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分析

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分析

2020-05-14 来源:爱问旅游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11月 第35卷11期(总第322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Vol.35 No.11

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分析

郑世昌

(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内四科,河南 登封 452470)

[中图分类号]R255.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9)11-1307-02

[摘 要]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均用任督穴位针刺治疗,研究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C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BI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PAG、FIB、EAI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结合任督穴位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较好。

[关键词] 中风;偏瘫;补阳还五汤;针刺

中风后偏瘫指神经中枢丧失机体运动功能调控能力,埋线选大椎、肺俞、曲池、三阴交,情绪焦虑加肝俞、神门,大便秘结加足三里、支沟,经期加重加血海、关元。将适量75%酒精倒于弯盘中,将羊肠线剪成1cm若干段浸泡于酒精中30min,再将羊肠线从腰穿针前端穿入,后接针芯。用安尔碘常规消毒穴区,无痛注入利多卡因约5min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穴位周围皮肤,右手持针,刺入穴位1.5~3cm,出现针感后退出针管,将羊肠线埋入穴位的肌层,用消毒干棉签压迫片刻,以防止出血,创可贴覆盖针眼1天。3周治疗1次,2次为一疗程。8周后进行随访。

对照组:多西环素0.1g,每日2次口服;甘草锌5g,每日2次口服,连服6周。8周后进行随访。

两组均不使用其他方法及化妆品。不吃麻辣、油腻及甜食,不要喝浓茶、咖啡。保持愉快心情,注意劳逸结合,保障充足睡眠。3 疗效标准

治愈:皮疹消失。显效:皮疹消退60%~99%。有效:皮疹消退20%~59%。无效:皮疹消退不足20%。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

例6455

治愈3216

显效1613

好转1112

无效  514

总有效率(92.2)△(74.5)

导致肌力减弱、迟缓,骨骼肌支配功能受限[1]。本研究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传统针灸手法的基础上,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而达到治疗作用的方法。《灵枢·终始》曰:“久病者……深内而久留之。”张景岳释曰:“久远之疾,其气必深,针不深则隐伏,病不能及,留不久则团结之邪不能散也。”埋线治疗的前期针具刺激相当于针灸,留置的羊肠线相当于埋针。羊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对穴位产生物理及化学剌激,其刺激感应维持时间是任何留针埋针法所不能达到的,从而弥补了针刺刺激时间短、疗效不长久、易复发的缺点[4]。埋线疗法还有免疫调节作用,对抗自由基,延缓衰老,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5]。埋线前局部先行无痛麻醉可减少对埋线恐惧,增加患者顺从性。

痤疮乃肺胃之热上熏头面所致。过食辛辣刺激甜腻之品、情智失调或冲任不和,均可发生痤疮。大椎为督脉之腧穴,又为三阳经交会之穴,可清热泻火,凉血排毒;肺俞可清泻肺热,去面部痤疮;曲池为大肠经合穴,肺又于大肠相表里,可清热、泻火、排毒;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有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之效;肝俞、神门疏肝理气,镇静安神;足三里、支沟可以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疏利三焦;血海、关元可以运化脾血、补肾培元。诸法合用,共奏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能起到预防及治疗痤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SUPING W.Bromelain improves decrease in defecation in

ostoperative rats:modulation of colonic gene expressio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J].Life Sciences,2006,78(9):995-1002.[2] NEETU K,KULPREET B,PREETI R,

et al.Regulation of p53,nuelear factor кB and cyclooxygenase-2 expression by bromelain through targeting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thway in mouse skin[J].Toxico Applied Pharmaco1,2008,226(1):30-37.[3] 李伟牟,王学杰,程静.菠萝蛋白酶和施坦宁联合治疗小儿

肺炎(60例)[J].哈尔滨医药,2005,25(1):30-31.[4 ] 任树森.中医穴位埋线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2011.[5] 向阳,向云飞.埋线美容技法图解[M].北京:中国

医药出版社,2012.

[收稿日期]2019-06-12

注:与对照组比较,△χ²=6.86,P<0.01。

5 讨 论

痤疮的发生与性激素分泌异常、皮脂腺分泌过多、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免疫因素等密切相关。

菠萝蛋白酶又称菠萝酶,是水果菠萝的树干和果实中提取的一系列琉基蛋白水解酶,主要是琉基蛋白水解活性成分。胃肠道酸和消化酶不容易破坏菠萝蛋白酶,因此口服吸收性较好,生物利用率较高。Suping[1]试验中发现,口服菠萝蛋白酶能明显抑制NF-кB高表达,从而改善术后大鼠排便。在建立的小鼠皮肤肿瘤模型中,Neetu等[2]发现菠萝蛋白酶阻断IкBα的磷酸化,明显抑制Cox-2表达及降低NF-кB的活化,从而发挥抗肿瘤及抗炎作用。菠萝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分子中肽键裂解,使蛋白质、肽、脂翔酰胺等物质分解,具有抗炎、消肿,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阻断乳酸的转运,对厌氧细胞具有毒性作用[3]。所以菠萝蛋白酶副作用小,既能促进排便,消除痤疮的炎症,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又能预防埋线引起的细菌感染。

·1307·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11月 第35卷11期(总第322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Vol.35 No.11

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2例,均为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院诊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常规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9~72岁,平均(55.26±6.25)岁;病程7~60天,平均(35.26±11.25)天;脑梗死26例,脑出血20例。研究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0~73岁,平均(54.89±6.47)岁;病程8~58天,平均(34.56±10.98)天;脑梗死25例,脑出血2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头颅CT、MRI等检查确诊,发病前无感觉、运动障碍,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血液、免疫系统疾病,进展性脑卒中,认知功能不全,治疗依从性差,合并心功能不全,合并肝、肾功能损伤,恶性肿瘤。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任督穴位针刺治疗。患者取侧卧位,用0.35mm×40mm不锈钢毫针针刺,取督脉穴位命门、百会、中枢、大椎、至阳。后取仰卧位,取气海、中极、中脘、天突、关元、承浆穴。针刺依据胖瘦差异刺入深度0.5~1.5寸,以直刺为主,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0min,1日1次。

研究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药用黄芪30g,山楂15g,赤芍15g,当归15g,丹参15g,桃仁10g,川芎10g,地龙10g,陈皮10g,红花10g。血瘀气虚加熟地15g,党参15g;肝阳亢盛加钩藤15g,天麻10g。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温服。

组别研究组常规组tP

例4646

CSS治疗后12.59±8.1716.27±8.692.0930.039两组均治疗4周。3 观察指标

采用CS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0~15分为轻度损伤,16~30分为中度损伤,31~45分为重度损伤。采用BI量表评估自理能力,最高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越好,大于等于60分为基本生活可自理。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CPR)水平、血小板聚集率(PAG)、红细胞聚集指数(EAI)。

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2]。临床痊愈:减分率大于等于95%,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减分率70%~94%,症状显著改善。有效:减分率30%~69%,症状有所好转。无效:减分率小于30%,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呈加重趋势。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4619(41.30)12(26.09)12(26.09)  3(  6.52)(93.48)常规组4615(32.61)11(23.91)  9(19.57)11(23.91)(76.09)χ²P

5.3920.020

两组治疗前后CSS、BI评分比较见表2。

BI治疗后63.58±17.1853.47±16.39

2.8880.005表2 两组治疗前后CSS、BI评分比较 (分,x±s)

治疗前22.31±10.5621.98±10.28

0.1520.880t4.9382.877

P<0.0010.005

治疗前37.98±16.5636.74±16.88

0.3560.723t7.2794.823

P<0.001<0.00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x±s)

组别研究组常规组tP

例4646

PAG(%)

治疗前71.49±10.1870.67±10.54

0.3750.705治疗后60.57±7.33*67.21±7.59*

4.268<0.001FIB(g/L)

治疗前4.58±0.924.42±0.860.8620.391治疗后3.11±0.77*3.57±0.81*

2.7920.006EAI(%)

治疗前3.25±0.363.19±0.320.8450.400治疗后2.10±0.27*2.69±0.31*

9.734<0.001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6 讨 论

脑中风后偏瘫为高级神经中枢受损,主要表现为偏瘫侧上下肢屈伸肌痉挛,发病因素与脑血管破裂出血、梗塞,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可引起局部神经功能损伤、偏瘫侧感觉障碍[3-4]。

中医认为,中风发病与风、虚、火、痰、瘀有关,元气亏损、瘀血阻滞为主要病机,治当从疏经通络、活血散瘀、益气养血。任督穴位针刺治疗可疏通十二经脉、调理阴阳、扶正祛邪、缓解痉挛[5-6]。补阳还五汤方中当归、丹参、川芎、红花补血益气、活血化瘀,地龙祛风通络,天麻平肝熄火。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散瘀、通络益气之效。药理研究证实,补阳还五汤具有抗氧化、抗血栓、抗血小板凝集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7-8]。

补阳还五汤结合任督穴位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 徐磊,华启海,阎兴洲,等.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

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0):1745-1747.[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 胡菱,赵冬琰.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中西医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7):729-733.[4] 刘晓宇.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脑梗塞恢复

期偏瘫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7):1421-1424.[5] 丁东,江幸福,项高波,等.针药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

出血术后偏瘫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2):48-51.[6] 何岳义,谢晓龙,易琼.针刺配合PNF技术治疗中风偏

瘫后遗症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7):19-22.[7] 徐辉,邹艳丽,周辉,等.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

患者恢复期的疗效评价[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8):1155-1157.[8] 尉建辉,张建军,张会平,等.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

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心脏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1):2136-2138.

[收稿日期]2019-06-15

·13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