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2青岛诗歌鉴赏分析 文档

2012青岛诗歌鉴赏分析 文档

2024-08-04 来源:爱问旅游网


14 诗歌题评分标准及答题情况

诗歌解读:

这首词写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上片写景,作者用清丽洗炼的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春天的图画:暮春时节,春阴漠漠,春风春雨吹透了、打湿了轻柔的春衫。此时春蚕已快三眠,养蚕的人家怀着即将收获的喜悦心情采摘得桑、柘叶满篮,把蚕喂得饱饱的。这是江南暮春时节所特有的景象,显得生机盎然。

作者在将春色渲染了一番之后,下片换转笔峰,折入游子的怀乡之情。“先自离怀百不堪”一句,真切地表达了离乡怀乡的深沉愁苦,还点明了原来上片所着力描写的并不是眼前所见之景,而只是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江南风景画,反衬出离人深切的思念。回忆增添了离愁,已使人不堪;而眼前飞停在船樯上呢喃不休的燕子又勾起对家中屋梁栖燕的怀思。既不能“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冯延已《长命女》“三愿”),则唯有灯下细看那不知读了多少遍的家书,聊以慰情。信是江南的亲人写来的,作者的心也随之飞回了江南。“篝灯”,用竹笼罩着灯光,即点起灯笼。“锦书”用前秦苏蕙织锦为回之旋图诗寄丈夫的典,这里说明信是妻子寄来的。“强”字入妙:盖此家书,看一回即引起一回别意愁情,心所不欲,但思家时又忍不住要翻出来看,故曰勉强看之,矛盾心情如见。“人在江南,心在江南”,一则抒发了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同时呼应了上片的景物描写,使之带上了更加浓烈的感情色彩。

一、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1)①“强”有勉强之意。(1分)②写出了诗人灯下因思乡而想看家书,但又因看家书易勾起内心思乡之情而不忍看的矛盾心情;(1分)③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2分) 评分细则:

第①步 解释本意“勉强”“强迫”“强自”1分,“坚强”、“强大”错误,0分。

第②步 解释诗中意自圆其说即可,如学生答“写出了诗人在灯下强忍内心的离愁,勉强看信”或“写出了诗人勉强用篝灯看家书”也给1分。

第③步 分析表达效果,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对江南的依恋不舍,都可以。如学生答“将诗人心中的不忍与对江南的思念表现的淋漓尽致”就可以得2分。

参考答案(2)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充满生机的江南风景图;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离井怀乡的深沉愁苦之情。上片的乐景与下片的离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的深切的思乡之情。(景情分析2分,效果2分) 评分细则:

1)答“乐景衬哀情”,并且结合诗句分析出“乐景”“哀情”的具体内容及表达效果,给4分。有学生分析景物时提到了“生机勃勃”“其乐融融”而没有点出是“乐景”,可以酌情给3分。

例: “①本词上片描绘了一幅春意融融,人家农忙的图景,以乐景衬哀情,表现了诗人内心对家乡的思恋、漂泊孤寂之情。②下片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心中离愁自堪,却见春燕呢喃,不禁悲从中来,抒发了心中深深的思乡、孤寂之情。”(4分)

例:“以乐景衬哀情,清风春雨透过衣衫,人家农忙,燕子呢喃,用生机勃勃的景

1

象来衬托自己的别离之苦,乐景衬哀情,更突出了对江南和亲人的思念之情。”(4分)

2)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哀景写哀情”并且有相应分析,给2分。如果没有分析只给术语分1分。

二、基本情况

大部分学生得分4分,第一小题一般2分,第二小题2分。对于全词的解读小部分学生把握不准情感,大部分学生判断不出是乐景;规范答题上部分学生没有解释本意;审题上小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到“结合全词”“分析景与情的关系”。

1. 优秀卷

审题到位,准确把握诗歌,答题要点齐全,答题步骤规范,语言比较规范。

2

2.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① 理解诗句有误,情感把握不对。

② 步骤不齐全,没有抓住题干中的“结合全词”,从全词把握情感。(1分)

③强的本意解释正确,对“锦书”的理解不对,情感分析错误。(1分)

④ 概括景情关系,不结合诗句分析,或分析不对。(1分)

⑤ 没有点明景与情的关系。 (1分)

3

⑥ 答题不到位,概括出“美好春景”“春意盎然”,点明“孤独寂寞”“愁苦”,没有指出是“乐景哀情”(3分)

⑦ 审题不清(1分)

⑧ 卷面涂改太多

⑨错别字

4

第1小题主要问题:

1、有的学生没有解释本意。有的解释错误,如强烈、强大。

2、对“强”在诗中的意思解释不到位或不对,如诗人“收到家信高兴而又急切的想要看家信”,或是把“强把锦书看”解释为勉强看书,没有理解“书”的含义。 3、有的学生没有审清题目要求,没有注意到“结合全词”,分析表达效果时,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

第2小题主要问题:

1、很多学生很难解读出是乐景哀情。

2、有的学生,点出“借景抒情”等,但分析的重点不在景情关系上,而是分析“对比”、“虚实结合”等手法的表达效果,原因是没有审准要求“简要分析景与情的关系”。 3、有的学生,点出是借景抒情,但是情感分析错误。

3. 复习建议

① 引领学生读懂诗歌是根本。

“强把锦书看”被不少学生理解为“看书、读书”,学生解读诗歌时没有抓住“离怀”“锦书”“人在江南,心在江南”等关键词句,不能准确把握情感,说明诗句的理解仍然是一个难点。二轮复习时,老师仍然有必要引领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诗歌。

建议每种类型的诗歌选取典型的篇目印发鉴赏材料,利用阅读课或自习时间阅读,引导学生z。每一次考试的诗歌也不要忽视,应该给学生提供详细的鉴赏材料。

②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

本次考试,第一小题要求“结合全词”分析“强”字的表达效果,有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到“结合全词”,分析表达效果时,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第二小题要求“简要分析景与情的关系”,有学生答案为“对比”“虚实结合”,分析手法,没有从景情关系入手答题。

建议二轮复习时,强化训练审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题干对比,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并且结合参考答案,明确“问什么,答什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完诗歌鉴赏材料之后,试着出题并组织答案。

③ 继续训练学生使用规范的答题步骤和规范的诗歌术语答题。

本次考试第一小题要求分析“强”的表达效果,属于“炼字”题型,思维过程应该是从字的本来的意思,到在句中表达的意思,再到表达效果。有些同学没有解释字的本意,更有甚者一提笔就答“强”更突出了诗人的情感。第二小题,题干中要求简要分析,而有些同学只答上“借景抒情”等,没有结合具体诗句阐释。

还有的学生理解了诗歌,但因为答题不规范失分,如“⑥答题不到位”一项中的例子,其实学生理解的已经到位,可惜没有点准术语,实在可惜。

建议二轮复习时,老师们要强化学生使用规范的答题步骤和规范的诗歌术语答题。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