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些作家也坦言,一年“开的会比读的书多”,作家越来越不像作家,更像官员,更像商人,更像经纪人。
几天前有人请莫言荐书,莫言无奈地坦言,“2013年我不是一个读书人,很惭愧地告诉大家,这一年我几乎没读一本书。”日前莫言在杭州的这番言论,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一时间,舆论哗然,读者会想到很多不读书的人,但万不会想到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年的阅读记录会是空白,同时,一些作家也坦言,一年“开的会比读的书多”,缺乏知识和思想的必要补充。(12月5日《西安日报》)
莫言不读书的缘由是显而易见的,他太忙了,忙到永远都在赶场子,永远都在应酬,永远都在平衡各方的微妙关系,因此才无法回到那“安静的书桌”,这和此前莫言获诺奖后一直奉劝社会各界不要过度打扰他,尽快让他回到书桌旁边,安心读书,安心思考和安心创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莫言苦口婆心和三令五申,但事实是莫言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催促着,无法停下脚步,可以说,是社会活动太多,害了莫言没有时间读书。
可是,仔细想来,莫言一年没有好好读一本书,也不尽是社会所害,和莫言自己的意志不坚定和耳根太软有很大的关系,更和莫言自己热衷于赶场有关。莫言虽然是诺奖获得者,但他是人不是神,莫言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名利,也需要圈子里的人脉资源,甚至也需要除过文学以外的社会好处, 因此当各种各样的邀请、研讨会、出席活动、晚会、庆典等来袭,凭借莫言自己的定力,很难拒绝,更很难保持住,毕竟,莫言不积极应付和应酬,就是自断后路,也是一种不聪明的表现。 不过,不管莫言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很忙,但一年时间没有好好读一本书,更多的是一种对莫言自己的讽刺,究竟能够忙到什么程度,以至于连读书的时间都挤不出来?莫言获诺奖后,不止一次奉劝公众也注重阅读,今年4月份,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湖南卫视承办的“2013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电视晚会播出,莫言等作家出席,他结合当下中国的读书风潮,从知名作家的角度对“全民阅读”进行了解析。可是,诺奖获得者莫言自己一年内却连一本书也没有好好读,怎么推动全民阅读呢?
莫言获诺奖后,有人就提建议说,莫言才是最合适的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人选,这话很有道理,中国的阅读率很低,而且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平均的读书率也很低,从2012年发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看,我国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7.6%,图书阅读率为53.9%。中国人均读书每年只有4本,而美国、以色列等国家达到50余本,差距还是很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阅读的氛围不浓厚,而阅读的氛围不浓厚除过社会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以外,和公益劝读的氛围不给力关系密切,社会的志愿者很多,但是劝读的志愿者不多,城市和家庭需要经营,读书的风气更需要经营,莫言的诺奖身份无疑是最合适,最生动和最有说服力的劝读形象大使。
一些作家也坦言,一年“开的会比读的书多”,作家越来越不像作家,更像官员,更像商人,更像经纪人,政府和社会给作家赋予的社会型角色太多,给自己提供的诱惑太多,以至于作家也深陷入文山会海和商海之中,怎么能够有时间读书,又怎么能够愿意读书和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在急功近利的思潮的熏陶下,作家也会把持不住,于是有意无意,作家之中不读书之风日盛,不少人并不为耻,反以“不读书尚能写作”为荣,这种风气不但引起了文学领域的普遍忧虑,更对全社会的人文思想和全民阅读是一种公信力的伤害。
1
包括莫言在内的大作家对于读书和全民阅读的亲力亲为的正能量示范,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名人示范力和说服力。一次次的教授和解析,一回回的赏析,一遍遍的解答,一次次的互动沟通,就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润着老百姓焦渴的读书心田,让文学、文化的素养慢慢累积,从量变到质变,最终会表现为公民的人文素养写意在社会这个偌大的舞台上, 因此,“莫言们”的民间“书香中国”多多益善,“书香城市”,“书香县”,“书香镇”,“书香村”,“书香单位”,“书香公民”才会如同雨后春笋茁壮成长。
古典文学、文学以及读书文化在民间的生存土壤比较贫瘠,老百姓的文学素养以及读书意识不够,是因为在很多的时候,读书在民间这块沃土上缺乏扎根的途径,在一定的程度上,作家们喜欢读书和阅读以及更多的“草根百家讲坛”比莫言的诺奖更有文学和阅读的现实滋润和推动力,如果莫言的诺奖高高在上,莫言自己也不读书,那么不仅对于诺奖不利,更不利于转变国民文学素养和阅读风气。
在没有大量阅读的支撑下,中国的写作者们每年还在大量生产着作品,目前中国每年诞生的长篇小说据称就有4000余部。现在一些作家(包括一些名家)处于有书不读的状态,以往写作之前“体验生活”的传统已被打破,缺乏对生活现实的把握,缺乏知识和思想的必要补充,在这种灵感枯竭的状态下,一些作家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重复自己,从过去仅存的生活积累中努力挖掘一点材料。 而“作家要不断面对有难度的写作”,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莫过于重复。而重复,也是“阅读危机”之下的作家们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的“阅读危机”已经引发了一场“创作危机”, 整体文学水准的下降被认为与作家少读书或不读书有关。但是另一场危机可能更为严重,现在有些作家公开宣称自己不读书,以“不读书还能写书给别人读”为荣,这种社会负面影响实在太大,连最应该读书的作家都不读书了,不读书也能过得挺好,这会引发人们的仿效,尤其会对孩子读书产生不利影响。
在很多人印象中,写作者是最需要通过阅读,从别人的作品中汲取养分的,所谓写作不息,阅读不止。鲁宾斯坦曾说过,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那么评价名人的劝读和读书,要看有多少文化人在亲力亲为的促进,德伯里说,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歌德曾说,一书一世界;当代学者余秋雨说:“读书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莫言一年不读书不仅是对莫言自己作家身份的讽刺,也是对文学诺奖的讽刺,作家“不屑读同行,没空读前辈”是一种做人和创作的双重病态,奉劝作家为文学和全社会的全民阅读带头读书吧。 (魏青)
五岳散人:曼德拉的\"光辉岁月\"
导读:非暴力运动是建立在信息社会的运动,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更为知识分子所认知、认同。尤其是从英国发轫的宪政思想已然成为共识的时候,以自身的忍耐、坚守、不退缩的非暴力挑战法律,用对方必然会具备的人性作为自己的武器,是具备天然优势的。
想必有很多人会写下关于纳尔逊曼德拉的纪念文字,他们的学识想必都远超过我,我写下的东西最多重复他们的话语。我在这里想写的是我接触南非、接触曼德拉这光辉一生的几个不起眼的片段。
2004年,我接到南非大使馆的邀请,参加“南非种族和解”十周年庆祝酒会。实际上那时候我对于南非与曼德拉几乎一无所知,只是知道那曾经是个种族隔离的地方,黑人曾经为此进行过不懈的
2
斗争,后来在那个坐了很多年监牢的曼德拉领导下,黑人翻身得到了解放——抱歉,那个时候我所认识到的理论基本都是斗争哲学,必然是打倒统治者什么的。只有在听了当时南非大使讲话之后,才知道那并非是解放某个阶级、打倒另一个阶级的斗争,南非走上了一条种族和解的道路,黑白并存、不做报复——至少没有形成过大规模的报复事件。
这个确实给了我很大震动,应该说是我从小受的教育中没有的东西。虽然我那时候知道非暴力不合作等活动,也对美国的民权运动、印度的圣雄甘地有一些朦胧的认识,但从未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
著名的香港乐队Beyond有一首歌是献给曼德拉先生的:光辉岁月。这首歌在我年轻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主要也是并不了解其背景,等到我明白了背景之后,这首歌越来越得到我的喜爱, “风雨中抱紧自由”、“缤纷世界闪烁的美丽,是因为没有分开每种色彩”,这是一种更为崇高的理想。 最初,曼德拉先生也组织并担任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首领,但在被捕入狱之后,他放弃了武装暴力反抗的方式,成为非暴力的领导人,从而获得了国际社会更为广泛的支持,最终获得了胜利。这种胜利不是孤例,实际上甘地以及美国民权运动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世界主流思潮都对此寄予了肯定。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文明社会走到今天,越来越崇尚理性与协商、妥协,而现今的国家无论实际如何,至少在表面上基本都认同如下几个的价值观:主权在民、人人平等、依法治国。
在这个框架下,如果一个政府明目张胆的违反这些标准治理国家,必然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杯葛与关注,而非暴力运动是建立在信息社会的运动,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更为知识分子所认知、认同。尤其是从英国发轫的宪政思想已然成为共识的时候,以自身的忍耐、坚守、不退缩的非暴力挑战法律,用对方必然会具备的人性作为自己的武器,是具备天然优势的。
这与西方世界的宗教传统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之上时,这种以自身为代价的殉难、赎罪就已经成为了西方文明的一种思维底色。这种宗教意识的带入, 使得非暴力运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正当性,当一个人摊开手说“我放下武器了,现在该你了”的时候,他就等于天然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
而非暴力运动之所以能够成功,是与两个因素分不开的,一个是信息化社会当中,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方式增加了统治者的遮蔽成本,使得他们的暴力镇压受到更大的压力;另一个是英式殖民国家所具备的规则意识,使得在某些承接了英式传统的前殖民国家做事稍微有些底线。这两个因素如果同时具备,非暴力运动成功的机率最大。
有时候在我们看这些事情的时候,免不了与中国的历史做一个对比。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乏舍生取义的人、奋勇直前的人,但始终没有构建出这样的一个和解的环境与社会,近现代的事情我们不谈,古代中国士人是具备着牺牲精神的,但他们的牺牲与抗争有一个前提,即君王是高于一切的存在,中国古代的宗教所架构的不是一个超逾人间社会的存在,而是一个人间社会的倒影,也就没有了对于超验理念的认同,并以此出发来对强权进行的反抗。所有的反抗不是借着天道的名义用暴力改朝换代,就是用匡正君王的思维去进谏,以至于我们总是走在暴力、改朝换代、士人进谏、天下糜烂、再次暴力的路上。我们这一课应该补上了,哪怕与宗教无关,也要从权利的观念补上。 顺便说一句,我最大的遗憾之一,是在南非世界杯的时候去看看幕式,包厢与曼德拉先生的包厢只有一墙之隔,如果当时不是因为曼德拉先生的孙女出事,想必我能够有机会亲眼见到曼德拉先生并表达我的敬意。与一位真正的伟人擦肩而过,是为人生的遗憾。但我想曼德拉先生的光辉岁月对于他
3
来说因为生命的终结而划上句号,对于很多走在争取自己权利路上的人们,这个光辉岁月会延续下去,直到风雨中我们拥抱着自由。 (五岳散人)
珠算不能只是满足我们的虚荣
导读: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是能够被世界所承认的,是世界公认的宝贝。遗憾的是,我们却把我们的宝贝当作了不值钱的东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4日在阿塞拜疆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此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月5日《南方都市报》)
珠算申遗的成功,的确让很多人很自豪。消息一发布,各大网站的论坛上就是一片叫好声。正如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说的一样:“申遗的成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但是,申遗成功的珠算,真的仅仅是我们自豪的载体吗?申遗成功是可喜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可以自豪一下。但是,这种自豪不能冲昏胜利后的头脑。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话题:珠算给我们带来了荣誉,我们给珠算带来了什么?珠算成就了我们的自豪,我们把珠算当自豪了吗?珠算对得起我们,我们有没有对得起珠算?
珠算的申遗成功,说明一个问题,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是能够被世界所承认的,是世界公认的宝贝。遗憾的是,我们却把我们的宝贝当作了不值钱的东西。在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在课堂上还是能够见到算盘的,尽管那个时候老师已经不怎么交珠算了,但是,最起码我们还能叫得上它的名字。而如今, 你若真是抱着算盘这样的东西去问问孩子们,他们还真的不见得能叫上名字。珠算不仅仅离开了我们的生活,也离开了我们的课堂。
当然,世界是发展的,是前进的,总要有些事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冷落。但是,冷落不代表放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会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最起码要让如今的孩子知道什么是算盘,会简单的使用。
此次申遗成功了,这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也让外国人认识了我们的宝贝。但是,我们不能被胜利的小酒喝晕了心,不能让申遗成功后留下的只是遗憾。当然,我们不是冥顽不化的主儿,不能抱着传统的东西不放,但是我们却有责任不让它消失,去抢救它,去挖掘它,正如我们不能因为使用钢笔了,就丢掉了我们的毛笔一样。
我们需要做些事情。是不是需要让它光明正大的重新进入课堂,让孩子们认识它,知道它,会一点简单的用法。也可以让它和毛笔、剪纸、地理、历史一样,成为副课,成为兴趣课呢? 申遗是需要花钱的,这几年我们为了申遗花费的钱款也不少。我们不能让我们创造的劳动价值换来的仅仅是自豪感,那样愧对的就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珠算,还愧对了我们的申遗成本。 (郭元鹏)
张田勘:诺奖得主能培养出来吗
导读:如果只是从培养诺贝尔奖得主入手并不够,而是要通过科学和客观的分析,了解哪些研究项目是世界前沿的,能对社会和人类做出重要贡献的,并选拔和挖掘这些领域的第一流研究者,才有可能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
4
2012年9月,“万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这一计划准备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计划包括3个层次7类人才。第一层次100名,为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第二层次8000名,为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第三层次2000名,为3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
今天,“万人计划”的披露让国人知道,中国实际上是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可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得主和其他高级人才。诺贝尔奖得主是否能培养出来,这个问题不仅有趣,而且争论会非常激烈。从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得主的情况来看,几乎没有一位在获奖之前认为自己会得奖,换句话说,但凡抱着获奖的动机进行科研的,没有一个人能获得诺贝尔奖。最有趣的例子是,弗洛伊德自认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且也确实被很多权威专家多次提名,但直至去世他都没有获奖。
个中原因固然与诺贝尔奖评委会的评价有关,但是,弗洛伊德未能获奖也说明,抱着获奖的动机去进行科学研究确实无法获得诺贝尔奖。不过, 这并非意味着诺贝尔奖得主不可以培养。因为,换个角度来看,既然科学家是可以培养的,诺贝尔奖得主为何就不能培养呢?这能从几年前美国的一个女科学家是否可以培养并获得诺贝尔奖的争论和事实中获得某种答案。
2005年2月28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题为“科学家是培养出来的,而非天生的”的文章指出,女性无论是作为科学家还是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可能培养出来。例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法律、医学、兽医学和牙科学领域获得硕士学位的人中,女性不到10%,而药学领域女性不到20%。但是,在今天兽医学和药学方面获得硕士学位的人中,女性超过了男性,占2/3,在法律方面女性则与男性等量齐观,获硕士学位者占约50%,医学超过40%,牙医超过1/3。而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学等其他社科领域,女性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近些年都有很大幅度上升,美国有一个促进妇女投入科学的网站不再开列1975年以后的女性科学家名单,理由是人数太多了。
由于美国培养的女科学家逐渐增多,参与科学研究的女性也越来越多,因而取得卓越科研成果的也成比例增多,也就逐渐有了被诺贝尔奖评委会认可并获奖的女科学家。这篇文章的说法尚未淡化,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与其他科学家就一同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如果有意要培养诺贝尔奖得主,也许有可能实现。
但是,培养诺贝尔奖得主还有一个人们可能并未理解的原则,即对事不对人,或既对事又对人。这一点在汤森路透对诺贝尔奖得主的预测中表现出来,他们的预测首先是针对一些广泛认可的重要基础研究和发现,然后再确定该研究和发现的最重要贡献者,以此预测谁能获得年度诺贝尔奖。从2001年到2012年,汤森路透正确预测出2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这也意味着,如果只是从培养诺贝尔奖得主入手并不够,而是要通过科学和客观的分析,了解哪些研究项目是世界前沿的,能对社会和人类做出重要贡献的,并选拔和挖掘这些领域的第一流研究者,才有可能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
当然,培养诺贝尔奖得主并非有钱就行,而是需要对科研体制和管理进行彻底的改革。例如,需要零容忍权力寻租、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同时既要研究人员拥有坐冷板的坚守,也需要管理者有耐心的等待。因为,从诺贝尔奖获奖情况看,一项研究结果能获奖一般都需要30-40年的时间。在这方面,或许科研人员更有耐心和执着坚守的精神,最怕的就是管理者没有耐心。如果管理体制
5
还像要求研究人员如评职称和报成果一样频频施以压力,虚假成果、垃圾论文和应时研究就会充斥于科研界,培养诺奖得主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张田勘)
服务缺乏人性,制度就会杀死人
导读:连“拔下针头让他过来”这样的话也说得出口,逾越了最起码的职业底线,从某种程度上说,服务一旦缺乏人性,制度就会杀人。
10月15日,有读者报料称,广东高州市一老人由于中风无法行动,他儿子代为到高州农信社大路坡分社取钱,信用社说身份证不对,令其到村镇开证明。证明拿来了,信用社又说要老人亲自来,家属就将病重的老人拉到信用社,可是工作人员还是不给。僵持之下,老人死了。(10月17日《南方农村报》)
银行和储户之间的矛盾与对立由来已久,呈越来越尖锐之势,每次发生正面冲突,原因无怪乎取款手续不符合相关规定,不管你储户出现啥状况,天王老子出面都不起作用,银行工作人员理直气壮,我们是在按制度办事,任你如何哀求都无济于事。
广东高州发生的这一幕,在其他地方时有发生,只不过没有在银行内猝死的案例罢了。某些银行将服务宗旨明明白白地置于大堂之上——客户就是上帝,完不成揽储指标时哪怕当孙子也在所不惜,可储户一旦取款时,就换了另一副摸样,做起了大爷。动辄拿制度与规定说事,滴水不进,毫无商量的余地。
在我印象中,银行只要验证了存款人与支取人的身份证,即可办理存单代为支取业务,这样做其实并没有多大的风险。如果存单的主人身体极度虚弱,尚在医院接受治疗,就更应该走这种简便的程序,实在不行的话,银行方面还可以出动工作人员,开展上门服务, 只要实行这种人性化服务,一定能给银行加分,得到老百姓首肯,这远比空洞的标语与口号更加管用。
可是,你们已经习惯了坐在室内办公,习惯了不顾别人的死活,高州的这名老人还在医院挂着水,你们没有半点怜悯之心,连“拔下针头让他过来”这样的话也说得出口,逾越了最起码的职业底线,从某种程度上说,服务一旦缺乏人性,制度就会杀人,这一天其实就是你们的耻辱日。 老人猝死于银行,虽不是谋杀却胜似谋杀,银行方面显然难辞其咎,尽管最终做出了相应的赔偿,但依然摆脱不了此事造成的负面影响。吃一堑才能长一智,希望银行业开展一次职业道德方面的专项教育,让人性化服务真正回归于民,否则很难说没有下一次,老百姓不能再遭遇类似的无理与刁难了。 (李忠卿)
雾霾压城,死神翩翩起舞的仙境
导读: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这是诗;活在哪里都是活在雾里,这是悲剧。 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雾霾。
随手拍一张图片,看上去都仿佛“人间仙境”,你要是开车上桥,总是会产生这样的错觉,会不会开着开着,就开到了天上去?
这两天,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都在吸霾。这么吸下去,会不会像吸毒一样吸出瘾来? “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各类关于雾霾的段子近期在网上广为流传。听到这样的段子,我实在笑不出来。
6
而听到环保部的专家说中国接下来将进入雾霾高发期,“雾霾高发或持续一二十年”,就更加忍不住想哭。
不要说一二十年了,就这短短几天的重度雾霾,已经让人受不了了。出不了门,看不了戏,早上跳不了舞,饭后遛不了狗。还有人咳着咳着,几乎要将肺咳出来了。要是接下来的一二十年还得经常忍受这样的雾霾,估计央视都不好意思上街问民众:你幸福吗?所谓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就发展出这么个结果,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现代化吗,这能让民众满意吗?这样的城市,没有让生活更美好,反而变得无比糟糕。
即使是在这么严重的雾霾之下,还是到处可以看到杭城工地顶霾而上不间断施工的图景。我们常说要以人为本,可是却常常干些本末倒置的事。 有网友在问:为什么雾霾一来学校停课两天,为什么不能是污染企业、扬尘工地停产3天呢?我相信,如果一切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观不改变,这污染不治理的思维不转变,雾霾再持续一二十年是完全可能的。可是面对民众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的现状,政府的治霾高招在哪里?雾霾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已经不用多说了,在雾霾中呼吸的不仅有成年人,更有老人和孩子,民众的健康能等得了、能挨得住这一二十年吗?雾霾在持续,抢购在持续,叹息在持续。我们在等风,我们能等的只有这自然之风么?
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这是诗;活在哪里都是活在雾里,这是悲剧。昨天的种种,酿成今日的苦果,今日如不反思,如不上升到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程度加以重视,那么若干年以后,天空还会是那么灰黄,在这灰黄天空下的人生还将是那么灰暗。将这些留给后人,后人会以怎样的眼光看待我们?
倘若如此,那么,请容我求包养!唯一的条件是,一日供我三顿新鲜空气! (董碧辉)
是时候跟\"彭宇情结\"说再见了
导读:要想让所有人都安心地扶起跌倒的老太,不可能单靠的人们的道德自觉,保障体系的完善、法律的撑腰,哪一样都不可或缺。
一名骑着电动三轮车的老太不慎摔倒,被困路边的水沟内。面对受伤的老太,过往的车辆没有停下,过往的行人选择“视而不见”,大家都不敢靠近去把她搀扶起来……4日晚上,这一幕,发生在嘉兴市王江泾镇虹阳村。所幸后来一名好心的小伙帮老太拨通了她儿子的电话,受伤的老太才从险境中脱身。(12月6日《南湖晚报》)
事后,卜老太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自己很伤心,“开远光灯的那名司机,看到我摔倒后,竟然无动于衷地加速离开了,这是第一件伤心的事;我躺在地上半个多小时,竟然没人向我伸出援手,这是第二件伤心的事。”应该说,遭此“双重打击”,卜老太完全有理由伤心,因为换做谁都会感到心痛,进而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与此同时,旁观者“心有戚戚焉,然心戚戚矣”的矛盾态度也不难理解,而这,归咎起来无外乎是“彭宇情结”在作祟。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所谓“彭宇情结”就是媒体炒作出来的一个概念。因为在“彭宇事件”发生前,难道就没有老人摔倒却无人搀扶的情况吗?同样的,彭宇案发生之后,我们也仍能看到主动搀扶跌倒老人的好心人。遗憾的是,媒体创制、传播、放大某些现象的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以至于大多数不具备专业媒介素养的人们往往不加思辨地将媒体所营造出来的“拟态环境”误认为是社会的全貌, 进而想当然地以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彭宇情节‟”。久而久之,所谓“彭宇情节”也就成了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靥。
7
每当再有老人摔倒的事情发生,无论周围的人是扶了还是没扶,无论被扶起来的老人是不住道谢还是倒打一耙“讹你没商量”,人们总会把彭宇的经历再搬出来说道一番。一些人甚至还主动去寻找身边的坏老太,以印证自己内心“刻板印象”的正确性。于是乎我们看到,北京那位李大妈,明明自己被撞又被骂,进入舆论场后却成了“讹人”的恶老太,受尽羞辱。难怪有论者感叹: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一个“坏老太”了。有了“坏老太”,私利主义宛若忽然有了那“不胜凉风的娇羞”;有了“坏老太”,千疮百孔的道德生态忽然穿上了“皇帝的新衣”……还有什么比这更“喜大普奔”的吗? 然而,这毕竟不是我们理想中的社会。诚然,要想让所有人都安心地扶起跌倒的老太,不可能单靠的人们的道德自觉,保障体系的完善、法律的撑腰,哪一样都不可或缺。但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也的确到了跟“彭宇情节”说拜拜的时候了。只有及早从“彭宇情节”的魔障中解放出来,才能坦然的面对内心的善端,不断积累正能量,一步步实践“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的理念。 (王垚烽)
千万连钞陪嫁,土豪炫富何时休
导读:用如此大额的连体钞作嫁妝,只不过土豪的一种炫富手法而已,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它就如同万元人民币花束888万礼金等如出一辙。
日前,天津一“土豪”嫁女儿,别出心裁地采用近百筒连体钞票作为陪嫁现金,价值轻松过千万,让人大开眼界。据在场知情人士及众多网友爆料,新婚女方家底雄厚,陪嫁嫁妆除了天津富力中心、北京昌平等地的几处房产、上百万元的名车等,最让人惊叹的就是99筒整版钞,寓意“天长地久”,筒内装的每张都是未经过裁剪的、连在一起的真币。除了中国人民币连体钞外,还有不少国外珍贵钱币,一般人闻所未闻。(12月6日中国新闻网)
万元人民币花束、888万礼金、1080万现金……被土豪们不断升级的婚礼“斗富”早就被弄昏了头的网友们,按说早已 “见怪不怪”。可是,这许多人闻所未闻的这价值千万的连体钞票做陪嫁,仍然引起网友们的一片惊呼,一些心直口快的网友更是把羡慕嫉妒恨写成帖子发在网上或博客中。 笔者认为,这一新闻的最大看点是连体钞的来源和本质,而不是其价值多少。实质上连体钞并不属于国家货币,更不是国家发行,只算是央行利用国家货币的发行作为基础发行的经营性商品。连体钞的存在不是因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求,需要连体钞的只是少数人和市场。故而绝大多数人对连体钞比较陌生,甚至连见过都没见过。一次看到别人用那么多连体钞给女儿陪嫁,自然会瞠目结舌,齐声惊呼,开眼了。
由此可见,用如此大额的连体钞作嫁妝,只不过土豪的一种炫富手法而已,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它就如同万元人民币花束888万礼金等如出一辙,是土豪的一种炫富手法而已,只不过这土豪别出心裁,利用这人们很少见到的连体钞吸人眼球而已。因此,大众和媒体也没必要对此如同发现新大陆一样大肆渲染。就当它是生活中的一道风景,见过后很快就会烟消云散,被新的风景所遮盖。大家还是想方设法干好自己的工作或事业,经营好自己的家庭,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为上策。 这里需要提醒土豪们的是,别再因为手里有点钱就千方百计的显摆了,实质上土豪在显摆的同时,也说明其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人还是本分和内敛一点好。有钱是好事,在儿女婚姻大事上多花费一点也无可非议,但没必要显摆。再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果子女不成才,即使你给其金山银海也有败光了的时候,不是笔者毒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反面教材可谓随处可见。难道不值得警醒?因此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倒不如把钱用到继续发展事业上或多做一些功德无量的社会公益,培养子女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其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才是正道。 (陆敬平)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