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 ............................................................................................................. 1
1.1 编制依据 ........................................................................................................................... 1 1.2 编制原则 ...........................................................................................................................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
2.1 地理位置及建筑用地概况 ............................................................................................... 2 2.2规划条件及织补功能 ........................................................................................................ 2 2.3建筑设计概况 .................................................................................................................... 2 2.4结构设计概况 .................................................................................................................... 3 2.5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 6 2.6既有地铁结构控制标准及保护措施 ................................................................................ 8 2.6.1既有地铁结构变形控制标准 ................................................................................... 8 2.6.2 邻近地铁结构变形点初始值的确定 ...................................................................... 9 2.6.3 既有地铁结构设计保护措施 .................................................................................. 9
第三章 工程重、难点分析 ......................................................................................................... 11
3.1 确保盖挖主体结构无水施工 ......................................................................................... 11 3.2 控制既有车站结构变形不超标 ..................................................................................... 11 3.3织补工程是市政工程,做好文明施工,维持周边次序是本工程的重点 ................. 12 第四章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保护总体施工方案 .......................................... 13
4.1 总体施工顺序 ................................................................................................................. 13 4.2 现场场地布置情况 ......................................................................................................... 13 4.3总体施工布置 .................................................................................................................. 13 4.4 地下一层明挖结构施工对既有地铁结构保护方案 ..................................................... 16 4.5 盖挖结构施工对既有地铁结构保护方案 ..................................................................... 18 4.5.1 围护桩施工 ............................................................................................................ 20 4.5.2 旋喷桩施工 ............................................................................................................ 26 4.5.3钢管柱施工 ............................................................................................................. 29 4.5.4 冠梁施工 ................................................................................................................ 34 4.5.5土方开挖施工 ......................................................................................................... 36 4.5.6桩间支护 ................................................................................................................. 37
1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4.5.7主体结构二衬施工 ................................................................................................. 39 4.5.8 深孔注浆施工 ........................................................................................................ 45 4.5.9补偿注浆 ................................................................................................................. 47 4.6 防水施工方案 ................................................................................................................. 51 4.6.1明、盖挖结构防水体系 ......................................................................................... 51 4.6.2暗挖结构防水体系 ................................................................................................. 51 4.6.3 明挖、盖挖结构防水施工 .................................................................................... 52 4.7 降水方案施工 ................................................................................................................. 58 4.8 对现状既有结构渗漏处理措施 ..................................................................................... 60 第五章 监测方案 ......................................................................................................................... 64
5.1 监测目的、围及容 ......................................................................................................... 64 5.2 监测点布置原则 ............................................................................................................. 65 5.3监测实施方法 .................................................................................................................. 65 5.3.1 地质情况观察及描述 ............................................................................................ 65 5.3.2 地表沉降监测 ........................................................................................................ 65 5.3.3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 67 5.3.4 建(构)筑物沉降监测 ........................................................................................ 70 5.3.5 建(构)筑物倾斜 ................................................................................................ 71 5.3.6 桩顶及冠梁水平位移监测 .................................................................................... 73 5.3.7 桩顶及冠梁竖向位移 ............................................................................................ 75 5.3.8桩体测斜监测 ......................................................................................................... 75 5.4监测控制值以及频率 ...................................................................................................... 77 5.5 监测分级管理体系 ......................................................................................................... 79 5.6监测信息反馈程序 .......................................................................................................... 80 5.6.1 监控量测流程 ........................................................................................................ 80 5.6.2 反馈程序 ................................................................................................................ 80
第六章 专项应急预案 ............................................................................................................... 83
6.1危险源分析 ...................................................................................................................... 83 6.2 预案容 ............................................................................................................................. 83 6.2.1 施工过程中沉降值达到报警值时的预案 ............................................................ 83
2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6.2.2 对桩间网喷面突发性塌方的应急响应 ................................................................ 83 6.2.3 既有地铁结构出现裂缝的应急响应 .................................................................... 84 6.3 应急预案准备 ................................................................................................................. 84 6.4应急响应及应对措施 ...................................................................................................... 88 6.4.1既有地铁结构出现变形应急响应 ......................................................................... 88 6.4.2 当出现人员伤亡时的应急响应 ............................................................................ 90 6.5 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 90 6.5.1 安全培训及交底 .................................................................................................... 90 6.5.2 应急预案的定期检查完善制度 ............................................................................ 91 6.5.3 组织应急演习 ........................................................................................................ 91 6.6 事故调查程序 ................................................................................................................. 92 6.6.1 现场处理 ................................................................................................................ 92 6.6.2 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 ............................................................................................ 92 6.6.3 善后事宜处理 ........................................................................................................ 92 6.6.4 纠正与完善 ............................................................................................................ 93 6.6.5 事故应急响应流程图 ............................................................................................ 93
第七章 安全文明环境保证措施 ............................................................................................... 94
7.1安全保障措施 .................................................................................................................. 94 7.2文明施工及环境保障措施 .............................................................................................. 94
3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地铁六号线东四站织补工程可行性报告批复意见。 2、地铁六号线东四站织补工程设计图纸。
3、国家、市现行的有关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00标准 。
4、国家、市现行的有关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方面的法规和政策以及GB/T24001-2004标准和GB/T28001-2001标准。
5、我单位前期的现场踏勘和调查所获得的信息。
6、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 7、我单位多年从事地下工程的施工经验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1.2 编制原则
1、严格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既有地铁东四车站的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营;确保地铁乘客的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2、要在施工中特别强调时空效应的影响,合理加快施工进度,及时支护、及时量测、及时反馈、及时修正,必须突出一个快字,强调围护结构施工对称性;另外,控制既有结构沉降及变形的关键,采取多次注浆,并在施工中严格纪律、严格管理、严格工艺。
3、加强运营线路的不间断监控量测,施工中根据监控量测值进行背后回填注浆和补偿注浆,确保满足既有车站结构的变形标准要求,将既有车站结构影响降到最低。
4、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5、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确保工程全面创优。
1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建筑用地概况
地铁6号线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已经建成的地铁东四站,包括一座明挖地下一层结构(含一段暗挖)和一座盖挖地下四层结构,项目用地位于市东城区,南临东四西大街,东临东四北大街,北侧为隆福寺街,西侧为连丰胡同。用地原状为单层老旧民房,地铁施工期间已全部拆除。地铁六号线一期东四车站位于用地南侧,地铁五号线东四车站位于用地东侧。
六号线东四站为路中外挂站厅的地下车站。车站为东西向,主体深埋于路中,站厅位于道路南北两侧的地下。本站的织补用地主要位于路北,拆迁后可利用用地约1.1公顷。地下建筑面积约30000 m2。地上建筑面积约23500 m2。
地理位置详见图2-1。 图2-1 东四站织补工程地理位置布置平面图
2.2规划条件及织补功能
用地规划性质属于文保区,容积率0.5,绿地率20%,空地率50%。
织补功能以商业、娱乐、休闲为主。计划地上建设2~3层商业综合;地下建设四层,两层地下上商业,两层地下车库。
由于地处文保区,地面建筑层数均不超过3层。 2.3建筑设计概况
2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地面建筑方案
地上建筑二至三层,三层檐口高度14m,屋顶最高16m,建筑面积约23500 m2。使用功能以商业、娱乐、休闲为主。建筑采用街区‐院落式布局, 8.4m 方形主柱网,地上1~3 层层高分别为6m、4.5m、3.5~5.5m。
(2)地下建筑方案
地下部分共四层,建筑面积约30000m2,基坑深度约为24.62m。地下1~2层为地下商业(局部设备用房),分别与地铁六号线东四站2#、3# 出入口非付费区联通;地下3~4层为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设一进一出两条汽车坡道。建筑采用8.4m方形主柱网,地下1~4层层高分别为7m、6m、4.05m、4m,地面覆土1.6m。详见图2-2
地下商业
地铁功能
地下车库
图2-2 织补工程建筑结构剖面图
2.4结构设计概况
明挖地下一层采用箱形框架结构,纵横梁体系,结构长*宽为38.8m*33.1m,高度为5.73米,结构在原地铁3号出入口明挖基坑中施工,独立设置在地铁6号线东四站3号出入口及1号风道明挖结构顶板上,顺筑法施工。由于基坑无需土方开挖,只是在既有地铁3号出入口明挖顶板之上建设的地下一层箱型框架体系,结构工序安排对既有地铁变形影响不大,主要是合理布置施工场地,设置临边防护,保护既有结构。布置详见平面布置图2-3
3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图2-3 地下一层明挖结构平面图
地下四层盖挖基坑采用围护桩+钢管柱支撑支护结构+桩间网喷支护,本工程结构采用箱形框架结构,纵横梁体系,采用盖挖逆筑法施工,支护边桩兼做竖向承载力桩基,承受盖挖逆筑法在施工阶段的结构竖向力;中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柱下设置桩基;灌注桩与结构衬墙组成复合墙结构,两者之间设置防水层。结构长*宽为124.7m*65.6m,顶板覆土1.6米,底板埋深约24.62米,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12。明、盖挖结构通过车道板暗挖段相连接。结构布置平面图见2-4
本工程基坑围东侧邮局目前尚未拆迁,如开工时邮局拆迁未完成,则采用分两期盖挖施工,基坑中部增设一排钻孔灌注桩,及旋喷桩止水帷幕,两期基坑交界处旋喷桩应保证有效咬合,形成封闭的止水体系,西侧基坑作为一期基坑可先行施工,待邮局拆迁完成且一期基坑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再开挖东侧基坑。
4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图2-4 东四站织补工程地下四层盖挖结构平面图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已经建成的地铁6号线东四站,地下四层盖挖结构通过地铁6号线东四站预留的2号出入口相连通,建成后将地铁资源与商业运营有机结合,形成地铁部的商业街区以及与外部相通的购物中心,达到地铁商业物业一体化。本工程西侧距6号线地铁东四站3号出入口1.7米,南侧距6号线东四站主体结构28.6米,距6号线地铁东四站电缆通道4.7米,东南角距6号线地铁东四站2号风井4.1米,东侧距6号线地铁东四站换乘通道26.75米,距5号线地铁东四站主体结构42米。
东四站织补工程和地铁结构相互位置关系详见图2-5
5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图2-5 东四站织补工程和地铁结构相互位置关系布置图
2.5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
拟建场地位于永定河冲洪扇中下部,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各勘探孔口标高为44.41~46.13m。
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60m,根据钻探资料及室土工试验结果,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本工程场地勘探围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Qml)、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1al+pl)、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 )三大层。地下四层盖挖基坑开挖自上到下穿过的地层情况由上到下依次为:房渣土①1层、粉土③1层、粉细砂④层、中粗砂④1层、圆砾—卵石⑤层、粉质粘土⑥层、粘土⑥1层、中粗砂⑦2层、卵石-圆砾⑦、粉质粘土⑧层、卵石—圆砾⑨1及基坑为与粉质粘土⑩4层。
施工场地赋存四层地下水,分别为上层滞水(一)、潜水(二)、层间潜水(三)、承压水(四),地质剖面情况见图2-6。
6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图2-6 地下四层盖挖结构地质剖面
2、水文地质
在本次勘察深度围,共揭露四层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分别为上层滞水(一)、潜水(二)、层间潜水(三)、承压水(四)。
第一层地下水为上层滞水(一),含水层主要为粉土③层,透水性较差,静止水位标高为40.14m(水位埋深为5.80m),仅少数钻孔揭露。主要为管线漏水或居民用水渗漏补给,以蒸发、侧向径流、向下越流补给的方式排泄。
第二层地下水为潜水(二),含水层为圆砾~卵石⑤层、中砂~粗砂⑤1层,透水性好,静止水位标高26.52~27.14m (水位埋深18.80~19.50m)。该层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和侧向迳流补给,以侧向迳流“天窗”和向下越流补给下层含水层方式排泄。
第三层地下水为层间潜水(三),含水层主要为卵石~圆砾⑦层、粉细砂⑦1层、中粗砂⑦2层,透水性好,静止水位标高17.52~17.74m (水位埋深28.20~28.50m)。地层中的粉质粘土⑧层、粉土⑧2层为其相对隔水层,由于区域性隔水层缺失,致使本层地下水与下伏卵石—圆砾⑨层中的承压水连通。本层地下水分布连续,渗透系数大,为强透水层,微承压。主要接受侧向迳流补给、上层潜水渗流及下层承压水的越流补给,以侧向迳流方式、越流和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
第四层地下水为承压水(四),含水层主要为卵石~圆砾⑨层、粉细砂⑨1层,透水性
7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好。其上部隔水层主要为粉质粘土⑧层、粉土⑧2层,该层静止水位标高与第三层层间潜水(三)基本一致,承压水水头高6.0m。本层渗透系数大,为强透水层。主要接受侧向迳流补给及越流补给,以侧向迳流和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
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无腐蚀,在干湿交替条件下防水设计水位:①防渗水位按自然地面标高考虑。②抗浮验算设防水位按不低于标高36.00m考虑。 2.6既有地铁结构控制标准及保护措施 2.6.1既有地铁结构变形控制标准
监测控制指标的制定应依据其它类似工程经验和现场监测数据,在综合考虑预测变形值和结构容许变形值的基础上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确定既有铁路结构变形的控制指标建议。
表2-1 6号线东四站3#出入口及1#风道及风井结构变形控制指标
控制指标 竖向变形 水平变形 自动扶梯纵向支撑差异沉降 自动扶梯横向倾斜 预警值(mm) 3.5 2.1 1.4 报警值(mm) 4 2.4 1.6 2‰ 控制值(mm) 5 3 2 表2-2 6号线东四站2#风道及风井结构变形控制指标 控制指标 竖向变形 水平变形 预警值(mm) 3.5 2.1 报警值(mm) 4 2.4 控制值(mm) 5 3 表2-3 6号线东四站与5号线换乘通道变形控制指标 控制指标 竖向变形 自动扶梯纵向支撑差异沉降 自动扶梯横向倾斜 预警值(mm) 1.4 1.4 报警值(mm) 1.6 1.6 2‰ 控制值(mm) 2 2 表2-4 6号线东四站与5号线车站结构及站轨道变形控制指标 控制指标 竖向变形 预警值(mm) 0.7 报警值(mm) 0.6 控制值(mm) 1.0 8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表2-5 相邻地铁侧围护桩各部位变形控制指标
控制指标 围护桩水平最大位移 预警值(mm) 7.0 报警值(mm) 8.0 控制值(mm) 10.0 表2-6 变形缝处差异沉降变形控制指标 控制指标 变形缝处差异沉降 预警值(mm) 0.7 报警值(mm) 0.8 控制值(mm) 1.0 2.6.2 邻近地铁结构变形点初始值的确定
在既有地铁结构影响围的降水井施工前,由我单位监测部门会同第三方监测单位共同测量并确定既有地铁结构降水前变形的初始值;在主体结构施工前,由我单位监测部门再次会同第三方监测单位共同测量并确定既有地铁结构施工前变形的初始值,同时确认施工前降水引起的变形值,保证邻近地铁结构施工全过程总变形值在控制围。 2.6.3 既有地铁结构设计保护措施
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东四站施工采取的保护措施如下:
1)施工前详细调查和分析以进一步确定施工影响围。对施工影响围的土层进行分析,按照不同的地质和施工条件,根据理论分析和已有施工实践积累的资料,对地表沉降围、沉降特征以及周围土体变形围做出预测。按照预测的地层沉降量,对沉降影响围地铁结构详细调查,根据其结构形式、现状和施工可能对其可能造成的沉降量,提出不同的保护要求。
2)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及时施做各层中板及边墙,形成整体受力体系。重点注意围护桩的施工质量以及柱体应力监测。同时禁止盖挖顶板表面附加超过设计值的承载力,确保支护体系的稳定和整体刚度。
3)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原理,优化基坑施工参数。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对开挖分步、分段尺寸、开挖时限、支撑时限、支撑预应力等各道工序制定定量的作业实施细则。
4)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
①严格控制钻孔桩的垂直度,护筒、钻机就位要平整、稳固,随时检测套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300。
②在安装钢筋笼之前,必须进行清孔作业,并通知监理部门对孔底标高、形状、尺寸、土质、岩性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应迅速封底。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要与设计、监理共同研究处理。
③钻孔灌注桩施工过卵石层易塌孔,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加大泥浆比重,保证泥浆护臂质量,确保地层稳定。
9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5)为了减少结构施工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干扰,严格控制盖挖结构土方开挖深度,要尽早对桩间土体进行锚喷支护,对于土体较差的地层和结构关系相近的位置进行深恐注浆处理,加固土体地层,防止结构变形,同时根据监控良策情况,对于变形较大的位置,打设径向补偿注浆管,进行补偿二次注浆。
6)加强地下水位的观测工作,做好施工降水,及时控制好地表水,防止侧壁和基底涌水、涌泥,消除地下水和滞水对围护桩的侧向压力。
7)加强对基坑变形、临建地铁结构沉降监测,特别是基坑距此出入口通道仅为1.7m,且出入口有四部上、下自动扶梯,根据控制标准和以往的基坑施工经验,制定预警值,当量测结果接近预警值时,应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并采取加强措施,确保附属出入口结构和车站主体结构安全运行。
8)基坑开挖前必须施作好围护结构,基坑土体开挖要严格按照设计的土体开挖顺序及尺寸进行,及时施作侧墙及楼板,提高围护结构刚度。
9)在水平结构如楼板、梁等结构构件施工中,应对事先对土体做一定程度的夯实,避免其在随后的施工环节中出现下沉变形,给工程造成不必要的困难和损失。妥善选择制模材料和脱模手段,减少对周围土体的影响。
10)在开挖至邻近既有地铁结构时,要进行监控量测,确保基坑邻近地铁区域的支护措施要及时有效,以确保既有地铁结构的安全。
11)施工开始前与结束后,应当对既有地铁结构及轨道结构进行检查和调整。
10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三章 工程重、难点分析
3.1 确保盖挖主体结构无水施工
根据地勘资料,盖挖主体结构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在地层为粉细砂⑦1层、中粗砂⑦2层、圆砾—卵石⑦层、粉质粘土⑧层、粘土⑧1层及粉土⑧2层时,透水性较好,再加上盖挖结构处于承压水中,若降水效果不好,桩间土体易坍塌,容易局部渗水和积水,增加了基坑的变形和沉降风险,为了减少地下渗水对基坑稳定的影响,特在围护桩周边打设高压旋喷桩,起到止水帷幕的作用,减少侧向压力,同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如下措施:
1、局部异常水处理措施
(1)当遇到地下不明构筑物时不要盲目破坏,先查明构筑物性质,然后探明是否含水。
(2)当确定地下构筑物含水时,应先查明是否有补给水源,断其补给源(引排或封堵),然后将其中的水抽出排走。
(3)当以上工作需在基坑进行时,应事先准备好临时支护设施和紧急排水设施后方可进行。
2、潜水残留水处理措施
将上层疏干,但由于受潜水含水层底板凹凸不平的影响,在局部粘性土夹层或潜水含水层底板处会出现渗水线,这部分水若处理不好将带出地层量细颗粒物质,进而影响基坑开挖。出现这种情况时,应放慢开挖速度,及时在出水点设盲管导流,并在槽边挖盲沟集水,再将集水排走。导流管一般采用长0.5m的Φ25mm塑料管,做成花管并缠80目尼龙纱网。盲沟一般贴坑壁挖,宽300mm,深300mm。为了防止水流将基坑底细颗粒物质带走造成基底土扰动,应在盲沟中填Φ4~6mm砾石。
3、在围护桩间渗水加大的位置,埋设回填注浆管,注浆管采用Φ48mm,长度为0.8米,注浆采用1:1水泥浆。 3.2 控制既有车站结构变形不超标
织补工程邻近地铁东四站,其中地下一层明挖结构是独立作用在既有地铁结构3号出入口及1号风道顶板之上,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既有1号风亭、5号安全出入口及3号进出站厅结构的保护是工程的重点。同时施工中保护好既有结构及防水,避免基坑积水,影响地铁运营。四层盖挖围护结构邻近地铁5、6号线东四站,施工过程中控制好盖挖结构相应工序,同时根据监控量测情况,合理采取相应措施,将既有结构变形控制在允许围,保
11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证地铁运营安全稳定是本工程的重点。
3.3织补工程是市政工程,做好文明施工,维持周边次序是本工程的重点
文明施工是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取信于民、维护企业声誉的大事,一旦在文明施工中掉以轻心,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无法弥补的。我们将遵循“快速施工、集中施工、文明施工”的原则,组织管理和施工,并建立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建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健全各项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使各级负责人明确分工,将文明施工落实到现场责任区。制定各项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章地组织施工生产,保证现场施工紧有秩序地进行。
12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四章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保护总体施工方案
4.1 总体施工顺序
先施工地下一层明挖结构,在地下一层明挖结构上设置生活临建设施,再施工地下四层盖挖结构,盖挖结构以9轴为界分一、二期错开施工。 4.2 现场场地布置情况
织补工程主要利用原地铁东四站临建场地施工,施工场地布置随分期施工进度进行,先期施工明挖一层结构,将项目部办公及生活设施建于顶板上方;待盖挖结构根据一期、二期顶板完成进度,在盖板上设置生产设施及部分生活设施。场地布置情况详见图4-1
图4-1 织补工程场地布置平面图
4.3总体施工布置
织补工程分为一层明挖(含一段暗挖)和四层盖挖两座结构,施工安排遵循“总体分区、分段,平行作业;段分部,流水施工”的原则进行施工,尽量以加快明挖结构的先行施工先成,以便在明挖场地部署生活设施。
明挖结构主体在既有东四站3号出入口及风道顶板上施工,施工完成后,通过明挖结构负一层向东侧盖挖结构地下负二层进行车道板暗挖段施工。暗挖段衬砌完成后,施工明挖结构部车道板衬砌。
13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地下一层总体施工流程图详见图4-2
施工底板垫层、防水板施工 底板钢筋绑扎、支模施工 底板混凝土浇筑 侧墙防水板施工 侧墙钢筋绑扎及砼浇筑 框架柱钢筋绑扎及砼浇筑 顶板防水、钢筋绑扎及砼浇 车道板暗挖段初支施工 车道板暗挖段二衬施工 内部结构施工 工 土方回填及场地恢复 图4-2 明挖地下一层结构总体施工流程见图
盖挖结构共分两期施工,以东西向第8轴为分界点,一期先施工西侧盖挖围护结构、顶板及顶板以下四层开挖、衬砌施工,期间一期顶板衬砌完成后,将拆除二期结构的临建房,在盖板上设置生产设施和工人用房,同步进行东侧二期盖挖围护结构、顶板及以下四层开挖衬砌施工,待四层结构完成后施工部车道板。
14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盖挖结构总体施工流程见图4-3
竣工验收 土方回填及场地恢复 地下四层土方开挖 桩间网喷施工 地下三层土方开挖 桩间网喷施工 地下二层楼板楼板及侧墙施工 地下一层楼板及侧墙施工 桩间网喷施工 地下一层土方开挖 提升系统安装 桩间网喷施工 先施工 东侧顶板及顶板梁施工 东侧桩顶冠梁施提升系统安装 东侧围护桩及钢管柱西侧桩顶冠梁施工 西侧围护桩及钢管柱施工 施工准备 西侧顶板及顶板梁施工 后施工 地下二层土方开挖 楼板及侧墙施工 底板及侧墙施工 图4-3盖挖结构总体施工流程见图
15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对既有地铁结构影响主要是四层盖挖主体结构施工,为了保证结构基坑的稳定,减少结构施工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干扰,在盖挖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以下工序:
1、严格控制围护桩施工质量保证结构侧向压力稳定; 2、严格控制土方开挖的高度及宽度,保证基坑稳定; 3、及时喷射桩间砼,防止外漏时间过长,结构变形加大; 4、及时施工结构二衬,形成环向受力体系。
5、施工过程中,根据检测情况,对于土体较差的地层和结构关系相近的位置进行深恐注浆处理,加固土体地层,防止结构变形,同时对于变形较大的位置,打设径向补偿注浆管,进行补偿二次注浆。
4.4 地下一层明挖结构施工对既有地铁结构保护方案
既有地铁3号出入口进出站厅和1风亭处于地面上建筑,和地下一层明挖结构距离较近,施工过程中对地上结构的保护,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非常重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1、组建富有经验的领导班组,健全施工管理保证制度,定期对现场施工安全进行检查,针对对既有地铁结构存在的风险隐患,要经常检查保护措施的可靠性,发现现场条件变化,措施失效时应及时采取补救办法,要敦促操作人员包括民工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施工场地周围的围墙采用砖墙砌筑,做到连续、封闭,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吊装坠落对既有地铁结构的损坏。
3、施工过程中派专业安全员对既有结构进行看护指导 4、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系统,并设置红灯警示
5、在地铁既有结构周边围挡严格堆放易坍塌、易伤人及超负荷的材料,防止既有结构变形,保护既有成品,同时保证材料堆放的高度不宜高于施工围挡。
6、在既有地铁周边,不可搭建生活设施,加工棚等;对地上架空线路等设施,采取设置警戒标志或搭设防护棚防护。
7、现场配备足够相应的应急物资。 8、严格控制航吊吊装作业。
9、对于地铁结构高于围挡的区域设置围栏,围栏外挂上“禁止通行”、“危险”等明显标志。
10、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宣传教育,加大对周边建筑特别是既有地铁结构的保护力度。 11、施工过程中,材料机械人员进场数量较多,制定合理的交通路线。
施工中保护好既有结构及防水,避免基坑积水,影响地铁运营。施工过程中要注意:
16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严格控制织补工程防水施工工艺,避免既有结构出现渗漏水,具体详见《地铁东四站织补工程地下一层明挖结构防水施工方案》。
(2)明挖结构工程基坑施工及结构施工过程中,控制好各项工序,特别是底板与既有结构之间的砼保护层,严格砼厚度及施工质量。
(3)已做好的卷材防水层,要加强成品保护,及时采取措施,不得损伤碰坏。 (4)织补工程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 (5)底板必须一层性浇注,不能出现施工缝。
(6)在3号出入口顶板上施工150cm厚垫层,保护既有结构防水。
(7)对基坑施工的影响进行预测,指导施工。制定切实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控制施工中的隆起和施工后的沉降,并加强监测,以避免冒顶和塌方问题。
(8)切实做好施工准备与筹划,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无水是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连续、快速的重点。
(9)采取合理、有效的降排水施工措施,加强降水抽水管理,有效的防汛措施是保证明挖基坑稳定的重点
(10)做好应急准备,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一旦发生基坑变形,能按照预定的应急方案迅速组织处理,控制基坑变形,避免基坑失稳。
(11)在地铁周边施工,严禁振动较大的施工作业。
(12)做好防排水工作,保证基底无水作业是确保基坑安全的重大举措之一。 防汛措施:
A、明挖基坑周边外侧设置排水沟,采用水泥砂浆抹面,积极与业主协调,将场排水接入雨水管网,所有场排水沟均用砂浆抹面,减少基坑排出的水经水沟渗透,对基坑进行补给。
B、定期检查排水沟及抽水设备的可靠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C、保持工地排水设施畅通,场地平整时设置排水坡度,流向道路排水边沟;备足抽水设备,备足雨布,以便下雨时对浇筑中或刚浇筑完的混凝土及其它禁湿物品及时遮盖。
D、现场临时设施的搭设,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备齐各种防洪器材。加强与气象部门、水文部门联系,掌握雨情水情,按当地政府和建设方的防汛要求,组织好防汛队伍,备足防汛物资和器材,安排专人24小时防汛值班,确保通讯联络畅通。施工中注意保护好防汛设施,不因施工引起排水系统的淤塞,确保水流畅通。
E、汛期到来前将施工机械设备、材料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昼夜巡查,发现险情迅速消除。
17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F、雨季施工前,对现场所有动力及照明线路供配电、电气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线路老化、安装不良、绝缘降低以及漏跑电现象必须及时修理和更换,严禁过路使用。配电箱、电闸箱等,要采取防雨、防潮、降露等措施,外壳要做接地保护。 4.5 盖挖结构施工对既有地铁结构保护方案
对既有地铁结构保护,控制既有结构变形,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严格控制结构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合理安排生产,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规施工,同时根据结构位置相互位置关系和监控量测情况,在距离较近位置进行地面补偿和洞补偿注浆处理,在土层极易坍塌位置、监控量测基坑变形超过控制值位置进行深恐注浆处理。
施工流程描述如下:
第一阶段:由地面先后施工围护桩,钢管柱,桩基安装桩钢筋笼、钢护筒、定位器、钢管柱。
图4-4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开挖基坑至冠梁下,施工桩顶冠梁、结构顶板梁及顶板。顶板上荷载不得大于70KN/㎡。
18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图4-5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开挖基坑至地下一层楼板下,施工楼板梁,楼板,及地下一层侧墙防水层及侧墙。
图4-6 第三阶段
19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四阶段:纵向分层开挖土体至地下二、三、四层基坑底,分层施工各层楼板梁、楼板及底板、侧墙防水层及侧墙等二次衬砌结构。
图4-7 第四阶段
4.5.1 围护桩施工
围护桩施工质量的好坏,是对控制既有地铁结构变形的关键,因此要严格把控围护桩施工各项工序。围护桩共计399根,直径800mm,间距为1100mm,分A、B两种型号,其中A型号285根,高度为31.12米,B型号114根,高度为34.12米。 4.5.1.1 施工组织安排原则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各工序间施工干扰,确保工期目标。
(2)采用先进施工技术,确保质量目标。优化施工方案,强化组织指挥,把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3)采取严密的控制措施,将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环保目标。 (4)规化管理,标准化作业,专业化施工,采用先进设备,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4.5.1.2 施备选型
根据地质条件和桩基施工经验,地下四层盖挖结构围护桩拟采用旋挖钻机钻进成孔,泥浆护壁,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桩的方法施工。旋挖成孔灌注桩与普通冲击钻成孔比较具有
20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以下特点:①、旋挖成孔灌注桩具有低噪音、低振动、扭矩大、成孔速度快、自带动力等特点。②、适用地层:除基岩、漂石外的地层,都可使用旋挖成孔。 4.5.1.3 施工顺序
为防止塌孔和保证成孔质量,钻孔灌注桩采用跳桩法施工,总体施工顺序按照Ⅰ→Ⅱ→Ⅲ的施工顺序进行,同时施工的两桩之间必须间隔两个桩位,其施工顺序如图4-8所示。
Ⅲ4.5.1.4 施工流程
ⅠⅡⅢⅠⅡⅢⅠⅡ
图4-8 灌注桩总体施工顺序图
旋挖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如图4-9:
下导管 水下灌注混凝土 安装钢筋笼 钢筋笼制作 泥浆净化 测量孔深、 垂直度、直径 清孔 成孔检查 钻机移位 安装清孔设备 制泥浆 钻机就位 钻进、掏渣 桩位复测 向孔内注水及粘土测量放线、定桩位 人工探孔施工 施工准备 图4-9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4.5.1.5 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定桩位
场地平整后,测量组现场放样,依据测量控制桩点及设计图纸定出桩孔平面位置,施
21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工时外放5cm。采用三角导线网的方法测量,建立精确的测量网对桩进行定位,经监理工程师核验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同时施工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复测,测量基线、水准点必须特殊加以保护。
(2)人工探孔施工
为保证人工探孔作业时的安全性及后续钻孔施工中防止坍孔和成桩质量,人工挖孔采用跳孔法施工,施工顺序与灌注桩总体施工顺序相同。桩孔开孔直径为设计桩径+30cm,由人工从上至下逐层开挖,挖土顺序为先中央土体后挖周边土体,每循环开挖进尺应根据土层地质情况而定,砂卵层进尺不大于0.5m,较稳定的粘土层进尺不大于1.0m。第一节探孔开挖深度为地面下70cm,护壁施工采用钢筋网片+纵向钢筋+模筑砼支护形式 ,浇筑护壁砼,护壁砼采用C25混凝土掺早强剂(水泥量的2%),浇筑时用φ20钢筋棍或竹杆捣实
(3)钻机就位
安设钻机时地面应平整,以保证钻机的平稳,防止钻机倾覆。同时调整机架,使钻机钻杆竖直,不发生倾斜移位现象,保证钻杆对中误差小于10mm。还必须做到\"三点一线\",即天车中心,回转器中心,与钻头中心线在同一铅垂线上。施工前,钻机应先空转一段时间,检查调试以防止成孔过程中发生故障。
(5)钻进 1、钻头
选用四翼单腰带梳齿钻头或镶焊硬质合金刀头的笼式钻头。 2、泥浆性能
注入孔口泥浆:漏斗粘度16”-18”,比重≤1.2。 排出孔口泥浆:漏斗粘度18”-22”,比重≤1.3。 3、钻进参数
表4-1 钻进参数表
钻进参数/地层 粘(粉)性土 砂层 钻压(Kpa) 10-25 8-15 转速(r/min) 23-42 20-30 3/h) 泵量(m-180 150 4、钻进记录 成孔开始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成孔施工应一次不间断地完成,不得无故停钻。施工过程应做好施工原始纪录并存档。钻机操作,必须有专人负责,合理掌握钻进速度。成孔过程中由机长进行详实纪录,钻孔时间、地质,成孔检查结果以及特殊情况的发生经
22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过和处理措施。
5、钻进成孔工艺操作要点
a、 砂石泵启动前要检查吸水系统密封情况,从砂石泵吸入口直到钻头冲碴口上,发现密封不好及时处理。
b、砂石泵启动前,应将钻头提高孔底约200mm,各阀置于正循环工作状态下,按下泥浆泵启动,直到孔口返水时再启动砂石泵,关闭泥浆泵。压力真空表读数降至-93至-100kpa,此时砂石泵出口排浆正常,即可进入正常运转。
c、钻进中应细心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变化情况,注意观察排碴的种类、形态和大小,认真观察出水口的冲洗液流量大小调整钻进参数,适当控制钻进速度。
d、钻进应防止孔底钻碴堵塞钻头吸碴口。
e、钻进粘土层时,进尺缓慢甚至不进尺,应设计合理的钻头,吊起钻具轻压慢转钻进,或调节冲洗液相对密度和漏斗粘度,适当增大泵量,从孔口投入石块、砖头,解除钻头泥包或糊钻。
f、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要立即拆杆提钻,应将钻头提离孔底1-2m,关掉泥浆泵,用钻头高速旋转10分钟以将孔泥块打碎,再开泵上下抖动钻杆冲孔,将孔的沉渣充分派出,以免在孔搁置时,产生大量沉渣,不利于以后工序施工。
g、及时换浆和排碴,保证泥浆净化
为提高钻进效率和保证孔壁稳定,必须及时换浆和排碴,回转钻进过程中每孔必须更换2~4次泥浆,确保泥浆性能指标满足钻进成孔需要。
(6)浆护壁及成孔
1、制泥浆:以膨润土为原料,采用人工制浆或泥浆搅拌机制浆。施工过程中泥浆循环使用,循环泥浆比重严格控制在1.15~1.20之间。粘土含胶体率大于95%;含砂率小于4%。对新制泥浆及再生泥浆设专人采用专用仪器进行质量控制。本工程有地基粉细砂层,宜形成流沙,容易造成塌孔。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泥浆质量。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4-2。
表4-2 泥浆技术指标表
23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项目 1 2 3 4 5 6 名 称 比重(g/cm3) 粘度(s) 失水量(ml/30min) 泥皮厚度(mm) 含砂量(%) PH 值 新 制 泥 浆 1.06~1.10 18~28 ≤20 ≤3 ≤4 8~10 循环再生泥浆 1.10~1.25 23~30 30 ≤5 ≤5 ≤11 废弃泥浆 ≥1.25 >30 >30 >5 >5 >11 成孔过程中,泥浆循环系统应定期清理,确保文明施工。泥浆池实行专人管理,为保证施工安全,泥浆池四周应用警示带加以围蔽。废弃泥浆通过罐车运出场地。对钻孔所出碴土,配备一台专用挖掘机专人处理,处理后的碴土经数次翻晒成干土后外运。
2、成孔
旋挖钻机采用筒式钻斗,钻机就位后,调整钻杆垂直度,注入调制好的泥浆,然后进行钻孔。当钻头下降到预定深度后,旋转钻斗并施加压力,将土挤入钻斗,仪表自动显示筒满时,钻斗底部关闭,提升钻斗将土卸于堆放地点。钻机施工过程中保证泥浆面始终不得低于护筒底部,保证孔壁稳定性。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卸土和泥浆撑护孔壁,反复循环直至成孔。
(7)钢筋笼加工
1、钢筋笼采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尺寸严格按设计图纸及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要求进行控制。主筋与箍筋间采用点焊。
2、制好的钢筋骨架必须放在平整、干燥的场地上。并垫上等高的木方。 3、钢筋笼加工完毕,报请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表4-3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项次 1 2 3 4 5 项目 钢筋笼直径 箍筋间距 主筋间距 长度 主筋保护层厚度 允许偏差(mm) ±10 ±20 ±10 ±30 ±20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8)钢筋笼安装 地下四层盖挖结构围护桩,钢筋笼以整节吊装,下钢筋笼时应注意钢筋笼的方向性
24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和钢筋笼预留钢筋的标高。根据地面放样基准标高和围护桩设计标高计算钢筋笼焊接吊装耳环长度,并尽量保持钢筋笼在钻孔的中心以保证围护桩主筋保护层厚度。
1、采用50T汽车吊车下放钢筋笼。为了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变形,采用两点吊。起吊前在钢筋笼临时加木杆,加强其刚度。在上下两节钢筋笼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在孔口进行机械连接,且同一断面的接头面积不大于50%。
2、下笼时由人工辅助对准孔位,保持钢筋笼的垂直度,轻放、慢放,避免碰撞孔壁,严禁高提猛放和强制下入。
3、由于围护桩采用不均匀配筋,下钢筋笼时特别注意钢筋笼的方向性。
4、吊放钢筋笼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钢筋笼轴线与桩轴线吻合,并保证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防止砼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钢筋笼最上端设定位筋,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反复核对无误后焊接定位。
(9)混凝土灌注
下钢筋笼后,立即灌注C30混凝土。根据桩径、桩长合理选择导管
和起吊、运输设备。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主筋间最小净距的1/3。首批灌注的砼初凝时间不得早于灌注桩全部砼灌注完成时间,灌注应尽量缩短时间,连续作业,不得有断桩、混凝土离析、夹泥等现象发生。施工工艺见图4-10所示。
灌注混凝土至桩顶 灌注首批混凝土 悬挂隔水塞或滑阀 安设导管及漏斗 图4-10 水下灌注混凝土工艺流程图
(1)首先安设导管,用汽车吊将导管(直径不小于250mm)吊入孔,位置应保持居中,导管下口与孔底保留30~50cm左右。导管在使用前及灌注4~6根桩后,要检查导管及其接头的密闭性,确封良好。灌注首批混凝土之前在漏斗中放入隔水塞,然后再放入首批混凝土。在确认储存量备足后,即可剪断铁丝,借助混凝土重量排除导管的水,使隔水塞留在孔底。灌注首批混凝土量应使导管埋入混凝土中深度不小于2.0 m 。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应连续不断灌注,灌注过程中应用测锤测探混凝土面高度,推算导管下端埋入混凝
25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土深度,并做好记录,正确指导导管的提升和拆除。直至导管下端埋入混凝土
的深度达到4m时,提升导管,然后再继续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应将井孔溢出的泥浆引流泵送至泥浆池,防止污染环境。 (2)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a、首批混凝土灌注量应保证导管底口埋入混凝土中不小于2.0m,灌注过程中混凝土面应高于导管下口2.0m,每次拆除导管前其下端被埋入深度不大于6.0m。灌注必须连续,防止断桩。
b、随孔混凝土的上升,需逐节快速拆除导管,时间不宜超过15min。
c、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的混凝土应徐徐灌入漏斗和导管,不得将混凝土整斗从上而下倾入管,以免在管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的橡胶密封垫。
d、为确保成桩质量,混凝土上层浮浆在冠梁施工时需要凿除,为此桩身混凝土需超浇50cm,即砼应灌至设计桩顶标高+50cm。 e、浇筑混凝土时应做好记录。
f、当混凝土升到钢筋笼下端时,为防止钢筋笼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孔口固定钢筋笼上端。
②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尽量加快,以防止混凝土进入钢筋笼时其流动性过小。 ③当孔砼接近钢筋笼底时,应保持埋管深度并放慢灌注速度。
④当孔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1~2m后,应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深度,增大钢筋笼在下层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
⑤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混凝土柱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碴土的稠度和比重增大。如出现混凝土上升困难时,可在孔加水稀释泥浆,也可掏出部分沉淀物,使灌注快速进行。在最后一次拔管时,要缓慢提拔导管,以免孔上部泥浆压入桩中。
⑥灌注过程中,如因机械故障、堵管、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断桩事故,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人员报告,研究补救措施。 4.5.2 旋喷桩施工
控制好旋喷桩施工工艺,减少对既有结构的干扰,对整个地铁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1、施工原理
旋喷桩是利用工程钻机把带有三重注浆管钻到土层的预定深度后,通过在管低部侧面
26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的一个同轴三重喷嘴,同时喷出高压浆液和空气两种介质的喷射流冲击破坏土体。即以高压泥浆泵等高压发生装置喷射30MPa左右的压力的浆液,从喷嘴中高速喷出,并用0.7MPa左右的空气,从外喷嘴喷出。在高压浆液流和它外圈环绕气流的共同作用下,破坏土体的能量显著增大,喷嘴一面喷射一面旋转和提升,最后在土中形成圆柱状固体。
旋喷桩气压控制在0.7Mpa左右,浆液的喷射压力大于30MPa,浆液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早强水泥,根据地层需要加入粉煤灰及水玻璃达到止水效果,用量通过试验确定,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9,旋喷桩渗透系数不大于1*10-6/s。
2、施工机械
表4-4 旋喷桩施工主要机械
机械设备名称 高压泥浆泵 钻机 泥浆泵 空压机 汽车吊 污水泵 型号 Y-2型液压泵 工程地址钻机 BW-150型 规格 30Mpa 150型 7Mpa 0.8Mpa 25t 直径150 数量 2 3 2 1 1 3 3、施工流程
关闭气、浆 按照给定的技参数旋转提升至桩顶浆液拌制 开启压缩空气 钻孔至底 喷钻机就位、调整角度,使钻机的垂直精度控制在1%开启浆泵 废浆处理 成桩完毕 图4-11 旋喷桩施工流程图
4、施工方法
27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由于旋喷桩作用围及桩距影响,采取间隔法施工,控制相继施工两桩间距不小于2m,且相邻两桩的施工时间差为不小于48小时。
1)钻机就位
钻机严格按设急病经测量放线的孔位去对中,保持钻机垂直,施工时旋喷管的允许倾斜不大于1%。
2)钻孔
本次双管旋喷采用钻机引孔,钻进深度均能达到50m以上,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 3)插管
插管是将旋喷管插入地层预定的深度。使用地质钻机钻孔完毕,必须拔出岩心管,并换上喷射注浆管插入预定深度。在插管过程中,为预防泥砂堵塞喷嘴,可边射水、边插管,水压力一般不超过1Mpa。水压过大,易将孔壁射塌。
4)喷射作业
当旋喷管插入设计预定的深度后,由下而上进行喷射作业,直至设计的桩顶深度。施工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检查注浆压力、注浆的流量、浆液的水灰比、旋喷机的旋转速度、提升速度、浆液的初凝时间等,并做好施工记录。
5)冲洗
喷射作业完成后,应把旋喷管、高压管、高压泵等机具清洗干净,不得残存水泥浆,通常把浆液换成清水,在地面上喷射,以便把泵、管的水泥浆液排除干净。
6)移动旋喷机具
将旋喷钻机移至新的孔位,重复上述步骤完成下一个桩的旋喷工作。 5、施工中注意事项
1)钻机或旋喷机就位时机座要平稳,立轴和转盘与孔位对中,倾角误差不得大于1%。 2)喷射注浆前要检查高压设备管线系统,设备的压力和排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管路系统的密封必须良好。
3)旋喷桩施工长度以设计图纸为准。 4)旋喷桩施工应尽量填充满桩间空隙。
5)为了加大固结体尺寸或遇深层硬土,可以提高喷射压力或降低提升速度。 6)冒浆的处理,在旋喷桩处理中,往往有一部分土粒随着一部分浆液沿着孔壁冒出地面。通过对冒浆的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土层况、旋喷的大致效果和旋喷参数的合理性。冒浆量小于20%为正常现象,超过20%或完全不冒浆,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28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若地层中由于空隙引起的不冒浆,要在浆液中掺入适量的速凝剂或增加注浆量填充空隙后继续正常旋喷;若冒浆量很大时,应提高喷射压力、缩小喷嘴直径或加快提升和旋转速度。对于冒出地面的浆液,若能迅速地进行过滤、沉淀除去杂质和调整浓度后,可予以回收利用。
6、常见故障的处理
喷嘴或管路被堵塞,压力骤然上升,预防措施:
1)高压泵或注浆泵的吸水管进口和水泥浆储备箱的滤网规格以2mm左右为宜,筛网的面积不要过小。
2)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检查浆管的通道,在插管前要用塑料薄膜包扎好喷嘴。遵循设备的开启顺序,待运转正常后(待泵量、泵压正常后),才开始注浆。
3)加强注浆泵的维护保养,保证注浆过程中不发生故障,避免水泥浆在管道中沉淀而堵塞。
4)若喷射过程中出现水泥供不应求,应抽送清水将注浆管中的水泥浆顶出喷嘴后才停泵。
5)喷射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机具。
高压泵排量达不到要求或压力上不去,其处理方法是:
1)检查阀、活塞等易损部件,及时更换磨损大的部件,有杂物影响阀关密时,要及时清理。
2)检查吸水管道是否畅通、漏气,避免吸水空气,尽量减少吸水管道的流动阻力。 3)检查活塞的循环次数是否达到要求,消除传动系统中的打滑现象。 4)检查安全阀、高压管路,消除泄漏。
5)检查喷嘴直径是否符合要求,更换过度磨损的喷嘴。 4.5.3钢管柱施工
钢管柱是盖挖法施作地下结构的重要工程构件,它首先作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柱,在四层盖挖底板结构尚未封闭前,承受地下各层已施作完毕的框架结构自重及各种施工荷载,底板封闭后,它又做为车站的永久性的主要竖向承载与传力结构,钢管柱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盖挖逆作结构的整体质量。钢管柱桩基采用Φ2000钻孔灌注桩,共92根;钢管柱为Φ800壁厚20mm,钢材Q235B。
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施作钻孔灌注桩→孔桩的清底→吊放孔桩底部圆形基础钢筋
29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笼及钢护筒→首次灌注钻孔桩底部圆形基础混凝土至设计位置(A区砼)→钢护筒就位后顶部设封口钢板→圆形基础混凝土的养护→安装并准确定位自动定位器→浇筑定位器下部及B区砼,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用细砂填充C区→吊放安装钢管柱→钢管柱上端与钢护筒连接可靠、顶部设封口盖板→浇注D区混凝土,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用细砂填充E区→灌注F区钢管柱混凝土至设计位置。
图4-12 钢护筒钢管柱施工流程示意图
2、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整平夯实,施工人员的到位,吊装护筒和钢筋笼的吊车的配置,钢筋笼、钢护筒及钢管柱等材料到位,定位器等材料的进场备置等。机械准备:钢护筒及钢筋笼整体吊装总重约21t,钢管柱单根重约17t,由于院场地狭小因此考虑100t吊车才能满足现场要求,电焊机4台;现场人员准备:吊装施工人员15人,技术主管1名、值班技术员1名,分三班,每班专职安全员1名,分3班。
2)钢管柱底部钢筋笼及钢护筒的吊放及就位
在钢筋笼绑扎平台上架设绑扎支架,按设计及规要求绑扎钢筋笼。准备工作完成后,用100t吊车缓缓起吊钢筋笼,对准钻孔桩口缓慢入孔。如钢筋笼入孔不顺,则不可强行入
30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孔,将其提出修整后,重新入孔。钢筋笼入孔放稳后桩头外露5.5m,将钢筋笼与钢护筒搭接部分可靠焊接,焊接长度为5.1m,焊接完毕后将钢筋笼与钢护筒整体吊装放入孔中,采用“井”型工钢支架进行钢护筒的锁口,人工定位钢护筒,特别注意钢护筒顶面标高及中线,而后用工字钢将钢护筒与护壁结构预埋件焊接,以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护筒及笼体移位,影响后期钢管柱的锚接。(注:钢护筒与钢筋笼连接过程中如果搭接段的长度过长也可采用吊装前地面焊接,然后整体吊装的方法。)
图4-13 “井”字形支架
图4-14 钢管柱及钢套筒桩基构造示意图
3)首次灌注钻孔孔桩底部圆形基础混凝土至预定位置
31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圆形桩基础混凝土采用水下砼灌注法。混凝土浇筑面标高要到达首次浇注指定位置及A区砼浇注,为确保基础混凝土质量,基础混凝土面超灌出15cm,且砼要将钢护筒埋深1m。当桩基础砼到达设计强度后抽干护筒泥浆及残留水,凿除孔浮浆及桩头约1.5~2m,准备定位器的安装。
4)定位器的安装
在孔桩顶测放十字轴线,同时在钢护筒下端测放定位器标高控制点,标记于钢护筒钢板上。而后施工人员携带定位器、及其他配件进入桩底,并做好通风、电气焊的准备工作。从上端桩口将钢管柱中心点投至桩底,施工人员依据中心点调整定位器中心,依据四个方向的标高控制点调整标高。首先安装定位器的托板兼封顶板及定位钢板,通过旋转预埋件下的螺栓,调整定位器的标高及水平度,然后在定位钢板上安置定位器,精确校正位置后,焊接固定。
为保证钢管柱安装精度,预埋件的安装必须牢固准确。定位器的安装必须做到安装前精确放线定位,安装后重新复验。安装完成后进行B区砼的浇注,在浇筑B区混凝土时,要尽量避免对定位器的冲击, B区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用细砂填充C区。
自动定位器的设计见图4-15、4-16。
图4-15 定位器剖面图
32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图4-16 定位器平面图
5)、钢管柱的吊放安装
钢管柱共分三节一次整体吊放入钢护筒,在钢管柱管顶对称焊接设置一对吊耳,同时在吊耳侧加焊肋板,以确保钢管柱处于最不利位置时,吊耳不发生侧翻破坏现象。准备工作完成后,用履带起重机采用两点起吊法吊装钢管柱,将管体缓慢吊起,至垂直位置,放置稳定后,慢插入孔,钢管柱底部嵌入定位器,其管端稳固座落于定位器定位板上,用手电筒直接观察钢管柱底与定位器的吻合程度。其后对钢管柱上端精确定位,在钢护筒侧壁与钢管柱之间设四根带花篮螺栓的扣件,对钢管柱位置进行微调,这四根扣件位于桩顶部平面上经过钢管柱中心的两个垂直方向上。精确校正钢管柱顶标高、纵轴线位置,垂直度后,用工字钢将钢管柱管顶与钢护筒焊接牢固。由于钢管柱下端平面位置、标高、垂直度已由定位器确定,钢管柱上端空间位置校定后,即可认为管顶与管底在垂直方向投影重合,钢管位置已精确定位,钢管柱就位后顶部设封口钢板,防止异物落入柱。钢管柱上端固定方式见图4-17。
图4-17 钢管柱上端固定方式大样图
33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表4-5 钢管柱吊装就位允许偏差(mm)
序号 1 2 3 4 5 6 检查项目 立柱中心线和基础中心线 立柱顶面标高和设计标高 立柱顶面不平度 各柱间的距离 各立柱不垂直度 各立柱上下两平面相应对角线差 允许偏差 ±5 +0,-20 ±5 间距的1/1000 长度的1/1000,最大不大于15mm 长度1/1000,不大于20mm 备注 6)、钢管柱上端固定
钢管柱准确定位后,将钢管柱上端固定。在顶部挖孔桩护壁预埋件与钢管柱之间焊接四根I16工字钢。这四根工字钢位于桩顶部平面上经过钢管柱中心的两个垂直方向上,定位工字钢焊接完毕后,撤除微调花篮螺栓扣件,钢管柱上口用封口钢板覆盖。
7)、灌注钢管柱外圆形基础混凝土(D区)至设计位置
钢管柱外圆形基础混凝土及D区混凝土采用直升导管法浇筑。浇筑时注意环向撒布混凝土,通过测算混凝土浇筑量及测绳测量控制混凝土浇筑面标高,为确保基础混凝土质量,基础混凝土面超灌出15cm,待施作车站底板结构时凿至设计标高。
8)、钢管柱外环形回填及固定
D区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用细砂填充E区。钢管柱与钢护筒之间的填充材料为细砂,填充方法为沿钢管柱四周均匀填入。
9)、 灌注钢管柱混凝土(F区)至设计位置
钢管柱混凝土为C60高性能微膨胀砼,采用高抛法浇筑,产重型插入式振捣器入管插入砼面振捣,并随混凝土面提高而提升,该振捣器作用半径为1m。混凝土浇筑至管顶后,将混凝土面找平抹实。
10)、钢护筒处理
由于钢护筒与钢筋笼整体焊接在一起且浇筑在砼里,因此钢护筒需一次性投入,不能拔出,在施作结构过程中根据盖挖的施工工艺每层开挖每层逐段割除。 4.5.4 冠梁施工
桩顶冠梁尺寸为800×800m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30混凝土,主筋为Φ28钢筋,钻孔灌注桩主筋锚入冠梁中。
1、冠梁施工工艺流程
基槽开挖→凿桩头→浇筑混凝土垫层→绑扎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34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拆模
2、冠梁施工方法 1)基槽开挖
冠梁基槽一次性开挖到位。基槽开挖前由测量组放出基坑开挖边线和高程基准点,并测出基坑平面的地表实际高程,以此确定基底开挖深度。基槽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由于场地条件限制及周边无建筑的等设施,拟采用1:5坡度开挖,在开挖过程中采用土钉墙支护,土钉为直径100mm孔横纵向间距1500mm配1φ25钢筋,长度3米孔注1:1的水泥砂浆,挂网喷射混凝土对边坡土体进行支护,网喷支护采用φ8150×150mm钢筋网片(坡面满布,搭接15cm)+100mm 厚C25喷射混凝土,开挖后碴土集中堆放且及时运走。冠梁基坑开挖后,基坑边搭设脚手架临时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m。
2)凿桩头
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人工凿除桩头混凝土至设计桩顶标高,严格控制剔除深度,保证凿除至密实的混凝土面。且对桩顶进行凿毛处理,以利冠梁混凝土与其紧密联结,注意保护好预埋的测斜管。
3)垫层施工
将基坑底桩间土体整平后浇筑一层5cm厚的C15混凝土垫层,用以保护钢筋施工不受泥土污染。
4)钢筋制作、安装
冠梁钢筋现场进行绑扎,钢筋在加工使用前,应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调直后使用。
纵向钢筋直径d≥22采用机械连接,其他可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或搭接焊接头;钢筋的接头应错开,在同一连接区段接头的面积百分率不大于50%。采用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连接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采用机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的搭接长度;凡接头中心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围的焊接、机械连接或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同一连接区段接头的面积百分率不大于50%)为1.4倍LaE(LaE为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搭接焊接接头长度为:单面焊10d,双面焊5d,且优先采用双面焊,焊缝厚度均为0.4d(d为被连接钢筋直径,被连接钢筋直径不同时,取较大钢筋直径);机械连接采用Ⅱ级接头(同一连接区段接头的面积百分率不大于50%)。当钢筋必须在同
35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截面连接时,应采用Ⅰ级机械接头;各种接头必须满足相关规、规程及技术规定等要求,确保质量。
钢筋加工尺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钢筋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护好预埋的测斜管 6)支模
冠梁模板采用竹胶板,背楞采用100×100mm方木,采用Ф48×3.25mm钢管脚手架支撑,保证支撑牢靠,模板稳定。
7)冠梁混凝土浇注
冠梁采用C30商品混凝土,分层循环浇注,分层厚度为30~40cm。混凝土浇注时同一施工段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注完毕,混凝土从运输车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要求在气温低于25℃时不得超过180min、高于25℃时不得超过150min。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20~30s为宜,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分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浇筑完成后,用抹子收光、抹平三遍。混凝土初凝后,表面覆盖麻袋或草袋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七天,且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4.5.5土方开挖施工
土方开挖采用纵向分段,竖向分层的开挖方法,严格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高度,保证基坑变形在设计允许围,减少施工给既有地铁结构的干扰。土方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土方装入吊桶,然后利用垂直提升设备从预留的施工洞口调运至渣仓,再采用装载机装入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渣点。由于该施工区域场地狭小,且工期紧,为保证出土效率的提高,因此渣仓设置在结构顶板上(结构设计时施工荷载计算已考虑,不超过70KN/m2)。
第一阶段,开挖基坑至冠梁下(然后施工桩顶冠梁、结构顶板梁及顶板)。
第二阶段,顶板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纵向分层开挖基坑至地下一层楼板下(然后施工地下一层楼板梁,楼板及地下一层侧墙)。
第三阶段,楼板及地下一层侧墙达到设计强度后,纵向分层开挖土体至地下二层基坑底(施工地下二层中板梁,中板及地下二层侧墙防水层及侧墙)。
第四阶段,中板及地下二层侧墙达到设计强度后,纵向分层开挖基坑至地下三层基坑底(然后凿除桩基顶混凝土,施工地下三层中板梁,中板及地下三层侧墙防水层及侧墙)。、
36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五阶段,中板及地下三层侧墙达到设计强度后,纵向分层开挖基坑至地下四层基坑底(然后凿除桩基顶混凝土,施工底板垫层,铺设底板防水层,施工地下四层底板、侧墙结构)。
每阶段土方开挖均按“分层法”进行,每层取土高度不得大于2m。土方开挖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掘机开挖,挖掘机每次分别开挖至顶板、中楼板及底板下表面标高以上0.3m处时,改由人工开挖并清底,以减小对基底土的扰动。
土方开挖施工注意事项:
①基坑开挖前必须先进行降水施工,确保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1.0m。 ②基坑分层、对称开挖,分层高度不大于2m。
③基坑开挖后应检验钻孔灌注桩暴露面,是否符合有关规规定的要求。
④基坑开挖至各阶段顶板、中楼板及底板的设计标高时必须停止开挖,及时施做中楼板及边墙,确保钻孔灌注桩的变形在设计允许围,中板及边墙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开挖。
⑤在开挖至底板标高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槽,如有软弱土层应进行处理并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⑥施工过程中应将现场实际地质情况与地质勘查资料进行核对,若有不符应立即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及勘查单位,共同确定处理意见,以满足设计要求。
⑦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地层残留水,应从桩间打设引水导管将残留水排净,或地层情况必要时采用注浆措施对土体进行加固,以保证基坑的支护安全。 4.5.6桩间支护
及时喷射桩间混凝土,避免基坑外漏时间过长,是保证基坑稳定,减少对既有地铁结构干扰非常重要的措施。
(1) 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 人工修整桩间土体 37 喷射底层砼 喷射砼拌合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图4-18 桩间支护工艺流程图
(2)桩间网喷支护施工
为了减少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干扰,桩间网喷施工应注意:
① 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作业,采用自上而下,随挖随喷的方式进行,两次喷混凝土作业应留间隔一定的时间,为使施工搭接方便,每层下部30cm暂不喷射,并做45°的斜面形状。每次喷混凝土完毕后,及时检查厚度,若厚度不够须进行补喷达到设计厚度,禁止将回弹料做为喷射料使用。
② 钢筋网布设采用φ6.5150×150的单层钢筋网,钢筋网片采用250mm长的Φ16自扩底锚栓固定在灌注桩上,网喷厚度根据现场实际尺寸确定。支护型式详见图4-19
图4-19 桩间网喷支护结构形式
③ 网喷作业后,在喷射混凝土终凝前及时将表面修整平整,满足防水板铺设时对基面平整度的要求。
38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④ 对于有渗水点的部位,应埋设注浆管,为后期注浆止水提供条件。
⑤ 对于和既有地铁结构距离较近位置,开挖深度不易过大,且网喷不能外露时间过长,及时支护,且支护参数根据现场监测情况适当调整。
⑥ 桩间网喷各项材料满足试验要求,为结构稳定提供保证。 4.5.7主体结构二衬施工
施工原则:为了保证基坑结构稳定,应及时施做结构二衬,形成环向支撑体系,保证既有结构的安全和运营正常,二衬施工顺序是先施工楼顶(底)板,再施工边墙,且楼顶板和边墙结构二衬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挖下层土体。
1、顶板及顶板梁结构施工
顶板及顶板梁底面模板采用地模,具体做法是,机械开挖至顶板底面标高以上20cm处改由人工进行清底至顶板底标高处并整平,然后将顶板梁及侧墙结构的外轮廓线外扩30cm后准确在现场放样并用灰线标示出来,沿着灰线采用人工进行开挖沟槽至顶板梁底面标高(侧墙开挖至冠梁底面标高)处并整平,在开挖后的土基表面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水泥砂浆的厚度不小于2cm,抹面后大面平整度不大于5mm,且应保证基面应满足如下条件:D/L≤1/10。(其中 D:相临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最大深度;L:相临两凸面间的最短距离)。顶板梁及侧墙模板采用加气砖砌筑,表面(靠近结构一侧)用水泥砂浆抹面处理,背后空隙用砂砾回填密实。待抹面的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能承受施工人员在其上行走不破坏的程度时,在其上满铺一层1.5mm厚PVC塑料板,并用锚钉(水泥钉)将其固定牢固。见下图4-20所示:
图4-20 顶板、顶板梁结构模板工程示意图
2、中楼板及侧墙结构施工
39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中楼板及中梁施工
中板及中梁底面模板采用地模,做法同顶板及顶板梁。见下图4-21所示:
图4-21 中楼板(中板梁)底模施工图
中楼板上侧墙部分模板采用背贴5cm厚方木的木胶板拼装而成,采用锚筋和撑杆固定牢固。
(2)侧墙施工
侧墙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固定及支撑结构采用特制的型钢组合三角支架,在中楼板(底板)施工时事先预埋好固定支架的地锚螺栓,单组模板长度不超过12m,在每组钢模板顶部及中间部位各设置两个混凝土灌注口(灌注口纵向间距6m),灌注口采用活动盖板制作,可灵活打开或关闭,既可作混凝土灌注又可作振捣和观察浇筑情况使用。所有灌注口和型钢组合三角支架联接处要用槽钢做加强处理,保证模板和台架的连接要可靠,确保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见下图4-22所示。
挡头模板采用5cm厚木板拼接,并用Ф25钢筋加固牢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变形、不漏浆。
40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图4-22 侧墙模板构造图
3、底板结构施工
土方开挖到基地设计标高并经验槽合格后,先施做C20素混凝土 ,然后施作防水层及其混凝土保护层,待保护层强度能满足作业人员在其上行走时即可进行钢筋绑扎。底板梁的侧模采用背贴5cm厚方木的木胶板拼装而成,采用钢管脚手架固定牢固。
4、钢筋施工注意事项: (1)钢筋加工
1)有加工好的钢筋,一律按规格、型号挂牌,分别存放,并作好防锈工作。设专人负责。
2)钢筋用切断机切断,所有弯钩用弯曲机成型。 3)特殊部位的钢筋须放大样。
4)根据施工设计图及规要求,盖挖及地上结构的梁与柱的纵向钢筋直径d≥22采用机械连接,中楼板、底板及侧墙钢筋直径d≥25采用机械连接(机械连接接头全部采用车丝螺纹套筒连接,为I级接头)。钢筋连接采用搭接焊接时,接头长度为:单面焊10d,双
41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面焊5d,且优先采用双面焊,焊缝厚度均为0.4d(d为被连接钢筋直径,被连接钢筋直径不同时,取较大钢筋直径)。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时,绑扎搭接长度为1.4倍LaE。
(2)钢筋在加工弯之前调直,须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都清除干净。 2)钢筋调直,无局部折曲。
3) 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4)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均严格按设计加工,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弯起钢筋弯成平滑曲线,曲率半径r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或12倍(螺纹)。 ②筋末端设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3)钢筋连接及安装
1)根据相关规,保证高质量的连接接头,钢筋的接头应错开,在同一连接区段接头的面积百分率不大于50%。采用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连接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被的搭接长度;凡接头中心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围的焊接、机械连接或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本工程所用机械连接接头均为Ⅰ级接头,机械连接接头可设在同一截面。各种接头必须满足相关规、规程及技术规定等要求,确保质量。
2)钢筋接头设置在钢筋承受力较小处且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小于10d。 3)钢筋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4-6 钢筋绑扎位置允许偏差值(mm)
项目 箍筋间距 主筋间距 列间距 层间距 钢筋弯起位移 受力钢筋保护层 允许偏差 ±10 ±10 ±5 ±10 ±5 4)绑扎连接时尽量减少现场焊接,焊接时应在防水板上面加垫木板或石棉板隔热层,以免防水板被烧坏;钢筋与模板间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强度的砼垫块,以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为:底板(梁)、侧墙(壁柱)外侧为50mm,侧为40mm;中楼板、中楼板梁、框架柱及中墙为35mm。
42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5)钢筋绑扎前检查中线、标高,钢筋绑扎时必须严格控制尺寸,避免侵入净空。 5、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1)立模时结构控制线位置应准确无误,水平、断面尺寸和净空大小符合设计要求。 (2)立模排板时,侧模和顶板的零节均设在墙脚和拱脚处,不足整块模板处采用木模板取代(外贴PVC板),做到板缝顺直、通畅。
(3)为保证模板间的接缝密贴,防止砼的浆液向外渗漏,钢模板之间采用L形插销及U形卡进行连接,贴止浆条,在装拆和搬运时要防止模板变形和丢失配件。
(4)施工缝挡头板镶在钢模板侧,在背衬工字钢肋上焊一箍环,中间可插入φ50的短钢管加固挡头板。
(5)模板应涂刷脱模剂。结构表面需作处理的工程,严禁在模板上涂刷机油。 (6)安装拱模板时,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
(7)各种连接件、支撑件及加固配件必须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模板拼缝要严密。各种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要准确,固定要牢固。
6、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1)中楼板、底板及顶板砼施工
为保证砼浇筑时流动性,砼坍落度为18~22cm。浇筑时应进行分层对称均匀浇筑,采用人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要轻提轻放以免破坏防水层和止水带。中楼板砼结构为承重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才可开挖其下方土体,混凝土终凝后立即用麻袋片覆盖并洒水养护,砼养护期不少于14天。
(2)边墙混凝土施工
边墙砼为钢筋砼,为保证砼的流动性,坍落度宜采用18~22cm,粗骨料采用5~20mm的级配良好的碎石。砼浇筑时应由下而上分层对称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不超过40cm,采用附着式平板振动器和人工插入式振捣器充分配合振捣。每层的浇筑顺序应从砼已施工端开始,以保证砼施工缝的接缝质量和便于排气。砼灌筑过程中应始终有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现场值班,组织好放料、停料及振捣时机,特别应注意泵送的压力控制,既要保证砼浇筑饱满又要避免挤跨支撑支架或涨模。
根据砼硬化时的强度增长规律和施工经验,夏季砼拆模一般在24~36小时后进行,冬季则根据同条件混凝土试件强度确定具体拆模试件,拆模后砼应立即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必要时须有升温养护措施,脱模后,下一组就位前应将模板表面的混凝土浮浆清楚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43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3)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1)砼灌筑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施工缝、变形缝止水带等进行检查,清除模板杂物,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灌筑砼。
2)砼灌筑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模板、支撑、防水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在侧墙顶部距离两端头各1m处以及中间位置,施工时各预留一个Φ50的圆形检查孔 (兼作排气孔),当砼灌筑时将此检查孔打开用以检查砼灌筑是否密实、饱满,当有混凝土溢出时用棉纱堵塞此孔。
4)地下三层侧墙砼施工时将钢管柱包在侧墙浇筑成整体,浇筑过程中注意振捣确保侧墙砼的质量和侧墙砼的密实性。
(4)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砼浇筑施工应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浇灌时适当放慢速度,振捣时避免因漏捣而引起蜂窝麻面或因振捣时间过长、过短所引起的翻砂和捣固不密实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浇筑砼的间隙时间应控制在允许围,间隙时间超出允许围时必须待其达到强度要求,对其按施工缝有关要求进行处理后方可再进行砼浇筑。
2)施工缝及变形缝的处理
施工缝的处理,除严格按照设计和技术规的有关要求进行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分次浇筑砼时,必须在原浇筑的砼达到规定的强度要求后,方可再进行砼浇筑。 ②在原砼表面再次进行砼浇筑前,应清除原砼表面的浮浆及脆弱表面层,对砼表面进行凿毛,露出粗骨料,使其表面呈凹凸不平状。
③彻底清扫原砼表面的泥土,松散骨料及杂物,让砼表面充分吸水、润湿。 ④施工缝的防水板和止水带安装应顺直、密贴,安装位置和方确。砼浇筑前应对其有无破、位置是否正确等进行严格检查,在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⑤砼浇筑时,对接缝处适当地进行重覆振捣,使其密贴,同时应注意防止防水板及止水带的位移和破损。
3)砼模板拆除应根据不同结构部位模板的受力情况及其对砼强度的要求,分期、分批拆除。拆除模板应尽量避免在砼散热高峰期进行,避免因模板拆除过早引发结构裂纹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要求,严禁未经实验人员同意提前脱模,脱模时不得损伤砼。严禁随意提前拆模时间,以减少荷载变形引起的裂缝。
4)砼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44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砼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同时,应清除模板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
5)砼的浇筑高度
砼自高处倾落的自由倾浇高度,即从料斗、溜槽、串筒等卸料口倾落入模板的高度,不应超过2m。
6)砼浇筑的间歇时间
砼浇筑应连续进行,如确因特殊原因导致两层砼间的间歇灌筑时间超过下表的规定时,其间歇层则应按施工缝处理。
7)砼浇筑层厚度与振捣
①采用插入式振捣,砼浇筑层厚度每层40cm厚,不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表4-7 灌筑混凝土允许间歇时间(min)
材 料 浇筑时气温t(℃) 普通硅酸盐水泥 20~30 10~20 5~10 90 135 195 矿渣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120 180 — 注:表中规定的时间未考虑外加剂作用及其它特殊施工和砼本身温度的影响。 ②插入振捣器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更不得放在钢筋上,振捣机头开始转动后方可插入砼,振完后应徐徐提出,不能过快或停转后再拔出来。
③振捣靠近模板时,插入式振捣器机头必须与模板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5~10cm。 ④拆模后及时对砼进行养护,采用专人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4.5.8 深孔注浆施工
为了保证基坑受力稳定,防止基坑变形,同时达到止水效果,在土体较差的地层、监控量测变形和渗水量较大位置进行深恐注浆处理。
①注浆工艺参数
注浆管采用后退式(WSS)注浆施工,分节钻孔,每节长度为1.5m,两节之间采用双孔专用接头和专用钻头钻孔。单根注浆管长度为土方开挖高度,钻孔角度为15°~25°不等。
A.注浆终压:第一顺序施工孔0.2~0.5MPa,第二顺序施工孔:2.0~5.0MPa; B. 钻杆回抽幅度:约15~20cm;
C.注浆速度:与地层孔隙及连通情况、地层密实度有关,因此注浆速度暂定为每分
45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钟不大于10~20L;
D.注浆结束标准:注浆量与注浆压力双控注浆,每根导管注入规定浆液,压力达到注浆终压,即可结束注浆。如压力长时间不上升,流量不减少,可能为跑浆现象,采用间歇注浆。
E. 注浆材料及浆液配比:导管注浆材料及配合比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和要求采用以下几种:
改性水玻璃浆:配合比为硫酸:水玻璃=1∶1.8~1∶2.2,PH=3.1~3.5。主要适用于无水的粉细砂层。
纯水泥浆:掺入10%微膨胀剂的普通水泥,水灰比0.45~0.6。主要适用于砂卵石层及无水中粗砂层。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为35Be'。水泥浆液水灰比为1∶1~1∶1.2;水泥浆液与水玻璃体积比为1∶1。主要适用于细砂、粉砂、粉土层及带水的砂层。
②注浆量
按照钻孔施工顺序图,钻孔完成后即进行该孔的注浆,全段总注浆量如下: 注浆量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L=V* n*a*β*h
式中:V—注浆围土体体积根据设计围计算;h—注浆长度;N—地层(砂层和卵石层)孔隙率;a—浆液充填系数;β—浆液损失率,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取值。
③钻孔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23 钻进 回次加尺 直至设计孔深 封孔 注浆 现场准备 测量放线 钻机安装 调整钻机对孔位 图4-23 钻孔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④钻进成孔
注浆孔采用TXU-750型钻机成孔,钻杆采用φ42中空钻杆,钻机按照指定的位置就位,调整钻杆角度,对准孔位后,钻机不得移位。按注浆长度及注浆围要求,要严格掌握钻杆深度,要慢速运转,掌握地层对钻机的影响情况,以确定该地层条件下的钻进参数.密切观察溢水出水情况,若出现大量溢水时应立即停钻,分析清楚实际原因后方可继续施工。
⑤退出钻杆
46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严格控制退出速度,每次退出不大于200mm,均速后退.退出后的钻杆应及时清洗干净,以备后用。
⑥注浆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
冒浆:注浆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地表及相邻管线的变化情况,由于浆液的进入,引起地层变化,封闭强度较低的地方,首先可能会冒出浆液,这就需要在冒浆处加以堵塞,必要时采取间歇注浆方式,以保证浆液有效的注入地层。
注浆压力变化:注浆过程中,压力要在控制围之中,过大或过小的注浆压力都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如果压力过低应该检查是否有漏浆之处,或浆液通过地下某些管道流走,压力过高应检查是否管路或混合器被堵塞。施工时需要观察好注浆终压不能高于规定的注浆压力值。
凝胶时间变化:凝胶时间需要根据被加固土体的性质来调整。地层含水量大时,浆液容易被地下水稀释,影响固结效果,需要缩短凝胶时间;含水量少,为了扩散一定围,需要延长凝胶时间。凝胶时间由双液浆的混合比例来控制,水泥浆比例高,凝胶时间短。需在现场根据地质情况调控,才能满足施工要求。
注浆量调整:地层的注浆量是否合适是地层加固的效果的体现,采用隔孔注入方式,这样既避免注浆孔互相影响,又使后注孔起到补充先注孔的作用,保证土体浆液扩散均匀
⑦施工注意事项
A、严格按要求加工和打设深孔注浆管,对土体进行超前注浆加固和止水,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置注浆浆液。
B、钻孔打设注浆管之前,一定要核实打设注浆管土体围是否存在地下管线,如有管线需探出管线,钻孔打设注浆管时绕开管线。
C、注浆时注浆压力控制在1~2Mpa,并保证注浆饱满,同时以监测信息为指导,防止地表隆起和管线破坏。
D、注浆过程中要随时监测,及时进行数据反馈,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地表、管线及建筑物的变化情况。 4.5.9补偿注浆
为了有效控制控制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干扰,同时对基坑渗水较大位置还将进行补偿注浆。补偿注浆根据结构与既有地铁结构的位置关系分为两种:洞补偿注浆和地面补偿注浆,结构净距大于5米的区域采用洞补偿注浆,小于5米的区域采用地面补偿注浆。
洞补偿注浆管采用注浆管Φ42,L=2.0m,间距沿围护桩间布置,竖向间距为1.0m,注
47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浆浆液采用1:1水泥浆。注浆管布置如图4-24
图4-24 洞补偿注浆布置图
地面补偿注浆管长度根据既有地铁结构高度布置,每节长度为2.5米,注浆管分为排和双排,间距为0.5m*0.5m, 注浆浆液为1:1水泥浆。布置型式如图4-25、图4-26
图4-25 地面补偿注浆布置平面图
48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图4-26 地面补偿注浆布置剖面图
地面注浆及洞补偿施工方法: ①导管制作
注浆导管采用DN42×3.25mm钢焊管,长度为2.5 m。注浆管一端做成尖形,另一端焊上铁箍。在距离铁箍0.5~1.0m处开始钻孔,钻孔沿管壁间隔200mm,呈梅花型布设,孔位互成90°,孔径6~8mm,见图4-27。
图4-27小导管构造示意图
②注浆施工流程 注浆工艺见图4-28。
49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凿岩机钻孔N清孔钻孔验收Y安装导管地质调查注浆设计N封堵导管浆液选择喷混凝土封堵掌子面注浆参数调整连接注浆管路、调试浆液制备Y注浆作业N补孔注浆差注浆效果分析Y注浆结束N图4-28 径向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1)钻孔
在洞身或地表按照洞及地表注浆位置布置打孔点,钻孔完毕后及时进行清孔,验收合格后进行注浆管安装。
(2)安装注浆管
钻孔结束后安装注浆管,注浆管采用φ42×3.5mm钢焊管,参照小导管进行开孔,注浆管采用锚固剂锚固。
(3)注浆准备
注浆前桩间喷射混凝土封闭,防止掌子面处溢浆。注浆前进行管路调试,检查注浆管路及设备,确保注浆压力表完好,注浆前孔口管埋设牢固,并安装止浆管。
(4)注浆
A、拌制水泥浆:钻孔快完成时,应先加水后加水泥,水泥浆液水灰比按1:1拌和10~20min。
50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B、注浆方案:实行跳孔注浆方案,注浆顺序分区从两侧到拱顶,注浆压力1.5~2Mpa,注浆孔壁与钢管之间用锚固剂填实,孔口设止浆塞,注浆过程中若发生串浆,则关闭孔口阀门待其他孔注浆完毕后再打开阀门
C、注浆用料 :采用1:1水泥浆,水泥采用425号普通水泥,必要时掺水玻璃,水玻璃浓度35Be’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1~1:0.6。
(5)注浆结束标准:
单孔结束标准:当达到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10min以上,单孔进浆量小于20L/min,检查孔涌水小于0.2L/min。
全段注浆结束及评定标准:
A、所有注浆孔均已符合单孔注浆标准,无漏浆现象。 B、注浆后段涌水量不大于5m3/m.d。
C.、选择5%径向注浆孔位进行压水试验,在1.0Mpa压力下,进水量小于2L/m.min。 4.6 防水施工方案
做好织补工程防水是维护后期地铁正常稳定运营的重要保证,因此结构施工过程中,控制好防水施工每一道工序尤为关键。 4.6.1明、盖挖结构防水体系
明挖、盖挖结构采用的是防、堵相结合的防水体系。见图4-29。
明、盖挖结构防水体系 结构自防水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12 裂缝控制:迎水面结构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背水面不得大于0.3mm,且不能有贯穿裂缝。 结构外侧防水层防水
接缝防水(变形缝、施工缝)不得渗漏水 图4-29明挖结构防水体系图
4.6.2暗挖结构防水体系
暗挖结构防水采用防、堵相结合的防水体系,防水体系见图4-30。
51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暗 结 构 防水系 接缝防水(变形缝、施工缝)采用中埋及背贴止水带不得渗漏水 挖结构外侧柔性防水层防水 暗挖主体结构:ECB、EVA防水板 结构自防水 初支喷早强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S10 裂缝控制:结构外围防水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0.2mm,且不能有贯穿裂缝。 抗侵蚀要求:抗侵蚀系数不得小于0.8 体 注浆系统 二衬背后注浆 初支背后注浆 背贴式止水带翼缘后续回填注浆 图4-30 暗挖结构防水体系图
4.6.3 明挖、盖挖结构防水施工
(1)明挖、盖挖结构防水施工围
本工程采用明挖结构防水体系的部位为西侧地下一层商业开发结构;采用盖挖结构防水体系的部位为东侧地下四层商业开发结构。
(2)明挖、盖挖结构防水方法
1、全包柔性防水层防水:地下商业开发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双层聚乙烯丙纶卷材防水复合材料,该产品以聚乙烯EVA树脂为主防水层,加入光屏蔽剂,搞氧剂等表面合成丙纶长丝无纺布,使它具有抗拉强度高,附着力强,抗渗性能好,耐老化,使用寿命长,并且无毒无味,属环保产品,施工简便,稳定性可靠,尤其适合地下防水工程可以在超出含水率8%或只要没有明水的基面上施工。
2、结构自防水:明挖结构二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S10;结构厚度不小于25cm。
(3)结构防水工艺流程 1、底板防水工艺流程
做混凝土垫层 → 铺设双层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 施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 浇注结构底板
52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边墙防水工艺流程
抹桩墙找平层 → 铺设双层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 浇注结构侧墙 3、顶板防水工艺流程
浇注结构顶板 → 铺设双层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料 → 施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4)明挖结构防水施工方法
1、双层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施工 1)施工条件
A、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施工温度宜在5℃以上25℃以下进行,雨天、雪天、5级风及以上天气禁止施工,在施工中遇到雨天要做好防雨措施。
B、找平层验收合格,基层在潮湿的情况下只要无明水便可施工。 2)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粘贴与铺设应按以下规定操作 A、卷材粘贴方向确定。
当有坡度<3%时,卷材宜平行坡面铺贴。坡度>3%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坡面铺贴。 要求: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B、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桩基础钢筋比较集中部位的处理,然后由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
C、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粘贴前,在铺设部位将卷材预放约3至12米,找正方向后,中间固定。将卷材一端卷至固定处,涂胶粘铺,这端贴完后,再将预放的卷材另一端卷回至已粘好的位置,连续粘贴直至整幅。
D、涂胶铺设的方法:首先将已配制好的胶用小容器倒在预粘处的找平层上,胶要连续适量均匀,不露底不堆积,厚度应保持在1mm,然后铺卷材用刮板排气压实,排出多余的胶剂。
E、卷材采用搭接法铺贴,卷材搭接缝宽度:长边与短边均为100mm,上下层、相邻两幅卷材的搭结缝及主防水层与附加层搭接缝应错开1/3幅宽以上。
F、卷材搭结缝满粘,接缝压实后在接缝边缘再涂刷一层水泥素浆将接缝密封严实,接缝不允许有露底、打皱、翘曲、起空现象。
G、立面复合卷材粘贴必须纵向粘贴,自上向下对正,自下向上排气压实,要求基层与卷材同时涂胶,卷材满粘。 2、特殊部位的处理
1)卷材收头处理。 卷材收头是卷材防水层的关键部位,处理不好极易口、翘边、
53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脱落。
2)阴角处理
在阴阳角处,先铺贴增强附加层,附加层宽度为500,在附加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第一遍施工,第一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第二遍施工,长短向搭接不得小于100mm; 见图4-31 。
图4-31 阴角防水层加强做法图
3、涂胶与铺设卷材注意事项
1) 水泥粘结剂涂刮后应随即铺贴卷材,防止时间过长胶中的水份散失影响粘接质量。 2)用刮板排气刮实卷材的同时应注意检查卷材下面有无硬性颗粒及其它物质将卷材垫起,有应将其取出重新粘贴。已铺设完的防水层在水泥素浆具备一定强度前应避免人员在上部回踩踏以免卷材起鼓。防水层验收合格后,尽快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卷材必须平整粘贴于找平层上,不得打皱、翘边,粘贴面积应达85%以上。
4)卷材施工温度高于25℃时,应立即向施工后的卷材表面喷水降温和遮盖养护,防止卷材变形起鼓。
4、防水层检测试验:
防水层施工完毕。由于是地下室无法进行蓄水和临水试验,只能注意检查,发现疑点及时处理。在确认没有问题由三方进行验收后,在卷材面上刷一层水泥素浆,然后作防水保护层,本工程防水保护层采用C20细石混凝土50厚,采用商品混凝土汽车泵进行浇筑底面,而防水挡墙立面的砂浆保护层则不作而采用放置竹胶板临时对防水卷材进行保护,防止绑扎钢筋时破坏卷材,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再取出竹胶板。
(5) 暗挖结构防水施工
54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暗挖结构防水施工围
西侧明挖结构与东侧盖挖结构之间采用暗挖通道连接。 2、暗挖结构防水方法
暗挖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防水采用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初期支护加背后注浆。第二道防线:采用400g/m2土工布+2.0mm厚ECB防水板全包防水处理。第三道防线:结构自防水。暗挖结构二次衬砌采用S10的防水钢筋混凝土,并对二衬及防水层间进行二次注浆
3、暗挖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32。 4、暗挖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及工艺 1)防水施工准备
A、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无明水流,否则应进行初支背后的注浆或表面刚性封堵处理,待基面上无明水流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B、铺设防水板前应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一般宜采用水泥砂浆抹面的处理方法。 C、基面上不得有尖锐的毛刺部位,避免浇筑混土时刺破防水板。
D、基面上不得有铁凸出物存在,否则应从根部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水泥砂浆覆盖。 E、变形缝两侧各50cm围的基面应全部采用1:2.5水泥砂浆找平,便于背贴式止水带的安装以及保证分区效果。
卷材裁剪→大幅预焊 →点粘固定 缓冲层铺设固定 防水板悬挂铺粘 焊接防水板搭接缝隙 焊缝补强 质量检查 移工作台架 下一段防水施工 土工布缓冲层→塑料圆垫片→铁垫片→射钉 卷材质量检查 施工准备 基面处理 1、超挖回填 2、基面处理 3、工作台架及供电线路就位 图4-32 暗挖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55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缓冲层的施工方法
缓冲层采用400g/m2的土工布衬垫。缓冲层采用水泥钉和塑料圆垫片固定于已达到要求的喷射混凝土基面上,固定点之间呈梅花形布设。
缓冲层之间的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搭接部位采用热风焊枪进行焊接。
防水板接缝焊接采用双焊缝热合机将相邻两幅卷材进行热熔焊接,卷材之间的搭接宽度为100mm,接缝为双焊缝,中间留出空腔以便进行充气检查。
3)防水层的检查
A、防水板质量检查方法,见表4-8。 B、防水板铺设质量标准
① 固定点之间呈梅花形布设,拱顶500~800mm;边墙800~1000mm;底板1500~2000mm。
② 在拱部用手托起塑料板,各处均应与基面密贴,不密贴处小于10%。
表4-8 防水板质量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检查容 (1)用手托起塑料防水板,看其是否与喷射混凝土面层密贴; 直观检查 (2)看塑料防水板是否有被划破、扯破、扎破、弄破损现象; (3)看焊缝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漏焊、假焊、烤焦等现象; (4)外露的锚固点(钉子)是否有塑料片覆盖。 焊缝检查 (1)(2)(3)(4)项同上;(5)每铺设20~30延米,剪开焊缝2~3处,每处0.5m,看其是否有假焊、漏焊现象。 (1)(2)(3)(4)项同上;(5)焊缝采用双焊缝,进行水(气)压试验,看其有无漏水(气)现象。 有较高防水要求的工程 一般防水要求的工程 适用围 漏水检查 有特殊防水要求的工程 ③ 防水板焊缝宽度≮20mm,搭接宽度≮100mm,焊接应平顺、无波纹,无焊焦、烧糊或夹层。进行充气检查时,允许压力下降20%。否则应进行补焊,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④ 焊缝每1000延米抽检一处焊缝,每天、每台热合机应至少抽取一个试样。 5)防水层的防护措施 A、施工前防水板的防护
防水板合格品入库后,应摆放整齐、严禁烟火、防潮、防污染。 B、施工中防水板的防护
① 施工现场严禁抽烟,电焊作业时必须采用石棉板遮挡。现场设灭火设备。 ② 严禁穿带钉的鞋在防水层上或未上强度的保护层上走动,加强现场管理。
56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③ 一旦发现防水板损坏应立即修补或更换。 C、施工后防水板的防护
① 绑扎钢筋时,防水层表面放置薄木板,钢筋预留端头套塑料帽防止刮破防水板。 ② 支模时如果使用电焊固定,须采用石棉板遮挡。 ③ 混凝土浇筑时若使用振动棒,振动棒不得离防水层太近。 (6) 特殊部位结构防水 1、变形缝、施工缝防水
1)明、盖挖结构变形缝、施工缝防水施工 ①明、盖挖段结构变形缝
明、盖挖法结构变形缝均整环设置宽度为35cm的中孔型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侧墙和底板设置宽度为35cm的中孔型外贴式橡胶止水带,顶板的迎水面变形缝设置20×10mm的聚硫密封胶。同时,结构的顶板、侧墙在背水面变形缝设置20×10mm的聚硫密封胶。
②明、盖挖段结构施工缝
在明、盖挖结构与暗挖结构接口部位施工缝。 2)暗挖结构变形缝、施工缝防水施工 ①暗挖段结构变形缝
侧墙和底板采用35cm宽钢边橡胶止水带、35cm宽的背贴式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同时在侧墙结构表面预留凹槽,设置不锈钢板接水盒。
②暗挖段结构施工缝
施工缝均采用预埋可重复注浆得注浆管并粘贴20mm×10mm的遇水膨胀止水胶、接缝表面涂刷1.5kg/m2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方法加强防水
2、洞门防水施工 1)洞门防水做法
隧道洞门部位拐角多,结构复杂、施工缝多,是防水工作的难点。洞门采用防水混凝土,在刚性接头中设置柔性填缝材料,竖向施工缝设置一道遇水膨胀止水条,水平施工缝设一道遇水膨胀止水条。在主体完工后,进行嵌缝作业,并注入密封剂。
2)洞门防水工艺流程,见图4-33
57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洞门混凝土施工 嵌缝施工 绑扎钢筋 铺设密文玻璃网布 粘贴水膨胀型止水条 涂聚氨酯(2.5mm) 找平粘帖面 水膨胀型止水条涂缓膨剂 图4-33 洞门防水工艺流程图
3、穿墙管件的防水结构施工
穿墙管件穿过防水层的部位需进行防水密封处理,采用止水法兰和双面胶粘带以及金属箍进行处理。止水法兰焊接在穿墙管件上,然后浇筑在模筑混凝土中。 4.7 降水方案施工
降水方案:洞外采取止水帷幕、坑采用单井直排式降水措施(和设计文件一致)。 (1)基坑外降水设计方案:在围护桩外侧打设旋喷桩止水,降水布置详见图4-34 旋喷桩总数为1485孔,其中直径600mm旋喷桩1119孔,直径800mm旋喷桩366孔,采用三管设备,引孔采用泥浆护壁跟管钻进回转钻机,孔径Φ≥110mm,注浆型式采用强度等级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9~1.1,水泥掺入量30%~40%;注浆后应保证加固体的均匀性和密实性,28天试块抗压强度≮0.8MPa,止水帷幕渗透系≯1.0x10-6cm/s。注浆压力控制在0.5~2MPa。
为了减少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干扰,保证地铁运营正常,施工注意:
1、施工前预先准备排浆沟及泥浆池,施工工程中应将废弃的冒浆液导入或排入泥浆池,沉淀凝结后集中运至场外存放或弃置;
2、旋喷前检查高压设备和管路系统,其压力和流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注浆管及喷嘴不得有任何杂物。注浆管接头的密封圈必须良好。
3、做好每个孔位的记录,记录实际孔位、孔深和每个钻孔的地下障碍物、注浆量等资料;
4、当注浆管贯入土中,喷嘴达到设计标高时,即可按确定的施工参数喷射注浆。喷射时应先达到预定的喷射压力,量正常后再逐渐提升注浆管,由下而上旋喷注浆。
58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5、每次旋喷时,均应先喷浆后旋转和提升,以防止浆管扭断。
6、配制水泥浆时,水灰比要求按设计规定,不得随意更改,在喷浆过程中应防止水泥浆沉淀,使浓度降低。每次投料后拌合时间不得少于3min,待压浆前将浆液倒入集料斗中。水泥浆应随拌随用。
7、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出现骤然下降、上升或大量冒浆等异常情况时,应查明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8、一旦出现中断供浆、供气,立即将喷管下沉至停供点以下0.3m,待复供后再行提升。 9、当提升至设计桩顶下1.0m深度时,放慢提升速度至设计高程。
10、止水帷幕插入深度同支护桩,插入土层⑧粉质粘土层,其中⑧粉质粘土层为不透水层,支护桩及止水帷幕插入本层深度不小于1.5米,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地层进行调整。
11、基坑邻近既有地铁3号出入口围不打设旋喷桩,止水帷幕平面布置与既有结构形成闭合,施工过程中根据与状水位状况由坑向外进行注浆堵水。
12、严格控制旋喷桩施工各项工序,保证后期开挖能达到止水效果,对既有地铁结构保护至关重要,具体施工详见《本方案第四章“4.5.2旋喷桩施工”》
图4-34 旋喷桩布置大样图
(2)基坑降水设计方案:单井直排式降水,降水布置详见图4-35 为了减少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干扰,保证地铁运营正常。施工注意事项:
59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降水井应满足地下四层盖挖结构降水深度要求;凿井施工宜采用反循环工艺,井孔垂直度应控制在1%以;
2、井管每间隔2.0-4.0m应设扶正器,保证井管垂直安置于井孔正中,接头连接应牢固并保证顺直;
3、砾料应具有一定的磨圆度,含泥量(含石粉)≤3%,严禁使用片状、针状的石屑; 4、各方向的填料速度应均匀进行,避免造成滤管偏移及滤料在孔架桥现象。洗井后滤料下沉应及时补充滤料,实际填料量不小于95%理论计算量;
5、按要求在井安装水泵,并根据水量变化及时调整泵型、泵量,保证降水效果。 6、应及时进行洗井,成井后到洗井间隔时间不应超过8h; 7、应按照相关规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和质量检测。
结构底板⑦1fx⑥⑤①140.14(一)③④fx27.14(二)
⑧1⑦17.74(三、四)图4-35 直排单井布置剖面图
4.8 对现状既有结构渗漏处理措施
织补工程基坑开挖前做好现状既有结构渗漏处理,对既有结构安全稳定和后期监控量测至关重要,总体上采用明水堵漏及设置导流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原因分析:
渗水点主要原因是浇筑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有蜂窝、麻面、空洞等缺陷。 处理措施:
60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利用布设在车站轨道两侧的纵向排水沟进行引水。沿车站横向每隔10米~12米设横向盲沟,直接和车站底板处排水沟连通,形成纵横排水系统,将地下水引向预设的排水井中抽出,附属结构同样可采用设置盲沟的形式引入车站排水沟再行抽出。
(2)对于渗水不严重的区域,可先将渗漏部位凿除,表面原浆压光,涂PQ-200一层,表面用铁抹子压光。
(3)灌浆堵漏
对于渗水量较大且不易排出的区域可以采用灌浆堵漏工艺,灌浆材料选用HH-G3型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液。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布孔、钻孔→清孔、封面封闭→安装灌浆塞、连接灌。
1)钻孔
使用喜利得电锤沿缝两侧采用打Ø20斜交孔,钻孔角度为30-40度,根据裂缝的走向和大小,钻孔间距控一般为30cm;伸缩缝钻孔的深度控制为90cm以上,钻孔时掌握好角度,防止伤到止水带;钻孔必须钻到止水带后面;对于薄构筑物上的浅缝,可采用钻骑缝孔的方法。
2)清孔及缝面封闭
使用吹风机和毛刷将孔、缝灰粉清除干净,然后用丙酮对施工部位进行清洗。进浆通道清洗完毕后,使用改性水泥基密封材料将缝面做临时封闭,以免灌浆时浆液流出浪费,并留好排气孔。
3)化学灌浆
灌浆采用的灌浆塞为逆止、膨胀原理的专用灌浆塞具;灌浆设备选用电动隔膜泵(各项参数见下表),配有无级调速装置,能够很好的控制压力和进浆量。
表4-9 化学灌浆泵性能参数
技术参数 电动隔膜泵 马达功率(kw) 1.45 重量 (kg) 38.5 进浆量(L/min) 2.8 最大压力(MPa) 25 电压(V) 230V/50HZ a.灌浆
灌浆压力不大于1MPa,灌浆以相邻灌浆孔出浆为结束标准,上部灌浆孔的灌浆以进浆量<0.01L/min后,稳压5~10min为结束标准。
b.灌浆顺序
灌浆顺序由下向上推进,采用纯压式、逐一单孔灌注;灌浆开始时控制灌浆压力(≤0.2Mpa)及进浆速率,根据进浆情况,逐渐提高灌浆压力(最大压力为1.0MPa),相邻灌浆
61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孔或预留排气处出浆后即可结束该孔灌浆,换下一孔施灌,保证缝充满浆液。
c.灌浆结束标准
灌浆至一条缝或一个区的最后一个孔时,灌浆压力达到设计灌浆压力情况下,不再进浆,或进浆率小于0.01L/min时,可以结束灌浆。
d.补充灌浆
补充灌浆是保证灌浆质量的一个重要工序,灌浆结束24小时后,检查各灌浆孔及渗水缝情况,对末灌满的孔进行二次或三次灌浆。对于灌浆时进浆较少的孔或灌浆时间较短的孔,进行补灌,或另行布孔补充灌浆,以提高灌浆质量。 ⑷ 表面清理及封孔
灌浆结束后,及时清理缝面残留浆液,拆掉灌浆嘴,拔掉灌浆塞,清理缝表面浆液,由于浆液固化后粘度较大,采用电动磨面机清理墙面。
封孔材料采用聚合物砂浆,它是水泥砂浆掺加聚合物乳胶改性而制成的一类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其硬化过程是:伴随着水泥水化形成水化物刚性空间结构的同时,由于水化和水分散失使得胶乳脱水,胶粒聚堆积并借助毛细管力成膜,填充结晶相之间的空隙,形成聚合物相空间网状结构。聚合物相的引入提高了水泥石的密实性,又降低了水泥石的脆性,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增强能力。
(4)施工缝渗漏处理
钻注浆孔→凿U型槽→清理基面→冲洗注浆孔→嵌入注浆管→堵漏粉封面→注浆→封闭注浆管→基面恢复。
a.预设注浆孔。
根据裂缝的形成情况,一般裂缝为垂直墙面形成通缝,预设注浆孔为确保裂缝开凿后的位置,并保证空位在裂缝上。采用Ф10mm的冲击钻头冲击成孔,深度为10cm,间距为20cm.成孔注意以裂缝为中心,垂直墙面,并在裂缝两端收口处间距5cm各加设一个。
b.凿槽
确定裂缝两端收口位置再延长15cm为凿槽截至位置。为确保开槽的完整性,首先用钢碟片切割边界(以直线转折),深1cm即可,宽度不大于20cm,沿裂缝顺着切割边界剔成U型沟槽,沟槽的深度为主筋暴露为止,深度原则为钢筋保护层+主筋直径+1cm填充空间,一般能达到7cm.
c.基面清理
基面的洁净程度是堵漏粉与基面结合效果的关键,基面一定要用清水、钢刷刷干净,不允许有灰尘、浮渣松散层等杂物。新鲜的混凝土基面要及时封闭。
62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d.冲洗注浆孔 e.嵌入注浆管。
注浆管嵌入孔留少许空间以利于浆液的注入;孔口用堵漏粉环向密封固定。 f.堵漏粉封面。
堵漏粉封面由裂缝的一端封向另一端,材料搅拌要均匀,时间控制要适当,注意与注浆管的结合要密实。用水不得采用地下水、裂缝渗漏积水,必须采用自来水。堵漏粉操作由槽的两边向中间,由渗漏情况较轻部位到严重部位。操作分三层进行:第一层的厚度以可止水为原则,根据渗水的大小确定,第二层及第三层的厚度为2cm~3cm,每一层的收面以手抹面成光滑、无蜂孔、麻粒外观,不允许洒水收面。
g.注浆。
堵漏粉封面后隔天注浆,以便观察封面后的效果,如有旁渗的需返工,直至整个封面不渗水为止。
63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五章 监测方案
本检测方案只针对在基坑结构施工期间结构本身安全和对施工场地周边环境的影响,对于基坑结构施工过程中对既有地铁结构的监控量测详见第三方监测专项施工方案。 5.1 监测目的、围及容
施工监控量测是施工决策与管理的信息源与控制对象,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周围环境的稳定,在施工中必须建立全面、严密的监测体系,对基坑围护结构,周边环境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以确保施工安全,并将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施监控量测的目的具体包括:
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把握施工过程中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
2)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采取工程措施来控制地表下沉,确保地面交通顺畅和地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3)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施工。
4)通过监控量测对工程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监控。
5)通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工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在正常施工的条件下,采取一定的监测措施,能够确保基坑结构施工安全和既有地铁运营稳定。
监测围为:四层盖挖基坑及周边环境。
影响既有地铁结构运营安全的监测围为:地铁5号线东四站K9+560~K9+676围的车站结构及轨道结构、地铁6号线东四站K12+936~ K13+084围的车站结构和轨道结构、地铁6号线东四站1#风道及风井、2#风道、3#出入口结构与换乘通道结构。监测方案详见第三方监测专项施工方案
监测容包括主要包括支护结构体系、周围土体、盖挖基坑影响围的周边环境。其中,周边环境主要包括地表、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建(构)筑物;支护结构体系主要包括盖挖基坑支护桩、盖挖结构钢管混凝土柱,具体监测型式:
1)开挖面地质状况:土层性质及稳定性、地下水控制效果和其它情况; 2)支护结构体系:渗漏水情况、支护体系开裂、变形变化和其它情况;
64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3)周边环境:坑边超载、地表积水及截排水措施、建构筑物变形及开裂情况、地表变形及开裂情况、管线沿线地面开裂、渗水、塌陷情况、管线检查井开裂及积水变化和其它情况。
5.2 监测点布置原则
各类监测容的测点布置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结合实地情况进行布设。
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监测点的埋设须严格按照相应规进行,以确保监测数据可靠,并保证其不容易被破坏。基准点必须埋设在施工影响围以外。监测点要在开工前及时布设,待点位稳定后立即进行观测,取三次观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对于工法变换的部位(如明暗挖结合部),应布设2~3个地表沉降监测点。 建筑物沉降监测点一般布设在3层以上(含3层)的永久建筑物上,但对于3层以下的重要建筑物(如具文物性质的建筑物)也应布设沉降监测点。沉降测点要布设在建(构)筑物主体结构的角点、中点和承重墙上。
地下管线的测点布设主要针对变形区的燃气、大直径上水等管线,特别是横穿隧道的管线。布设时尽可能利用检查井来进行布设,可以直接布设在检查井的管上,对于无法利用检查井的,有条件的地区在管线位置上方钻孔,孔深50~80cm,然后将预埋件放入,用水泥沙浆固定,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布设在煤气、上水及其他重要管线井(如压力管井)的接头处和其它重要部位。对于无法进行钻孔的管线,除利用检查井外,可采用间接测试法进行测定,直接布设在管线的上方,类似于地表测点。 5.3监测实施方法
5.3.1 地质情况观察及描述
1)监测实施
开挖后对工作面围岩观察的容包括:
○1岩质种类和分布状态,界面位置和状态,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性,节理裂隙的填充物的性质和状态等;
○2是否有涌水,涌水量大小,涌水位置,涌水压力等。 ○3工程结构有无裂缝、渗水等情况。 2)分析与处理
根据判定实际围岩级别,分析支护设计参数是否合理,为变更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5.3.2 地表沉降监测
1)基准点埋设
沉降监测是根据监测对象周围的基准点高程进行的。可以利用城市中的永久基准点或
65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施工时使用的临时基准点,作为基准点或工作基点。如果附近没有这样的基准点,则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条件和沉降监测的时间要求埋设专用基准点。专用基准点则按照三、四等基准点的要求进行,如图5-1所示。其数目应不少于三个,以便组成水准控制网,对基准点定期进行校核,防止其本身发生变化,以保证沉降监测结果的正确性。本项目利用城市中的永久基准点或工程施工时使用的临时基准点,作为基准点或工作基点,其联测频率为1次/周。
图5-1 深埋钢管水准基点标石大样图
2)测点埋设
道路及地表沉降监测点的埋设首先用钻机钻透硬化路面,然后用铲进行探挖,以免破坏地下管线,开挖成孔以后放入测点,孔放入钢套筒隔离钢筋与周边土体,上部回填砂土和木屑。测点上部安设保护盖,同时测点要埋设牢固,做好标记。测点如图5-2所示。
图5-2 地表沉降测点大样图
3)监测仪器
仪器采用Leica NA2+GPM3水准仪,配套铟钢尺等。 4)沉降监测的基本要求
66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观测前对所用的水准仪和水准尺按有关规定进行校验,并作好记录,在使用过程中不随意更换;
(2)首次进行观测,应适当增加测回数,一般取2~3 次的平均数据作为初始值; (3)固定观测人员、观测线路和观测方式;
(4)定期进行基准点校核、测点检查和仪器的校验,确保量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5)记录每次测量时的气象情况、施工进度和现场工况,以供监测数据分析时参考。 5)监测方法
(1)沉降值计算: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工作基点和附近基准点联测取得初始高程。观测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如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
监测时通过测得各测点与基准点(基点)的高程差ΔH,可得到各监测点的高程Δht,然后与上次测得高程进行比较,差值Δh即为该测点的沉降值。即:
ΔHt(1,2)=Δht(2)-Δht(1)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布设导线网,以便进行平差处理,提高观测精度,然后按照测站进行平差,求得各点高程。
6)数据分析与处理
根据监测数据绘制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和距离-位移曲线散点图,根据沉降规律判断围岩稳定状态和施工措施的有效性。
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可选取合适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最大沉降量。 绘制横断面和纵断面沉降槽曲线,判断施工影响围、最大沉降坡度、最小曲率半径、地层体积损失等。
根据以上监测数据分析形成以下容的监测汇总信息: (1)沉降监测方案(含水准控制网和测点的平面布置图); (2)仪器设备一览表及校验资料; (3)监测记录及报表; (4)各种沉降曲线、图表; (5)对监测结果的计算分析资料; (6)沉降监测报告书。 5.3.3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织补工程周边管线布置详见表5-1
67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表5-1 织补工程周边管线布置
序号 1 2 3 4 5 风险工程名称 污水管D300 雨水直埋管DN2400 污水管D600 污水方沟550x1100 污水方沟850x1940 管底标高及埋深 管线底标高43.33m,埋深1.25m,距基坑南侧5.13米 管线底标高39.15m,埋深5.43m,距基坑南侧7.8米 管线底标高43.51m,埋深1.93m,距基坑北侧7.08米 管线底标高43.62m,埋深1.82m,距基坑北侧9.4米 管线底标高41.9m,埋深2.68m,距基坑东侧11.8米 控制标准 (沉降量/斜率量/沉降速率) 沉降量≤15mm /斜率≤0.002/沉降速率≤1.5mm/d 沉降量≤15mm /斜率≤0.002/沉降速率≤1.5mm/d 沉降量≤15mm /斜率≤0.002/沉降速率≤1.5mm/d 沉降量≤15mm /斜率≤0.002/沉降速率≤1.5mm/d 沉降量≤15mm /斜率≤0.002/沉降速率≤1.5mm/d 1)管线测点埋设原则
管线测点按照监测设计图纸布点位置在受施工影响的管线位置上设置,布置的原则为:
(1)原则上地下管线监测点重点布设在煤气管线、给水管线、污水管线、大型的雨水管线上,测点布置时要考虑地下管线与洞室的相对位置关系;
(2)测点宜布置在管线的接头处和拐角处,或者对位移变化敏感的部位;
(3)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有特殊要求的管线布置管线管顶点,无特殊要求的布置在管线上方对应地表。
2)管线埋设方式 (1)基点埋设
同道路及地表沉降埋设方法。 (2)测点埋设
针对管线的埋设分三种情况:
a.观测围有检查井的管线,直接打开检查井将监测点布设到管线上或者管线承载体上(如图5-3)。
b.管线埋设浅且开挖不影响周边交通时,采用抱箍法埋设,测点与管线直接抱箍连接在一起;测杆直接引出路面,测点上部采用套筒保护(如图5-4)。
c.无检查井并且不具备开挖条件的管线采用钻机破开路面硬化层,铲探挖到管顶埋设测杆(如图5-5)。
68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图5-3 有检查井管线测点埋设图
图5-4抱箍管线测点埋设图 图5-5无检查井管线测点埋设图 管线沉降监测测点埋设时应注意准确调查核实管线的埋设深度、位置,确保测点能够准确的反应管线变形,采用钻孔埋设方式测点埋设前应探明有无其他管线,确保埋设安全。
3)监测仪器
仪器采用Leica NA2+GPM3水准仪,配套铟钢尺等。 4)数据分析与处理
根据监测数据绘制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和距离位移曲线散点图,根据沉降规律判断围岩稳定状态和施工措施的有效性。
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可选取合适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最大沉降量。 作横断面和纵断面沉降槽曲线,判断施工影响围、最大沉降坡度、最小曲率半径、地层体积损失等。
根据以上监测数据分析形成以下容的监测汇总信息: (1)沉降监测方案(含水准控制网和测点的平面布置图); (2)仪器设备一览表及校验资料;
69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3)监测记录及报表; (4)各种沉降曲线、图表; (5)对监测结果的计算分析资料; (6)沉降监测报告书。 5.3.4 建(构)筑物沉降监测
1)对周边建筑物的调查
在地下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建筑物进行普查(一次调查),根据建筑物的历史年限、使用要求以及受施工影响的程度,确定具体监测对象。然后,根据所确定的拟监测对象逐一进行详查(二次调查),以确定重点监测部位、监测容以及监测方法。
2)建(构)筑物、支撑立柱、墩台、梁体沉降 (1)基准点
基准点的结构、形式以及埋设方法同道路及地表监测。 (2)沉降观测点
沉降测点埋设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混凝土或砖混结构监测对象,采用直接在监测对象上直接钻孔,埋入“L”形钢筋,埋入端用混凝土与监测对象浇筑连成一个整体(如图5-6),另一端打磨成半圆形,监测时放置铟钢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二是钢结构形式的监测对象,无法在上面钻孔埋设,采用焊接的形式,使得测点和结构连成整体。如图5-7。
图5-6 建筑物沉降测点大样图 图5-7钢架结构沉降测点大样图 (3)监测仪器
仪器采用Leica NA2+GPM3水准仪,配套铟钢尺等。 (4)沉降监测的基本要求
a.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震动影响围,塔吊和露天电梯附近亦不设站。
b.观测应在水准尺成像清晰时进行,应避免视线穿过玻璃、烟雾和热源上空;
70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c.前后视观测最好使用同一根水准尺,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视距一般不应超过50 m,前视各点观测完毕后,回测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基准点上。
(5)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同道路及地表沉降。 (6)数据分析与处理
根据监测数据绘制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和距离-位移曲线散点图,根据沉降规律判断围岩稳定状态和施工措施的有效性。
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可选取合适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最大沉降量。 绘制横断面和纵断面沉降槽曲线,判断施工影响围、最大沉降坡度、最小曲率半径、地层体积损失等。
根据以上监测数据分析形成以下容的监测汇总信息: a.沉降监测方案(含水准控制网和测点的平面布置图); b.仪器设备一览表及校验资料; c.监测记录及报表; d.各种沉降曲线、图表; e.监测结果的计算分析资料; f.沉降监测报告书。 5.3.5 建(构)筑物倾斜
本项目建筑物倾斜监测对象主要针对高大建(构)筑物以及重要建(构)物进行观测。根据本项目所在环境、监测精度、规等各个方面要求,本项目采用前方交会法进行建筑物倾斜观测。
1)基准点埋设
基准点布置在施工影响围外稳固区域;基准点之间以及与观测点之间要求相互通视状况良好;基线与观测点组成最佳构形交会角在60°~120°之间;
基准点埋设可选择在地表埋设或埋设在后期沉降已结束的稳固建筑物上,地表基准点埋设应钻深度大于1m的钻孔,孔灌注C20以上混凝土,插入中嵌铜芯(直径1mm)的钢筋标识(长度大于1m),标识露出混凝土面1~2cm;上部加装保护盖。
2)测点布设
测点采用8cm×8cm的反射膜片,埋设时将基面处理干净,将膜片牢固贴在基面上。测点埋设在建(构)物主体竖轴线的顶部及底部相对应位置。测点与基准点间应通视良好,旁边无遮挡物和反光物。
71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图5-8 倾斜观测点埋设示意图
3)监测仪器
Leica TC402全站仪、反射膜片等。 4)观测方法
倾斜观测采用前方交会法观测,按照《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二等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采用Leica TC402全站仪进行观测,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法,边长采用全站仪测距,交会边长一般不超过100m,位移测定中误差不超过±1mm。观测时注意以下事项:
(1)观测开始前对使用的全站仪、棱镜进行标定或鉴定,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工作; (2)观测应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站; (3)仪器、棱镜应安置稳固严格对中整平; (4)在目标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 (5)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时才能开始观测;
(6)尽量避免受外界干扰影响观测精度,严格按照精度要求控制各项限差。 5)数据分析及处理
根据监测数据绘制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和距离位移曲线散点图,根据倾斜监测结果与建筑物允许倾斜角度判断建筑物安全状况,绘制建(构)筑物倾斜变化与施工关系的曲线图,判断倾斜趋势从而预测下一阶段施工引起的建(构)筑物倾斜程度。反馈施工单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建(构)筑物倾斜。
根据现场建(构)筑物倾斜观测成果形成数据报表格式,汇总监测信息,容应当包含,
72
建筑物倾斜测点基坑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建(构)筑物的倾斜度、倾斜方向、倾斜速率、监测安全评估信息等。 5.3.6 桩顶及冠梁水平位移监测
1)基准点埋设
(1)基准点埋设:根据施工现场及周边情况,在距基坑开挖深度3~5倍围以外的稳定位置埋设水平位移基准点。基点用直径Φ16以上的圆头螺钉,顶部锯十字小槽并涂防锈漆而成,埋深不小于60mm。埋设时用冲击钻钻孔,清水冲洗干净,并灌入水泥浆,放入圆头螺钉固结而成。
(2)工作基准点埋设:工作基点选择合适位置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200×200×1200mm的墩台,墩台顶部埋设强制对中器。见图5-9
(3)测点埋设:水平位移测点主要埋在冠梁的长短边中点,或间距15m埋设一测点。用钢筋混凝土砌筑成180×180×150mm的小墩台,顶部安装强制对中器。
预制强制对中器冠梁钢筋图5-9 桩顶水平位移测点示意图
2)监测仪器
Leica TC402全站仪、对中装置、棱镜等。 3)监测方法
观测可根据现场情况和工程要求采用极坐标法。 (1)等级确定
按《工程测量规》确定为三等,平均边长<200m,测角中误差<2.5〞,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3.0mm。
(2)监测原理
73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首先在基准点架设全站仪,测量起始方向到工作基点的水平角和基准点到工作基点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到工作基点坐标;量测各测点与工作基点的水平角和工作基点与各测点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到各测点的坐标值,两次坐标值的差就是测点位移变化量。见图5-10。
图5-10 极坐标法示意图
XPXASAPCOSAP YPYASAPSINAP
APAB
XA、YA—工作基点坐标,XP、YP—测点坐标
SAP—工作基点至测点平距,AP—工作基点至测点方位角
水平角观测:从基准点测量工作基点观测4个测回,从工作基点测量监测点观测2个测回,2C较差<13〞,半测回归零差<8〞,同方向测回较差<8〞,距离观测: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电磁波测距二级精度测量,测回数至少四个测回,一测回读数间较差<3mm。
4)观测注意事项
(1)观测开始前对使用的全站仪、棱镜进行标定或检定,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工作; (2)观测应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站; (3)仪器、棱镜应安置稳固严格对中整平; (4)在目标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 (5)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时才能开始观测;
(6)尽量避免受外界干扰影响观测精度,严格按照精度要求控制各项限差。 5)数据分析及处理
(1)按最小二乘原理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
(2)将水平位移坐标分量转换为基坑坑壁垂直方向的水平位移量。
74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3)观测成果包含测点的本次水平位移、位移速率、累计水平位移,安全评估信息。 5.3.7 桩顶及冠梁竖向位移
1)测点布置原则
桩顶竖向位移测点埋设位置同水平位移。采用冲击钻在冠梁上钻出深约20cm直径12cm的孔,再把顶部带有凸球面的φ8mm圆钢放入孔中,缝隙采用锚固剂填充。
2)监测方法及成果 同地表沉降监测。 5.3.8桩体测斜监测
1)测点埋设 (1)直接埋设
采用测斜管直接埋设在桩(墙)身砼中进行监测。安装和埋设时,检查测斜管的一对导槽,其指向应与欲测位移方向一致。在未确认导槽畅通前,不得放入真实的测头。埋设结束后,量测导槽方位、管口高程、管口里程,及时做好孔口保护装置,并做好记录。
(2)钻孔埋设
钻孔埋设主要是在直接埋设测斜管被破坏的情况下进行,在被破坏的测斜管对应位置采用钻孔埋设,在相应位置钻Φ108深孔,孔深应比结构深2~3m,装入连接好的测斜管。测斜管与钻孔间的空隙回填细砂或灰浆。安装和埋设时,检查测斜管的一对导槽,其指向应与欲测位移方向一致。埋设结束后,量测导槽方位、管口高程、管口里程,及时做好孔口保护装置,并做好记录。
盖混凝土护口圈PVC测斜管石子(或砂子)填充测斜管地表连续墙、围护桩钻孔埋设绑扎埋设图5-11 测斜管埋设示意图(钻孔埋设、绑扎埋设)
75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3)埋设技术要求
a.管底与钢筋笼底部持平或略低于钢筋笼底部,顶部达到地面(或导墙顶)。 b.测斜管与围护结构的钢筋笼绑扎埋设,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 c.测斜管的上、下管间对接良好,无缝隙,接头处牢固固定、密封。 d.管绑扎时调正方向,使管的一对导槽垂直于测量面。 e.封好底部和顶部,保持测斜管干净、通畅和平直。 f.做好清晰的标记和可靠的保护措施。 2)监测仪器
SINCO 50302510测斜仪、测斜管等。 3)测斜的方法与步骤
(1)一个工程项目开始前,测斜仪应按规定进行严格标定,以后根据使用情况,每隔三个月至半年标定一次;
(2)测斜管应在基坑开挖2~4 个星期前埋设完毕,在开挖前的3~5日重复测量2~3次,待判明测斜管已处于稳定状态后,将其作为初始值,开始正式测试工作;
(3)每次测量时,将探头导轮对准与所测位移方向一致的槽口,缓缓放至管底,待探头与管温度基本一致、显示仪读数稳定后开始测量;
(4)一般以管口作为计程标志,按探头电缆上的刻度分划,均速提升,每隔一定距离( 500mm 或l000mm )进行仪表读数,并作记录;
(5)待探头提升至管口处,旋转180°,再按上述方法测量一次,以消除测斜仪自身的误差。
4)计算原理
测斜仪采用带导轮的测斜探头,再将测斜管分成n个测段(如图5-12),每个测段的长度li( li =1000mm),在某一深度位置上所测得的两对导轮之间的倾角θi,通过计算可得到这一区段的变位△i,计算公式为:
ilisini
76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原状土回填δ=∑Δi盖 孔口非钻孔段 ?89钻孔 ?55PVC管 PVC管钻?6孔外裹滤网 中粗砂回填 沉淀段 孔底盖 基准线Δi测斜孔测斜仪变形后曲线 图5-12 测斜原理 钢管支撑测斜孔某一深度的水平变位值δi可通过区段变位△i的累计得出,即: 出线口iilisini箍筋轴力计设初次测量的变位结果为δi(0),则在进行第j次测量时,所得的某一深度上相对前一次支架 i( j ) i( j 1 ) 钻孔桩主筋测量时的位移值 xi即为: x i 相对初次测量时总的位移值为: x i i( j) i( 0) 5)数据处理与分析
量测后应绘制时间~位移历时曲线,孔深~位移曲线。当水平位移速率突然增大时,收到报警信号后,应立即对各种量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施工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并及时采取保证施工安全的对策。
桩(体)位移量测成果应当包含:本次位移值、本次位移速率、累计位移、安全评估信息等。
5.4监测控制值以及频率
依据《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控量测平面位置详见图5-13,剖面布置详见图5-14。各基坑结构变形控制基准及构筑物下沉控制基准及监测频率见表5-2。
77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图5-13 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控量测平面图
图5-14 基坑监控量测剖面图
78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表5-2 基坑结构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及监测频率
5.5 监测分级管理体系
根据“分区、分级、分阶段”管理的原则将施工过程中监测点的预警状态按严重程度由小到大分为三级:黄色监测预警、橙色监测预警和红色监测预警。
1)黄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70%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得85%时;
2)橙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时;
3)红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且实测变化速率出现急剧增长时。
施工过程中,根据参与各方的监测、巡视信息,并通过核查、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等,及时综合判定出各方面不安全状态而进行预警。综合预警分级按严重程度由小到大分为三级:黄色综合预警、橙色综合预警和红色综合预警。
按轨道公司《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试行)的要求,信息监控管理中心负责综合预警状态的判定。
1) 黄色综合预警:施工单位加强组织分析,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并组织风险处理,项
79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目总监、第三方监测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专业负责人和监控管理分中心参加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的监督、管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加强监测和巡视,监控管理分中心监控跟踪。
2) 橙色综合预警:施工单位应组织四方会议,项目经理主持并组织风险处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第三方监测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和勘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管理公司有关领导参加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的监督、管理;监控管理分中心加强监控跟踪,项目管理公司加强督察和协调处理。
3) 红色综合预警:施工单位应组织专家论证,启动应急预案。施工单位企业主管领导主持并组织风险处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第三方监测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和勘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及公司主管副总经理、监控管理中心、项目管理公司领导参与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的监督、管理;公司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督促和协调处理,监控管理中心加强监控跟踪。 5.6监测信息反馈程序 5.6.1 监控量测流程
监控量测流程见图5-15: 5.6.2 反馈程序
在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或应力的时态变化曲线图,即时态散点图,如图5-16所示。
80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现场施工监控量测监测设计资料调研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量测结果的综合处理及分析监测结果的综合评价否报送施工、设计、监理单位量测结果的形象化、具体化经验类比理论分析甲方、规范要求等地层支护结构安全稳定性判断地层、支护结构动态及现状分析说明、提交修正设计、施工建议反馈设计施工是否改变设计、施工方法是调整设计参数、改变施工方法或辅助施工措施新设计施工方法
图5-15 监控量测流程图
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还应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采用的回归函数有:
U=Alg(1+t)+B;U=t/(A+Bt);U=Ae-B/t
U=A(e-Bt-e-Bt0);U=Alg〔(B+t)/(B+t0)〕 其式中:U-变形值(或应力值);A、B-回归系数;t、t0-测点的观测时间(day)
位移(应力) 控制值 0 时间(t) 图5-16 位移时态曲线图
为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每次监
81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测必须有监测结果,及时进行信息上报。
上报容包括日报、周报、月报、年报和监控管理总结等,一般通过信息平台或书面形式并逐层上报。
各种信息报送时间为:
①日报:应于当日16:00前通过信息平台上报;
②预警快报:应两小时通过或短信和信息平台同时进行快报;
③周报、月报:应分别于每周四16:00和每月25号前以书面形式上报。 ④总结报告:全部过程完成后,1个月完成并上报。
82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六章 专项应急预案
6.1危险源分析
当发生下述情况之一时,项目部启动本预案: 1、基坑变形,导致既有结构沉降超限; 2、桩间网喷面突发性塌方; 3、既有结构出现裂缝; 6.2 预案容
6.2.1 施工过程中沉降值达到报警值时的预案
根据基坑沉降控制目标值,当施工过程中某一步骤达到报警值时,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1)通过回填注浆管对桩间土体同时回填注浆和径向补偿注浆,加密土层,提高侧向侧压力。
(2)在变形位置设置工钢支撑或打设锚索,做为支护体系。
(3)立即停止开挖施工,封闭所有施工掌子面,第一到达现场的任何一位负责人应承担临时指挥责任,使相应人力、物力等资源在第一时间配送到事故现场;
(4)通知地铁运营部门;
(5)项目部立即调动充足有效的支撑等抢险材料,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展。对其需要加固的物体及结构立即组织抢险人员进行加固,必要时向上级部门及地方请求支援;
(4)立即组织抢险人员对应需要进行保护的结构进行保护;
(5)在事故发生时,项目部的一切人员、物资和车辆听凭项目部救助应急领导小组的调遣进行扑救,尽最大可能地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6)根据确定的控制措施重新制定或调整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进行施工交底,严格落实各项措施,进行开挖施工;
(7)在事故平息后,项目部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科学的原则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8)若沉降超限未得到有效控制,再次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完全解决沉降超限问题。 6.2.2 对桩间网喷面突发性塌方的应急响应
在进行盖挖结构施工时,制定并严格落实各项防塌措施,同时施工作业面储备好各种抢险物资。在发生施工作业面突发性塌方时立即启动抢险预案,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停止开挖施工,封闭所有施工作业面,第一到达现场的任何一位负责人应承担临时指挥责任,使相应人力、物力等资源在第一时间配送到事故现场;
83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通知地铁运营部门;
(3)立即使用抢险物资对塌方处进行封闭回填和加固处理,同时把有关信息上报相关各个单位和部门,各单位联合采取必要的抢险措施,加强对既有线结构检查和量测工作;
(4)根据确定的控制措施重新制定或调整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进行施工交底,严格落实各项措施,进行开挖施工;
(5)在事故平息后,项目部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清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科学的原则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6.2.3 既有地铁结构出现裂缝的应急响应
在进行盖挖结构施工前,首先对既有地铁结构强度和现状进行全面评估,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施工控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既有地铁结构的检查,对结构裂缝进行跟踪观察,密切注意裂缝的发展情况,对于一些对结构的使用和强度有影响的裂缝要即时进行处理。处理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施工,封闭所有施工作业面,第一到达现场的任何一位负责人应承担临时指挥责任,使相应人力、物力等资源在第一时间配送到事故现场;
(2)通知地铁运营部门,地铁列车通过时减速行驶,必要时暂停行驶; (3)组织权威部门评估裂缝对于结构的耐久性和强度的影响程度;
(4)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一般的结构裂缝采用注环氧树脂填充的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对结构耐久性和强度影响较大的裂缝除采用环氧树脂填充外,根据需要采取措施对结构进行补强处理。 6.3 应急预案准备
1、组织机构
地铁六号线东四站织补工程成立由项目经理、常务副经理、项目书记、生产副经理、总工、机电总工和安全总监等组成的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小组如下:
组 长:建坤(项目经理) 副组长:梁云生(常务副经理)
组 员:黄雪松(项目书记)、春来(总工)、炳东(生产副经理)、毕海柱(机电总工)、崇奇(安全总监)、胡朝富(办公室主任)、明哲(工程部)、黄晓燕(设物部)、龚仁兵(安质部)、郭凤娥(财经部)、银红礼(工区主任)、徐鹏(工区主任)
2、管理职责 组长职责
① 组长是整个项目部过既有结构应急事故处理的最高负责人,主持既有结构保护的
84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应急和事故的预防、处理、上报事故工作,并积极支持配合。
②负责审批事故应急预案;负责预案在本项目部的有效运行及在预案运行过程中的外协调,并改善其运行环境,确保预案的实现,消灭事故的发生。
③参与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工作。 副组长职责
执行组长工作职责,对项目部的既有地铁结构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组员职责
项目总工负责研究制定既有结构发生危险时的抢险措施及方案,并付诸实施,控制事故蔓延扩大,工程部、专职安全员要给予配合。
项目书记负责及时与外界协调,配合好相关部门做好相关既有地铁结构的应急抢险工作。
生产副经理负责协助项目经理做好现场指挥抢救工作,调用抢救所需要的一切物资、设备,设物部、工区要给予配合,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既有结构变化情况和现场结构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决策处理。
安全总监负责现场施工对既有结构的安全风险监督和检查工作,落实应急实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机电总工负责对外联系应急车辆、机械和物资进场,对现场的施工用电及机械使用情况日常例行检查。
办公室直接负责以国家颁发或业主相关的有关法令、法规、规章制度为容的宣传、培训工作,并进行理论的考核。
工程部负责施工期间施工环境安全,协助总工做好相应方案,制定既有地铁结构保护相关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负责工程环境的调查分析,参加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安质部负责对既有结构保护的安全技术交底;负责项目部的定期应急预案模拟演练,将演练情况作书面报告向集团公司相关部门进行上报;负责日常具体的预案运行过程中的外协调工作;负责医疗救助方面的联系落实及跟踪;负责对事故、未遂事故的调查分析,参加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设备物资部负责施工期间施工机械、电器设备的安全,对工程使用的所有机械、电器设备的操作、管理进行技术交底,负责机械、电器设备事故、未遂事故的调查分析,参加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财经部负责安全资金的管理,不得拖延资金的拨付。
85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工区主任负责所需的器材和相应设施的购买、检修等,组织工区工人参加项目部举办的培训。同时,负责既有地铁结构发生事故时立即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保护现场,及时如实汇报。
3、实施机构
在突发事故补救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和组织下,项目部将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本项目的应急救援抢险队,负责具体事宜。
应急救援抢险队: 队 长:友义
副队长:徐鹏、银红礼
队 员:龚仁兵、明哲、于铁铮、梁明明 (其他队员由各工班长在各自工班自行配备。) 应急救援抢险队
A、钢筋、防水、模板混凝土作业队,现场人员按班组编排。 B、机修作业队,工区应急救援突击队,负责应急保障作业。
表6-1 项目应急领导小组联系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姓 名 项目经理 项目常务经理 项目书记 项目总工 生产副经理 机电总工 安全总监 办公室主任 后 勤 安质副部长 物资主管 机修队长 工程部长 技术主管 职 务 建坤 梁云生 黄雪松 春来 炳东 毕海柱 崇奇 胡朝富 曲 龚仁兵 黄小燕 徐晓强 明哲 于铁铮 联 系 电 话 应急职能分配 指令发布,对外报告 配合项目经理 后勤保障、迎接媒体 负责应急抢险措施 负责现场安排应急抢险 物资、设备保障 事故记录,安全措施布置 负责管线单位联系 组织后勤保障 组织安全防护措施 组织物资材料 调动机修这只突击队 组织技术方案,安排监测 协助管线单位联系 86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序 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姓 名 技术主管 测量主管 第一作业队 带班副队长 第二作业队 带班副队长 第三作业队 带班副队长 职 务 余行雁 王泰 银红礼 黄人云 徐鹏 进勇 正枝 云 联 系 电 话 应急职能分配 协助工程部长 组织路面、隧道监测 指挥第一作业队抢险 协助队长组织起人员 指挥第三作业队抢险 协助队长组织起人员 指挥第二作业队抢险 协助队长组织起人员 4、设备物资配置 项目部针对盖挖结构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可能存在或潜在的事故隐患,相应的按要求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机具、器材等救援物资,见表6-2。
表6-2 应急抢险物资
序号 1 2 3 4 5 5 6 6 9 10 11 12 13 名称 加气砖 方木 工钢 水泥 中粗砂 碎石 草袋 注浆机 翘棍 铁锹 钢管 木板 潜水泵 规格 标准 10*10*400 Ⅰ14a P042.5 ¢42 20*5*200 单位 块 根 t t m3 m3 个 台 把 把 m 块 台 数量 200 50 5 5 10 10 200 2 10 50 200 50 5 备注 5、应急专用资料 根据实地调查,项目部确定了距工地最近的医疗机构,并将集团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公布于众,广泛贴于工地。
87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表6-3 事故救援联系方式
序号 1 2 3 4 5 6 7 相关单位 火警 急救 交通事故 报警 地铁运营单位 军区总医院 集团安质处 联系 119 120 122 110 2 9 0 备注 6.4应急响应及应对措施
6.4.1既有地铁结构出现变形应急响应
明挖地下一层采用箱形框架结构,纵横梁体系,结构在原地铁3号出入口明挖基坑中施工,独立设置在地铁6号线东四站3号出入口和1号风道明挖结构顶板上,结构距既有地铁结构距离较近,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对既有地铁结构的保护,减少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干扰,避免对既有地铁的运营造成影响。
应急措施:
(1)组建富有经验的领导班组,健全施工管理保证制度,定期对现场施工安全进行检查,针对对既有地铁结构存在的风险隐患,要经常检查保护措施的可靠性,发现现场条件变化,措施失效时应及时采取补救办法,要敦促操作人员包括民工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施工场地周围的围墙采用砖墙砌筑,做到连续、封闭,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吊装坠落对既有地铁结构的损坏。
(3)施工过程中派专业安全员对既有结构进行看护指导 (4)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系统,并设置红灯警示
(5)在地铁既有结构周边围挡严格堆放易坍塌、易伤人及超负荷的材料,防止既有结构变形,保护既有成品,同时保证材料堆放的高度不宜高于施工围挡。
(6)在既有地铁周边,不可搭建生活设施,加工棚等;对地上架空线路等设施,采取设置警戒标志或搭设防护棚防护。
(7)现场配备足够相应的应急物资。 (8)严格控制航吊吊装作业。
88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9)对于地铁结构高于围挡的区域设置围栏,围栏外挂上“禁止通行”、“危险”等明显标志
(10)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宣传教育,加大对周边建筑特别是既有地铁结构的保护力度。
(11)施工过程中,材料机械人员进场数量较多,制定合理的交通路线。
在进行盖挖结构施工前,首先对既有地铁结构强度和现状进行全面评估,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施工控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既有地铁结构的检查,对结构裂缝进行跟踪观察,密切注意裂缝的发展情况,对于一些对结构的使用和强度有影响的裂缝要即时进行处理。处理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施工,封闭所有施工作业面,第一到达现场的任何一位负责人应承担临时指挥责任,使相应人力、物力等资源在第一时间配送到事故现场;
(2)通知地铁运营部门,地铁列车通过时减速行驶,必要时暂停行驶; (3)组织权威部门评估裂缝对于结构的耐久性和强度的影响程度;
(4)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一般的结构裂缝采用注环氧树脂填充的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对结构耐久性和强度影响较大的裂缝除采用环氧树脂填充外,根据需要采取措施对结构进行补强处理。
(5)严格控制围护桩施工工艺,要求:
①严格控制钻孔桩的垂直度,护筒、钻机就位要平整、稳固,随时检测套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300。
②在安装钢筋笼之前,必须进行清孔作业,并通知监理部门对孔底标高、形状、尺寸、土质、岩性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应迅速封底。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要与设计、监理共同研究处理。
③钻孔灌注桩施工过卵石层易塌孔,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加大泥浆比重,保证泥浆护臂质量,确保地层稳定。
(6)保证地铁运营安全措施如下: 对轨道静态几何形位的观察与调整
①在新建基坑施工的全过程中,制定严格的监测计划,按计划进行静态及动态几何形位的观测,严格按《市地铁运营企业标准—技术标准—工务维修规则》(QB(J)/BDY(A)XL003-2009)中轨道及道床的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进行管理。
②一旦发现轨道变形超标,按无缝线路的维护作业标准进行维护,尽快进行调整,确
89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保几何形位达标,避免扣件失效,从而保证地铁安全运营。
③在对轨道和道床进行几何形位管理的同时,也要对接触轨按照正确的线路位置调整水平、方向及接触轨护板。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可以认为对接触轨与轨道会发生同样的影响。
采用注浆加固的方式处理道床开裂;
①道床开裂或剥离程度较轻时可暂不采取措施,但应严密监测; ②当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采用注浆加固等方式对裂缝进行填充。 6.4.2 当出现人员伤亡时的应急响应
(1)发生事故后,应第一时间组织现场施工人员撤离施工现场,组织人员抢救。 (2)第一到达现场的任何一位负责人应承担指挥责任或立即向值班领导或相关部门报告,使相应人力、物力等资源在第一时间配送到事故现场。
(3)同时项目部应备足有效的救援器材和应急物资,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 (4)发生伤亡事故时,发现人员在尽可能控制事故的情况下立即向所在工区负责人和项目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120求助。
(5)项目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应急救援抢险队队员携带救援器材进行救援,并组织医务人员赶赴现场救治受伤人员,情况紧急时请求距项目部最近的医院求助,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6)项目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救助队进行救助工作,其具本自救方式为。 (7)当医疗急救机构人员赶到后,项目部全体人员必须予以全力配合,听从调动,服从指挥。
(8)在事故处理完毕后,项目部将配合医疗机构进行清理,做好受灾人员的家属的安抚工作。同时,项目部配合市建委、公安机关、劳动部门就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9)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颈托、担架、止血带、氧气袋。 6.5 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6.5.1 安全培训及交底
(1)安全知识培训
① 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学习国务院、市、集团、公司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条例》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要求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施工。
② 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真正认识到邻近既有
90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地铁结构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相关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自觉自愿的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保、互保能力。
③ 建立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制度,加强工前教育、工中检查、工后讲解,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活动。
④ 电工、焊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除进行一般的安全教育外,还须经过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方能独立操作。
⑤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操作和岗位的安全教育,未经教育或教育后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操作。
⑥ 作业工班每周一下午例行安全学习,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知识,总结施工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防措施。
⑦ 对所有施工的人员均必须在其施工作业前进行安全保护工作重要性的教育,对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相关施工的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对所有在管线区域施工队伍均必须进行签订安全协议。
(2)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交底
组织全体参施人员学习邻近地铁结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讲解要系统、透彻,使所有参施人员都了解整个施工的原则、施工顺序和安全要点,熟悉应急预案的容、程序和处理办法。
(3)类似工程实例学习
收集邻近地铁结构施工保护的相关文字、图片、幻灯、录象等资料,组织全体参施人员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6.5.2 应急预案的定期检查完善制度
应急预案经审批后,要定期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组织落实、物资筹备及培训学习等,对不到位的要及时完善。施工时,将专职巡视人员及施工监测人员上报运营公司备案,在每天夜间非行车时段安排专职人员对既有站进行巡视、检查。 6.5.3 组织应急演习
(1)沉降超限及作业面突发性塌方演练:现场值班人员在一特定时间首先保护施工现场,并向组长、副组长进行汇报,同时向其小组其它成员进行通报,管理人员应作相应的应急反应及救助工作。对有危及生命安全的,应在进行抢险同时,注意施工抢险人员的安全。并向运营单位进行汇报。
(2)救助物资使用演练:检测员工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自救和互救能力以及使用救
91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助物资和设备的熟练程度。 6.6 事故调查程序
事故调查程序应严格按照国家质量、安全事故分级标准和管理权限执行,属于承包单位执行处理的事故,按本方案的事故调查程序进行。 6.6.1 现场处理
(1)事故发生后,应全力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3)为抢救受伤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并拍好现场照片。 6.6.2 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
(1)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资料 ① 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
② 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
③ 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
④ 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的工作、工作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
⑤ 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2)证人材料搜集
要尽快向被调查者搜集材料。对证人的口述材料,应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 (3)现场摄影
① 显示残骸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
② 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的痕迹:如地面和建筑物的伤痕,引起损害的照片、拱顶下落物的空间等。
③ 事故现场全貌。
④ 利用摄影或录相,以提供较完整的信息容。 (4)事故图
报告中的事故图,应包括了解事故所必需的信息。如:事故现场示意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等。 6.6.3 善后事宜处理
安排专人负责善后处理事宜,包括对外界、部的信息跟踪发布,对受伤害者本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对运营公司的配合,对整个事件的调查处理及信息沟通。
92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6.6.4 纠正与完善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项目部将要对事故进行详细分析:发生原因、危害情况、应急机构的效率、应急措施的时效性以及联系通道的实用性等等。根据分析的综合情况,项目部再结合实际进行修改。 6.6.5 事故应急响应流程图
见图6-1。
紧急事故发生 上报救援领导小组 有人员伤亡确定抢险方案 抢险物资设备到位 现场处置、送医院抢救 进行抢险 将情况上报监理业主 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进行总结 图6-1 事故应急响应流程图
93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七章 安全文明环境保证措施
7.1安全保障措施
1.严禁向场地抛扔杂物,进入施工场地必须佩带安全帽; 2.钻机在施工前,每班班前必须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建立健全班前训话制度,上班前对本工班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4.施工通道出碴、行人严格按划分区域行驶,不得串行,以免发生事故; 5.施工作业专人负责指挥,统一标志和警示信号;
6.各种机械设备应按施工组织要求进行布置,并定期进行测试检查和维护; 7.对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必须停工并及时上报文物主管部门,配合文物管理部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待完全处理后方可恢复施工;
8.施工时段正处于夏季,必须做好防汛物资准备。
9.注意加强对既有地铁结构的日常巡查及监测工作,以便及时获取信息,合理优化施工参数,保证施工安全及过街天桥的安全运营。
10.泥浆池高度不能低于1米,并派专人检查。 7.2文明施工及环境保障措施
1、施工场地统一规划,施工区与办公区分开,施工场地布置整齐实用,功能区划分简单明了。
2、所有施工人员应保持现场卫生,生产及生活垃圾均装入运土车中带走,不得随处抛撒。
3、为保持环境卫生,避免运土车发生遗洒,在现场设拍土架,指派专人负责将运土车上的土拍实。
4、每天指派专人清扫运土车经过的路段,运土车离开施工现场时必须经由洗车槽认真清洗后方可离开。
5、现场存放的油料必须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6、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在施工场地吸烟,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一律正确佩戴安全帽,穿戴统一工作服,佩带工作牌,穿拖鞋及衣冠不整者严禁进入施工场地。
7、洞、洞外施工场地设专人负责现场文明施工和场地清理。
8、夜间出碴设专人指挥车辆行驶路线,并降低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
94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9、施工噪音控制
⑴ 加强机械设备的选型工作,优先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加强对运土机械、大型动力设备的维修保养,安装有效的消声器,采用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认真做好加油、保养工作,减少施工时机械发出的噪音。不使用不符合噪音标准的机械。
⑵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场地运输材料及出渣时间,尽量安排在19点至23点之间进行。同时工地设专门的交通安全员,严格执行市的规定,在没有特殊情况时,进出场车辆严禁使用喇叭,限制车速并尽量缓停缓起。
⑶ 合理安排施工工区和调配施工机械,避免集中使用大量施工机械,造成噪音过大影响周边居民。
⑷ 对有些工序能采用无噪音作业的优先采用,尽可能做到低噪音作业。
⑸ 严格执行市夜间施工规定,尽量不在夜间使用高噪音设备,减轻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10、施工振动控制
⑴ 严格进行各种施工机具的检验维修,不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机械。 ⑵ 对工程所需的震动源设备的设置有条件的尽量远离民居布置。 ⑶ 合理调配施工机械,避免集中使用大量施工机械,造成震动过大。
⑷ 对能产生震动的作业,事先向操作工人提出警告和进行环保培训,通过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加以控制。
⑸ 严格执行夜间施工规定,尽量不在夜间使用高震动设备,减轻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⑹ 对施工场地外露泥土部分进行硬化,确保车辆通行的平稳,减少振动。 11、空气污染防尘控制
⑴ 施工燃机械遵照国家要求进行年审,不在施工中使用超排气标准车辆,以最大限度减少废气排放。
⑵ 对水泥浆及喷射混凝土拌合场,进行半封闭管理,减少水泥等对空气的污染,不在现场焚烧垃圾。
⑶ 每天安排2—3次给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工地的尘土。 ⑷ 按劳动保护条例,为工地操作人员装备各种尘埃防护设施。
⑸ 施工中对容易起尘的细料和松散材料,予以覆盖或适当的洒水喷湿。这些材料在运输期间,用帆布或类似的遮盖物覆盖。
⑹ 合理调配施工机械,避免集中使用大量施工机械造成局部空气污染。 ⑺ 水泥临时存放地加盖顶棚,尽量减少水泥灰尘的上扬。
⑻ 对施工作业易产生灰尘或污染的工序(如土方开挖和用机具破除混凝土结构等)
95
东四站织补工程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要有专人负责,及时采取可行的措施,必要时搭棚遮盖,以使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减至最低程度。
⑼ 在现场进出大门地点设置洗车槽,并配备高压冲洗设备,在车辆离开现场进入公共道路之前,保持车辆清洁干净。
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