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作过程发⽣⼈⾝伤害事故,或者出现职业病的,属于⼯伤,可以申请⼯伤认定,如果⼯伤严重的,劳动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的,那么⼯伤后⽆劳动能⼒要怎样进⾏赔偿?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伤后⽆劳动能⼒如何赔偿
发⽣⼯伤事故造成劳动者丧失劳动能⼒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作岗位,可以依据伤残等级,获得⼀次性伤残补助⾦、⽉⽀付伤残津贴等赔偿。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民共和国⼯伤保险条例》
第⼆⼗⼆条 劳动能⼒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活⾃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级,最轻的为⼗级。
⽣活⾃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活完全不能⾃理、⽣活⼤部分不能⾃理和⽣活部分不能⾃理。劳动能⼒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第三⼗五条 职⼯因⼯致残被鉴定为⼀级⾄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从⼯伤保险基⾦按伤残等级⽀付⼀次性伤残补助⾦,标准为:⼀级伤残为27个⽉的本⼈⼯资,⼆级伤残为25个⽉的本⼈⼯资,三级伤残为23个⽉的本⼈⼯资,四级伤残为21个⽉的本⼈⼯资;
(⼆)从⼯伤保险基⾦按⽉⽀付伤残津贴,标准为:⼀级伤残为本⼈⼯资的90%,⼆级伤残为本⼈⼯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额低于当地最低⼯资标准的,由⼯伤保险基⾦补⾜差额;
(三)⼯伤职⼯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保险待遇。基本养⽼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伤保险基⾦补⾜差额。
职⼯因⼯致残被鉴定为⼀级⾄四级伤残的,由⽤⼈单位和职⼯个⼈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因⼯伤丧失劳动能⼒的,劳动者除了获得医疗费、护理费等赔偿外。治疗结束后,留劳动关系,退出⼯作岗位,可以依据伤残等级,获得⼀次性伤残补助⾦、⽉⽀付伤残津贴等赔偿。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店铺进⾏咨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