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了使云南电网救灾人员对高原病及冰冻伤害基础有必要的了解,为此有针对性地编写该手册,便于对《冰冻灾害人员选择及防护研究》、《云南省电网冰伤灾害防治技术指导手册》进行补充。
——什么是高原病?
一般人对高山适应能力,人们生活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大气压力760mm汞柱高也就是一个大气压,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氧气的含量是20.95%,随着地势的增高,其气压也逐渐降低,肺泡内的气体,动脉血液和组织内氧气的分压也相应降低。
当人们从平原进入高原地区时一般人需要2~3个月的时间,慢慢适应当地的低氧环境,使人们能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并能进行一般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脑力及体力活动,但有一定的临界限度。如果不能适应高山低氧环境则要发生高山病,如高原性心脏病,高原性细胞增多症,高原性高血压,高原性低血压。
高原反应,即高原病,指未经适应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气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当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还有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等,都可以加剧高原不适就并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不全症。
机体在适应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如通气量增加,以便使组织利用氧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加快心脏速率,加大心脏泵血能力,以使每分钟心脏搏出血量增加,改善缺氧状况;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蛋量以增加携氧能力来保证机体的氧气供应等。但是,一部分人对空气中氧分压低比较敏感受,适应能力较差,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机能代谢变化的高原适应不全症,也称为急性高原反应。国外将此分成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膜出血和慢性高山病;我国分成急、慢性高原病。对于个体来说,发病常常是混合性的难以分清,整个发病过程中,在某个阶段中以一种表现比较突出。
一、高原病成因及症状
高山病形成的原因是高度愈高,空气愈稀薄,气压就愈低,因此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但是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含量仍然不变,为使血液中维持人体所需之含氧量,故必须增加红血球的含量,但人体自动增加红血球之含量需要几天的时间,因此在刚进入山区时,会因为高度突然增高,人体来不及适应,而产生体内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形,高度愈高,过渡时间愈短,产生的反应就愈剧烈,这种生理反应一般称为高山病。
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出现这种症状,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
息3天~5天,或立即下降数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复正常。研究表明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m~5000m的发病率达50%。这说明高度越高,高原反应的发病率就越高。
严重的高原反应对人体的伤害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在进入高原后,如果出现了下列症状,应考虑已经发生高原反应:
(1)头部剧烈疼痛苦、心慌、气短、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唇指甲紫绀。 (2)意识恍惚,认知能力骤降。主要表现为计算困难,在未进入高原之前做一道简单的加法题,记录所用时间,在出现症状时,重复做同样的计算题,如果所用时间比原先延长,说明已经发生高原反应。
(3)出现幻觉,感到温暖,常常无目标地跟随在他人后面行走。
二、高原病预防与急救
预防的方法有:登山上升的速度不宜太快,最好步调平稳,并配合呼吸,同时要视坡度的急缓而调整,使运动量和呼吸成正比,尤其避免急促的呼吸。上升的高度应逐渐增加,每天攀爬的高度应控制,以适应高山气压低,空气稀薄的环境。行程不宜太紧迫,睡眠、饮食要充足正常,经常性地作短时间的休息,休息时以柔软操及深呼吸来加强循环功能及高度适应,平常应多作体能训练以加摄氧功能。
高山病的急救方法:给氧及降低高度是最有效的急救处理,若有休克现象,应优先处理,注意失温及其他并发症。立即休息,将病患移至无风处,若疼痛严重,可服用镇痛剂止痛。如果仍不能适应,则需降低高度,直到患者感到舒服或症状明显减轻之高度为止。
三、高原病注意事项
一般而言,高山病患者降低至平地后,即可不治而愈。虽然如此,严重之患者仍需送医处理。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发病机理长期居住高原者,机体能渐渐的适应高原地区的特殊的气候条件,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机体各部机能有相应的变化及改变,主要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较为明显,在高原地区大气与肺泡中的氧分压之差随着登山高度的变化而缩小。直接影响肺泡与气体交换,血液携氧和结合氧在组织中释放速度致使机体供氧不足,产生缺氧。初次登山者由于低氧而刺激呼吸中枢,引起早期通气增加,那么机体要吸入更多的氧气进行代尝,海拔越高,大气中氧分压越低,机体缺氧程度也就相应加重,登山速度与劳动强度也是影响高原反应的程度,除此之外,如精神过度紧张、疲劳、感染、营养不良、低温、受凉等因素对发病也有影响。
——什么是急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病在短时间快速登到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或者是高原区久居的人,在平原上生活一段时间返回高原时都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气短、胸闷、严重者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无力、腹胀、口唇轻度发紫,及面部浮肿等。
急性高山反应一般多发生在登山24小时,一般进入高原1~2周内就能适应当地的气候
条件。以上症状可自行消失,如症状不断继续加重可给予对症治疗,采用工酰唑胺剂量0.25g口服每天2~4次,上山前2天至登山后3天,该药主要起到利尿作用,可降低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并可减轻睡眠时的缺氧状况,强的松5~10mg,每日2次口服,上山后用劲天有利于减轻症状,此外还可适量用镇静剂以及各种维生素,及氨茶碱。
——什么是高原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的临床表现高原肺水肿的发病率为3%,在急性高原反应的基础上,当到达海拔4000m以上则发病,也可在快速登上2500m时发病,所以在登山后3~48小时急速发病,也可迟到3~10天才发病,症状如头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个别严重者可有出现尿少,咯多量血性泡沫样痰,甚至神志不清,寒冷与呼吸并感染可加重缺氧,咳嗽或劳累也可为重要诱因。
治疗上要早期给予吸氧,每分6~8lc,有肺水肿者可用50%~70%酒精吸入氧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严禁大量饮水,尿速20~40mg,每日2次口服2~3天,利尿期间注意补钾观察,脱水有烦躁不按时可用少量镇静剂也可采用0.25氨茶碱溶于50%GS40ml,缓慢注射静推以降低肺动脉压、口服强的松或静脉缓滴入氢化可的松,减少毛细血管渗透及解除支气管痉挛,有呼吸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立即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病情稳定后转到较低的海拔地区继续给予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原地区应尽量避免感冒。高原感冒时发烧温度有假象,测体温的温度常低于实际温度1度,所以易被忽视。呼吸道感染即使很轻微,也会增加发生高原肺水肿的危险性。因此,要加强保暖预防。进入高原后,减少洗澡次数或不洗。发现感冒初起症状,立即服用抗感冒药。若两天以后再服抗感冒药,一般已无效。
反复发作高原肺水肿的人为易感者,男性发病比女性多5倍。如果以前已经发生过肺水肿,建议不要再登3000米以上的高山。
——什么是高原脑水肿?
高原性脑水肿,又称高原昏迷或高原脑病发病率低,但较易引起死亡,多见于快速进入4000米以上,发病急,多在夜间,主要原因急性缺氧所引起的脑部小血管痉挛和通透性增加,产生脑水肿。患者除早期高原反应症状外,伴有颅内压增高现象,剧烈头痛,呕吐还可出现神志恍惚,抑郁或兴奋症状,个别患者出现抽搐,以嗜睡、昏睡至昏迷、脉率增快,呼吸极不规则,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视神经系统头水肿和出血等现象。
判断是否发生脑水肿常采用的方法是让可疑脑水肿的人走直线,来判其定向力差否。从科学的角度说,此法不可取,发生脑水肿的患者,脑组织已严重缺氧,此时让神志恍惚的人行走,很可能立即摔倒在地昏迷。这种加重损伤的检查方法,是要冒风险的。正确的判断方法是让病人半卧位,嘱其按指令用手指指鼻、耳朵、眼睛等,看其动作能否准确。一旦不能,说明可能发生了脑水肿。
治疗首先连续给吸氧95%的氧气和5%的二氧化碳,清醒后仍应间断给氧,用50%GS甘露
醇,速尿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激素E等治疗,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细胞代谢,提供足够的能量促进恢复可的请使用中枢N兴奋剂,如洛贝林、可拉明等,注意水盐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必要时的抗感染措施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到低海拔处继续治疗,有的登山者还会出现眼部综合症,出现视网膜出血。
在缺氧的环境中,人们会利用加快、加深呼吸来改善缺氧状况,这样就使二氧化碳呼出量增加,导致呼吸性硷中毒。呼吸性硷中毒不仅使脑血管收缩,还可因此造成意识丧失,引发高原脑水肿。预防呼吸性硷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报纸卷成圆锥状,在锥状处撕开一个直径1~2厘米的小孔,将圆锥状的报纸紧帖面部,使呼出的气体再度吸回来,也就是将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吸回来改善体内的酸碱度,纠正呼吸性硷中毒。
四、高原反应怎么预防及措施? (一)高原反应预防
(1)对进入高原人员都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一般健康者都适应低氧环境,凡是心肺肝肾等有疾病的高血压Ⅱ期,严重贫血者都不宜进入高原地区。
(2)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实行阶梯上升,便逐步适应,登山速度至为重要。国内报道了3日内进平原抵海拔4200米处急性高原病发率为83.5%。而由2261m经阶梯适应在7~15天内抵4200m处时,发病率仅为52.7%(p﹤0.001),药物患者能暂时减少不适应症状,但并不能提高,甚至还会延缓机体对于低氧的适应能力,在登山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加强巡视,做到早期发现及早治疗。
(3)初入高原者应减少体力劳动,视适应程度逐步增加劳动量,高原的劳动环境大多处于4000米以下,劳动能力影响比平原要降低30%~50%,应注意保暖,防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4)初入高原时应多食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易消化食品,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可提供等等糖和增加肺部弥散能力,以便提高机体进入高原的适应能力,绝对禁止饮酒,高山病人入睡时最好采取半卧位,减少右心静脉回流和肺毛细血管充血。
(5)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要注意保温,高原地区气候干燥,加强粘膜及皮肤的护理,防止皮肤干裂。
(二)高原反应预防措施
(1)阶梯上升;在进入高原前两天开始至进入高原后三天内,预防性口服一些中药如红景天、银杏叶片/胶囊、党参、丹参等都很有效。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如高原安(到达后服用)、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速效救心丸(不可多服)、丹参丸(治疗心血管)、葡萄糖液(一盒五支的那种,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时服用有一定的疗效)等等,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
进入高原前1~2天起,任选下列一种药物服用1周。速尿20mg或双克25mg每天两次
或三次;乙酰唑胺125mg每天两次(或在上升至3500m之前3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5天,此方法证实有效);口服地塞米松4mg每天3~4次或强的松10~20mg(6am);
乙酰唑胺0.25克,2次/日。乙酰唑胺本身有利尿作用,主要用于心脏水肿、脑水肿和消化道溃疡。预防性服用,可减少高原反应症状。乙酰唑胺的副反应是肾绞痛,肾结石、磺胺尿结晶、肾病综合症、粒细胞缺乏症(磺胺过敏)。长期服用,可造成血液中钾离子过低,需补充钾(可吃橘子或香蕉)。肝昏迷、肾脏功能减退者不宜服用。
红景天是许多人们寄希望于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其功能是清热解毒、燥湿、用于肺热、脉热、瘟病、四肢肿胀。近年来,我国从红景天中分离出红景天甙,经实验证明有强心、镇压静、升血压、抗疲劳的作用。红景天膏用于抗疲劳,增加体力及耐力,病后虚弱等。
根据缺氧情况可加服地塞米松0.75~6毫克,分2~4次/日服用。此药在减轻高原反应缺氧时的主要作用是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以提高携带氧气能力。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滥用此药,在真正需要抢救时会降低其应有的作用。大剂量使用,可引起肥胖、眼内压升高,高血压和消化道溃疡、出血甚至穿孔等。尤其是有病毒感染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可使病毒感染扩散和加重。
布洛芬能减轻高海拔造成的头疼,口服50毫克,3~4次/日,硝苯地平(心痛定)扩张小动脉,可以减轻肺水肿。适量镇静剂,多种维生素及氨茶碱等都可减轻症状。
(2)防寒保暖; (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4)进入高原,还要注意饮食合理,多吃碳水化合物,少吃难消化的食品。特别提醒禁止饮酒。饮酒能加快心跳,给尚未习服的心脏增加负荷;饮酒能扩张全身血管,使得皮肤散热增加,于是再度加快心跳,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心力衰竭和高原脑水肿的机会大大增加。
高原环境,长期缺氧等都可造成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血液黏度升高。登山时出汗量过大,加上过快过深地呼吸,体内水分消耗量增加,加重血液黏稠,黏稠的血液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供血供氧不足,不少人因此出现剧烈头疼、胸闷、气短、疲惫等症状,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所以,每天至少喝3~4升水平保证机体水份充足,血液稀释后可以减轻心脏负荷,减少高原反应症状。水份补充合理与否,以尿量充分、尿液清澈为准,并注意电解质平衡。
(三)高原反应预防注意事项
并不是每一个登上高原的人都会出现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发生率、恢复的快慢与个体代偿适应能力有关,个体差异很大,这次没有高原反应的人也未必在下一次登上高原时就没有反应,这些人就是高原反应敏感者或高度易发者。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高原反应并不是可以通过反复锻炼就可以克服的。
(四)高原反应治疗措施
高原病的治疗最重要的是降低高度,并根据出现的不同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
(1)急性高原反应:镇静、镇痛(如:芬必得)、止吐(如:吗丁呤),如果无效给予吸氧、每12小时速尿40~80mg;
(2)高原肺水肿:加大吸氧流量、镇静(吗啡10mgim)、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推注或MP80~160mg静脉滴注、大剂量速尿、氨茶碱0.25g静脉滴注、血压不低于100/70mmHg舌下含服心痛定10mg。
(3)高原脑水肿:加大吸氧流量、大剂量速尿、甘露醇、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推注或MP、这时忌用乙酰唑胺。
(4)高原水肿、视网膜出血等对症处理。
——人体在环境中失去热量主要有哪四种方式?
(1)辐射是由于身体与环境存在温差而失去热量,也就是环境温度小于36℃时发生,影响热辐射失温的重要因素是体表面积及温差。
(2)传导是通过物体间的直接接触,分子间产生热量转移,水能比空气快25倍的速度吧热量从身体上传导出去,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具有更大的比热容),钢传递热量的速度又比水高。
(3)对流是指在发生传导作用时,有一种传导的物体在运动中。接触表面的分子被加热,移动开去,并被新的分子所代替,这些分子也被加热。对流热损失的速度主要看移动物体的密度(水对流时热损失的速度比空气对流时快)和物体移动的剧烈程度。
(4)蒸发由于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所造成的热量损失。出汗蒸发水分以消除过多的热量;流汗是身体消除过多热量的反应;无法查觉的出汗是身体保持贴近皮肤处70%的湿度,尤其是在干冷的环境中,你可能因此损失大量水分。呼吸空气进入肺中时被加热,带走极重湿气被吸出。
认识到液体水平、液体损失和热量损失之间的紧密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当身体中的水分通过各种蒸发过程失去,整体的循环量减少,可能会导致脱水。这会减少体液水平,使身体更易产生体温过低或其它冻伤现象。
——人体对寒冷的反应及其防御因素?
寒冷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温度、潮湿(雨、汗、水)、风(吹、移动等);而人体对保存热量主要靠自身尺寸、形状(爱斯基摩人相比)、隔离(层、类型)、脂肪(也是隔热层)、核心(血液流向身体核心)防止热流失。不过人体产热受以下因素健康状况、营养物质储藏(糖类)、体液状况(有效的煅练)、进食所限制。
——人体核心温度有哪几种表现方式?
(1)细胞需要热量的同时也会产生热量。而环境对身体会产生加热或降温的作用。身体必须能够随着身体的活动和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热量,保存热量和释放热量。
(2)体温是一种新陈代谢的方式,是人体内部一般的化学反应。
(3)视丘下部是大脑中调节体温的主要中心。它可以觉察到血液0.5摄氏度的微小变化,
并可对皮肤中神经末梢传来的神经脉冲产生反应
(4)人体中发生反应的最佳温度是37℃。超过40.56℃,身体中的许多酶发生异化,无法进行化学反应,并导致死亡。低于37℃时,化学反应会减慢而产生并发症,也会导致死亡。
(5)核心组织:人体内部器官,特别是心脏、肺和大脑。外围组织:人体附属组织、皮肤和肌肉组织。
(6)核心体温是人体整体新陈代谢率的基础,外围体温不是至关重要的。
——人体如何调节核心温度?
(1)血管扩张:加速体表血液流动,加速热量损失(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血管扩张到极限能够使皮肤血液流速达到每分钟3000毫升(而平时正常流速为每分钟300到500毫升)。
(2)血管收缩:减慢血液流动到外围组织的速度,减少热量损失。血管收缩到极限可以使皮肤血液的流速下降到每分钟30毫升。
(3)出汗:通过蒸发使身体降温。
(4)颤抖:通过增加肌肉运动所需要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明显的颤抖最多可以使体表产生的热量提高500%。但这种作用只能限制在几个小时之内,因为肌肉中的葡萄糖会因此消耗怠尽,并且人会开始感到疲劳。
(5)增加/减少运动量:会相应地提高或减少热量的产生。 (6)行为反应:增减衣物也会调节热量。
——什么是“体温降低”的温度?
体温降低是核心体温降低到了一定水平导致正常的肌肉和大脑的功能受到损害。任何低于37℃的温度都有可能导致体温降低或外围组织的血液循环问题如壕足病或冻伤。导致体温降低的条件:寒冷的温度;不合适的着装和装备;潮湿;疲劳,力竭;脱水;食物摄取不足;不了解体温降低的知识;酒精摄入,导致血管扩张从而引发热量损失增加。
——体温降低的标志和症状?
体温降低基本表现为脚步踉跄、言语不清、动作笨拙和嘟嘟囔囔,这些都说明人的动作协调性和神智清醒度发生了变化。
(1)轻微体温降低即核心温度在37℃到35.56℃之间;表现为颤抖不受主观意识的控制;不能进行复杂的运动(攀冰或滑雪)但还可以走路和讲话;外围组织血管收缩。
(2)中度体温降低即核心温度在35℃到33.89℃之间;基本表现为神智昏沉,由于体表血液流动有限而失去良好的运动协调能力特别是在手部运动,如不能拉上滑雪服的拉链;讲话含糊不清。剧烈的颤抖,不理智的行为如“反常脱衣行为”,此时已经意识不到自己很冷而开始脱掉衣物。
(3)严重体温降低即核心温度在33.33℃到30℃之间或更低(立即危胁生命);有间歇性
的颤抖,激烈发作然后暂时停止,间歇的时间越来越长直到颤抖完全停止;这是因为燃烧肌肉组织中的糖物质而产生的热量已经不足抑止核心体温的持续下降,身体为了保存葡萄糖而停止颤抖。
严重时人倒在地上,不能走动,为了保存热量而蜷缩成婴儿的姿势,开始出现肌肉僵硬,因为表面血液流动减少以及肌肉中乳酸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表现肤色苍白,瞳孔扩大,脉搏速度降低。
在32~22℃的时候,身体试图进入冬眠状态,停止所有的表面血液流动并减慢呼吸和心率;在30℃的时候,身体进入了“新陈代谢冰盒”状态,人看上去好像死了但实际上还活着。
(4)体温降低导致的死亡,呼吸不规则且非常浅,半清醒状态,开始出现心率不齐,任何突然的刺激都可能引发心室纤维颤动,心脏停止,死亡。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体温降低?
如果可以主动停止颤抖就相当于轻微体温降低患者,询问一个需要较高大脑分析判断能力的问题(如从100开始以9为单位倒数),如果一个人体温降低,就做不到。(注意:其他一些条件下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形如高原反应)。
如果颤抖不能自动停止就相当于意味着中等到严重程度的体温降低;如果手腕测不到脉搏跳动,表明体温低于30~32华氏度;当事人可能像胎儿一样蜷缩着。可以试着张开他的双臂,如果双臂会蜷缩回去,说明他还活着。肌肉组织死亡后不会收缩,只有活着时才会。
体温降低各个阶段体温(摄氏度)标志和症状:
(1)轻微体温降低36.1~37℃,出现颤抖;36.1~35℃感觉冷,起鸡皮疙瘩,双手难以完成复杂工作,颤抖现象轻微到严重,双手麻木;
(2)中度体温降低35~33.9℃颤抖,全身绷紧,出现很明显的肌肉不协调现象,行动缓慢且吃力,步履蹒跚,精神轻微紊乱,可能表现为警觉的样子。测试如果不能笔直行进30英尺,可以肯定该人体温降低;33.9~32.2℃持续不断地激烈颤抖,说话困难,行动迟缓,出现健忘现象,整体肌肉运动迟缓,无法使用双手,持续地步履蹒跚,垂头丧气,出现内向、孤僻表现;
(3)严重体温降低32.2~30℃颤抖停止,暴露的皮肤肿胀发青,肌肉协调能力极差,不能行走,精神紊乱,出现不连贯、失去理性的行为,但也能维持身体姿势,表面上意识清醒;30~27.8肌肉僵硬,意识降低,昏迷,失去视觉,脉搏和呼吸频率降低,可能出现心室纤维颤动;27.8~25.5不省人事,没有心跳和呼吸,甚至可能摸不到脉搏;25.5~23.8肺部水肿,心跳、呼吸停止,死亡。在降到这个温度以前,死亡可能也会发生。
——怎么治疗体温降低者?
给体温降低者恢复体温的基本原则,是保存他们现有的热量,同时为他们补充可以产生热量的物质。如果当事人在颤抖,那么他们自己可以每小时2摄氏度的速度自我恢复体温。
(1)轻微和中度体温降低对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1)减少热量损失,包括多穿几层衣服,穿干燥的衣服,增加运动量,进入遮蔽处。 2)增加食物和液体摄入,必须充分保证体温过低者有充足的食物和水分摄入。 食物类型,主要有是碳水化合物5卡路里/克,这样可迅速释放并进入血液循环,满足短时间快速提高热量的要求,对于轻微体温降低者来说是最好的能量补充来源;蛋白质5卡路里/克,释放慢,可在较长时间内释放热量;脂肪9卡路里/克,释放慢但因可持续补充热量,效果很好。
摄取热饮料来提供卡路里和热量来源,糖(相当于引火物);高能量小食品GORP(一种由干果、坚果仁等拌制而成的美国小食品)。含有碳水化合物(相当于火堆中的树枝)和蛋白质/脂肪(相当于火堆中的圆木);
避免摄入的东西。酒精使血管神经扩张,增加外围组织的热量散失;咖啡因一种利尿剂,导致水分丢失,增加脱水的可能性;烟草/尼古丁使血管神经收缩,增加冻伤的可能性。
3)增加热量。生火或使用其它外部热源,身体和身体接触。身着干燥衣物,与一个体温正常、穿着简单干燥衣物的人共同躺在睡眠用具中。
(1)严重体温降低对策
1)减少热量损失。“体温降低者包裹治疗法”为体温降低者提供一个完全隔离的包裹。不管多冷,体温降低者内部自我温暖的方式比任何外部加热都更有效。确保病人处于干燥的状态中,并有一层聚丙烯物层以将皮肤上的汗液减到最小。病人必须远离环境中的潮气。使用多个睡袋、羊毛毯子、羊毛衣物、垫子等,在病人体外建立一个最少四层的全面隔离层,尤其是在病人和地面之间。包括使用铝膜“宇航”毯防止病人福射散热,然后在上述隔离层外套上一层塑料,以便防风防水。如果病人实在体温降低得严重,不要将他/她赤裸地和别人放入同一个睡袋中。
2)增加食物和液体摄入。热的糖水对于严重体温降低者的胃已经失去正常功能,不会消化固体食物,但是可以吸收水分和糖。每隔15分钟喂一次热的糖水。Dilute Jello™(一种食品)效果最佳,因为它含有糖和蛋白质,会被直接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提供病人自我恢复体温所必需的卡路里。一盒Dilute Jello™能够提供500卡路里的热量。不要喂食高浓度的Jello,否则不易吸收。
排尿由于低温利尿作用,人们不得不排尿。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中压力增加,肾脏会排出多余的液体以降低压力。胀满的膀胱是又一处增加热量损失的地方,因此排尿可以帮助保存热量。需要帮助病人排尿,打开足够大小的“体温降低者包裹”,帮助病人排尿然后再包好。需要用上面所述的Dilute Jello™,保证病人摄入足够水分。
3)增加热量。可使用热源将热量传输到身体器官即在颈部导热给脑部,在腋窝可温暖前臂,在腹股沟可暖和大腿,在手掌可传递热量给动脉弓。也可以穿化学产热套装,如Heat Wave ™在可6-10小时中保持110华氏度的温度;同时采用热水袋、暖和的岩石、毛巾、热
敷等。对于严重体温降低者,急救呼吸设备可增加氧气吸入量,并提供内部热能。
4)再度降温。这是一种在加温过程中,核心温度实际上却下降的情况。这是由于手臂和腿上的体表血管受热扩张引起的。扩张的血管会把周边寒冷而流动缓慢的血液送到体内,使那里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导致死亡。另外,这种血液含有很多醋酸,会引起心率失常和死亡。避免再度降温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给身体的外围加温。只给核心加热!不要把体温过低的患者暴露在高温下。
——对体温过低者做人工呼吸注意事项?
当人体温过低的时候,病人会表现出死亡的所有临床症状有身体冰凉、皮肤发青、瞳孔放大并无调整能力、无可感觉到的脉搏、无可感觉到的呼吸、昏迷并对刺激无反应、肌肉僵硬。但是他们仍处在“新陈代谢冰盒”的状态并可以苏醒过来。作为救援者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加温,如果有必要的话还要做人工呼吸。体温过低的病人决不会因冷而死只会因热而死。在体温超低时,心脏会过度兴奋,机械刺激(如人工呼吸,搬动和再次降温)会造成心室纤维颤动而引发死亡。因此,人工呼吸用于某些体温过低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确保要做一次完整的心率评估。记住,心率可以低到每分钟跳2~3下,每30秒呼吸一次。这时候开始挤压心脏会引发致命的心率不齐。要较长时间地测量颈脉搏(要达到一分钟)以确定是否有缓慢的心跳。即使心跳得非常慢,它也能完全充满血液,并有效地输送。而从外部挤压心脏只能达到心脏自身20~30%的效果。因此,由于身需求极度减少,一分钟心跳2~3次就可满足血液循环的需要。在做人工呼吸之前要确定测不到脉搏。在给病人加温过程中,你也要继续做人工呼吸。
2)吸气可能停止,但吸气可能仍在继续,这是由于体温降低,身体氧气需求非常之低,仅靠体内的存氧仍可生存一段时间。如果吸气停止,应开始进行人工呼吸以增加可使用的氧量。除此之外,将暖空气吹入病人的肺中有助于内部加热。
3)人工呼吸程序。检查腕脉搏,在33~30度之间,腕脉博消失;检查心脉搏,等待一分钟,以检查非常慢的心跳;如果有脉搏但没有呼吸或呼吸非常慢,实施急救呼吸(并增加热量);如果没有可以感觉到的心跳,开始进行人工呼吸,并准备继续进行,体温降低者曾接受人工呼吸达3个小时,恢复后并无神经损伤,开始主动加温。
——什么是冷冻损伤?
按照损伤范围,寒冷损伤可分为两大类:全身体温过低(或称冻僵)和局部冷伤。局部冷伤又可分为非冻结性和冻结性损伤。非冻结性冷伤包括冻疮、战壕足等,是局部长时间暴露于不甚寒冷条件下(一般为0~10℃),血液循环不良,组织营养障碍而形成的损伤。冻结性冷损伤亦称冻伤,乃局部组织冻结而致的损伤。
——什么是高原冻伤,发生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冻伤是身体局部体温降到冰点以下,组织发生冻结后引起的损伤。在高原活动时,冻伤为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疾病。当遇到气候突变时常会发生大批冻伤,轻则影响健康及任
务的完成,重则导致伤残,如有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高原寒冷是仅次于缺氧对人体影响的另一个自然因素,海拔愈高,气候愈低,海拔每升高1000m,气候约下降6℃.高原气候多变,日温差较大。常因饥饿、疲劳、睡眠不足、创伤、失血、酗酒等而发生冻伤。在高原发生严重冻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及其他疾病。
高原低氧,红细胞大量增生,使血液黏带度增高。缺氧使皮肤静脉顺应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对血液循环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影响冻伤发病及其转归。
在高原,冻伤大多发生在特殊情况下,如与队伍失去联系的人,当外界危险十分严重时,焦虑会使交感神经系统衰弱加重,同时对某种将来危险人体健康的客观事实感到恐惧。从生理方面来说,恐惧会引起血管收缩和出汗,从而使四肢温度下降,使冻伤的危险性增大。
——高原冻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临时处置原则有哪些呢?
高原野外急救处理困难较多,如果不能及时后送,往往失去早期治疗的良机。救助病人时,首先应了解受冻时时气候条件、暴露时间和当时采取的保温措施,以便初步对冻伤的严重程度做出估计。如果判断困难,应视为重度冻伤。其次应检查是有体温过低和其他疾病。高原冻伤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体温过低,或因其他事故而有外伤骨折或颅脑损伤,重症体温过低及严重外伤更易危及生命,应先行处理。
迅速将病人转移到防风保暖场所,加以保温包裹,给以热饮料,避免进一步受冷。野外条件困难,一般不主张对患部实施复温而要尽快后送。根据临床发现,让冻足坚持步行几个小时到达有条件处在治疗,似乎不会增加组织坏死。长时间冻结固然可能增加组织损伤,但已融化肢体的再次冻结后果更为严重。除了用快速复温法外,在野外可供选用的方法很有限,如靠他人或自己温暖的体部热量进行复温。严禁拍打、冷水浸泡或雪搓等方法复温,也不能用火烤,发动机废气直接加温局部,因患部感觉消失,容易造成损伤。一旦复温融化应让其继续下去,关键是要防止再度冷结。已融化的冻足不可再持重步行。
——什么是快速复温,如何实施?
快速复温是目前救治仍处于冻结状态伤部的最好方法。水温应保持在38~42℃,不应超过44℃,以免烫伤。为保持水温,不应对容器直接加热,因过热的容器壁可能烫伤患部。对不易浸泡的伤部如耳、鼻等,可用温水复淋复温。患肢末端出现血流恢复之证,如颜色变红,即可停止复温。一般约需30~60min。快速复温过程会产生剧烈疼痛,可给予镇痛剂如肌注度冷丁50~100mg或吗啡5~10mg,或口服阿司匹林等止疼药。为了增强复温局部温度回升效果,有人主张早期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等,以纠正冰冻伤病人存在的脱水及血容量不足。温浴时要鼓励病人在水中活动肢体以助功能恢复。
——高原冻伤如何预防?
①做好宣传教育,让参与救援人员知道防寒防冻的重要性,掌握防冻的具体方法,使防寒防冻成为救援人员的自觉行动。
②掌握防冻规律,冰冻通常发生在初入寒区,高原缺氧、寒流入侵、风大、潮湿、大量出汗、饥饿、疲劳、肢体活动少、保暖条件差的情况下。
③注重耐寒锻炼,通过耐寒锻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保持肢体在寒冷环境的灵活性,提高机体抗寒能力,加速对寒冷的适应,从而达到预防冻伤的目的。
④做好防寒物资准备,入冬或进驻高原寒区前要及时检查、维修、补充防寒物资,取暖设备和服装力求齐全、合身。搞好伙食,保证热食供应。
⑤掌握防冻措施,注意了解气候变化,在抢险期间要穿戴整齐,扎紧袖口、裤脚,颈部围上毛巾,带上护目镜。
长途行军要两头慢,中间快,勤休息、短休息。乘车1~2h,下车活动10min。涉水要快脱、快干、快擦干,快穿。高原寒区露营可两人同被,利用体热相互取暖。每3~4h呼醒一次。在风口、冰雪地带和登铁塔作业时要迅速完成任务,不要停留。
以动防冻是高原防冻行之有效的方法,俗话说“动能产热,静能存热,动静结合,保持体热”,所以要“静中求动,不可不动,不能猛动,经常活动,以动止冻”,具体做法是使身体各部位经常做小范围的活动,如摇头、抖肩、搓手、挺胸、收腹、用力闭气,伸腿、屈伸指趾、碰膝、勾脚、揉搓颜面和耳鼻等。保持衣服、鞋袜干燥十分重要。
——什么是冻僵,发生原因和急救措施有哪些?
冻僵也称体温过低,是高原冷冻损伤中可危及生命的病症。人类体温过低的界限公认为35℃。一般以直肠温度代表体心温度。
人的身体对寒冷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在过冷的环境,特别当人体突然暴露在极端寒冷的环境时,开始的反应是代谢增强,发生强烈的战栗,而后体温下降,当直肠温度降至35℃,代谢开始减弱;降至33℃时可发生肌肉冻僵,寒颤停止;直肠温度降至31℃时,可使人意识不清,降至27℃时可致使死亡。
高原常见的体温过低症有以下三种。
极快速发展的或浸泡型体温过低,虽然身体仍具有较强的产热能力,但又有环境条件过于恶劣,如落入冷水中,很快发展为体温过低症状。
中速发展的活衰竭型体温过低,主要由于长时间的冷暴露,体力消耗,体内能源储备不足以产生足够热量以防寒,登山高原遇险时此类型最多见。
缓慢发展的或亚临床型体温过低,由于长期暴露于轻度寒冷环境,产热不足以完全代偿散热,体温可在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内仍属正常范围(>35℃),但终因某种意外而进入体温过低状态,此类型多见于老年或伴有营养不良者。
浸泡型体温过低由于产热储备未消耗,一旦获救后,复温不会过于困难。衰竭型者由于产热能力已减弱,获救后即使仍有轻度冷暴露还可使其继续降温。亚临床型病人由于低体温时间通常已持续较久,全身已发生严重的体液转移,若以过快速度施行体外复温,如热水浸泡,往往造成复温休克而致命。
高原野外条件困难,往往难于进行完善而及时的急救。一旦发现病人应尽量设法防止继续丧失体热,尽快转移到暖和避风场所,用毛毯、睡袋等加以包裹,在头、劲、胸、腹股沟处放置热敷袋等。移动病人时动作应轻揉,不要摩擦或随意搬动肢体。不要给以咖啡或乙醇饮料,病人清醒后可以吞咽时,方可给热饮料。在野外条件下,身体外加热实际上很难使体温回升,而只可能要求体内温度不进一步降低。体温已降到很低的病人如体温回升太快,体内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脱水等造成的危险可能发生。如果短时间内无望后送医疗单位,应慢速小心地逐渐使病人复温。复温方法大致可分为被动复温及主动复温两类。被动的复温是将病人放到暖和的环境,加以保温包裹,靠自身产热特别是寒颤产热自发提高体温。主动复温又分为体表加热复温和体心复温。体表加热包括热源放置于体表局部、包裹电热毯以及将身体躯干浸泡温水中等。体内复温法有气道复温,静脉输暖液、灌胃、灌肠等。
——什么是冻疮、战壕足和浸渍足?
冻疮是在寒冷而潮湿的环境下,身体暴露部位如手、足、双耳、鼻尖等处发生的非冻结性冷损伤。表现为受冻部位出现大小不等、边界清楚、较局限的紫红色结节,局部感觉灼痒、胀痛,可又水疱形成。冻疮只要脱离寒冷环境后可不治而愈,但返回寒冷潮湿环境又会复发。
战壕足是长久立于战壕中,下肢血流不畅,加之鞋袜潮湿,脚汗多,而引起的足部非冻结性损伤。最初双脚寒冷麻木、刺痛或钝疼,继而苍白,以后又呈充血状,有点状出血,发生水疱,局部肿胀,严重者表浅组织坏死。
浸渍足是手、足长时间浸泡于10℃以下液体而形成的冷伤,其临床表现与战壕足相似。仔细清洗和擦干双脚,慢慢捂热,并轻轻地上下活动。由于组织没有象严重冻伤时那样被被冻住,行走时更易损失脚部。患壕足病的病人不要行走,应把他们放在担架上抬走。伤者一般会觉得又疼又痒,可以给些布洛分或其它镇痛药。
预防是对付壕足病的最好办法。要穿适合的鞋袜以保持足部干爽。经常查看一下脚是否潮湿。如果你的脚部潮湿(由于出汗或浸水),一定要停下来弄干双脚并换上干袜子。定期地凉干、上下活动以及按摩脚也会有帮助。一天至少要换一次袜子。不要穿湿袜子睡觉。注意不要穿太紧的袜子,因为它们会进一步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使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足粉很有用,高海拔登山运动员在出发前一周都会在脚里放些止汗粉。其活性成分氢氧化铝可以在一个多月里防止你的脚出汗,而且未见有任何确定的不良反应。(有研究显示身体中的铝与阿尔茨海默氏症有关)。防潮袜可能会增加患壕足病的可能性。当你穿着一双防潮袜运动时,你一定要密切注意你的出汗情况。如果你是那种运动时出汗很多的人,在出汗停止之前你的脚和聚丙烯袜可能会被汗水浸透。皮肤紧贴着液体会使热量大量流失。如果你出汗不多,你的脚在被汗浸湿之前可能会停止出汗。这就是防潮系统的作用。你一定要做一下实验来确定防潮系统是否对你有用。
——什么是雪盲,临床症状和防治原则有那些?
雪盲是日光中的紫外线被雪面反射,刺激人的角膜和结膜而产生的急性角膜炎症。海拔
5000m以上地区终年积雪,雪地作业中如果防护不当,雪盲可成批发生。
眼部被强烈的紫外线长时间照射后,一般当时无感觉,多在6~8h后开始出现症状。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紫外线的强弱和照射时间的长短。最短者30min,长则24h。往往在夜间出现不适症状。首先是两眼有异物感,似有沙粒摩擦,随后出现剧烈刺痛或灼痛,伴有羞明流泪,视物不清。检查可见眼红充血,严重者球结膜水肿,面部皮肤有时出现轻度红斑肿胀和水泡。症状一般在48h后减轻,严重者也可持续数日。眼睛充血、羞明持续时间更长,头痛、视力障碍可达数周。
雪盲虽不是严重病症,如果成批发生会影响作业,应做好预防。雪地作业应戴防护眼睛,或在普通光镜表面涂一层薄颜料。
治疗以防止感染、减轻疼痛,避免光刺激为原则。戴有色眼睛或风镜,避开强光刺激;局部冷敷,减轻充血;1%地卡因点眼止痛,滴后闭目休息;抗生素眼药水和醋酸可的松眼药水点眼;人乳点眼,每小时1次货鲜牛奶点眼,其他症状可对症治疗。
——日光性皮炎有那些临床表现,如何防治呢?
本病史因皮肤遭受日光暴晒后发生的急性炎症。皮肤白净者对日光敏感,容易发病,皮肤较黑者则不易发病。
被强烈日光照射数小时后,被照射区域皮肤如头、面、劲、前臂及胸前暴露区出现边界清楚的充血水肿性红斑,自己刺痛或烧灼感,伴有局部触压过敏现象。严重者红斑水肿处出现水泡和大疱,同时可伴有头昏、头痛、恶心和发热等全身症状。病情轻者,红斑多在2~3h日后开始消退。如果经常日晒,皮肤内黑色素增加,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也增强,即使再受较强日晒,亦不会复发。
用衣物遮护暴露部位皮肤,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或在暴晒前涂抹防晒霜。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力。
本病治疗简单,局部以消炎、止痛、止痒为原则,一般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皮肤破损处预防感染,全身症状对症处理。
——什么是皮肤皲裂症,如果预防和治疗?
皲裂症是高原地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季发病较多、较重,严重者可又疼痛与出血。好发于面、手、足等暴露部位。
根据皮肤皲裂的不同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沿皮肤纹理方向分布的表浅裂纹,无痛无痒,多发生在冬季,手足部多见,不治疗夏季自愈。
中度,皮肤粗糙、干燥、角化明显,沿纹理风险发生的裂纹可达真皮组织,有轻度疼痛,皮肤增粗增厚颇似树皮,但无明显出血,仍能照常工作。
重度,皮肤角化过度,局部粗糙隆起和干燥,摸之刺手,沿纹理发生较长较深的皮肤裂口,疼痛明显,有时出血,影响正常劳动和工作。
——什么是口腔疱疹?
本病多见于口唇、鼻唇沟,其次为口腔内颊部,表现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水疱,其发病原因与紫外线照射、空气干燥及消化功能紊乱有关。本病常因患部有明显疼痛及肿胀而影响进食。治疗方法为外涂龙胆紫及消炎药膏。
——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
本病包括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致病原因与登山时呼吸的形式有关。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以鼻式呼吸为主,而在登山活动中,由于缺氧而不得不张口呼吸,改为口式呼吸为主。这就使得寒冷干燥的空气在过于频繁的呼吸活动中破坏了上呼吸道的黏膜保护层,使之坏死脱落,有时就被病菌侵入了而发炎。
主要症状为喉痛及咳嗽,多为刺激性的干咳。这种干咳也经常在夜间发作而干扰睡眠,以致影响休息。单一咽喉炎和难以控制的干咳发病率最高,有时可高过90%。
雾化吸入(加安息香酊)有一定效果。止咳药除可待因外,其余效果不大。有明显炎症,则用抗菌素。
——什么是鼻出血?
本病大多为下鼻甲黎氏区的小量出血,偶尔有后鼻道数百毫升的大量出血,主要与空气干燥有关。但由于缺氧引起的血压增高、红细胞过度增多、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等,亦是发病的因素。小量出血用药棉堵塞或滴血管收缩剂即可。后鼻道的大量出血,需用纱布压迫填塞。在高山脱水现象较严重,除注意补充水分外,可滴甘油等润滑剂,预防鼻道干裂。
——什么胃肠疾患?
因缺氧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故腹泻、便秘均常发生,以前者多见。使用帮助消化的稀盐酸,胃蛋白酶等,有一定效果。此外应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腹部保暖。
——什么是痔疮?
在高山发生痔疮是常见的。在中国登山队的活动中差不多每次均有这种病例发生。英国1961年的登山科学考察队中曾普遍发生痔疮。
这与高山的特殊环境条件有关。登山运动员在高山的帐篷生活中,经常限制在狭小的范围,睡觉在睡袋里,食物和饮料也大受限制,因此使得体内血流不畅。
从病因学上看,缺氧和寒冷都会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加之血液浓缩,红细胞明显增多,红细胞压积增高,这样静脉血流在血管的某些环节,如肛门附近的血管丛,容易形成郁血。此外,过度呼吸和负荷过重引起腹压增高以及经常便秘,这就使得痔疮在高山条件下成为一种多发的疾病。病情从轻度的少量出血,直至重度的嵌顿型痔性脱肛,发病较重时严重影响活动能力,甚至不能行走。
除了应在登山前对隐性的轻症进行早期治疗外,在登山活动中,即使由于天气恶劣被困居在帐篷之内,仍要尽可能地做些体操运动,以畅舒体内的血流。
——什么是Gamow袋?
这项聪明的发明彻底改善了高原地区高山病的现场救治。该袋基本上是一个带泵的密封室,将患者安置在里面并将其充胀,使袋中充满空气,能有效的增加氧分子浓度,人为的创造一种低海拔环境。仅需10分钟,袋内即可形成等同于915~1525米或更低高度的大气环境。置身于袋中一两个小时后,患者的身体将恢复到低海拔状态。它能维持患者在出袋后将近12小时,足够患者下降到低处并作进一步适应。袋子及泵共重6.3公斤,现已被许多高山探险队使用。短期旅行如远足或探险亦可租用 Gamow 袋。
——什么是Cheyne-Stokes呼吸?
在3000米以上高度,大多数人在睡觉时都经历过一种被称为Cheyne-Stoke呼吸的周期性的呼吸间断。这种呼吸模式表现为:开始是一小段浅呼吸,随即渐增为叹气般的深呼吸并很快又衰减下来,呼吸可能完全停止几秒钟后又再度开始浅呼吸。在呼吸停止期间,人通常会变得不安并被突然的窒息感所惊醒。睡眠被打乱使登山者更趋疲惫。Acetazolamide(乙酰唑胺)有助于减轻这种周期性间断呼吸的情形。在高海拔地区这种类型的呼吸并不被认为异常。然而如果这种现象发生于生病期间(此处指其它疾病而非高山病)或受伤(特别是头部受伤)后可能是一种严重病变的征兆。
——心肺复苏法?
一般情况下,心脏停跳不超过4分钟,有可能恢复功能;若超过4分钟,易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急救必须及时和迅速。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1)人工呼吸方法:一手捏住患者鼻翼两侧,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患者的口吹入,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呼气。依此反复进行。成人患者每分钟14—16次,儿童每分钟20次。
(2)胸外心脏挤压:让患者的头、胸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最好躺在坚硬的地面上。抢救者左手掌根部放在患者的胸骨中下半部,右手掌重叠放在左手背上。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部分重量垂直下压胸腔3~5厘米(儿童3厘米,婴儿2厘米),然后放松。放松手根不要离开患者胸腔。挤压要平稳、有规则、不间断,也不能冲击猛压。下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频率为成人每分钟80—100次,儿童每分钟100次,婴儿每分钟120次。
在实施胸外心脏挤压的同时,应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例:单人抢救为15:2,双人抢救为5:1。
心肺复苏法(CPR)目的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昏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创伤、意外等而引起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进行抢救。
操作步骤:
1观察脸色青紫色——呼唤病人——拍打脸颊——压迫人中或眶上压迫——观察瞳孔(是否放大)
2解开衣领及前胸衣服--听呼吸音(看呼吸运动3~5秒,胸廓是否起伏) 3摸颈动脉,先摸喉结,再向外侧滑动到胸锁乳突肌前缘,颈动脉沟内停留5~10秒,无搏动放开同时摸对侧颈动脉。
4听心音:将耳朵紧贴病人心前区胸壁听3~5秒。 5平卧,拳叩击胸前区2次,呼叫他人前来抢救。 6开放气道,仰头——抬颌,及时清除口腔异物及分泌物。
7人工呼吸(口对口或口对鼻法),捏紧患者鼻孔——深呼吸,连吹两口气,观察患者胸廓是否起伏,若病人牙关紧闭,应用口对鼻呼吸法。
8心脏按压法:术者一手掌根部放于患者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另一只手交叉于上,借术者臂、肩和体重的力量,有节奏的把胸骨向脊柱压迫,每一次按压使胸骨下降4~5厘米,反对冲击式或跳跃式按压。(按压节律成人80~100次/分,儿童120~140次/分,婴儿抢救时,术者用一只手按压即可,小儿按压定位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交界一横指处,力度为胸骨下陷1~3厘米,根据年龄酌情考虑下陷程度)。
9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单人法:吹气两口,按压15次;双人法:吹气一口,按压5次,吹气者在吹气间歇摸颈动脉查有否搏动。
10复苏成功的标志为:面色转红,口唇红润,自主呼吸恢复,心跳恢复,大动脉波动,肢体末梢温暖,瞳孔缩小。
11复苏成功后立即转入进一步生命支持。 注意事项:
1争分夺秒,就地抢救,病人置平卧。
2清除口腔分泌物,异物,保证气道开放,以便通气。 3按压心脏部位要准确,用力合适,防止压断肋骨损伤内脏。
——什么是手指压迫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但时间不宜过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头顶部出血:在受伤一侧的耳前,对准下颌耳屏(就是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俗称“小耳朵”)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在太阳穴附近)。
2上臂出血:一手抬高伤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迫肱动脉(即常规测血压的地方)。
3手掌出血:将上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患者手腕部的尺、桡动脉(即平时搭脉的地方)。
4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稍下方,用双手拇指后向用力压迫股动脉。 5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外伤出血如何急救?
人体受到外伤之后,往往首先看到出血。成人的血液占其体重的7~8%(男占8%,女占
7%)。一个体重50公斤的男性,血液约为4000毫升。失血总量达总血量的20%时,出现头晕头昏、脉搏增快、血压下降、肤色苍白、出冷汗及尿量减少等症状。当外伤大出血时,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40%就会引起生命危险。因此,止血是救护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必须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止血。
外伤出血的分类及判断: 1、内出血
1)是吐血、咯血、便血、尿血,从而判断相关内脏有无出血;
2)是出现全身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脉搏快弱、以昏迷、呕吐、及胸、腹部有无肿痛,从而判断肝、脾、胃及脑颅内等重要脏器有无出血。
2、外出血分为三种。
A: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以喷射状流出,失血量多,危害性大,若不立即止血,要危及生命。
B: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以非喷射状流出,如不及时止血,时间长,失血量大,也会危及生命。
C: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水珠状渗出,颜色从鲜红变暗红、失血量少。多能自动凝固止血。
一、止血法:
1、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端),用力压向骨方,以达到止血目的。此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和四肢外伤出血,是临时止血的措施。
(1)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耳屏上前方1.5cm处,用拇指压迫颞动脉。 (2)颜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伤侧下颌骨与咬肌前缘交界处的面动脉。 (3)鼻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压迫鼻唇沟与鼻翼相交的端点处。
(4)头面部、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上。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时间也不能太长,以免引起化学和压力感受器反应而危及生命。
(5)肩、腋部出血:用拇指或用四指拼拢压迫同侧锁骨上窝,向下对准第一肋骨,压住锁骨下动脉。
(6)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
(7)前臂出血:抬高患肢,压迫肘窝处肱动脉末端。 (8)手掌出血:抬高患肢,压迫手腕部的尺、桡动脉。
(9)手指出血:抬高患肢,用食指、拇指分别压迫手指掌侧的两侧指动脉。 (10)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用双手拇指或肘部压迫股动脉。 (11)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的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消毒的纱布,棉花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 再用力加以包扎,以增大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此法应用普遍,效果也佳。
3、屈肢加垫止血法:
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蝈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绷带或领带等作8字形固定。但有骨折、骨裂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4、绞紧止血法:
用三角巾折成带状或用布条作止血带,在肢体出血点上方绕患肢打一个活结,活结朝上,避开中段,取一根小棒或代用物穿在带形外侧绞紧,绞棒的另一端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
5、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的止血带是长1米左右的橡皮管。
方法:掌心向上,止血带一端由虎口拿住,留出五寸,一手拉紧,绕肢全一圈半,中、食两指将止血带末端夹住,顺着肢体用力拉下,压住余头,以免滑脱。
二、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 1、快-动作快、抢时间;
2、准-看准出血点,准确上好止血带; 3、垫-垫上垫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 4、上-扎在伤口上方,禁止扎在上臂中段。
5、适-松紧适宜。脉搏停跳且指甲盖不变色,橡皮带变色足够。 6、标-加上红色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7、放-每隔一小时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不超过三分钟,并用指压法代替止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