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发勇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8年第23期
摘要:笔者纵向研究了近三年南京中考数学试卷,初步摸清了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笔者认为,第一轮复习应紧贴教材,温故提升;第二轮复习要精选题材,紧紧抓牢高频考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如此复习,可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南京中考;数学;高频考点;复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3-128-1
三年来,南京市在坚持江苏省命题原则和导向的基础上,紧扣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结合南京初中教学的实际,注重考查
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注重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由易到难的分布结构是3:4:2:1,以体现“夯实基础、注重能力、严格标准、有所创新”的命题原则,发挥考试对初中教学实践的引导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和选拔功能,保持了考查重点、热点和难度分布的相对稳定,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综合以上命题原则,笔者认为,中考复习期间紧扣主干知识,研究高频考点,有的放矢,跳出题海,从容复习,必将事半功倍。笔者现以今年中考平面几何中“与垂直有关”的高频考点为例,谈谈如何进行中考复习,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
一、与“垂直”有关高频考点统计 二、高频考点复习建议
1.第一轮复习,紧贴教材,温故提升
综观南京市历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不难发现:中考试题有“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特点,试题源于教材,凸显了对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但不拘泥于纯粹的考查书本知识。因此,第一轮复习不是簡单的知识重复再现,也不是仅仅增加解题经验,而应该站在新的思维高度审视所学知识,归纳总结知识间联系,提升学生经历、体会和感悟的能力,完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统筹教材,在高频考点上花大力气,下足功夫,夯实基础,回归课本;突出知识梳理,挖掘规律和信息,探究知识的生长点和可能的命题点。笔者认为,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不仅要理解它们的含义,弄清楚它们的本质,而且要理解这些概念的产生背景、适用条件、相关概念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复习圆的垂径定理,如果把圆去掉就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再一般化就是垂直平分线,本质上就是轴对称。而利用垂径定理计算圆的半径又可以回归到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模型等。
总之,第一轮复习要摒弃“满堂灌”的上课方式,留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体会和感悟,将解题中的“一题多解”在课堂中得以充分中落实,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学会探究,养成在变化中抓住本质的习惯;教会学生注重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达到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第二轮复习,精选题材,螺旋上升
第二轮复习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热衷于挑战有区分度的问题,从而熟练知识结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达到螺旋上升的目的。历年真题是最有价值的复习题材,而且对学生来讲,没有做过的历年陈题其实也是新题。精选真题主要是研究历年中考经典的题目和题型,一方面让学生从中发现中考试题的特点、命题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了解命题者的命题思想及初中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中考不变的是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
实施“精选题材”的第二轮复习,可采取问题驱动的复习教学策略,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构知识网络,对学生已学知识进行同类归纳、异类比较横纵联系、点线面结合,发散和收敛兼顾,深化理解全面整理,将知识点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结构化、系统化、规律化,使复习的内容和原有知识建立有机联系,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认识、掌握核心问题,形成认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获得独到、熟练的解题策略,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形成学科能力,提升学科素养。在复习课上,教师还可将高频考点的知识复习置于不同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时,“螺旋上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综上所述,中考数学复习是完成初中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和熟练运用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按照一定的分类列出“高频考点”,灵活调整复习策略,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所有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秀旺.必知的中考高频考点[J].数学教学通讯,2012(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