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角线原理在步行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对角线原理在步行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2020-09-23 来源:爱问旅游网
浙江建筑,第26卷,第7期,2009年7月ZhejiangConstruction,Vol.26,No.7,Jul.2009

对角线原理在步行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ApplicationoftheDiagonalPrincipleinDesignofPedestrianSpace

苏晓海

SUXiao2hai

(陕西理工学院数学系,陕西汉中723000)

摘 要:对角线道路既能形成鲜明的构图效果,又具有便捷的联系作用,在开敞的步行空间中普遍使用,以满足设计美学和行为便捷性的要求。以下探讨了对角线道路的重要性,并根据人们穿越空间的方向、数量和频率的多少,将其应用形式分为便道式、铺地式和广场式,同时提出应用中的设计要点。希望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以小见大,从微小之处贯彻、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

关键词:对角线原理;步行空间;开敞空间

中图分类号:TU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09)07-0009-041 研究背景

16~19世纪中叶在欧洲先后建立了一批强大

式道路正好弥补了矩形道路对角线联系不便的缺陷,从而共同构成快捷的道路联系。

以上对角线道路在城市中的应用,反映了对角线既可以形成较好的构图中心,满足美学需要;又能形成便捷的联系,满足功能需要。然而,现代城市的交通流量前所未有的大,交通方式复杂多样。对角线道路与矩形相结合会增加交叉口数量,不利于交通安全和管理。因此,现代城市空间中常采取环形加放射状来组织快速交通,而非矩形加对角线形式。矩形与对角线道路交织的形式恰恰在绿地、广场等开敞的步行空间设计中体现了重要价值,这不仅满足了人们行走中对便捷性的需求,同时也借助对角线道路丰富了构图。杨・盖尔在他的著作《交往与空间》中提到设计中应重视人们沿对角线行走的行为特征。

的、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在此时期,为君权服务的“古典主义”引领了城市规划、建筑的总体潮流。古典主义通过城市布局中的轴线对称、主从关系、规则的几何形体和突出中心等手法来喻意中央集权的核心地位。由于对角线式道路的交汇处往往是构图的中心,是视觉的焦点,明确而强烈地表达了中心地位。所以,对角线式的道路作为一种构图手段迅速在城市空间中扩张,从凡尔赛宫、卢浮宫到整座巴黎城,到19世纪朗方设计的华盛顿,格里芬设计的堪培拉等等城市。

1922年,理性功能主义者勒・柯布西耶提出

[1]

“明日城市”规划方案。整个城市平面呈现出严格的几何形构图特征,矩形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犹如机器部件一样规整而有序

[1]

。1930年,他又提

2 对角线原理简介

几何学中的对角线是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和与它不相邻的顶点的连线。本文中的对角线泛指:

出“光明城”的规划方案,这一方案继续采用矩形和对角线道路交织的形式。在这两个方案中,对角线

收稿日期:2008-12-18

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学院专项科研(编号:SLGQD0727)

作者简介:苏晓海(1979—),男,云南江城人,助教,从事建筑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教学。

10                 浙 江 建 筑2009年 第26卷

为了满足人们走捷径的需求或构图的需求,而将一组边联系起来的小径、道路、铺地等线路。

对角线道路便捷的最终原因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之所以称为对角线道路而非直线道路,是因为对角线是在一定形状的面域空间内构建的,是以某个面域边界存在为前提的。所以对角线的概念包含了它本身和构成它的边两部分,这两者之间有比较性;而直线的概念表示的只是单一的元素,缺少可比性。

3 对角线原理在步行空间中的应用形式

开敞的步行空间中线路的组织对引导人流起着重要作用。线路中应考虑对角线方向上的联系,以满足行走对便捷性的要求。根据对角线方向上的联系在空间中显露程度的强弱和人流穿越的多少,将其应用形式分为三种:便道式、铺地式和广场式。3.1 便道式

图2 尽端处的亭子成为对景

便道式指以线状道路的形式明确对角线的走向。适用于人流方向单一且明确的场地,多在穿越以绿地为主的开敞空间中使用。此时,便道不仅起到联系的作用而且成为绿地空间中的构图要素(成为划分绿地的界线),绿地为底,道路为图。使用中注意:(1)道路若采用铺砖形式,应考虑主要使用人群的步长,以便于行走,见图1;(2)绿地若要保持一定内部稳定性,对角线道路不宜引入过多,避免对绿地的过分分割;(3)可利用对角线道路的交点,在此设置景点,强化视觉效果,见图2。

3.2 铺地式铺地式是指以草坪为底,铺地为图的形式来隐含对角线的存在。绿地与铺地所占面积几乎相当,图与底的关系可互换。它克服了便道式对人流方向的限制,能适应多个人流方向的需求。它又避免了“人去场地空”而造成的冷落感和单调感,具有好的景观效果,见图3、4。所以,这种形式适用于人流方向较为复杂且间歇性使用的场地,当人流量大时,它能适应通行需求;当人流量小时,又可作为图案具有观赏性。使用中注意:(1)铺地尺寸与整个空间的协调,避免大空间小铺砖或小空间大铺砖的搭配;(2)充分发挥铺地的图案效果,丰富空间,避免“大而无物”。

图1 铺砖间距应符合步长

图3 绿地为底,铺地为图

第7期

苏晓海:对角线原理在步行空间设计中的应用11

流流向,确定设计线路;二则,可以在人流高峰时间观察人们对空间的使用,分析人流走向,确定线路。4.2 分析空间功能,选择对角线形式如果空间功能定位是以完整性、稳定性、静态性为特点的学习或休闲空间,而对角线的穿越会破坏这种特性,那么就应在便捷性和空间功能两者间“两利相权,取其重”。学校为了防止学生穿越某个草坪,在其周围拉上绳子。“拉绳子”说明学校认识到学生有穿越的需求,只是此地不宜,还是请君多行几步吧。

如果空间是以开放性、动态性、观赏性为特点,对角线的引入不仅活跃了视觉景观,也方便了人们行走,那么就应根据人流情况选择合适的形式:便道

图4 铺地为底,绿地为图

3.3 广场式

广场式是在人流汇聚处以广场来组织各方向人

流的集散,虽不存在显性对角线形式,却包含了对角线方向的人流。它适用于人流量大,方向复杂,且常常是人们交往活动场所的场地。使用中注意:(1)由于广场空间功能多样,应处理好功能分区,避免静、动相互干扰。(2)由于对角线不明确,而应明确广场边界和对角方向出入口,以强化视觉引导。

式、铺地式或广场式。4.3 回访调查,修补完善

设计难免会有考虑不周之处,即使当时设计得十分完美,也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需要调整。所以,应对投入使用的设计做回访调查,与时俱进,调整线路,以尽善尽美。“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过人们留下的足迹,便能知道人们需求的道路在何处。

5 应用举例

校园以大礼堂和中心草坪为中心,在其周围布置院系楼、图书馆和多处绿地,它们共同构成了西边公共教学区和东边学生生活区的过渡区。该过渡区中的绿地设计不仅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户外休闲、交往和学习环境,同时也要考虑生活区和教学区的联系。现以润林苑、中心草坪和西树林为例,说明对角线在开敞步行空间中的应用。5.1 分析人流

人流大量集聚的公共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分别位于润林苑、中心草坪和西树林的东西两侧。因而,

图5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前广场

4 对角线原理应用步骤

4.1 踏勘周边环境,分析人流

东西方向是主要的人流方向,见图6。加之学校西门外面是生活气息浓厚的街道,因而西门成了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校门。所以说教学区中点C是人流最集中的节点。点A和点B是出入生活区的重要节点,点F是出入食堂的控制点。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对于教学区中心,生活区的中心位置偏南。所以总体上看,人流的主要流向是东南———西北方向,其次是西南———东北方向。这样似乎能构建所有的对角线,反映出对角线在正交道路所形成的绿地中具有普遍适用性。

作为设计对象的步行空间,与它周边的建筑布置、道路走向、环境景观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准确地把握该步行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助于确定空间功能、表现形式和人流流向。一则,可以通过周边建筑功能、道路节点间关联性的强弱来分析人

12                 浙 江 建 筑2009年 第26卷

个喜闻乐见的停滞空间。

西树林曾经是以灌木丛为植被,视觉不通透,其中铺设了两条对角线方向的道路。后来由于中心草坪不设道路,那么对角线方向上的联系推移至西树林,以前那种道路式设计就显得拥挤了。在开放性校园的设计理念下,西树林改建成宽缝砖铺地,主要作为行走空间,对角线线路隐含在其中。

6 结 语

从以上三块绿地的对角线设计过程可以看出,开敞空间中对角方向上的联系满足了人们走捷径的行为特征要求,方便了日常生活,是人性化设计的体现。同时,对便道式、铺地式和广场式不同对角线形式的选择应与人流量和开敞空间功能相适应,并且与更大范围的步行系统相协调,以创造适宜的对角联系。

参考文献

[1] 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5:68-76,113-116.

[2] (丹麦)杨・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

图6 西北大学老校园部分校园地图

5.2 对角线形式的选择以及调整完善

润林苑因受到它南面建筑的遮挡,其南边采光

不是很好。北边面临学校超市,视觉等干扰较大。因而在此空间停留的人较少。考虑到教学区与食堂的联系,以便道式联系点B、点F。中心草坪具有良好的围合感,是全校师生最喜爱的学习、休闲场所,若是引入对角线道路,便破坏了草坪的完整性,破坏了围合空间的安定性。因此,取消了曾经铺设的道路(它是服务于图书馆的,而不是用来联系教学区和生活区的),为学生提供一

工业出版社,1992:155-160.

(上接第4页)

参考文献

[1] 和红星.传承历史文脉 营造文化家园 打破“千城一面”凸

现城市特色[J].北京规划建设,2004(06):32-34.

[2] 张 松,周旋旋.城市保护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理想空

间,2006(15):4-10.

[3] 袁海琴.现代规划理论发展对上海城市建设的文化启示[J].

理想空间,2006(16):85-88.

[4] 上海国际文化有限公司.温州三江口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最新

城市规划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9-35.

[5] 卡尔[澳],黄 震,高 莹.继承和传扬———绍兴市“迪荡新

城”方案中的历史文脉的表现尝试[J].理想空间,2006(16):

48-52.

[6] 李 潇.城市水体空间环境中历史文化内涵的再现———湖州

东部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J].城市建筑,2007(02):34-37.

图14 东部新城中心区鸟瞰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