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探究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探究

2022-09-16 来源:爱问旅游网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2T15:56:04.83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上 作者: 李凤菊

[导读] 根据分析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学低效的因素,笔者尝试着从这四个方面:把航——领会编者意图,明晰目标序列;定位——深入研读教材,精准把握目标;落实——优化教学策略,助力达成目标;拓展——课内外结合,从丰富习作素材、整体框架、化整为零、融会贯通、层层递进、螺旋提升方面来提高习作的效果和效率。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小学 李凤菊 523000

【内容摘要】根据分析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学低效的因素,笔者尝试着从这四个方面:把航——领会编者意图,明晰目标序列;定位——深入研读教材,精准把握目标;落实——优化教学策略,助力达成目标;拓展——课内外结合,从丰富习作素材、整体框架、化整为零、融会贯通、层层递进、螺旋提升方面来提高习作的效果和效率。【关键词】分析 探究 策略 单元习作

统编版小足额语文教材的编写框架大多从“以人为本”和“语文要素”相结合的内容设置,一般在三年级上册开始,教材按照阅读和习作能力发展序列分别设置了阅读策略和习作单元,构建了螺旋上升的阅读策略和习作训练体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日常习作教研中,笔者发现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并未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导致教学实效不尽人意的因素是哪些呢?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教学习作单元呢?笔者积极开展习作单元的教学调研和策略探究,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借鉴。 一、统编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现状分析

根据课堂观察、调查分析和实践研究,笔者发现统编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低效的因素主要如下四大方面: (一)重课件轻研读

统编教材不仅精心编排了系统的教学内容,还编写了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指导用书《教师教学用书》,它是教师备课的依据和参考。但在检查备课时,我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用书》是崭新的、空白的,教材上也是寥寥数语,根本没有用心研读教材和用书,只是拿着购买《教学设计》或网上下载课件上课,忽视了《教学用书》的向导作用,导致无法灵活使用教材,教学设计生搬硬套,无法让语文要素在课堂上落实到位。

(二)重单篇轻整体

人教版按人文主题组织单元,语用序列不清晰,教师教学更多的是运用点状思维解读教材,重视单篇课文教学,不重视单元整体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小学统编版教材中,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结合的双线组元结构,以人文主题突出育人目标,以语文要素统领单元教学。这样的编排结构需要教师立足单元整体,明确单元整体目标,同时把语文素养贯穿到整个单元教学内容中,逐步贯彻落实,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很多教师还是习惯重视单篇课文的教学设计,缺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意识,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三)重感悟轻训练

三年级上册开始,统编版教材在单元导语中明确了单元的教学目标,提出了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两个重点语文要素的体现。例如:四年级下册在习作单元中明确提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语文要素就是:“深入解读课文,惠安一定的顺序棉鞋一处景物。”“会用游览的顺序描绘景物。”这两个语文要素的提出最终都可以总结为单元核心教学目标“描绘一处景物。”因此,在教学单元课文时,重点不是感悟人文主题和思想感情,而是聚焦表达方式,相机进行表达训练,分步引导学生掌握“按一定顺序写一处景物”的写作方法。 (四)重指导轻评价

很多教师非常重视习作指导,舍得花费一节课,在习作的审题、立意、选材、构建框架方面十分耐心细致的进行指导,但是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联系,没有针对性。对于如何对学生习作批改、评讲、评价的研究甚少。在习作评价时,缺乏针对性,要么全方位批改,全方位评讲,要么随意评分,不愿意花时间,没有根据单元习作训练目标,在习作的评价和打分上缺乏针对性的点评和修正。这样做不利于学生阶梯式发展的学习规律,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即使学生写的再多,依然无法达到逐步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之目的。 二、探究单元习作的教学策略

(一)把航:领会编写意图,明晰目标序列

统编教材和老教材相比,在编排上有很大的创新和改进,它根据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语文要素拆分成如许多个环环相扣的小知识点和能力训练,通过“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结合的双线组元结构,统筹规划,合理构建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发展性的语文能力训练体系。这种整体构建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环相扣的编排方便了教师教学,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解读、设计能力。此外,为方便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和年段特点,每个年级的《教学用书》都编排了“编写说明”,为教师教学导航,因此,教师需全面研读教材和《教学用书》,瞻前顾后,前后联系,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纵览全局的气魄。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写景类“游__ ”,通过全面研读三至六年级的教材和《教师用书》,发现统编教材有较为明显的习作训练序列,强调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从三年级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先总后分写清楚观察所得、事物变化;到了四年级,习作训练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按照一定的顺序 ,描写观察景物的对象变化过程、观察者的想法和思考以及观察的过程来细致准确地表现景物的特点;最后到五年级按顺序、有条理,运用动静结合方法,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和画面感。如下图:

通过分析以上各册相关习作训练目标,我们不难发现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册的习作训练,是对所写景物相关要点的阶段性小练笔,是对观察、写景等方法的认知与理解,而本次习作则是写景物类习作综合性指导的落实,是对观察、写景等方法的领会与运用。因此,教师只有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上下勾连,才能梳理出各类习作训练的目标序列,明晰目标发展轨迹,将习作总目标细化,分解为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准确把握教学意图与方向,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定点”,前后有“衔接”。 (二)定位:深入研读教材,精准把握目标

系统解读教材,我们发现统编教材习作单元里的所有的教学板块内容,都是围绕提升习作能力发展这个目标编排的。比如,在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部分,教材是按照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六大板块来进行细分的。这几个板块的语文要

素彼此关联,互相渗透,逐步深入,构成了一个以习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圆心图,凸显了四年级下册单元习作训练的整体性、系统性、阶段性、针对性特点。如下图:

根据上图,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本单元六大板块都是围绕单元导语所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的。深入研读教材,在单元导语中明确指出当前阶段所要实现的两个语文要素,即阅读和习作,旨在定向、聚焦,读写联动特征明显。“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重在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读中学写,对字词、内容没有更多要求。内容不做更多要求。“交流平台”是在精读课文之后对习作的要点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巩固,掌握习作方法,为习作做铺垫。“初试身手”是微型写作,学以致用,检测学生掌握写作方法的程度,逐点掌握。“习作例文”则是教师指导学生模仿写作的一种针对训练。是聚焦写作方法,方便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习作”是综合性的写作练习,旨在使学生能够将学习、领悟到的写作方法、技巧、要点进行迁移,成为自己的写作方法,是整个单元的核心目标。所以,在深入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据此精准把握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梳理教学内容,教学中注意一课一得,步步达成单元目标。如下图:

(三)落实:优化教学策略,助力目标达成

经过系统地解读统编教材和《教师用书》,准确掌握了单元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可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设计,接下来我们就要活用“教学建议”,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助力目标达成。 1.加强单元整合,突破教学难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的最大特点就是所有板块教学目标都是指向单元写作.因此,教学习作单元要增强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准确把握单元板块之间的链接点,注重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过程性,由读课文学表达到交流平台总结表达方式,再到初试身手的微型练笔,最后到学习习作例文,综合写作训练,使教学内容设计按照循序渐进的过程层层推进,才能完成最终的习作教学目标。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练习是能掌握按照游览景物的顺序来清楚地描写景物,并且能清晰地将游览过程交代清楚,这是单元习作的一大难点和重点。我们就可以根据教学板块特点进行整合教学内容,每个板块侧重一个教学点,逐步落实单元习作目标。

在精读课文板块的《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习作例文板块的《颐和园》《七月的天山》,几篇课文都是侧重于让学生模仿课文中“按景物变化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方法,“按游览顺序”这两种表达顺序,并随文练笔,尝试着选择运用。

在“交流平台”板块教学时,以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分享的方式梳理课文的写作手法,通帮助学生把“写一处景物”的基本写法了解清楚。“初试身手”则进行微型写作,让学生根据所给示意图和信息动手画一画游览路线来分享观察到的植物和景观,或者描写一处印象深刻的景物进行分享。这样既容易操作,又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讲,是习作的热身,循序渐进,在运用中巩固。 最后,在本单元习作《游 》是半命题作文,在学生已掌握表达的基础上,聚焦“游览顺序”和“景物特点”两个习作重点指导,就很容易在习作中灵活迁移运用,这样就有效地落实了本单元的教学难点“理思路、写特点、重过渡”。 2.聚焦表达方式,落实教学重点

在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板块主要意图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学习作者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所以阅读是注重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结构、顺序。因此,要将“聚焦表达方式,领悟表达方式”作为精读课文板块的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也要根据教学重点来选择。例如在四年级下册五单元的习作练习中,要掌握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并且能清楚准确地叙述游览过程。我们的教学不对字词、内容做不过的要求,而是把教学侧重点放在聚焦表达方式上。

在《海上日出》一课中,习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学会按照造成太阳初升的变化顺序来描写景物;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习作教学中则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以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的游览顺序来写。《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中则要重点放在让学生以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上昆明湖的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写。《七月的天山》侧重于指导按照从山的外围到山的深处的游览顺序,重点写了天山的水、树、花,写天山的水时,则有条理地写了“雪峰、雪水和溪流”等景物。通过四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就会发现“按景物变化顺序”“按游览顺序”这两种表达顺序,并尝试选择运用。其次,四篇文章分别以“我”的视角记叙游览过程,抓住令“我”印象深刻的景物,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让人身临其境,值得学生模仿。学生通过阅读教学,掌握了“写一处景物”的基本写法,这为后面的单元习作迁移运用做好了铺垫。 3.注重微型写作,迁移运用表达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文本是为了帮助儿童建立不同文体的概念,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为自己的写作起到迁移作用。因此,教学《海上日出》,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朝霞雨露、夕阳下山、落日余晖、雷雨狂风,进行随文练笔,模仿课文按照顺序写出景物的变化;在《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用画画的形式描绘自己游览过的景物或地点,按游览顺序写一写自己游览的过程;在“初试身手”,则引导学生介绍自己附近的一处景物。

例如,有位学生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后随文练笔,写参观植物园,就画一个习作思维导图(参观路线图)。

在这个习作单元教学中,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表达方式,并相机进行了三次微型模仿写作训练,体现了以读导写,先写后教,顺学而教,为单元习作的灵活运用,表达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4.强化读者意识,以评改促提升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游 》,是半命题作文,从选材、组材、构思和修改等环节提出了建议。其中,选材方面,用图示暗示了多种选材角度,熟悉的地方采用与众不同的游览路线,特定季节的某地,旅游胜地中的印象最深的景点,既拓宽学生思路,也暗示学生选较小的景点比较好写,容易获得成就感,同时,也为学困生提供了范例;组材方面,强调了“理思路、写特点、重过渡”;修改方面,则从读者角度强调是否读得明白,弄得清楚,均聚焦在“游览顺序”和“景物特点”两个习作重点。如何增强学生习作的读者意识,有效提升表达能力,教师除了重视习作指导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习作实践和互评互改中发现,要使读者看得明白,就要按顺序写景物,要使读者感同身受,就要选印象深的地方抓最有特点的地方写。切记只重视习作指导,而忽视了习作评改。 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评改方法:

(1)自读自评:习作写好后,自己根据评价清单进行修改完善,准备向班报投稿 。(出示习作评价清单)

(2)组内互评:组员都有责任为班级选择稿件,因此通过组内互读,对照习作评价清单互评、提出修改建议的方式,推荐写得最好的一篇作为班报稿件。

(3)全班共评:教师通读学生习作,选出有代表性的三四篇习作初稿,或写的比较精彩的片段,本次习作共同的毛病。讲评时,可以同一个景点,不同的表达方法进行对比评价;也可以从欣赏开头、游览顺序路线图、景点描写片段进行赏析点评;还可以就此次习作共同出现的毛病进行点拨引导。

(4)发表赏评:推选成为班报稿件的学生,根据组员建议和教师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师和班级编辑部成员编辑出版班报。班报印刷后,学生欣赏、批注点评同学佳作。

这种多角色、多层次、多维度的评改方式,对学生在习作兴趣的培养和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能逐步培养学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的提高。

(四)拓展:课内外相结合,丰富表达素材

拓展延伸,即可以结合教材进行拓展主题阅读,随文练笔,检测巩固本单元所学阅读策略和表达方法;也可以结合课外资源进行上网搜

索资源、调查访问、主题阅读、主题写作,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表达素材和写作技巧。 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习作《游 》,在课内可以结合课文学习,掌握“按照游览顺序”的写作技巧,通过习作例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进行梳理总结、迁移运用写作技巧;还通过主题阅读,拓展了另外两种方法:按照时间顺序、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供学生课下探究。在写作素材的拓展方面,可以结合精读课文和课外生活,拓展学生写作思路,帮助学生多种角度选材,熟悉的地方采用与众不同的游览路线,特定季节的某地,旅游胜地中的印象最深的景点进行写作,丰富学生的表达素材。正因为这样有了拓展延伸,“单元作文”才有了“以个别带动一般”的综合训练的意义。 综上所述可见,教学统编教学的“习作单元”,要想改变习作教学低效的现状,就必须深入研读统编教材和《教师用书》,领会编者意图,明晰目标序列,整体构架,精准把握教学目标,聚焦表达方式,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助力达成目标。【参考文献】【1】吴忠豪、薛法根总主编 张祖庆、王冬青、杨文华副主编刘中林本册主编《小学语文名师文本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M]. 2020.02,158~183 【2】徐晓青,一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使用建议《小学语文教学》[J]. 2020.1.2,12~15 【3】刘亚雄 吴亚西,三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使用建议《小学语文教学》[J]. 2020.1.2,12~15【4】孙美蓉,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教什么,怎么教《语文教学通讯》[J]. 2019.7-8,113~114 【5】刘文虎,链接生活,读写联动,系统提升表达力《语文建设》(京)[J]. 2019.6,8~12作者简介:李凤菊,女,生于1974年9月,籍贯广东·清远,中山大学本科,汉族,小学高级教师,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小学任教,单位地址:东莞市大朗镇新体育路9号,邮编523779。 广东省骨干教师,东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大朗镇中心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喜欢阅读与写作,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微点习作教学研究;主持课题研究:1项荣获国家级三等奖,2项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荣获广东省创新科研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16篇,编写语文练习册3本,出版教学专著《用微点点亮习作星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