闻轶事等资料,做好积累,并读一读,记一记,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责任编辑文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