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原理论实践报告

马原理论实践报告

2022-08-03 来源:爱问旅游网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现代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主要过程。剩余价值理论在世界上占据着经济理论的中心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根据过去的理解,我们通常把剩余价值看作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它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这种理解实际上并没有全面反映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多角度分析。因而不能解释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赋予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时代的新内涵。

首先,我们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19世纪的资本主义正处于早期的成长阶段,社会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企业经营规模也不是很大当时的生产主要依靠工人体力来完成,资本家想获得高额的利润只有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这样工人的反抗情绪很激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其基本观点有以下几点:资本家通过支付工资购买工人的劳动,通过工人长时间的劳动来获取再生产资本;资本家的资本分为两部分:“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是指用于购买工人劳动力的那一部分,“不可变资本”是指购买机器设备、原料等的资本;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必

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这是分别用来创造工人劳动价值和新价值的;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叫“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通过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来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分别是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这是“绝对的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以及许多非产业部门的收入也是由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来的。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阶级社会,其中资本家阶级的统治建立在对大量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和控制基础之上。工人阶级的生产资料被完全剥夺,不得不依靠为资本家阶级劳动而生活。但由于工人的剩余劳动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几乎完全被商品交 换关系的表面现象所掩盖。表面看起来,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易是公平的。但实际上,这里隐藏着人们现在已经熟悉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的资本家对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

其次,我们考虑一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还是否存在剩余价值。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知,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是市场经济共同的基本特征。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存在剩余价值。因为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样,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也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者不仅创造满足个人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补偿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还创造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来满足社会需要。因此,

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存在剩余价值。那么关于剩余价值理论还是否适用于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所决定的。目前一个地方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大小,发展快慢已经成为一个地方改革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我们允许甚至提倡大力发展私有经济,与马克思所讲的“传统所有制关系”不完全相同。首先,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私有经济形式处于从属地位,在多数情况下,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雇佣工人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私营企业主与工人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两者有共同的利益,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现代私营企业主赚钱的手段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相当一部分私有企业主越来越懂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讲究商业信用,加强经济管理,重视技术进步,以此来节约生产费用。这表明两个文明的发展程度一般来讲是相适应的。其三,有一部分私营企业主本身综合素质较高,又得改革开放之先机,经过艰苦创业,凭借诚实劳动和聪明能干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一部分私营企业主遵纪守法,既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理解和顾及雇佣工人的利益,他们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又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坚定的拥护者。他们是私营企业主群体中

的优秀分子。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剩余价值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在一部分私营企业主中仍然存在为富不仁,为资本的本性所驱使而不能善待工友,甚至违法经营。在这些企业中,工人与企业主的纠纷多,恶性事故多,但是如果剥削程度加深,过多地损害了雇佣工人的利益,则政府应出面干预,按照有关法律,既要维护私营企业主的利益,更要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这两者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同时私有制及其思想观念,等价交换原则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必然要表现出来。基于这种认识,剩余价值理论对当前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剩余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劳动力的商品化的前提下, 以企业的生存为条件, 通过市场机制作用, 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和先进的生产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价值最大化。剩余价值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保证。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但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就是凭借对社会剩余价值的占有和支配。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收入来自全社会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国家占有的剩余价值是用于满足全体劳动者的公共需要。

(一)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改革和生产创新,改善经营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作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占用广大劳动者的合理休息时间。因此,我们需要采用生产相对剩

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来获得最大化的利润。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的同时,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了普遍的提高。而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需要通过各部门的所有者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希望获得更多利润,就需要大规模的技术投入,对原有生产设备翻新革旧,同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实行科学化、效率化的管理,劳动生产率随之而提高,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提供了相对有利的地位,有利于以后的发展壮大。在这一生产过程中,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经营规模,犹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对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更多利润,这将带来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企业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剥削,只是一个程度深浅问题,且这种剥削现象的存在表现为一把双刃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剩余价值的创造,企业不会将把所有的剩余价值都分配给雇佣工人,否则它就得不到发展,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由此可以看出,这种适当的剥削、占用对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福利不仅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同时也以企业福利的形式将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返还给了职工,这也符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

化生活需要的宗旨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