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描写的是荷兰美丽安静、舒适悠闲的田园牧场风光。作者笔下的荷兰是由一大片青草碧绿的草原和成群的马、牛、羊组成的自然王国,表现了动物与人、自然环境相处的意境美。
课文第1自然段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用一句话点出了荷兰这个国家的三个特点: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同时也明确了本文是将笔触着重放在“牧场之国”上面,描写荷兰广袤的牧场。第2~4自然段描写了牧场的主人——牛、马、羊等动物,它们是自由的、悠闲的。牛群吃草专注悠闲,马群驰骋自由潇洒,绵羊和山羊、黑猪和小鸡都是那么的悠然自得、惬意无比。第5自然段写了傍晚出现的挤奶人,驶向城市的运奶的车船,还有天地暗下来后沉睡的牲畜,漆黑的夜晚中发出微弱光芒的灯塔。课文整体呈现出荷兰牧场宁静、安详、悠闲的生活画面。
本文的语句优美舒缓,富有节奏和韵律,充分表现了荷兰“牧场之国”的诗情画意,是对“牧场之国”很好的解释。第2~4自然段描写了牧场上没有他人的压迫和驱使,动物们惬意且富有情趣的生活。如描写山羊、小鸡等牲畜“安闲地欣赏”,显示出它们的闲适自由,它们的状态是放松的。
文中多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有的在段尾,起到对该自然段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的作用,如第2、4自然段;有的在段首,起到总起的作用,如第3自然段;还有结尾独立成段的第6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课文用这种一咏三叹的方式,表达了对荷兰牧场安静、祥和、悠闲、和谐的环境的赞美。
课文的两幅插图,充满了浓郁的荷兰风情。图片中有广袤无际的草原,成群结队的奶牛和骏马,还有荷兰标志性的巨大风车,勾勒出令人神往的牧场风光。插图既能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荷兰的独特风光,也能帮助学生展开语言表达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会认“毡、犊”等生字,会写“仪、眺”等生字,正确读写“仪态、端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牧场的风光,体会文中描写的牛、马、羊等动物的情趣,并摘抄积累相应语句。
3.了解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能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并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
的荷兰”的表达效果。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牧场的风光,体会文中描写的牛、马、羊等动物的情趣。
2.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难点
1.通过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荷兰牧场的自然美、生态美;体会课文中描写的动物们生活的情趣和悠闲舒适。
2.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学习生字,让学生跟随课文学习生字,代入课文的语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字、理解生字。本课生字中“噜、吆”都有口字旁,可以集中在一起教学,提示学生它们都读一声,都与声音有关,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在“呼噜、吆喝、哞哞”等词语中理解字义。“眺”字中的目字旁,表明它的字义与眼睛有关,可以让学生结合词语“眺望”理解。
本课要写的字,可以让学生先自主归类书写,教师再提示需要注意的点。比如“眺”字中的“兆”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畜”字上半部分是“玄”,不要写成草字头。
对于词语的教学,则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归类,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境的方式来进行理解。而对于“飞驰、远眺、吆喝”这类表示动作的词语,还可以出示这些词所在的句子,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记,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2.阅读教学
本课教学,可让学生在初读后梳理出课文描写的几幅画面,再将每一幅画面合成一大幅画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接着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为线索细读课文,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体会它的宁静之美;最后总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并体会这句话反复出现的表达效果。
可先让学生读第1自然段,再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荷兰。教学第2自然段时,可让学生品读之后,梳理出“牛群吃草”最主要的特点,以及课文是怎样写牛群吃草的景象的。教学第3、4自然段时,可让学生想象动物们在牧场上的样子,思考这样的王国属于谁,从而体会牧
场就是动物们的王国,动物们是牧场的主人,明白这些描写也表现了“真正的荷兰”自由、安闲的特点。之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对牧场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第5自然段时,教师可顺势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傍晚之后,又有哪些景象表现了‘真正的荷兰’的特点”,然后分步指导。
学完全文后,可以让学生带着对荷兰牧场的印象,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全文的内容,概括“真正的荷兰”的特点,学生之间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真正的荷兰”具有宁静、自由、悠闲的特点。
3.理解运用
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情趣并摘抄相应语句,旨在提高学生对语句品鉴的能力,积累优秀的例句,在以后的表达中运用。教师可结合第2自然段的教学,以描写牛群吃草的语句为例,指导学生体会“专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像贵妇人”“无比威严”等表达,感受牧场上的情趣。在之后的学习中,也可让学生在学习其他段落时,自主找出类似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表现的情趣,并做好相应的笔记,为之后的语言运用打好基础。
本课的词语,“骏马、铃铛”等词语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名称,可以让学生自主积累;“远眺、阻挡”等动词可以让学生用来写人物的动作。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了解生字的读音和意思。
2.通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同时思考:荷兰牧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查找资料,了解荷兰和荷兰牧场,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毡、犊”等生字,会写“仪、眺”等字,正确读写“仪态、端庄”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牧场的风光,体会文中描写的牛、马、羊等动物的情趣,并摘抄积累相应语句。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想象画面,题目导入
1.导入:同学们,在这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春天,大家喜欢外面的世界吗?(生:喜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去旅游,去其他国家看看,领略异国他乡的风景。大家可以猜一下我们要去哪个国家。
(1)课件出示荷兰的风景图:风车、郁金香、奶牛等。 (2)学生猜测地点,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3)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教师根据图片简要介绍一下荷兰。
荷兰有“风车之国、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美誉,是欧洲西部一个只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国家,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它的真正国名叫“尼德兰”。“尼德”是低的意思,“兰”是土地,合起来称为“低洼之国”。荷兰的运河纵横交错,在运河之间是一望无际的牧场和大小不一的风车。
2.师:根据刚才的介绍,相信大家一定发现了,荷兰的环境很好,它的牧场十分的广阔。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荷兰,去感受“牧场之国”的风光。(教师板书课文题目“牧场之国”,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3.根据课文题目,抓住关键词“牧场”,引导学生想象牧场之国的场景。(全班讨论交流,再指名学生分享)
4.师:可以看出同学们想象的画面还是很美的,那么课文又是怎么描述的呢?我们赶紧去课文中看看吧!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学生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膘”不要读成piáo;“粘毛”的“粘”读zhān;“公爵”的“爵”读jué;“驰”是翘舌音,读chí;“呼噜”的“噜”、“吆喝”的“吆”和“哞哞”的“哞”都读一声。“铃铛”都是发后鼻音。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强调书写笔顺的正确,对易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仪”左窄右宽,右边的“义”撇捺要舒展。
“眺”右部“兆”的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驰”右边的“也”横折钩向右上方倾斜,竖弯钩略向右伸。
“吆”是左右结构,左边的“口”窄小且偏上;右边的“幺”两个撇折要平行。 “罐”右半部分的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点。
“畜”是上下结构,上部宜扁,横画长伸;下部“田”边竖内收。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学生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仪态 端庄 远眺 骏马 遮掩 阻挡 飞驰 辽阔 赞许 板凳 吆喝 铃铛 恢复 沉睡 牲畜 灯塔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荷兰牧场,主要写了些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课文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以及夜晚的祥和寂静,展现了荷兰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
6.教师小结: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如丝绒般的碧绿茂盛的青草原,娇艳欲滴的鲜花,身处在自由王国里无拘无束的动物们,黄昏挤奶工人的劳作,寂静无声的夜晚,这些构成了一幅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板块三 品读课文,感受自然
1.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进入荷兰的牧场,去细细感受牧场的风景,体验牧场一天的生活变化。(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感受第1自然段的重要作用。(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句段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1)引导学生抓住两个“是”字,明确课文是以肯定的语气指明了荷兰的特色,同时最后的“牧场之国”更是点明了本课的内容主旨。
(2)引导学生抓住第1自然段的内容,领悟第1自然段的作用,理清课文结构。
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紧扣主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又强调它的另一个特点是“牧场之国”。课文接下来就具体描写了荷兰广阔无垠的牧场和在牧场上无忧无虑生活的家禽家畜。
3.过渡:课文在开头就指出荷兰是牧场之国,奠定了我们对荷兰的初印象,那接下来我们就去了解荷兰的牧场里面有什么动物,感受一下荷兰牧场里的氛围。
4.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了解牧场里的牛。 (1)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第1句。
句段2: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①学生齐读课文,抓住“运河”“绿色低地”“黑白花牛”等关键词,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
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体会牛的种类非常多,数量也多。
(2)引导学生深入发现课文中还有句子描写牛的数量。
句段3: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①教师讲解“极目远眺”的含义是“用尽目力尽量向远处看”,让学生感受牧场的辽阔。 ②学生模仿“远眺”的动作,感受牧场的视野广阔,体会牧场的广阔。
③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极目远眺”“全是”体会牧场景致壮观,色彩明丽,深入感受牛的数量非常多,远远望去都是黑白两色的花牛。
④指引学生抓住关键词“丝绒般的”“碧绿的”,感受草原柔软顺滑的特点和牧场纯天然的生态环境。
(3)课文中描写了牛的数量多和种类丰富,引导学生继续找出描写牛的句子。(指名学生回答,再全班齐读)
句段4: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①提醒学生注意“专注”这个词,思考“专注”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关注这句话的修辞手法。
专注:集中全部注意力去做一件事。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牛群的神态,表现了低地环境的安静。 ②学生抓住“专注”这个关键词,脑海中想象牛吃草时的神态。
③引导学生感受牧场的环境,师:课文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一下人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专注地做事。
周围很安静,没有人打扰的时候。说明牧场的环境十分安静祥和,牛可以自由专注地吃草或者活动。
(4)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牛吃草的状态跃然纸上,指引学生发现其他描写牛的句子。 句段5: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 ①师:“贵妇人”“仪态端庄”是什么样的?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指名学生模仿,教师可以适当点评)
②教师提示句中的“牛犊”就是小牛。
③指引学生结合关键词“仪态端庄”“无比威严”“家长”,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和准确。
作者运用写人的词“仪态端庄”“家长”“无比威严”来写牧场的牛,写出了“牧场就是动物们的家”的意思,使读者感受到了牧场为动物们提供了舒适、悠闲的生活,
5.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教师提醒学生读出牧场的安静和牛的自由自在。(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学生再读)
6.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牛比作人,既把牛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又表现出作者对牛的喜爱之情,让文章富有情感。碧绿的草原上牛在自由安静的生活,作者在这里第一次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7.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第2自然段,了解了牛在牧场的生活,接下来我们再去看看马在牧场的生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自由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再指名学生回答。
(3)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膘肥体壮”是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4)抓住关键词句“成群”“膘肥体壮”“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指导学生感受马在牧场的生活舒适且自由。
从“成群”“膘肥体壮”体会到马儿长得十分的健壮,它们可以在牧场自由奔跑,无拘无束,它们生活得十分快乐。侧面说明荷兰水草丰茂,低地辽阔平坦。
(5)从课文中可以看出马在牧场不仅吃得好喝得好,而且十分自由,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句段6: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①教师讲解“公爵”的含义,拓展知识。
公爵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一些邻近国家受中国影响也以此为爵位名。欧洲中世纪以后,在中文里也用“公爵”来翻译欧洲贵族爵位中相应等级的称号。公爵是英国贵族最高的爵位,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身份尊贵。公爵是五等爵的第一等,其中五等爵分别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②引导学生关注这句话的修辞手法,从修辞手法入手,感受作者描写的马生活自由的状态。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马在牧场的地位非常的高,马是牧场的主人,它们在牧场自由地生活,谁也没有去干扰它们自在的生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牧场的宁静祥和,强调了这儿就是动物的“自由王国”。
8.引导学生感受牧场里的其他动物的生活状态。师:牧场的牲畜不仅有牛、马,还有其他动物。全班朗读第4自然段,交流描写其他牲畜的句子,感受牧场是牲畜们的乐园。
(1)引导学生明确牧场里其他的牲畜还有绵羊、猪、小鸡等。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成千上万”“成群结队”体会鸡和羊的数量非常多。 (3)引导学生从重要词语“悠然自得”“赞许”“安闲”等词语感受牧场其他动物的生活状态。
“悠然自得、安闲、赞许、欣赏”等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各种动物在草原上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更突出荷兰牧场的独特。
(4)指引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前面写了牛,写了马,那第4自然段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作者详写了牧场上的牛群和骏马,又略写了绵羊等小动物们悠然自得、幸福无比的生活,进一步突出了荷兰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
(5)师:课文中写到“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觉得猪会对什么表示赞许。(学生自由想象,相互讨论,指名学生回答)
9.教师小结:从大家的回答里,我听到了许多答案,看得出来大家对荷兰牧场的动物们的生活十分了解。其实不只是猪的满足,也是牧场里其他动物们的享受,这可真是“羊闲猪乐鸡安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真正的荷兰牧场的生活!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能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并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对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
2.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荷兰牧场环境优美,里面的动物们生活得悠闲
舒适又自由自在,它们是牧场的主人。我们看到了很多动物,就是没有看到人。那他们去哪儿了呢?他们与动物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接下来就去寻找答案吧!
板块二 品读课文,了解牧场
1.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了解课文中对牧场中出现的人的描写。
句段1: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句段2: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1)学生齐读这两段话。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才”,体会牧民对牲畜的关爱。
从“才”字可以看出牧民们白天不会来打扰牲畜自由自在的生活,只会在傍晚才过来挤奶,体现出牧民对牲畜的关爱。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严肃沉默”“默默无言”,感受牧场的氛围。
“严肃沉默”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刻画了奶牛沉默无声、庄重端庄的表情,突出了傍晚气氛的寂静。“默默无言”说明挤奶人也不忍心打破这牧场的寂静和安宁。
(3)师:牧民们对动物的关爱不仅是不打扰它们,而且是不虐待他们,不压榨它们。请大家默读课文,圈画出你认为体现了牧民对动物们的关爱的句子。
①指名学生回答,再全班齐读。
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②引导学生抓住“更”字,感受牧场的动物和人类相处和谐的画面。
“更”字写出了挤奶人也被牧场的宁静所感染而自发地保持沉默,“都不”“也没有”“更”这三个词层层深入地突出了荷兰夜晚的寂静,展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课文中对安静下来的牧场的描写。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师:假设你此时就在这个牧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会是什么心情?
生活节奏缓慢、悠闲;内心轻松愉快、平静安宁,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
(3)师:用你的朗读来表现这牧场上的宁静之美。(指名学生读—教师点评—再指名学生读)
3.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概括夜晚的荷兰牧场的特点。
晚霞消失,夜幕降临,牲畜沉睡,一切都显得无声无息,只有远处的灯塔闪烁着微弱暗淡的光,十分安然、宁静。
4.师:牲畜们生活得如此闲适、安宁,水草长得如此丰美,这一切又离不开谁的功劳呢?(牧民)在这个牧场之国,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都相处得非常和谐,正是这种和谐构成了牧场的和谐,真可谓“牧场安静又和谐”。也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会发出由衷的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板书:牧场宁静又和谐)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板块三 理解课文,体会表达
1.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指名学生回答)
真正的荷兰是牛群的乐土,骏马的世界,猪、羊、鸡各种小动物的乐园,也是一个宁静的世界。
2.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数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思考: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强调这句话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次是作者看到绿色的低地上牛群活动的场面,被壮观的景致吸引而发出的感叹;第二次是作者看到在碧绿的低地上成群的骏马形成的独特的风景而发出的感叹;第三次是作者对草原上羊群、猪群、鸡群的悠闲自在发出由衷的赞叹;第四次是为夜晚的宁静而赞叹。四次赞叹分别写出了荷兰的不同特点,合在一起构成了荷兰的独特美景。
反复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充满语言美,也有助于表情达意。四次写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从结构上看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情感上看是表达作者对荷兰的喜爱。
3.师:课文中的牛、马、羊等动物的描写都别有一番情趣,如“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学生摘抄课文中的拟人句。
5.教师小结:这篇课文运用了精妙、准确的词语和传神、生动的句子,既把动物们的神态写得生动形象,又突出了作者对动物们的喜爱之情。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要多结合本课学到的知识,把文章写得更加的优美、生动。
板块四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碧绿草原,黑白花牛白日成群骏马,膘肥体壮
牧场之国分述绵羊猪群,悠然自得
夜晚:晚霞满天,牛羊歇息总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兰的信息,再课件出示与荷兰相关的资料)
总说——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这就是真正的 荷兰
2.引导学生介绍荷兰的其他特点,拓展对荷兰的了解。(先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荷
荷兰国花——郁金香。荷兰郁金香的历史是从一位名叫克卢修斯的园艺学家开始的。16世纪,在维也纳皇家花园当园丁的克卢修斯,千方百计从出使土耳其的奥地利大使手中得到了原产亚洲的、美丽的郁金香,并带着郁金香来到了荷兰。这种花很快地遍及荷兰各地,一度掀起了郁金香热。
3.师:如此美丽的牧场,作者都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描绘了出来,相信同学们在课堂上也积累了很多新知识吧,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见过的美景。
4.学生自主分享自己见过的美景。
5.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荷兰牧场的优美风光,也明白了“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成群的骏马自由奔驰就是真正的荷兰!羊、猪、鸡等动物悠然自得是真正的荷兰!有着静谧、祥和的牧场就是真正的荷兰!
练习设计
完成对应训练。
1.想象画面,激发情感。在感受荷兰牧场迷人的景色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优美的语言变成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画面,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多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特点,从阅读中感悟荷兰牧场的美,感受牧场的宁静和谐,体会牛、马、羊等动物的悠然自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2.侧重于让学生感受到景物独特的魅力,加深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指导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体会荷兰牧场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荷兰牧场独特的魅力,从而理解作者由衷发出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感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