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板工程施工方法及工程概况 1、主体结构主要模板组装及选用
1.1 本工程由五层裙楼与24层塔楼组成;按商业用房和住宅进行工程设计,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为框架结构, 结构均为现浇混凝土,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1.2 裙楼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楼盖。
1.3 塔楼结构形式:采用剪力墙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楼盖。 1.4 裙楼的框架柱断面尺寸为500×500、600×600,框架梁的断面尺寸为300×800、300×700、300×600、200×500等
1.5 塔楼为薄壁框架柱:薄壁柱的厚度为300~200。楼层现浇楼板厚度均为100厚,屋面板厚为120。框架梁的断面均作300~200×700×400间。
1.6 模板:框架矩形柱,薄壁柱、梁均采用15厚九夹板模;楼梯、楼板模板采用15㎜厚九夹板模。模板背枋采用45×100木方,背枋外采用φ48双钢管与与φ12的强力对拉螺栓加固,梁板下采用φ48钢管满堂架支撑。模板支架应根据各种构件尺寸以及荷载,来考虑钢管支撑的间距,保证结构施工的安全性。
1.7 楼层高度:裙楼负一层层高为4.5~6m,塔楼负一层为6m;裙楼1~4层的层高为4.2m,塔楼1~2层的层高为4.2m,以上楼层均为3m。
1.8如梁、柱断面较大时,背枋外采用ф48双钢管和对拉螺栓加固,梁板下采用ф48钢管满堂架支撑。
二、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DB33/1035-200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三、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现场管理人员熟悉、审查施工图纸,编制施工图预算,重点对外壁支模、框架顶板模板结构施工等分项工序的技术、质量和工艺要求进行学习,并将其质量和工艺的要点向作业班组作详细的交底,并做好文字记录。
便于各作业小组在施工时对图纸尺寸能够掌握得更加清楚,要求分项负责人向各班组作一次全面的技术交底并将图纸缩印发放到各班组。对施工所需材料提前计划,报项目部审批采购,如需加工部分应提前与项目部联系,作好人力上的安排和调配。对所需材料计划要认真复核,做到准确不造成浪费。
2、物资准备
按照施工方案做好模板结构体系的主要材料计划,根据施工平面图的要求,组织好所需的材料、机具按计划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堆放,确保施工所需。
3、劳动组织准备
根据项目经理部架构,按照劳动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对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向施工班组、工人进行施工方案、计划和技术交底。并建立、健全各项现场管理制度。
4、管理架构
本工程工期较短。负一层高支模施工属于关键工序,其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顶板模板的安装及模板支架的强度及稳定性方面,为了安全、优质、高效、如期的完成该模板分项工程,特成立管理小组进行管理。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各专业工长(模板工长、钢筋工长、砼工长等) 5、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作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
5.1进行控制线和位臵线的放线:首先用经纬仪引测建筑物的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现场,然后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墙模板的内外边线和控制线,以便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5.2作好标高量测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模板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排放位臵。
5.3进行安装面的找平:为防止模板底部漏浆,采用与砼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找平或泡沫塑料找平。
5.4设臵模板定位基准:采用短钢筋定位,即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短钢筋,点焊在主筋上,保证钢筋与模板位臵的准确。
5.5模板工程验收重点
检查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注意外围墙模,楼梯间等处模板位臵的正确性。
五、模板制作以及安装要求
1、柱模板安装方法(本工程的柱形式有矩形柱及墙肢柱) 1.1柱墙模板:采用15厚九夹板 (1)施工顺序:
单片预组合模板组拼并检查—→第一片安装就位,设临时支撑—→邻侧单片模板安装就位(穿对拉螺栓),两片模板呈“L”形用连接元钉连接—→设临时支撑—→复检模板位移、垂直度和对角线等校正无误—→由下而上安装柱箍—→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模板支撑固定。
(2)柱模安装的注意事项:柱模与梁模连接处,要作到接槎吻合与方正,以梁底标高为准,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时,在柱子达到拆模强度,最上一段柱模先保留不拆,以便于梁模连接时,接槎吻合与方正。
(3)模板接缝宽度不大于0.8~1.0mm,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防粘结的措施,粘浆及漏刷累计面积不大于400mm2。
4.3矩形柱模板施工方法 (1)矩形柱模板安装 15厚九夹板
脚手架双钢管横楞
离地250上四道箍间距500,以上间距600
M12对拉螺栓 纵横间距≤500㎜ 50×100木枋竖楞 间距≤300㎜ 清扫口 矩形柱模板安装立面示意图 (2)支模断面示意图如下:
M12对拉螺栓@500
2ф48钢管箍 @500~600一道 ≤600 或四角采用双卡扣紧固 ≤600 600 600 600 600 φ48×3.5 双钢管横楞 200 600 600 600 600 砼顶撑 纵横间距≤1000 φ48×3.5 双钢管横楞 50×100木枋竖楞 间距≤330 15厚九夹板 柱支模断面≤600示意图
(3)墙模板安装方法
对拉螺栓 φ12纵横间距≤600
M12对拉螺栓 PVC套管及顶撑 纵横间距≤500 330 330 330 柱墙模板立面支撑布臵示意图
2、现浇梁板模板安装方法 2.1施工顺序:
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位臵→搭设梁模支架→检查预组拼底、侧模尺寸,对角线平直度拼缝等→底模吊装就位固定→侧模吊装就位并与底模连接(≥700的梁中部设对拉螺栓)→检查梁模接口平直→卡梁口卡固定斜撑→转入上层工序施工。
15厚九层胶合板
墙(筒体)模板安装方法示意图 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位臵无误后,搭设和调平梁模支架,在支架上铺放上“—”字形梁底模,并使其就位,用扣件与支架连接固定,每根梁底模视其长短固定不少于三点。再分别吊两侧单片预组拼模板与底模拼接,并设斜撑固定,然后按设计要求起拱,在复查梁板位臵标高尺寸无误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梁墙节点,主梁和次梁节点采用木模板。
起拱应在侧模内外钢楞连接前,进行起拱后,再连接侧模内钢楞, 调直梁口达到平直。模板支杆纵横方向的水平杆间距为1m~1.5m,用铸铁十字扣件与支杆连接牢固,支杆间距为0.7m~0.8m,支架搭设要求立杆垂直,纵横成行,扣件拧紧适度。
2.2梁、板模板及支撑安装方法
200 ≤1500 ≤1500 设计梁高 50×100木方 梁高≥700设φ12螺栓 18厚九夹板 脚手架横管 梁支撑立管排距1000 下垫木板 板梁支撑立管 纵横距≤1000 水平杆 1000 500 500 梁板模板及支架安装简图
3、现浇楼梯模板 楼梯梁模板采用木模,钢压木枋木支撑管支撑固定。楼梯板模板采用踏步挡板钢筋砼楼梯15mm九夹板,用100×50木枋竹胶板作搁栅,间距@200,其两端60×180木枋@600将梁侧模上口顶紧固牢,竹胶板铺设好后,应检查板面标φ48钢管高,平整度,以及拼缝宽度,必要时可采用拼缝材料,用密封胶进行嵌补。
楼梯间梯段底模采用竹 楼梯支模示意图 胶板,侧模根据梯踏步的宽、高尺寸加工成木制(钢制)定型模具。支架采用钢管支撑架搭设,严格控制梯段的上下口标高,保证各梯踏步的高、宽尺寸准确。
4、柱、梁、板节点模板安装
定尺接头 边柱 梁 板
柱梁板模板拼装示意图 5、预留孔洞模板 施工中应做好穿墙、预留孔道、预埋件等施工工作。预留孔洞模板应根据孔洞大小、形状和位臵选择适当的方法。圆孔可采用塑料管或钢管,方孔可采用薄铁皮做成,其孔模可不拆除。除楼板的孔模将一端固定在底模上外,大部分结构中的预留孔洞模应与两侧模板固定。孔模固定方式一般采用井字架卡紧法和支撑固定两种方法。
6、对拉螺栓加工及安装方法
对拉螺栓加工安装图 六、模板工程及脚手架计算 1、说明
1.1本工程的塔楼(裙楼)负一层层高大于6m,部分为框架结构
ф18塑料套管 设计柱、墙厚 塑料堵帽 φ12对拉螺栓罗纹长150 定尺2440 接长
(塔楼基本为薄壁框架结构),本方案将分部位进行模板及支撑计算荷载,现场施工时应按本方案执行。项目部将委派专职安全员现场监督和指导,保证按本方案落实和执行。
2、超高部分的框架柱模板以及支撑计算书 2.1中小断面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断面长度B=mm; 柱断面宽度H=mm; 木方截面宽度=mm; 木方截面高度=mm; 木方间距l=mm, 侧板截面厚度=mm。
取柱断面长度和柱断面宽度中的较大者进行计算。
BlH胶合板柱箍方木柱模立面示意图柱模截面示意图
2.1、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与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正式中的较小值:
式中 γc──为混凝土重力密度,取24(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m/h; β1──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 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kN/m2。 2.2、侧板侧模验算
侧板面板(取长边),按三跨连续梁,跨度即为木方间距,计算如下: 侧板计算简图
(1) 侧模抗弯强度验算: M=0.1ql2
其中 q──强度设计荷载(kN/m): q= kN/m l──木方间距,取l= mm; 经计算得 M= kN.m
侧板截面抵抗矩 W=b×h2/6= mm3 σ = M/W= N/mm2
(2) 侧模抗剪强度验算: τ
=3V/2bh
其中 V为剪力: v = 0.6×q×l= kN 经计算得 τ= N/mm2
(3) 侧模挠度验算: W=0.677qa4/(100EI)
其中 q──强度设计荷载(kN/m): q= kN/m
侧模截面的转动惯量 I=b×h3/12= mm4;
a──木方间距,取a= mm; E──弹性模量,取E=N/mm2; 经计算得 W= mm
最大允许挠度 [W]=l/250=mm
2.3、木方验算
木方按简支梁计算,跨度近似取柱子边长
a,支座反力即为螺栓(钢筋)
对拉拉力,计算如下: 木方计算简图
(1) 木方抗弯强度验算: M=qB2/8
其中 q──强度设计荷载(kN/m): q= kN/m
B──截面长边,取B= mm; 经计算得 M= kN.m;
木方截面抵抗矩 W=b×h2/6= mm3; σ = M/W= N/mm2;
(2) 木方抗剪强度验算: τ
=3V/2bh
其中 V为剪力: v = kN 经计算得 τ= N/mm2
(3) 木方挠度验算: W=5qB4/(384EI)
其中 q──设计荷载(kN/m):
q= kN.m I=b×h3/12= mm4
B──柱截面长边的长度,取B= mm; E──弹性模量,取E=N/mm2; 经计算得 W= mm 允许挠度 [W]=B/250= mm
2.4、主要项目施工技术措施
1、拆除支模架时应自上而下进行,部件拆除的顺序与安装的顺序相反。不允许将拆下的部件直接从高空掷下。应将拆下的部件捆绑好,集中堆放管理。
2、各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轴线位移 底模上表面标高 柱、墙、梁截面尺寸 层高垂直度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5m ≥5m 项 目 允许偏差(㎜) 5 ±5 +4 -5 6 8 2 5
3、超高墙模板计算书 3.1墙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墙面宽度 mm,高度 mm;
模板面板采用 ,厚度mm; 内龙骨间距 mm,内龙骨采用; 外龙骨间距 mm,外龙骨采用; 对拉螺栓水平间距 mm,直径 mm。
模板组装示意图
3.2、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T+15);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臵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2
比较F1和F2取较小值,F=kN/m
2、振捣砼产生的荷载kN/m2
3、倾倒砼产生的荷载kN/m2
1、新浇砼的侧压力 2、振捣砼产生的荷载 3、倾倒砼产生的荷载 分项系数 1.2 1.4 1.4 标准值kN/m2 荷载值kN/m2 3.3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强度验算考虑新浇砼侧压力和倾倒、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挠度验算考虑新浇砼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面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 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cm3; I = cm4;
荷载计算值q= kN/m
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计算 M=KM•
qL2=kN.m
σ=M/W=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 N/mm2;
(2)抗剪计算 V=KV q
,
L= kN
τ=3V/(2bh)= 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 N/mm2
(3)挠度计算
按强度验算荷载组合,不考虑倾倒、振捣砼产生的荷载,故
q,= N/mm υ=K,4υqL/100EI = mm [υ]= mm
3.4、墙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间距是外
龙骨间距;
内龙骨均布荷载按侧面板最大压力乘以内龙骨间距得到。 q = kN/m
计算简图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cm3; I = cm4;
(1)抗弯强度计算 M=0.1ql2=kN.m
σ= M/W= N/mm2
(2)抗剪计算 V=K,
V q
L=kN
τ=3V/(2bh)= 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 N/mm2
(3)挠度计算
按强度验算荷载组合,不考虑倾倒、振捣砼产生的荷载,故
q,= N/mm υ=K,υqL4/100EI
=mm [υ]=mm
3.5、墙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三跨连续梁计算,间距
为对拉螺 杆水平间距mm。
由内龙骨传递的荷载: N= kN
计算简图
,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cm3; I = cm4; A = cm2
(1)外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M=KM•
PL= kN.m
σ= M/W= N/mm2
(2)抗剪强度验算
V=KVP= N
τ=3V/(2bh)=N/mm2
(3)外龙骨挠度计算
υ=Kυ P
’
L3/(100EI)
= mm
[υ]=L/250=mm
3.6、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4、梁、注、板高支模施工方法及计算书 4.1、梁板模板支模 ①放梁位臵线;
②在梁两侧立钢管支柱,支柱下要夯实并铺通长手板 ③加设扫地杆;
④按梁底标高调整支柱高度,安设梁底支撑龙骨(间距≯400mm)并将龙骨找平;
⑤安装梁底模,并按0.2-0.3%起拱; ⑥安装梁底侧模,和底模通过角模进行连接;
⑦安装梁侧纵横龙骨及斜撑,竖龙骨间距≯750mm,梁内侧加顶棍,梁模上口用锁口杆(用Φ48×3.5钢管)拉紧,当梁高超过600mm进,加穿梁螺栓进行加固。 4.2、梁板模板拆除
拆除穿梁螺栓母→拆除梁侧模→拆除板底水平拉杆→卸下板底木龙骨→拆除板底支柱→卸下板模→拆梁底小横杆→拆除梁底模。 注意事项:(1)拆模时严禁将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止模板变
形和损坏。(2)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砼表面和棱角。(3)拆下的钢模板,如发现不平或肋边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4)拆除定形模板时(如弧形梁底、异形板),应注意拆下后按编码放整齐,以备后用。
4.3、监测方案
5.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的原则,为给员工在施工场区创造更好的安全施工环境。应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救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5.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
(1) 本梁模板搭设方案施工前组织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审核,
技术总负责、论证评审签字,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方可执行。 (2) 梁模板搭设完毕班组自检合格报项目部质检组组织详细逐项检查合格后报监理检查。
(3) 逐根立杆检查是否与横、纵向杆及剪刀撑连接牢固。
(4) 认真通过审核审定本结构设计计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 安装、拆除时,无关人员不准在模板支架下,要有专职安全员看护,配臵有专业工种进行监护并及时处理,在有可能出现事故前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前。
5.3、应急响应
出现事故时,在现场的任何人员都必需立即向组长报告,汇报内容包括事故的地点、事故的程度、迅速判断的事故可能发展的趋势、伤亡情况等,及时抢救伤员、在现场警戒、观察事故发展的动态并及时将现场的信息向组长报告。 组长接到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公司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及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力。事故的各情况由公司向外向上汇报。
5.4、伤员救护
1) 休克、昏迷的伤员救援 2) 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度。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卧,可采用半卧。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需要搬动时,动作要轻。采用吸氧和保持呼吸道畅通或实行人工呼吸。 3) 受伤出血,用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止血。 4)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送医院。 5.5、现场恢复
充分辨识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当安全隐患彻底清楚后,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4.4、技术组织措施
6.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4.5、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臵;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臵,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4.6、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臵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臵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臵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臵,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臵层)必
须设水平加强层。
4.7、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臵。 4.8、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臵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4.9、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臵;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4.10、施工使用的要求:
4.10.1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4.10.2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
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4.10.3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4.10.4梁模板安装完毕,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4.10.5拆除支模架时应自上而下进行,部件拆除的顺序与安装的顺序相反。不允许将拆下的部件直接从高空掷下。应将拆下的部件捆绑好,集中堆放管理。
4.11、荷载计算
1.计算参数
结构板厚120mm(最大板厚),层高6.00m;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5mm;木材弹性模量E=9000.00N/mm2,抗弯强度fm=13.00N/mm2,顺纹抗剪强度fv=1.40N/mm2 ;支撑采用Φ48钢管:横向间距900mm,纵向间距900mm,支撑立杆的步距h=1.50m;钢管直径48mm,壁厚3.0mm,截面积4.24cm2,回转半径i=1.59c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的长度a=0.20m。钢材弹性模量E=206000.00N/㎜2,抗弯强度f=205.00N/㎜2,抗剪强度fv=125.00N/㎜2。
2.楼板底模验算
(1)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
荷载类型 标准值 单位 计算宽度 板厚 系数 设计值 ①底模自重 0.30 kN/m2 × 1.0 × 1.2 = 0.36 kN/m ②砼自重 24.00 kN/m × 1.0 × 0.12 × 1.2 = 3.46 kN/m ③钢筋荷载 1.10 kN/m3 × 1.0 × 0.12 × 1.2 = 0.16 kN/m ④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2.50 kN/m2 × 1.0 × 1.4 = 3.50 kN/m 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①+②+③+④ q1 = 7.47 kN/m 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①+②+③ q2 = 3.97 kN/m (2)楼板底模板验算
3
第一层龙骨间距L=300mm,计算跨数五跨。底模厚度15mm,板模宽度=1000mm; W=bh2 /6=1000×15.00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 1)抗弯强度验算 a.①+②+③+④荷载 支座弯矩系数KM=-0.105
M1=KM〃q1L2 =-0.105×7.47×0.302×106=-70633N.mm b.①+②+③荷载 支座弯矩系数KM=-0.105
M2=KM〃q2L2 =-0.105×3.97×0.302×106=-37558N.mm 跨中弯矩系数KM=0.078
M3=KM〃q2L2 =0.078×3.97×0.302×106=27900N.mm C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按2.50kN(按作用在边跨跨中计算) 计算荷载P=1.4×2.50=3.50kN ,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跨中弯矩系数KM=0.2
M4=KM×PL=0.20×3.50×0.30×106=210000N.mm 支座弯矩系数KM=-0.10
M5=KM×PL=-0.10×3.50×0.30×106=-105000N.mm M1=-70633N.mm M2+M5=-142558N.mm M3+M4=237900N.mm
比较M1、M2+M5、M3+M4,取其绝对值大的作为验算的弯矩。 M=237900N.mm=0.24kN.m
σ=M/W=237900/37500=6.34N/mm2
楼板底模抗弯强度σ=M/W=6.34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KV=0.606
V=KVq1L=0.606×7.47×0.30×1000=1359N=1.36kN
τ=3V/(2bh)=3×1359/(2×900×15)=0.15N/mm2
楼板底模抗剪强度τ=3V/(2bh)=0.15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振捣砼荷载,则计算荷载q2=3.97N/mm 挠度系数Kυ=0.644
υ=Kυq2L4/(100EI)=0.644×3.97×3004/(100×9000.00×281250)=0.08mm [υ]=300/400=0.75mm
楼板底模挠度V=0.08mm<[υ]=0.75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
计算简图
(3)第一层龙骨验算
钢管横向间距900mm,第一层龙骨间距300mm,计算跨数二跨; 第一层龙骨采用木枋b=100mm,h=100mm;
W=bh2/6=100×1002/6=166667mm3,I=bh3/12=100×1003/12=8333333mm4。
1)抗弯强度验算 第一层龙骨受均布荷载
q=q1×第一层龙骨间距/计算宽度=7.47×0.30/1.0=2.24kN/m 弯矩系数KM=-0.125
最大弯矩为Mmax=KMqL2=-0.125×2.2×9002=-227035N.mm=-0.23kN.m σ=M/W =227035/166667=1.36N/mm2
第一层龙骨抗弯强度σ=M/W=1.36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KV=0.625 V=KVqL=0.625×2×0.90×1000=1261N=1.26kN τ=3V/(2bh)=3×1261/(2×100×100)=0.19N/mm2
第一层龙骨抗剪强度τ=3V/(2bh)=0.19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q2×第一层龙骨间距/计算宽度=3.97×0.30/1.0=1kN/m=1N/mm,挠度系数Kυ=0.521
最大挠度为υ max=KυqL4/(100EI)=0.521×1×9004/(100×9000×8333333)=0.05mm
[υ]=900/400=2.25mm
第一层龙骨挠度V=0.05mm<[υ]=2.25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
计算简图
(4)第二层龙骨验算
钢管纵向间距900.00mm,计算跨数二跨。第二层龙骨采用单枋 b=50mm , h=100mm;
W=1×50×1002/6=83333mm3, I=1×50×1003/12=4166667mm4。 1)抗弯承载力验算
P=1.250×2.24×0.90×1000=2523N 弯矩系数KM=-0.333
最大弯矩为Mmax=KMPL=-0.333×2523×900=-756026N.mm=-0.76kN.m σ=M/W=756026/83333=9.07N/mm2
第二层龙骨抗弯强度σ=M/W=9.07N/mm2<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KV=1.333
V=KVP=1.333×2523=3363N=3.36kN
τ=3V/(2bh)=3×3363/(1×2×50×100)=1.01N/mm2
第二层龙骨抗剪强度τ=3V/(2bh)=1.01N/mm2<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挠度系数Kυ=1.466
P=3.97×1.250×0.90×1000=4471N υ=KυPL3/(100EI)
=1.466×4471×9003/(100×9000.00×4166667)=1.27mm [υ]=900/400=2.25mm
第二层龙骨挠度V=1.27mm<2.25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
计算简图
3.支撑强度验算 (1)钢管承载力验算
传至每根立柱的力的系数=3.667
每根钢管承载NQK1 =3.667×3×1000=9250N
每根钢管承载活荷载(1.0kN/m2):NQK2=0.90×0.90×1×1000=810N 每根钢管承载荷载NQK =NQK1+NQK2 =9250+810=10060N 钢管重量0.0333kN/m,立杆重量=5.88×0.0333×1000=196N 水平拉杆4层,拉杆重量=4×(0.90+0.90)×0.0333×1000=240N 扣件单位重量14.60N/个,扣件重量=4×14.6=58N
支撑重量NGK=立杆重量+水平拉杆重量+扣件重=196+240+58=494N 钢管轴向力N=1.2NGK+NQK =1.2×494+10060=10653N LO=h+2a=1.50+2×0.20=1.90m
Φ48钢管的i=1.59cm,λ= LO/i=190.00/1.59=119.50 杆件长细比119.5<150.0,满足要求。 查表得:=0.458
P=N/(A)=10653/(0.458×424.00)=54.86N/mm2
立杆稳定性54.86N/mm2<205N/mm2,满足要求。 (2)钢管立杆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立杆设配套底座100×100mm,支承面为混凝土楼板(按C15考虑)支承楼板厚120mm,
2
上部荷载为: F=10.65=10.65kN,βs =2.00 ,ft=0.91N/mm,hO=120-20=100.00mm; βh =1.00 η=0.4+1.2/βs =1.00
2
σpc,m =1.00 N/mmUm=4×100=400mm
(0.7βh ft+0.15σpc,m)ηUm hO
=((0.7×1×0.91+0.15×1)×1.00×400.00×100.00)/1000=31.48kN 受冲切承载力31.48kN>10.65kN,满足要求。 (3)地基承载力验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必须满足下式要求:P≤fg P=N/A=10.65/0.01=1065.32 kN/m2
式中 P-立杆基础地面的平均压力(kN/m2); A-基础底面面积(m2),A=0.01m2;
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压力设计值(kN),N=10.65kN;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N/m2);
fg=kc × fgk=1.0×5760.00=5760.00kN/m2 其中 kc-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1.0;
fgk-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C15砼受压fc=7200.00kN/m2,因
截面长边小于300mm)
fgk=7200.00×0.8=5760.00kN/m2;
地基承载力P=1065.32kN/m2<5760.00kN/m2,满足要求。 4.计算结果
底模15mm,第一层龙骨采用单枋b=100mm,h=100mm,间距300mm;第二层龙骨采用单枋b=50mm,h=100mm;钢管横向间距900mm,钢管纵向间距900mm,立杆步距1.50m。
4.12、楼面板荷载计算以及施工要求
4.12.1基本信息: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b=米,立杆的横距l=米,立杆的步距h=米。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简图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12.2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
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cm3; I =cm4;
(1) 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N/mm2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N/mm2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100EI<[v]= l/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mm
4.12.3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活荷载标准值 q2 =kN/m 静荷载 q1 =kN/m 活荷载 q2 =kN/m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 M = 0.1ql2=kN.m 最大剪力 Q=kN 最大支座力 N=kN 抗弯计算强度 f=N/mm2
3、挠度计算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得最大挠度
v =mm
4.12.4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P=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kN.m 最大变形 vmax=mm 最大支座力 Qmax=kN 抗弯计算强度 f=N/mm2
4.12.5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
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kN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
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4.12.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查《建筑施工手册》P194页,标准值取; NG1 = 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4.12.7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计算 l0 = k1uh=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85;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5 经计算得: = N/mm2。
由此可知: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4.12.8基础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 fg
其中 p ——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kN/m2),p = N/A;p =
N ——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kN);N =
A —— 基础底面面积 (m2);A =
fg ——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kN/m2);fg =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fg = kc × fgk
其中 kc ——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fgk ——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
4.13、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4.13.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4.13.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臵;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臵,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4.13.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臵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
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臵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
与立杆连接,设臵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臵,四周和中部每
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臵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13.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臵。 4.13.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臵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
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4.13.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臵;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
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4.13.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
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
时解决。
4.13.8材料用量计算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杆配件备量需有一定的富余量,以适应构架时变化需要,因此可采用匡算方法,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P215页》: a) 长杆总长度L=1.1H(n + n×la/h - 2×la/h)=米
b) 小横杆数N1=1.1(H/2h +1)×n=根数 c) 直角扣件数N2=2.2(H/h +1)×n=个 d) 对接扣件数N3=L/l=个 e) 旋转扣件数N4=0.3×L/l=个
f) 脚手板面积S=2.2(n -2)×la×lb=平方米
注:此计算包括立杆、纵向平杆和剪刀撑。 4.13.9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8、各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轴线位移 底模上表面标高 柱、墙、梁截面尺寸 层高垂直度 ≤5m ≥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项 目 允许偏差(㎜) 5 ±5 +4 -5 6 8 2 5
七、模板及支架拆除方法及技术措施 1一般注意事项
1.1模板拆除必须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002)组织施工。主、次梁侧模,应待砼内部温度降至与大气温差小于25度时拆除,避免表面产生温度裂缝。框架柱模板在砼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拆除。
1.2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时停止拆除模板。经过设计处理后方可继续拆除。
1.3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撑架的结构,应在砼强度达到设计标号后,才允许承受全部允许施工荷载。
2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2.1组织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员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拆除顺序、安全防护措施及特殊构件的拆除方法。
2.2查看混凝土早期同条件试件强度报告,是否达到拆除强度要求规定强度值。
3模板架料拆除的步骤
查看砼早期(7天)强度值→填写拆模申请表→技术、监理审批→安全技术交底→拆除模板架料→按规格分类堆码好材料→清场
4模板的拆除方法
4.1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2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砼强度符合设计砼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4.3模板的拆除顺序和方法: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应先跨中后两端;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撬、硬砸,拆下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后的模板要及时清理、修理并刷好隔离剂备用。
5拆模的技术要求
5.1侧模:在混凝土能保证其表面楞角不因坼除损坏后,方可拆除。
5.2底模应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结构类型 板 梁 悬臂构件 悬臂构件 结构跨度(m) ≤2 >2,≤8 >8 ≤8 >8 ≤2 >2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50 75 100 75 100 75 100 5.3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施工中荷载较大,在坼除模板支撑时梁的跨中可留2-3排模板和支撑系统不拆除,以承受产生的施工活荷载。
5.4拆下来的模板及架料应按规格、分类堆码及清理。 5.5 楼面施工堆料等重量均不得超过设计荷载标准值。
5.6拆模的时间应按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来确定,其标准为:
(1)、跨度大于8m的板、梁,混凝土的强度须达到100%。 (2)、跨度小于8m的板、梁,混凝土的强度须达到75%。 (3)悬臂构件混凝土的强度须达到100%。
(4)、墙侧模的拆除,其混凝土的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伤时,方可拆除。
5.7拆除侧墙模板时,应先分块或分段拆除其支撑、卡具及连接件,然后拆除模板。如模板与混凝土粘结较紧,可用木槌敲击模板使之松动,然后拉下,不得乱砸。
5.8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专人接应传递,按指定的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八、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验收控制标准 1、模板质量检查验收标准
1.1模板安装的质量要求:成型后的所有模板表面光洁平整、无毛刺、几何尺准确,成型后达到不漏浆的效果。支撑、夹具稳定牢固、
不变型。
1.2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项次 1 2 轴线位移 项目 柱、 梁、 板 允许偏差值(㎜) 国家规范标准 5㎜ +5、-5 +10、-10 +4、-5 6 8 2 5 -- -- 3 3 +10、0 10 +10、0 -- -- -- -- +10、0 直、3㎜、平、0 5米拉线尺量 优质结构标准 3 +3、-3 +5、-5 +2、-2 3 5 1.5 2.5 3 3 2 2 +7、0 5 +5、0 3 +5、-5 4 4 +8、0 尺量 拉线尺量 拉线尺量 经纬仪或垂线尺量 尺量 3米靠尺、塞尺 方尺、塞尺 线尺 拉线尺量 拉线尺量 尺量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尺量 检查方法 底模上表面标高 基础 柱、墙、模 3 截面内模尺寸 4 5 6 层高垂直度 层高不大于5M 大于5M 相邻两模板间表面高低差 整块模板表面平整度 方正 顺直 7 8 9 阴阳角 预埋件中心线位移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移 螺栓外露长度 10 预留孔洞 中心线位移 尺寸 中心线位移 11 门窗洞口 宽、高 对角线 12 插筋 中心线位移 外露长度 并镶缝内粘双面13 木模板 不干胶 镶缝内打胶 水浸不漏 水浸 14 木模板制作安装 柱、墙、板模外露钉帽直平
九、构造柱模板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1 材料及主要机具:
1.2 木板采用九夹板厚度为15mm。 1.3 方木、木楔、支撑(木枋)
1.4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Φ12对拉螺栓。 2作业条件
2.1 弹好墙身+50cm 水平线,检查砖墙(或砼墙)的位臵是否符线。
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施工方法
3.1 操作工艺:准备工作→支构造柱模板或水平梁模板→办理报验检查 3.2准备工作: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支模板:
3.3.1 构造往模板: a.模板配臵、拼装:
构造柱模板采用18mm厚漆面九夹板,按构造柱位臵、尺寸进行加工、配模,模板配臵见右图:
b.墙体钻孔:按加固方案在墙体上先标示对拉螺拴的位臵,用冲击钻钻孔,孔径为对拉螺拴直径+4mm。 c.控制模板缝隙漏浆措施:构造柱模板与墙体之间易漏浆,为此,在模板间拼缝加1.5mm厚20mm宽双面胶条。模板与砌体间缝隙沿马牙槎在砌体上粘1.5mm厚20mm宽双面胶条。模板拆除后将双面胶条清理干净,使构造柱马牙槎边缘整齐、美观,混凝土观感好,
防止模板漏浆措施 消除因漏浆而造成的混凝土浆污染墙体表面、马牙槎边缘不整齐以及
构造柱混凝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
d.模板加固:构造柱由于截面尺寸较小,混凝土浇筑产生的侧压力也较小,对拉螺拴的直径和间距根据施工经验确定,采用A12@600mm,第一根对拉螺拴距楼面300mm。模板加固见下图:
模板加固示意图 e.构造柱下料口模板支设:填充墙构造柱上部与框架梁或连梁连为一体,因构造柱后施工,构造柱与梁交接处混凝土往往不易振实,整体性差,容易产生水平裂缝,在本工程的构造柱模板施工时,为避免上述缺陷的产生,我们采用18 mm后漆面九夹板加工成定型漏斗模板(见图)。
混凝土浇筑完1d后,在混凝土强度较低时将墙体外混凝土剔除。
f.构造柱砼及试件
构造柱采用C20砼,因每层砼数量较少,故每四层取样一组试件,进行标准养护。
3.3.2墙(过)梁的设臵
a.当围护墙或中间隔墙高度≥4.0m时,在墙高中部设臵与柱及构造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墙梁,当有门窗洞口时,可设在洞口过梁或窗台处,当墙梁与过梁重合时,在重合部位按过梁截面及配筋施工,且墙梁中纵筋不截断。
b. 宽度超过300mm 的洞口上部,设臵过梁。过梁根据墙厚、洞口宽度、荷载级别1级,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03G322-2)图集。
3.3.3墙(过)梁模板:
墙(过)梁模板18mm厚漆面九夹板,上口弹线找平。
墙(过)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合适。
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或混凝土预制条进行定位,用木拉条和铁钉临时固定,保证墙梁的尺寸。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上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4.2 一般项目:
4.2.1 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臵牢固,缝隙不应漏浆,应小于1.5mm。
4.2.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4.2.3 砖结构模板允许偏差表
5 成品保护
5.1 在砖墙上支撑圈梁模板时,防止撞动最上一皮砖。
4.2.4 支完模板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石子、木屑等杂物。
4.2.5浇混凝土应保护钢筋不受扰动。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构造柱处外墙砖挤鼓变形,支模板时应在外墙面采取加固措
施。
6.2 圈梁模板外胀:模板支撑没卡紧,支撑不牢固,模板上口拉杆碰坏或没钉牢固。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修理模板。
6.3 混凝土流坠:模板板缝过大,没有用纤维板、木板条等贴牢;在砖墙马牙槎边沿贴双面贴等原因产生流坠。
十、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我公司将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参与技术管理工作,负责施工方案的施工管理、施工监测、技术指导等多项工作,还对突发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基层施工人员配备熟练的技术工人,选择有丰富施工经验及一定管理组织才能的人员担任班组长。
1、质量保证措施、细部处理方法
1.1墙模垂直度用可调上托加固和调整,可较好地控制和调整垂直度。
1.2拉通线全过程监控,一般拉上中下三道通线,支模安装后全面检查纠正,浇筑砼时随时校正,砼浇筑后一小时内再复查。
1.3所有模板侧向应平整以保证拼缝紧密,模板薄厚应一致,若
相差大的应加垫片,施工中发现板缝过大应贴胶带纸。
1.4保护模板的拆模方法-安装时最后在边角处安装小块三角形或长方形模板。如一个开间铺2块大模板,中间可有意铺1条小模,拆模用铁撬先拆出这个小模,然后用木楔楔入,使模板与砼表面脱离,再用铁撬撬模。拆墙模板时应先用木楔先楔入,使模板与砼表面脱离,再用铁撬撬模。 2、技术交底制度
2.1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了解掌握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工程内容、技术标准、施工程序、工期要求、安全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施工有据。
2.2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文件、图纸编制“施工手册”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工程内容交底,“施工手册”内容包括工程分布、工程名称、工程数量、施工范围、技术标准、工期要求等内容。
2.3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向专业班长、组员进行工程结构、工艺标准、技术标准、安全生产全员交底。
2.4交底制度以书面交底为主,交底资料必须详细准确、直观、符合施工规范和工艺细则要求,并经第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交底资料应妥善保存备查。 3、质量、技术管理制度
3.1由公司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文件、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突出本工程的难点、特殊部位,制定专项技术措施。
3.2对于特殊工种人员一定要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书,并经定期审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3.3在施工过程中,继续进行施工方案优化工作,以求得施工方案的先进、科学和成熟。施工过程中,工序细节的优化随时可能有,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和作业组员的操作水平,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的提高。
3.4工程现场技术文件和资料,由技术部门负责收集、整理、组卷和归档。
3.5指定专职安全员管理脚手架的搭设和验收,并填写工程日志,要求内容详细。施工过程中,按程序要求收集文件,记录和整理各项施工资料,特别做好技术、质量安全工作情况的记录,以便于日后的查阅、追朔。
3.6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制定责任到人的质量把关制度,实行奖罚制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3.7以优质样板工程为目标,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分部工程及主要工序,在施工前编制好专题施工方案,用以指导现场施工,攻克弱点和施工难关,提高工程质量。
3.8质安员实行现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对施工现场有不按设计要求、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及施工方案的行为,质安员有权停止现场施工,并勒令其限期整改。
3.9认真做好计量工作,用数据说话,保证施工用料的定额用量。
严格把好材料验收、施工操作、质量检查监督三道关,从而控制工程质量。
3.10落实雨季施工措施,本工程施工期间正是春季,受风雨影响较大,因而必须做好防雨施工部署工作,应加强雨天施工信息的反馈,掌握天气变化情况,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及进度要求。
3.11按配板设计循序拼装,以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预埋件与预留孔洞必须位臵准确,安设牢固。
3.12模板体系安装好后,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几何尺寸,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13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面涂隔离剂。
3.14模板安装好后表面要平整,接缝不至于漏浆,对于过大的接缝要用胶纸粘贴。
3.15拆模时,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拆模板后,在楼面堆荷较多的部位,应在适当位臵板底加回头顶。
4、施工过程巡检监督制度
班组质安员要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进行自检。管理人员要坚持监督和每周专门巡检的制度,监督检查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检查确保模板工程的几何尺寸无误,支模系统达到强度和稳定的要求,模板平整垂直,不发生因支模质量而导致的爆板漏浆通病,公司组织月控,巡检过程发现不合格项应及时监督施工班组返工整改,直至消除不合格项。
5、坚持工序中间检收制
分项工程完成之后,必须按标准对完成的分项或工序进行质量的检测验收工作,不符合要求不得进入下一工序。
十一、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1、 运用统筹原理和优化理论,利用电子计算机对施工进度计划实行及时科学的优化、调整,从而合理安排施工程序,科学组织施工管理,缩短工期。
2、 依据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各阶段施工进度的要求,及时调整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合理配臵施工所需的劳动力,保证流水施工的要求。 3、 工程施工实行周末检查,通过例会制度天天落实进度,随时调整计划,及时确定对策,使进度计划确实能指导生产并真正付诸实施。 4、 制定模板、支架等周转材料及机械设备进场计划,落实货源和设备来源,及时组织进货和机械进场。
5、 加强质量管理,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缩短工序间交验停歇时间,强化质量意识,确保工程创优良工程标准,不因质量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同时提前收集积累技术资料,保证一次验收合格。
十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通过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对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技术难度复杂的作业和危险性较大的行为,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争取可靠的保证措施。
1、 明确安全职责,开展三级安全检查制度(即作业班组每天自检、现场管理人员每周周检,本公司管理人员每月月检),实行目标安全管理,把安全事故压缩到最小可能。
2、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不安全隐患,要马上指定专人限期整改,落实整改措施,在检查制度监督下清除隐患,以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3、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4、 所有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操作必须按规范要求带好安全帽;
5、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三交底教育才能上岗操作;
6、 模板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设计方案进行,严禁任意变动; 7、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臵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
8、 安装模板应按工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落;
9、 安装顶板模板遇到有预留洞口的地方,应作临时封闭,以防误踏和坠物伤人;
10、 大模板安装时,应先内后外,单面模板就位后,应用支架固定并支撑牢固;
11、 拆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混凝土已达到拆模强度时,且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方可拆除。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不允许让模板枋料自由落下,严禁猛撬落和拉倒;
12、 拆除模板前,应将下方一切预留洞口及建筑物周围用木板或安全网作防护围蔽,防止模板枋料坠落伤人;
13、 完工后,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枋料等,拆下的模板枋料应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稳妥。
14、 严禁控制侧墙混凝土浇筑速度,沿高度方向上升不超过1m/h,侧墙混凝土浇筑必须分层进行,确保同时浇筑的内、外墙混凝土面同时上升,防止支撑框架发生整体偏移。 十三、成本节约措施
1、施工前,要根据图纸设计标高,做好水平标记,并严格按其标高进行模板操作,杜绝超高现象。 2、 3、
查模板的几何尺寸和支撑是否牢固可靠,严防爆板现象出现。 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加强劳动力管理,减少窝工,运用激
励手段,奖优罚劣,提高积极性和工效。 4、 5、
班组按层按段任务包干,减少扯皮。
在施工中加强考核,健全施工任务和限额领料等措施,降低物
料和人工的消耗。 6、 7、
注意零散材料回收,如排栅扣、螺母、介子等尽量回收。 材料管理把好收、发、核、管、用五关,充分挖潜降耗,提高
企业效益。 8、 9、
每工序完工后,必须清场,防止多次清场而增加工资成本。 超包干范围的变更工程要及时办理签证手续。
10、明确工序交接和成品保护责任,下一道工序要保护上一道工序的
产品。
11、确保生产、用电、防火安全、杜绝不必要损失。 十四、产品保护措施
1、完工的模板工程在转入捣砼的时要对已完成的支模进行维护和检查,对部份可能移动或变形的要进行返执,确保模板达到工艺的要求。
2、 订立科学合理的作业计划,施工作业前,应熟悉图纸内容制订多工种交叉施工作业计划,既要考虑保证工程进度顺利进行,又要考虑保证交叉作业施工不相互干扰。防止盲目施工和不合理赶工期以及不采取防护措施,互相损坏、反复污染等现象的产生。 3、 交接清楚、责任明确,管理到位,提高成品质量保护意识,将以合同、协议等形式明确各工种对上道工序质量的保护责任及本工序工程的保护,并办好上下工序必要的交接手续,以提高产品保护的责任心。
4、 贵重物品及半成品进场后入库堆放,应分类、整齐地堆放,并垫离地面。
5、教育工人不要在施工完成面上乱涂乱画,以免涂损,一经发现人为造成成品涂损及碰坏,屡教不改者,将作罚款和退场严肃处理。 十五、文明施工措施
1、 施工期间,现场内的材料应按施工平面布臵要求按类归堆放好,各工序完成后的剩余材料严禁乱堆乱放;确保周围环境的清洁。
2、 工程的文明施工纳入项目班子的统一管理,设专职文明施工监督管理员,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度,并设立文明施工的处罚制度,层层落实文明施工的责任,责任到位,责任到人。
3、 加大文明施工硬件的投入,对临设、施工场地的建设严格按有关规定兴建,使施工人员有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4、 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施工机具,办公室内配备电脑、复印机、电话等现代化的办公用具。根据施工需要科学地配臵先进的施工机具,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
5、 新进场工人和调换工种的职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方给上岗,做到持证上岗。
6、 建立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制度。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做详细交底;分项、分部工程开工前,主施工要向班组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长每天要向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7、 每月对操作人员进行一次防火教育,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建立防火工作档案。指定防火负责人,确保施工安全。
8、 加强现场场容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确保场容管理目标落实。对场容的检查工作要从工程开工做起,直到竣工交验为止。检查结果要和施工任务书结算结合起来,凡责任区内场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结算,责令限期整改。
9、 加强施工垃圾清运及卫生防疫,及时清运垃圾。
10、 办公室、宿舍等生活区范围要保持卫生,无污水和污物,生活
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理。工地落实各项除“四害”措施,严格控制“四害”滋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