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的需要及其实施策略探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的需要及其实施策略探析

2020-07-26 来源:爱问旅游网
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的需要及其实施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09-10T15:44:20.46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2期 作者: 杨起凤

[导读]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能改变传统的作业教学中出现的缺陷,设计出新颖、开放、有趣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杨起凤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横街中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700

摘要: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能改变传统的作业教学中出现的缺陷,设计出新颖、开放、有趣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每个个体由于生存环境、家庭教育情况的不同,造成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关乎每个孩子的发展”,我们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就需要“因材施教”,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小学; 中高年级; 数学作业; 分层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允许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使得个性发展有更深的根基。在传统的教学中,布置作业往往常采用一刀切的模式,教师并没有关注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布置作业也常常让学生陷入题海中,这样机械的、单一的作业让很多学生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提高。教师通过分层作业考虑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合理的为其布置作业。此外,分层作业设计还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高效消化吸收所学内容。一、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概念

作业分层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生智能结构的独特性,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考虑作业的层次性,以适应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定义凸出强调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一定要意识到这种个体差异性,作业的分层设计就是促进不同学生学习的提升,这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思维习惯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二、传统作业模式的弊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常常使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布置作业。这样的方式让教师轻松了。但它存在很多的弊端。首先,由于所有的学生都完成相同的作业。所以教师只能考虑大多数的学生即中游的学生。这些学生有一些数学基础,但还是不适用一些较难的题。这就造成了上游的同学一直在机械的重复已经掌握的题型,所以并没有很大的突破。较为优异的学生面对这些没有很大挑战的作业容易产生厌倦。下游的同学对于基础问题还没有弄明白,在完成这些作业时望而却步。这样的方式加剧了差等学生的信心。消弱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所以为了实现所有学生都能够进步,我们必须发现如今作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认识到分层布置作业的必要性。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们不再盲目的去完成作业,让学生能够在更加愉悦、快乐的氛围下获得更大的进步。三、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一)设计课前分层作业,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课前预习。高质量的课前预习可以为课堂教学起到正向催化作用,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前预习作业设计中,教师一定要眼中有学生,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原有知识水平把学生分组,可以分成A、B、C三组,A组为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这类学生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该提升难度,做好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以让学生能有更好的发展。B组学生为学习能力一般,记忆能力也一般,但是学习积极主动,能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对于这类学生,在课前作业分层设计的时候应该针对性要明确,要在课前作业中设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这类学生就不要求拔高训练和拓展延伸了。C组同学为班级中学习能力低下,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低的一类学生,这类学生在作业设计时候一定要简单易学,就给他们设计最基础的、最简单的知识点,通过课前作业让他们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对学习有一个正向的看法,从而重新建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要很好的实施课前作业的分层设计,就需要老师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全班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水平,只有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够更好的设计分层作业,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升,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课堂上的作业分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五部教学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教学设计中就应该凸出“备学生”环节,这里面的备学生就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生而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检测作业,通过课堂作业检测,掌握学生对所讲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分层作业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向强化作用,同时,好的作业分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例如,我们在讲“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教师可以带学生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带学生走出课堂,比如我们可以观察铺砖师傅铺地板砖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要是你自己要铺这间房子的地板砖,你应该怎么办 你怎么才能算出需要的地板砖数量 ”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那么这个作业就是让不同层级的学生自己想办法计算需要地板砖的数量。在这一课外作业过程中,同样可以把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分成A、B、C三组,允许这3组与大师傅直接对话,这个过程既拉近了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又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同时作业梯度明显。过程学生参与这一活动,最后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立足现实,在课前、课中、课后有目的的实施作业的分层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练习,从而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练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参考文献

[1]张玉梅.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策略[J].甘肃教育,2019(01):116.

[2]吴静环.试析小学中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40.

[3]周中亮, 孔庆航, 张玉庆. 关于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思考和尝试[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6(3):10-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