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杏燕 佛山市第十四中学
★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课题承前启后,学生已经掌握化学式与化合价,对化学反应的定性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而对于化学反应的定量还不认识。本课题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与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可见本课题的学习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对整个九年级化学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的几个实验的测定,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2)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的使用,在参与总结过程中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互助和讨论形式,培养组织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懂得尊重科学和运用科学的知识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教具准备
(1)实验用品准备:
药品:白磷、铁钉、铜丝、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澄清石灰水、盐酸 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烧杯、试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等
(2)媒体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科学探究法2、演示法3、讨论法4、练习-反馈法5、实验法 6、直接强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min 【知识回顾】:什么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前面我们也学了不少化学反应的例子,如: 【投影】:C+O2 点燃 CO2 Mg+O2点燃 MgO
Al+O2点燃 Al2O3 Fe+O2点燃 Fe3O4
二、质量守恒定律 15min
【问题引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许多的化学变化,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它们在反应的时候,质量是如何变化的? 【提出问题一】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 【板书】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学生猜想与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提出问题】如何检验假设是否成立?
组织学生讨论,制定实验方案,指导分组实验,验证假设。(并引导学生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活动与探究】(课本P90-91页)
(1)第一组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装置如右图)。 (2)第二组实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学生活动】:填写实验报告,交流实验现象。 表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称量 2.用玻璃棒引燃 所称质量g M1= 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M2= 总质量。 观察到 反应物的总质量_______生成物的量3.冷却后再次称所称质量 表二
实验步骤 1.称量反应前物质质量 2.将铁钉放进硫酸铜溶液中 3.反应后后再次称量
g 实验现象 铁钉质量M1= g 硫酸铜溶液与烧杯质量M2 g 观察到 所称质量M3 g 实验结论 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反应物的总质量_______生成物的总质量。 【总结归纳】:借助于PPT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前后分别测得的是哪些物质的总质量?
【学生活动】:总结交流得出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形成性练习】
1、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的C的质量。 2、在 A + B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充分反应后,剩余1克B,求生成的C的质量。
3、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能恰好完全反应,如 5克A和6克B充分反应后,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10 min
【提出问题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有时为什么“不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 (1)教师实验Ⅰ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课本P92)。 (2)教师实验Ⅱ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课本P92)。
【教师设上面两个实为什么会出现
验结果。(引导学生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来思考) 【学生讨论总结】反应物和生成物有气体的参与。 【提出问题三】当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时,应该怎么做?
【讨论并查阅资料】
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百度搜索】http://wenku.baidu.com/view/4afecbd126fff705cc170ad9.html 【学生实验】:在碳酸钠粉末(少量)与盐酸反应的锥形瓶口套上小气球。
疑】:根据验,讨论这样的实
【教师点拨】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②反应物的质量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③所有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8 min
【提出问题四】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学生活动】:(观看模拟动画—水分子的分解)
【学生活动】: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总结】(1)质量守恒的原因(五不变): 宏观: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2)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
可能发生变化:分子数目 四、课堂小结与形成性练习 7 min 1、课堂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以及从质量守恒定律学习到的方法和情感。 2、巩固练习
①将3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5g氧化镁,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g。
②加热2.45g氯酸钾和0.8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得氯化钾1.49g,同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③“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对吗?如何解释?
★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解释 (1)质量守恒的原因(五不变): 宏观: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2)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 可能发生变化:分子数目
★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结合本课程的实验多而理论性强等具体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的教学思路如下:
【提出问题一】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猜测,再通过实验探究,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自己去做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有时为什么“不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
通过第一个问题,已经初步认识什么叫质量守恒定律,但是有时候,我们会见到有些实验表面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是不是说,有些化学反应就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就符合呢?质量守恒定律的范围又是什么?通过简单的一个问题二,带给学生以思维冲击,引发思维矛盾,激发学生解决矛盾的热情。再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与人合作与讨论的能力,一起得出结论当有气体参与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有时不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一切化学反应。
【提出问题三】当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时,应该怎么做?
问题三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一切化学反应,那么,当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时,应该怎么做呢?问题三层层深入,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力量,教师则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共同解决当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时,如何优化实验设置。
【提出问题四】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继续升华,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更加深层次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本节课内容多,时间紧凑,但因实验多,学生兴趣很大。并且通过教师实验演示与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既发挥了学生为主体的能动性,也发挥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缺点是:本节课一直在讲知识点,练习稍微少了点,需在课后补充,从而巩固知识,达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的效果。
★【课后作业】(30分钟题量)
1、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
A、原子的种类 B、元素的质量 C、分子的数目 D、物质的种类 2.在化学反应A+2B=C中,1.5克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生成9.5克C,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3克 B.9.5克 C.8克 D.4克
CO2中,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和生成的CO2的质量关系是3.在C+O2( )
A.C的质量<CO2的质量 B.C的质量= CO2的质量 C .C的质量>CO2的质量 D.无法判断
4.根据化学方程式:3AB+C2B3=2C+3X确定X的化学式为( ) A. AB B.AB2 C.A3B2 D.A2B3
5.agKClO3与bg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KCl质量为Cg,则生成O2的质量
为 ( )
A.a+b-c B.a-c C.a-b D.a-b-c
6.某反应A+B=C+D,每当25克A和10克B恰好完全反应时,则生成5克 C,那么生成6克D时,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应是( ) A.5g B.10g C.20g D.15g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 A、KNO3 B、H2 C、Cl2 D、NaOH
8、下列形象的表示反应前反应物分子及其数目,则反应后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点燃 A B C D 二、填空题
9.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 。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 ,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没有变化.
10.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11.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g,燃烧后的质量为bg,生成的CO2为cg,水蒸气为dg,则产物共 克,参与反应的O2的质量为 g。
★连接中考
▲考题错解及分析 例1: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蜡烛完全燃烧后,质量减轻了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
D、粗盐提纯实验得到精盐的质量和滤纸上砂子的质量之和等于溶解的粗盐的质量
【分析】: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学生在学习这个概念时,经常会误认为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必须要恰好完全反应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实际上只要是化学变化就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必须在密闭的环境中才能验证,故本题选D
例2:在A+B=C+2D的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D的质量是( )
A、1.8g B、3.6g C、7.2g D、14.4g
【分析】此题学生常犯的错误是误选(A)。原因是误认为2D的质量是(9.8g+8g)-14.2g,应除以2才是D物质的质量。这说明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 9.8g+8g =14.2g十D的质量。因此D物质的质量应为:( 9.8g+8g)-14.2g= 3.6g “选B”。在什么情况下要除以系数2呢?在求D的式量时要除以2。如:若再知道C的式量为142(知道A、B物质的式量也可求)求D物质的式量时必须除以2。
▲疑难问题及解答
1 、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A,则B也刚好反应完。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分析】此题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知如何下手分析,实际上解决此题的重点在于对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的充分理解。 分析 A + B = C + D 总的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25g 15g
第一次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15g 9g 6g 30g 由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D=6g
故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选C
▲优秀中考题精选
1、(09达州).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甲 20 乙 50 丙 80 10 丁 30 x 0 100 (g)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A.50 B.40 C.10 D.70
答案:D 【解释】:对于甲物质,反应前为20g,反应后为0g,因此可知甲是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了20g;同理,乙作为生成物,生成了50g,丙作为反应物,反应了70g。现反应物:甲+丙=90g,而生成物只有乙5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丁作为生成物,生成了40g,则原有的加上生成的一共为70g。应选D。
2、(10辽宁鞍山)(3分)右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
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 微粒(选填序号)。 A.
B.
C.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
(2)、化合反应
(3)、2H2+O2点燃 2H2O
著作权与使用申明: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并同意授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与百度公司校园合作项目相关推广活动中以非商业目的对该获奖作品进行复制、使用、编辑、改编等提交到评选平台的教案都必须遵守的版权说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