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化:新世纪散文的趋向
2021-09-06
来源:爱问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11月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vember 2oo6 第3O卷第6期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01.3O No.6 平民化:新世纪散文的趋向 杨福生 (巢湖学院中文系,安徽巢湖238000) 摘要:20世纪8O年代以来,小说和影视中诲盗诲淫的东西实在太多,至今亦然。但散文由于其文 体的要求,不可能参与其中。相反,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俗尘飞扬下,散文却恰恰成了正人心、明教 化、纯风俗的有力武器,这就是新世纪六年来散文大众化的真实原因和社会基础。 关键词:新世纪;平民散文;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I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6)06—0077—04 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文学在整体上已越来越边缘化,但散文却似乎是个例外。“杨朔模式”淡 化以后,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便制造出新的热点。而今,文化散文虽也渐渐沉寂了,但散文创作却依然 红火。它被更多的人所运用,日益走向民间,成为当下最具平民色彩的一种文体。 可是这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有人以为,散文的普及化便说明散文的发展是不需要理论指导的, 散文是人人能写的文体,会说话就能写散文。于是,我们在众多报刊上看到了大量的散文作品,或家长 里短,或油盐酱醋,这些散文似乎正在印证着这一说法的合理性。然而,认真阅读报刊上常见的“平民 散文”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散文依然是遵循了散文的艺术规律的,只不过它们已不再是当年的“宏大 叙事”,而是以平常心写平常事,抒发了平民心怀,表达了对平民的体恤和关心或干脆就是平民写平民。 散文的这种平民意识正是当下散文的特点,也是当下散文的生命的支撑点。关注民生,关注民瘼,使散 文成了真正的大众文体,从这一角度说,会说话就能写散文,也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作为一种艺术形 式,散文之所以是散文而不是诗歌和小说,还是有其自身的要求的,这一要求我以为有三点: 首先是真人和真事。散文所写的人和事必须是真实的,容不得虚构,而且这些人和事都是与作者有 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此,当写以人和事为题材的散文时,就必须要把自己摆进去。若写亲情,就要先拷 问一下,自己是否“孝悌”;若写友情,就要先拷问一下自己是否“忠恕”。人的一生必然要和各种各样的 人打交道,在交往中可能有益于人,也可能受益于人;可能受人误解,也可能冤枉别人;可能伤害别人,也 可能被别人伤害,如此等等。一旦见之于散文,不啻是对自己的灵魂的拷问,因此,写这样的散文,每写 一篇,就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和升华。不但评价别人,更是评价自己;不但是品味正义,更是品味人生。因 此,没有强烈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是不敢写散文的,尤其不敢写这类题材的散文。 其次是真情真意。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界,不如人意的客观存在总是多的。古人云, 不如意事常八九,指的就是人类社会的事实。自然世界也是这样,总是看景不如听景,听景不如想景。 真正的“月白风清”的自然景观,并不就在我们眼前,还要我们以美的眼光去发现。因此,能否热爱生 活、热爱自然,就是散文的真情真意之所在。真情是指对生活和自然的真爱之情,真意是指对生活对自 然的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没有这种认识和理解,就产生不了真情,没有这种真情,也就反映不了这种真 意。因此,真情真意指的就是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力和洞察力。如果说前一条讲的是作者的“胆”,这 收稿日期:2005—03—07 作者简介:杨福生(1946一),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中文系教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点讲的就是作者的“识”。识是见识,是思想,反映的是作者的价值观念。既不能泥古不化,也不能媚 俗,因此这一点最能看出作者的襟怀和素养。 第三,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作者光有“胆”和“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才”。这“才”就是语言的运 用能力。什么样的语言是散文的语言?这绝非三两句话能说清楚。文章是讲究气脉的,要一气呵成、脉 络清楚,还要节奏分明,具体到一字一句,还要“炼”,努力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惊人”的语言其实 孤立地看也是平常的,只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它显得不平常而已。所以,我以为还是年岁大的人写的散 文耐读,因为他们阅历宽广,对人生洞幽烛微,文字也老到自然。平常的文字在他们笔下总是显得不平 常地“惊人”。看看孙犁和张中行先生的散文,就能明白了。 除此而外,散文还有没有什么别的需要的内容呢?我以为还有一条,那就是“学”。“学”指的是知 识,是学养,是书卷气。不论什么题材的散文,如果能把平时在书中和在生活中的所学信手拈来融入其 中,这样的散文是耐读的,这一点正是散文与诗歌、小说的重要区别。读学者的散文,总会给我们这种愉 快,这是在阅读论文和小说时很难享受到的。 具有了“胆”、“识”、“才”、“学”的散文,我以为就是好散文。 进入2l世纪以来,散文创作仍呈红火态势,众多报刊尤其是各种商业性报刊对散文的巨大需求,刺 激了散文的扩大生产。起居休闲、花草宠物乃至购物经历等等,和商家有意无意的合谋不断出现在这类 报纸的文艺副刊上。在为写家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扩大和充实了既往散文缺少的内容,这毕竟是好 事,也是社会走向富裕的反映。而在其他一些刊物上,尤其是文学刊物和报纸副刊上,以亲情友情为题 材的作品仍是多数,其次就是从生活体验出发所抒发的“人生感悟”。因为报纸对文字篇幅的限制,这 些散文一般都很短,尽管确有精彩之作,但能举重若轻、有厚重的生命体验的文字毕竟不多。 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名家们的作品。 卞毓芳、梁衡、王充闾、阎纲、贾平凹、李国文、李存葆、林非、史铁生、朱增泉、冯骥才这些名字,屡屡 出现在200o年至2005年的中国散文排行榜上,而余秋雨,除了以一篇《苍老的河湾》占上2002年的排 行榜,余年则不见其踪迹了。余秋雨并没有封笔,但他的文化散文似乎已成过去,好像也是事实。 对以上这些名家的散文评论已多,我不想再多饶舌,需强调的一点是,近几年来社会价值观念的变 化,已明显地体现在散文之中,这里仅以若干写父母亲情的文章为例来略作说明。 说到写父母亲情,我们自然想到朱自清的《背影》、朱德的《我的母亲》。半个世纪以来,这两篇文章 都长期作为范文出现在小学或中学的教材中,它们对父母的充分肯定和歌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孝悌观 念的一致性,为各种各样的中国人所接受,并且形成了人们对自己的父母的惟一可取的价值判断和取材 方式。我们如今在众多报刊上所看到的此类题材文字,也多是这种思路,只不过各自的境遇不同,父母 的亲子之爱和子女的事亲之孝各有不同形式而已。然而,在历史和现实中,父不慈子不孝的事比比皆 是,疏淡甚至冷漠的父子关系并不鲜见。现实中大量的事实甚至会给我们这样的认识:不亲不疏的父子 (母女)关系甚至是生活的常态,只不过为了“孝悌”教育的需要,人们有意回避它罢了。事实应当是,写 出这类“常态”,也许更能透析中国人的生活实际,发现中国社会的内在机密。正因为如此,庞余亮的 《半个父亲在疼》¨ 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庞余亮笔下的父亲是个对妻子儿女缺少责任感、缺少关爱的人。他自私、霸道,甚至还有“第三 者”。他的存在,只是家人的巨大阴影,所以他中风在床,不啻是家人的解放。可是,在他真正死了的时 候,“娘哭着说道:‘你这个老不死的,就这么死啦,就这么丢下我一个人了,还叫那个狐狸精和我打 架。”’而“我”,则有了这样的体验:“爹在世时我一点也不觉得爹重要,爹走了之后我才觉得爹不可缺 少。我再也没有爹可以叫了。每每看到有中风的老人在挣扎着用半个身子走路,我都会停下来,甚至扶 一扶,吸一吸他们身上的气息,或者目送他们努力地走远,泪水又一次涌上了我的眼帘,我把这些中风的 老人称作半个父亲,半个父亲在疼。”至此,我们读到了作家对父亲乃至对天下所有父亲的宽恕和怜悯。 这种怜悯来自血缘亲情但又超越了血缘亲情,是一种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的理性感知。生命是 脆弱的,通往死的路有无数条,有无数可能,但活下去却只有一种选择:保证健康。人在世上有各种各样 7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活法,我们对那些种种活法能不能宽容些呢?只按照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去要求人,是我们对生 命的应有的尊重吗? 张耀升的《黑色暗流》 也许对父母亲情的反省更让人感到震撼。作品以地震前后的征状类比亲 情的失序、尴尬、崩塌和重建,直白的袒露和无遮无掩的人性的揭示,使人深思。 写这类文字是需要勇气的,首先不要怕一般民众骂自己忤逆不孝,其次是不怕自己的某种丑陋阴暗 心理暴露于众。有了这两点,才能超越自我、超越一般的生活体验而使对人生的把握上升到哲学的层 面。当我们永远在父亲的遮护之下的时候,我们会看不清父亲的真正面目,而当拉开一定的距离的时 候,也许是我们对父亲之所以为父亲的真正了解的恰当时机。因此,刘亮程的《父亲》 无疑给我们提 供了这样的一个视角:父亲在50岁时就显出老相,虽然他希望自己的四个儿子快快长大来接替他老牛 般的生活,但重担一直减轻不了。他“一生气就嘟囔个不停”,“母亲也因此生气”,“我们”又“经常惹他 生气”。在作者记忆里,父亲就是这样逐渐走向衰老的。于是,作者终于有所觉悟地感慨:“我不知道父 亲在这个家里过得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他把我们一家人接进这个院子后悔吗?” 以子女身份写父母,一般总是揭示其美和善的方面多,丑恶的一面则尽量掩饰或回避,这是自己的 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就有“为尊者讳”的要求,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下,正确的 只是父母,不对的只能是子女。然而,等到自己也成了父母之后,这才明白,父母并不总是对的,这才开 始有了对父母这个角色的理性思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种种哲学思潮的涌入无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面貌,李泽厚、刘再复 的主体性理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们接过五四运动提出的民主、科学的口号,结合近50年来中国 社会变革的反思,从而为“人的解放”搜寻出令人信服的理性论据。这种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政 治文化中的“忠孝”观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使当下的中国人终于在“独立人格”、“独立精神”上有了真实 的体会认同和具体的操作方式。上述所举反映父母亲情的文章,在80年代以前出现是不可想象的。为 尊者讳、为大人讳的中国文化传统蔑视的正是“人的觉醒”和人的批判精神,而这种精神我们在进入2l 世纪的时候,终于切切实实地看到了。而且我以为这才是平民文学、平民散文的本义。 在谈到当今散文作品赖以发表的媒体时,单正平将其分为五类,l4 认为第一类即专业性报刊上的 散文最差,而第四类即严肃的思想文化类杂志(作者没有点明是哪些刊物。应当是《文学自由谈》、《随 笔》、《读书》等类期刊)则保证了中国人当下对优秀作品的期盼,而第五类即网络文学中的散文最好,因 为它们是真正自由的创作。这些看法大致是符合事实的,但我要补充的是,还有一类,即大量自费出版 的平民的散文集。这一类散文的作者以60岁左右为主,或上过大学或没上过大学。他们中不少是历次 政治运动中的牺牲品,生活上困顿、政治上坎坷是其共同点,到老了出一本散文集,半是圆自己的文学 梦,半是向社会倾诉自己一生的不幸。上焉者,会把这种倾诉上升到一定的哲学高度,因而不乏优秀之 作。但大部分作品则止于倾诉,“不才明主弃”式的怀才不遇之感时时流露出来,而写亲情友情、童年记 事、故乡之思的篇什,又往往显示出与今天现实的诸多不合,让人感到总是九斤老太式的喟叹。这类文 字也经常见诸县市级的报刊上。因为这类文章是平民写平民或以平民的心态看社会,我把这类散文称 为狭义的“平民散文”,以区别上世纪20年代开始的由专业作家抒写的平民精神的广义的平民散文。 这种平民散文满足了这批人的怀旧心理和倾诉欲望,自费支付出版费用的能力圆了他们的文学梦。由 于这些人经历各异,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其作品的文化品味差异很大,与专业作家更难相比。但我们 却不能因为这些“著作”缺乏文学性而轻视它们。因为这些人都是历经了建国后的风风雨雨,退休前或 是基层干部或是中小学教员或是出身于“书香门第”,所以他们的所思所想代表的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声 音。他们对当下社会中的官场腐败、贫富悬殊、三农问题、教育医疗等等有着强烈的关心,因为这些问题 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因而自觉不自觉地“怀念”过去、怀念过去的“山青水绿”、怀念过去虽穷却“有 保障”的生存方式。在“过去”和“今天”之间,他们的判断总是矛盾的、迷茫的。 这类散文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价值观念混乱。对“过去”的哀怨和对当下的不适应,使他们无所适 从。由于他们与日新月异的文艺理论、文艺观念相隔膜,知识结构陈旧,而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又在历次 7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政治运动中被冲击得支离破碎,因此这些人多数价值观念只来自世俗文化的承传与熏陶,与一般民众没 有区别,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文字基本上是缺乏艺术加工的生活体验的实录,缺少文学性。这些人在一般 民众眼里是“文化人”,在真正文化人眼里又“不入流”。但是,在当今自费出版的“文学”日见其多的情 况下已俨然构成了一种“文学现象”,这种现象使当今已经形形色色的文化(网络文化、短信文化、休闲 文化、娱乐文化)更显得斑驳陆离。然而,或许这些人知道自己既非学者亦非作家,反而没有爱惜羽毛 之累,因而文辞粗犷劲直,所思所议也无所顾忌,因此反而有了难得的“主体精神”。近几年来,我看过 不少这类散文集,也为其中一些写过序,因而颇有体会。所以,我要指出的是,正是这类散文,使当下散 文的大众化有了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从而构成了新世纪散文创作的一大特色。 新世纪六年来的散文少了上世纪90年代的喧嚣和热闹,也缺少如当年余秋雨所掀起的“热”,也没 有“大散文”、“文化散文”之类的口号,但却在虽不热烈却很繁茂地生长着。非名家的作者越来越多,题 材越来越广泛,作者的心态越来越放松,这或许正是上世纪理论家所期盼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上世纪 80年代的关于散文的“从中兴走向末路”、“散文应当解体”、“散文消亡”等等说法,不禁使人莞尔。上 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和影视中诲盗诲淫的东西实在太多,至今亦然。但散文是几乎不可能参与其中 的。如前所说,写散文需要勇气和学识,每写一篇就是对自己的反省和灵魂的拷问。而人心总是求真 的、向善的、爱美的,这就是今天散文走向大众的又一原因,也许是真正的原因。大众以散文来对抗那些 厚颜无耻的影视图像,对抗坏人心术的小说家们的“废都”心态,这是不是意味着,新的世纪正是散文文 体自觉的世纪,是大众自发地起来给人心拨乱反正的世纪呢?如此看来,文章依然是经国之大业、不朽 之盛事! 参考文献: [1]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J].散文选刊,2002,(9):16 [2]张耀升.黑色暗流[J].散文选刊,2002,(4):28. [3]刘亮程.父亲[J].散文选刊,2001,(2):26. [4]单正平.关于散文[J].散文选刊.2001,(11):48. For the Common People:the Inclination of Prose in the New Century YANG Fu—-sheng (Department of Chinese,Chaohu College,Chaohu,Anhui 238000) Abstract:Since the 1980s,the novels,film and television have begun to involve more and more sex and violence,which is still a serious problem today.But the prose,due to the unique requirements for its literary style,has not joined in the tendency.On the contrary,when money worship and hedonism are spreading ex- tensively,prose has become a powerful instrument to educate,enlighten and purify the general public.This is the real cause and social foundation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prose in the six years of the new century. Key words:new century;prose for the common people;popularization 责任编校:木子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