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习语的起源与翻译策略
一、动物习语与文化
英语和汉语都是高度发展的语言,其中很多习语都与动物相关,有些表达特别准确、生动、幽默,展现了西方的璀璨文明,使丰富了英语语言。
文化负载词汇在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民族的文化对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比较,相同的动物可能承担相同或不同的文化意义,而不同的动物可能传递相似甚至相同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研究英语和汉语习语中动物形象的联想意义及习语的来源将有助于全面理解这些习语,恰当的运用和掌握习语中的动物文化。
二、英语动物习语起源
动物习语经常出现在中英文中。由于思考模式和文化背景不同,甚至同一动物在两种文化中表达的含义也是不同的,不了解动物的含义就很难准确地译出。接下来,笔者将探索英文和中文动物习语的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影响。
1.历史背景。由于各个国家经历的历史不同,呈现出的历史特征也是不同的,这其中包括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轶事,丰富了习语的来源。例如:
“swap horses while crossing a stream”“意思是“临阵换将、中途变卦”,源自“Don’t swap horses while crossing a stream”。据说这个成语来自于美国的历史故事。1864
六月,亚伯拉罕?林肯被共和党提名总统候选人争取连任。当时,美国内战没有停止,人们希望结束战争。因为他知道,很多的共和党人都很满意他的所说所做。同年六月九日,他在他的一个演讲中说道,在国家紧急状态下更换领导,就像在溪流中途换马一样,并不是最好的策略。后来他解释说自己并不是劣马。
2.社会习俗。习俗类属于社会和文化方面,形成于整个社会的共同影响,而不是个人生产。语言被认为是长期习俗文化和生产的重要载体。
随着美国西进运动的展开,畜牧业发展迅速。牛仔的形象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他们是身材魁梧的硬汉,富有冒险精神。因此,“horse opera”是这类电影的统称,被译为西部片。
3.宗教。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人们总是寻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来解释这个世界。西方社会信奉基督教,圣经给西方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许多动物习语来自圣经习语。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来自圣经箴言篇“懒惰的人说有一头狮子在路上”
“a bird will reveal your secret”(鸟会泄露你的秘密)来自圣经旧约,鸟指的是偷偷打听别人信息的人。
4.文学作品。作为艺术中最重要的文学形式,文学一直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反映了各个阶段中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文学作品代表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它们来自生活,反映着人类对生活的欲望和想象。
威廉?莎士比亚是闻名于世的剧作家和诗人,他伟大的作品奠定了世界文学巨匠的地位。他词汇丰富,作品中的表达极大地丰富了英语习语。他的经典作品《哈姆莱特》中,主角说“very like a whale”指的是讽刺荒谬言论。来自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其他的动物俗语有:
the dogs of war(战争造成的破坏)
care kills the cat(好奇害死猫)
三、翻译动物习语的策略
由于两种文化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习俗,因此动物习语表达不同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在不同的背景和认知环境下翻译动物习语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1.直译。人类住在相似的环境中,有着相似的认知语境,这意味着读者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来理解源语交际者和语境影响的交际目的。这种情况下,直译可以更好地实现文化内涵。当有人谈到“a dark horse”,我们知道他们指的是有人意想不到地成功了。其他例子还有“a hot dog”“a cowboy”和“a net worm”。
直译不仅能使文学作品出现的动物俗语更加生动形象,又可以保留了源语的风格不辜负目标读者的期待,更重要的是,这种策略充分地体现了对等原则。
2.直译加注释。源语交际者的认知语境不同于目标语读者,源语交际者期待目标语读者能充分地理解这些习语的含义、形象和语法结构,但是目标语读者只想习语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
例如,如果我们把习语“As the old cock crows,so does the young.”译成“老乌鸦啼叫,小乌鸦会跟着叫”,目标读者来自不同的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因此很难理解习语表达的情感。对目标读者来说,这个习语含义是孩子们应当从他们的父母身上学习,所以应当翻译成“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采用意译和注释的翻译策略,能使得译文更忠实。
3.增补。有时,存在于英语中的动物形象在中文是没有的,反之亦然。不是所有的动物习语都可以在目标语中找到相同形象,但目标语和源语的文化内涵大多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目标语中等同的动物形象来补充或者替代源语中等效的动物形象。
例如,在中国,老虎过去代表着凶残、尊敬和权力。很多中文习语都是与老虎的,如“虎虎生威、龙腾虎啸、虎踞龙盘”等。但是英语和中文中的老虎传达的含义是不同的。然而,事实上,英语中,有一个对等的形象就是狮子、“狮子”在英语中象征着”勇气、尊严、王权”。很多习语都与狮子相关,例如,习语“a literary lion”指的是在文学领域中的名人,“the lion’s share”起源于一个故事,指的是狮子总是能得到最大的份额。我们在翻译中用狮子代替老虎,比如“a lion in the way”指的是难关,因此我们在翻译中用老虎代替狮子,翻译成“拦路虎”比较恰当。
在翻译习语中,译者需要尽力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在功能对等的理论下,译者应该考虑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能力,试图找出源语和目标语的对等关系。因此我们不仅要传递出源语交际者的交际目的,也要节省读者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4.意译。某种动物的形象只存在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我们很难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一个对等的形象。这种情况下,通过保留或放弃动物形象,把源语的意义改变为目标语的表达。例如,习语“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有相同羽毛的鸟意味着是同一
个物种,会聚集在一起。在中文中,习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表达是同一个含义。另一个例子是习语“It is an ill bird that fouls its own nest”,相当于汉语的表达是“家丑不可外扬”。
当采用意译的方法时,我们应当充分理解源语上下文语境环境下该习语的意义,尽力使源语环境更接近目标读者的认知构成,帮助目标读者很容易理解源语使用者想表达的含义。
习语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最迷人的语言的表达形式之一。在所有种族的语言当中,习语包含着历史、地理、宗教和社会习俗等丰富的文化元素和哲学理念。
对习语的文化背景的比较分析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掌握和理解习语的本质。通过对动物习语的比较研究,笔者发现动物习语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某种程度上,深深地影响着跨文化交际。因此,我们可以把我们优秀的文化翻译成英语使西方人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吸收和利用西方文化以充实和丰富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Ammer,Christine.The American Dictionary of Idioms.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97.
[2]Nida,E.A.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Kramsch,C.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2000.
[4]詹蓓.英汉动物喻体语用含义的对比分析[J].外语研究.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