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系统生态理论
第一节 西方社会生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工作中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系统理论的分支,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个具有整合意义或折中主义的社会工作理论。社会系统生态理论的产生主要源自于生物学、生态学对社会学中系统理论的影响,它使用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社会生存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团体和社区等)看做一种社会性的社会生态系统,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强调这一系统的生态学属性以及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家庭,社会系统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历程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早起传统可以追溯到达尔文在1859年提出的进化论。强调有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变化的配合,特别是“适者生存”的概念。以斯宾赛为代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提出的社会进化论理论,英国19世纪后期的社会调查研究和20世纪30年代芝加哥学派中的生态学派均可看做其思想渊源。然而,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最终形成,则是在生态学领域。1935年,英国生物学家阿瑟·乔治·斯坦利受丹麦植物学家叶夫根·尼温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组成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首次提出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即社会生态系统是一个“系统的”正题。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这种系统是地球表面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它们包括各种大小和种类。
20世纪初,瑞奇蒙的提出了“人在情境中”这一论述。这一时期,社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暗示性的元素介入到社会工作领域。环境因素被认为至少和内部因素一样重要。戈登在1940年提出社会工作应双重聚焦,即同时关注个人和环境。20世纪60年代,本特兰
提出了一般系统理论,其与社会生态系统具有的共同点在于:关注系统内和系统之间的压力平衡。
关于环境与人的关系,心理学家勒温首先采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心理的问题,提出了人的行为公式:B=f(P,E),即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的函数,其后,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发展了勒温的这一观点,其著作《人类发展生态学》中比较系统地将生态学的隐喻引入到人类行为的研究。
吉特曼在1979年正式提出:需要对案主的适应性潜能和他们的环境的滋养性品质给予双重的关注。这一论述具体阐释了对环境重要性的重视。伴随符号互动理论的发展,社会工作理论也更关注人与环境的互动。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美国已具有相当影响。杰曼和吉特曼的社会工作时间的生命模式将其作为一种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理论来源
根据格林和埃弗雷斯的说法,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在不同的时代,社会生态系统融合了不同的理论概念,最终成为目前所具有的这种综合性的理论架构。在20世纪初期,两位社会工作专业的先驱各自在其倡导的社会工作的影响、瑞奇蒙德主导的慈善社会组织会社运动中,主张以“社会诊断”的方法来检视案主个人需求和环境间的互动问题,进而提升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建构社会工作的“人在情境中”的观点。另一位则是亚当斯,其所倡导的邻里组织运动中以社区发展的方式组织社区居民自助助人,从事社会改革以改善个人和家庭的生活。他们两位都提到了社会与社区的作用,即个体所面临的环境和情景的作用。“诊断”和“人在情境中:的概念包含着大量的生态学的隐喻。
1929年,美国社会工作协会提出的《米尔福德会议报告》,指出当时社会工作个案方法领域过于多元,分歧十分严重,急需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架构作为整合社会工作的共识和基础。随后,社会工作实务逐步融合当代各个重要架构的概念,例如人类学家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等,强调个人行为是个人和文化环境相互流动,社会化,角色期待的结果。
受1950年以来的人文心理学的影响,社会工作实务强调运用关怀的治疗体系,提供可以引发案主成长的生活经验,并重视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根据沃克福恩的说法,在1950年左右,两位社会学者戈登和巴特利特的先后呼吁社会工作专业需要整合统一整合其专业基础,强调社会工作的助人方法必须是同时注重个人与环境相互搭配的双焦点的干预策略。
1960年,全球推动“地球日“运动,西方科学家与社会思潮从过去的倾向于人为万物之灵的客观生物学的观点,转变为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或多元体系的观点架构。如前文所阐述,由本特兰和戈登建构了一般系统理论,例如系统的封闭或开放、系统的互惠性关系、系统的协同等活动,对社会生态系统观点中有关人与环境系统的交流概念的建构有直接的影响,相比于一般系统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聚焦于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的能力。
20世纪70年代后期,杰曼和吉特曼等著名的社会工作学者,总结上述各个理论来源建立了一套综合性的社会生态系统观点,称之为“生命模式”或“生活模式”,强调社会工作的干预焦点应将人置于其生活的场域,重视个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与生态资源分布等有关个人和环境间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品质与调和程度三个层面间的互动关系来引导社会工作的实施。完整的社会生态系统模式框架至此大致形成,成为当代社会工作实务最重要的模式之一。迈耶创制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以取代生态理论,他直接比生命模式更为灵活,因为他更清晰的采用了别的解释理论而非创造自己的理论,
它的特征在于有益于评估,且聚焦于家庭和环境支持的网络,利用家庭图和生态图作为视觉工具使得操作模式流程更为形象直观。直至20世纪80年代。社会生态系统观点纳入了增权理论的取向,强调社工与案主建立实务上为案主进行倡导辩护。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先后有一批社工和研究者将其运用于实务操作并进行大力推广。例如,布朗将环境和边界的观念应用于小组工作。艾略特认为系统理论可以与社会发展的理念整合在一起,以应用在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工作当中。卡德达基指出介入社会不同层次的可能性是如何与社会发展实践特别相关联的。
20世纪90年代末期,查尔斯·扎斯特罗,科姆、惠特克和特雷西的个人环境实践是一种助人过程的生态学视角,这一视角提出的目的在于纠正社会工作实践过分沉迷于个人中心,忽视了社会环境复杂性的局面,对社会网络的评估影响巨大。个人环境实践的目标是改善按住面对压力性生活情境、环境挑战和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控制感。这一目标内涵强调了对环境的挑战和对资源把握的重要性,这一观点用于任意层次的干预。这一个体环境实践模式强调社会层面的赋权,同时也强调个人层面的赋权。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最近十年有了新的进展,包括加入生态—社会视角,深入生态视角以及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其中生态—社会视角指在生态视角里面加入社会排斥这样的概念,受到英国分配正义和法国社会资本概念的影响。这一概念源于卜克勤在70年代末期首次提出社会生态学这一名词,认为人类社会也应该适应生物的生态结构,这种生态学包含人们之间潜在的社会联系所构成的社会环境,以及人类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其后这一学派不断发展,其观点包括整体性分析。促进原生资源和自我意识的正面利用,关注社会环境和合作性网络以及冒险教育。
阿恩创立了一种生态学,主要研究社会生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认为系统的不同要素的内部价值源于人类对其赋予的不同价值。班顿等人将深入生态学与社会生态
学结合,将其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提出了实践原则。也有学者从文化人类学出发认为这种深生态学理论主要研究社会生态理论主要研究社会生态系统各个方面的相互依赖,不同要素内部价值源自人类对其赋予的价值,翁戈在深入生态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更有深度的社会生态学视角,他的理论原则包括:每个人都有内在的价值,文化和社会组织的多样性为寻找解决方法提供了了潜力。公共政策应该旨在拓展社区的能力和培养社区成员的能力,符合个人和社区利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准,社工应该有伦理责任去促进和改变。
第二节 社会生态理论的主要人物及其观点
一、布朗芬布将环境
布朗芬伦纳作为一个心理学家通常被认为系统地将生态系统观点应用到人文社科领域分析的首要学着。他对个人的发展进行了生态社会学角度的理解,认为发展着的个体不仅是受环境影响的对象,同时也是不断成长的动态的重构环境的实体。在个人与环境的这种双向互动中,产生了相互适应的现象,同时环境不仅仅是包括家庭,朋辈群体等一般情况下较为熟悉的情景,还包括更大社区和社会系统。
布朗分布伦纳将环境分为五个层面:(1)微观系统,包括面的面交流的群体。(2)中观系统,即与微观系统结构之间的连接,如老师和父母之间的连接。(3)外围系统,个体不直接作用于这一系统,但外围系统可以作用于微观系统从而影响整个个体的发展。例如社区对儿童的影响。(4)宏观系统,包括更大的文化与社会体系,如意识形态、信仰系统、风俗和法律。宏观系统所定义的这些大的原则对其他所有层次及其互动都有着相互叠加的影响。(5)时间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孩子成长环境中与时间相关的多元定义。这个系统中包含的元素可以使外部压力事件如父母的死亡,也可以是内部伴随着年龄增长生理和心
理的变化,如青春期的到来。这一维度将个人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互动的过程。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最初应用于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他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考量了形成儿童生活环境的各种关系下儿童心理的发展,他定义了复杂的“层”环境,每个“层”内部的结构之间和层之间的互动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在空间环境的四个层级里,微观系统起着最重要也最直接的作用,包括儿童和其最近的环境的互动关系,如家庭、学校、邻居或其他孩童等。这一结构对儿童具有双向影响——亲近儿童或者疏离儿童。外部层次的互动也会影响到内部结构。后有学者细化了布朗芬布伦纳的微观系统,认为个体的历史与家庭背景也应属于微观系统的一个方面,尤其在长期忍受家庭暴力而不反抗的妇女身伤表现的尤为突出。
同时,作为一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生态过程,从时间上来看,个体一出生就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中,并通过自己的本能的生理反应来影响环境。另一方面,个体也会根据外界环境来调解自己的行为。个体对环境的主观选择是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个体知识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这种变化被布朗芬布伦纳称为“生态转变”,每次转变都是个体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时间系统所关注的正是这哥转变的过渡点,如升学、结婚、退休等。这种转变可分为两大类:正常的和分正常的,这些转变发生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通常通过影响家庭进程对个体产生间接影响。
二、杰曼和吉特曼的生命模式观
杰曼和吉特曼进一步发展了布朗芬布伦纳的五个圈层的理论,从自我心理学与系统理论出发,认为个人与生态环境的交流提供了社工介入的空间,。社工作为影响案主个体的一个系统与案主本身所具有的五个系统一起构成了一种综合的社会生态系统。1980年,杰曼
和杰特曼一起将这个模式发展成为“生命模式”或“生活模式”。这个模式强调环境、行动、自我管理与身份认同的重要性。生命模式建立在生态比喻的基础上,其中人们相互依赖并与环境互相依存。人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增强人们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合度。
杰曼和吉特曼不仅在理论上对社会生态理论有所发展,在时间操作上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如将干预的发展分为初始阶段,即关系的建立、资料的探索和契约的签署;培养案主适应技巧 =的行动持续进行期。以协助案主建立正向社hi网络关系为目的;结束期,确认案主有关结案并评估助人历程的有效性。初始阶段,持续阶段和结案阶段三个干预阶段来回循环,直到案主的问题解决。杰曼和吉特曼进一步提出了有关个人的适应策略的具体说明,这对社工在操作这一模式遇到困难时提供了周全的帮助。这一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增进适应技巧:降低个人源于压力和经验所发展出来的挫折感,可分为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2)增进个人胜任能力:消除环境障碍,增进个人的人格动力;(3)重组生活空间;(4)重新调整时间的步骤与生活规律,如生物钟等。
三、查尔斯·扎斯特罗的社会生态系统观
美国社会工作教授扎斯特罗是现代社会生态理论最著名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正式提出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他将个体看做通过与环境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发展和适应的主体。个体不是被动的队环境做出反应,而是主动的与这些环境相互作用。他提出必须重视社会生态系统的三个方面:第一,他针对的是发展案主的应对问题、解决问题和成长的能力。第二,他强调人与其相互作用的系统间的关系,并把人与所需资源、服务和机会结合起来。第三,他强调系统并试图改变系统以更有效的满族个人的需求。
扎斯特罗在《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书中首先阐述了社会生态系统的层次性,
他把人的社会生态系统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中观系统、红宏观系统。微观系统就是指处在社会环境中看似孤单的个人。中观系统是指小规模的群体,包括家庭,职业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则是指比小规模群体更大一些的社会系统,包括文化、社区、机构和组织。人的生存环境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总是处于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情境中。
在社会生态环境中,微观系统与中观系统相互作用。个人的行为会受到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的影响。同样也会受到个人的工作群体,个人参与的其他小规模群体的影响;反之,个人行为对于这些系统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不仅如此,在微观系统内部,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事件会在人的一生中相继发生,并持续地相互作用,影响人的行为。系统的正常成长标志是那些正常发生在一个人生命成长阶段中的生物的、心理的、情感的、智力的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社会工作者看问题不应该仅局限于其中的某一个系统而忽视了其他系统的影响,要注意各种社会生态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扎斯特罗在他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还提出了社会生态系统对于社工的影响模式,共有六种社会生态系统参与案主问题的解决:社会公共机构、价值观系统、社区系统、机构系统、案主系统、社会工作者系统。在这些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中,有两个方面对社会工作至关重要。第一,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每一系统的正常成长标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鉴别系统发展的正常和非正常状况,已决定谁是正真需要干预的对象。第二,社会工作者必须了解每一个系统是如何对其他系统产生影响的。
除此之外,我国学者库少雄对适应性还进行了专门的阐述。他认为适应是生态学模式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根据环境做出调整的能力。由于人们经常生活在变化和压力中,因此人们需要有灵活的适应能力。适应的过程也是人与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之间持续的进行信息、能量和其他资源交换的过程。人类和环境之间是通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而相互作用的、
相互影响的;就人类个体来说,人在其一生当中从未停止过与环境之间的交流和作用。然而人的需要和目标是不断变化的,适应也是不断变化的。在所有的这些变化中,我们适应的正是我们自己活着环境创造出来的变化。社会工作应该帮助人们应对人类与自身所创造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不良,恢复人与环境之间正常的适应状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