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业催化原理——作业汇总(含标准答案)

工业催化原理——作业汇总(含标准答案)

2024-08-23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业催化原理——作业汇总(含标准答案)

第⼀章催化剂与催化作⽤基本知识1、简述催化剂地三个基本特征.

答:①催化剂存在与否不影响△Gθ地数值,只能加速⼀个热⼒学上允许地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不能改变化学平衡;②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得以实现地;③催化剂对加速反应具有选择性.2、1-丁烯氧化脱氢制丁⼆烯所⽤催化剂为MoO3/BiO3混合氧化物,反应由下列各步组成(1)CH3-CH2-CH=CH2+2Mo6++O2-→CH2=CH-CH=CH2+2Mo5++H20(2)2Bi3++2Mo5+→2Bi2++2Mo6+(3)2Bi2++1/202→2Bi3++02-总反应为CH3-CH2-CH=CH2+1/202→CH2=CH-CH=CH2+H20试画出催化循环图.

CH3-CH2CH2=CH-CH=CH2

Mo5+Bi2+H20

3、合成氨催化剂中含有Fe3O

4、Al2O3和K20,解释催化剂各组成部分地作⽤. 答:Fe3O4:主催化剂,催化剂地主要组成,起催化作⽤地根本性物质Al2O3:构型助催化剂,减缓微晶增长速度,使催化剂寿命长达数年K20:调变型助催化剂,使铁催化剂逸出功降低,使其活性提⾼第⼆章催化剂地表⾯吸附和孔内扩散

1、若混合⽓体A和B2在表⾯上发⽣竞争吸附,其中A为单活性吸附,B2为解离吸附:A+B2+3*→A*+2B*,A和B2地⽓相分压分别为p A和p B.吸附平衡常数为k A和k B.

求吸附达到平衡后A地覆盖率θA和B地覆盖率θB.

解:对于⽓体A:吸附速率v aA=k aA P A(1—θA—θB) ;脱附速率v dA=k dAθA 平衡时:v aA=v dA,即θA=(k aA/k dA)PA(1—θA—θB)=k A·k B(1—θA—θB)

对于⽓体B:吸附速率v aB=k aB P B(1—θA—θB)2;脱附速率v dB=k dBθB2平衡时:v aB=v dB ,即θB2= k B P B(1—θA—θB)2

m

换算成标况).

(2)求Al2O3地表⾯积.(已知:N2分⼦截⾯积16.2×10-20m2)

解:P/V a(P0-P)=(1/CV m)[1+(C-1)P/P O]=[(C-1)/CV m](P/P O)+1/CV m 由题⽬可知:(C-1)/CVm=50.06 1/CVm=0.2723∴C=184.84 Vm=0.01987L(标况)

n=0.01987/22.4=8.875×10-4S=nN A S O=8.875×10-4×6.023×1023×16.2×10-20=86.60m23、多相催化反应⼀般包括那⼏个步骤?其中哪⼏个步骤属于化学过程?答:多相催化反应包括:

外扩散:反应物分⼦从⽓流中向催化剂颗粒表⾯扩散;(孔)内扩散:反应物分⼦从颗粒表⾯向颗粒内表⾯扩散;化学吸附:反应物分⼦在催化剂内表⾯吸附;

表⾯反应:吸附地反应物分⼦在催化剂表⾯上反应;脱附:产物分⼦⾃催化剂内表⾯脱附;(孔)内扩散:产物分⼦从颗粒内表⾯向颗粒外表⾯扩散;外扩散:产物分⼦从催化剂颗粒外表⾯向⽓流中扩散;其中化学吸附、表⾯反应、脱附属于化学过程.4、在多相催化反应中,为什么⾄少有⼀种反应物必须经过化学吸附?

答:因为化学吸附可使反应物分⼦均裂⽣成⾃由基,也可以异裂⽣成离⼦或使反应物分⼦强极化为极性分⼦,⽣成地这些表⾯活性中间物种具有很⾼地反应活性,有利于催化反应地进⾏.5、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地差别如何?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地特征⽐较

化学吸附态⼀般是指分⼦或原⼦在固体催化剂表⾯进⾏化学吸附地化学状态、电⼦结构及⼏何构型.7、氢地吸附态有:在⾦属表⾯上地吸附态(均裂吸附)和在⾦属氧化物表⾯上地吸附态(均裂吸附)8、室温下,氢在ZnO上地化学吸附有两类,它们是:

第⼀类是快速可逆地吸附:这类吸附地氢参与了⼄烯加氢-氘交换反应,表明它是处于活化状态;

第⼆类化学吸附是慢地、不可逆地:⽰踪实验表明这类吸附地氢不能进⾏⼄烯加氢和氢-氘交换反应,因⽽是没有得到活化地.即所谓地⾼配位M-吸附态和低配位L-吸附态.

9、CO在过渡⾦属上两种吸附态是:分⼦态吸附、解离型吸附

10、在⼀些催化剂上,已经确定了哪⼏种氧吸附形式?哪种氧吸附态易使烃类发⽣深度氧化作⽤?多种吸附态:电中性地氧分⼦O2和带负电荷地阳离⼦(O2-,O-,O2-)带吸附阳离⼦与深度氧化有关.

11、关于烯烃在⾦属上地缔合化学吸附,已经提出哪两种吸附态?答:σ型和π型12、有关⼄炔在⾦属表⾯上地吸附态,已经提出地吸附态有哪⼏种?答:π型⼀位吸附、σ型⼆位吸附、解离吸附13、关于苯在⾦属上地吸附已经提出地看法有:

答:6位σ型吸附、2位σ型吸附、η6π缔合型吸附态、解离吸附

14、在⼀种催化剂表⾯产⽣各种吸附态地成因是多⽅⾯地,主要原因有哪两种?答:固有不均⼀性、诱导不均⼀性.

15、固有不均⼀性地定义:指表⾯原⼦(离⼦)微环境地不均⼀性,⼀般是指由催化剂本⾝地结构所决定地和在制备过程中所产⽣地价不饱和性或配位不配合性地差异.16、Langmuir吸附地基本假设如何?

答:(1)吸附剂表⾯是均匀地,各吸附中⼼能量相同;(2)吸附分⼦间⽆相互作⽤;(3)吸附是单分⼦层吸附,其吸附分⼦与吸附中⼼碰撞才能吸附,⼀个分⼦共占据⼀个吸附中⼼;(4)⼀定条件下,吸附与脱附可建⽴动态平衡.17、乔姆⾦等温式成⽴地条件:

只适⽤于化学吸附,且在较⼩地覆盖度范围内才有效,从化学吸附只能在⼀部分表⾯中⼼上进⾏(即吸附分⼦只能吸附在可以成键地吸附中⼼上)地观点来看,上述⼆者显然是⼀致地.

18、物理吸附地多分⼦层理论地基本假设:(1)固体表⾯是均匀地,⾃由表⾯对所有分⼦地吸附机会相等,分⼦地吸附、脱附不受其他分⼦存在地影响;(2)固体表⾯与⽓体分⼦地作⽤⼒为范德华⼒,因此在第⼀吸附层之上还可以进⾏第⼆层、第三层等多层吸附.

19、溢流定义:⼀定条件下形成或存在于⼀种固相表⾯地活性物种,不经脱附过程进⼊⽓相⽽向同样条件下不能直接形成或本来不存在该活性物种地另⼀种固相表⾯上地迁移.第三章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应⽤1、酸、碱地质⼦论地定义:

凡是能提供质⼦(H +)地物质称为酸(B 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地物质称为碱(B 碱)

2、酸、碱地电⼦论地定义: 凡是能接受电⼦对地物质称为酸(L 酸);凡是能提供电⼦对地物质称为碱(L 碱).3、软硬酸、碱原则:

(SHAB 原则)软酸与软碱易形成稳定地络合物,硬酸与硬碱易形成稳定地络合物.⽽交界酸碱不论结合对象是软或硬酸碱,都能相互配位,但形成络合物地稳定性差.

4、酸、碱性质地完整描述包括哪三个⽅⾯?答:酸中⼼地类型、酸中⼼地浓度、酸中⼼地强度5、均相酸、碱催化反应地特征?

答:均相酸碱催化⼀般以离⼦型机理进⾏,即酸碱催化剂与反应物作⽤形成正碳

离⼦或负碱离⼦中间物种,这些中间物种与另⼀反应物作⽤(或本⾝分解),⽣成产物并释放出催化剂,构成酸碱催化循环.在这些催化过程中均以质⼦转移步骤为特征,所以,⼀些有质⼦转移地反应,如⽔合、脱⽔、酯化、⽔解、烷基化和脱烷基等反应,均可使⽤酸碱催化剂进⾏催化反应.

6、Bronsted 规则公式是什么,怎么应⽤该规则对液体酸催化反应建⽴催化剂筛选模型?答:Bronsted 规则公式:α=a

a a K G k 取对数,得:logk a =logG a +αlogK a 或 logk a =logG a -αpK a⽤logk a 对pK a 作图,可得到⼀直线,斜率为-α

α值在0~1之间.α值很⼩,表明反应对催化剂地酸强度不敏感,此时任何⼀种酸都是优良地质⼦给予者,反应与催化剂酸强度⽆关;相反,α值接近1,表明反应对催化剂酸强度很敏感,只有强酸中⼼才能催化该反应.

有些酸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可同时离解出两个或多个质⼦,在这种情况下就须对⽅程作些修正.对酸催化反应为:α=)K p q (G p k a a a 对碱催化反应为:β=b b b K G k 或 β=)K q p(G p k b b b

7、对酸中⼼地检测包括哪⼏个⽅⾯?

答:酸中⼼地类型、酸量(酸度、酸密度、酸浓度)、酸强度及其分布.8、以TiO 2-SiO 2 为例,请阐述⽥部浩三关于⼆元混合氧化物酸性中⼼模型.答:在TiO2-SiO2⼆元混合氧化物中,

⼀级结构为杂多负离⼦;⼆级结构为杂多负离⼦和抗衡正离⼦所组成杂多酸或杂多酸盐地晶体结构;三级结构指地是由杂多负离⼦抗衡正离⼦和结晶⽔所组成地晶体结构.10、杂多酸地性质:

答:热稳定性:分解温度620~870K,PW>SiW>PMo>SiMo;酸性:杂多酸为强B酸;氧化还原性:杂多酸为强氧化剂;“假液相”性:吸收⼤量极性分⼦地杂多酸类似于⼀种浓溶液11、⽤指⽰剂测定固体酸地酸性

(1)如,某固体酸能使蒽醌变黄⾊,则样品酸强度:H o≤-8.2

(2)如,某固体酸不能使蒽醌变⾊⽽能使亚苄基⼄酰苯变黄⾊,则样品酸强度:-8.2<H o<-5.612、正碳离⼦稳定性顺序是:叔正碳离⼦>仲正碳离⼦>伯正碳离⼦>⼄基正碳离⼦>甲基正碳离⼦13、固体碱催化反应机理:负碳离⼦机理,L碱中⼼能够供给电⼦对,把C-H中地H+脱去,形成负碳离⼦14、请简述分⼦筛沸⽯地结构特点.

答:分⼦筛地晶格⾻架主要由硅铝酸部分所组成,固体内部地原⼦排列,是按照⼀定地规律作周期性地三维排列.对于不同地硅铝⽐例,不同地制备条件与⽅法,⾻

架结构也不同.分⼦筛只有中空地有⾼度规则性地笼状结构,通向这笼状多⾯体,有各种⼤⼩均⼀地孔道,从⽽组成了四通⼋达地微晶体.⼊⼝孔径(窗⼝)地⼤⼩限制了能够吸附在分⼦筛内部表⾯地分⼦地⼏何⼤⼩,从⽽具有筛分分⼦地性能.其孔径⼤⼩也与阳离⼦地类型有关.

15、沸⽯分⼦筛地离⼦交换度(简称交换度):

可⽤Na+交换度衡量:Na+交换度% =(交换下来地Na20量/原来沸⽯中含地Na20量)×100%16、分⼦筛地择形选择性:

(A)反应物择形催化:当反应混合物中有些反应物分⼦地临界直径⼩于孔径时,可以进到晶孔内,与催化剂内表⾯相接触进⾏催化反应,⽽⼤于孔径地分⼦不能进⼊晶孔内,这样便产⽣反应物择形催化.

(B)产物择形催化:反应产物中分⼦临界直径⼩于孔⼝地可以从孔中扩散出来,最终成为产物,⽽分⼦临界直径⼤于孔径地则⽆法从孔内溢出,此时便产⽣了产物选择性.

(C)限制过渡态择形催化:反应物分⼦相互作⽤时可⽣成相应地过渡态,它需要⼀定空间,当催化剂空腔中地有效空间⼩于过渡态所需要地空间时,反应将受到阻⽌,此时便产⽣限制过渡态选择性催化.

(D)分⼦交通控制地择形催化:具有两种不同形状和⼤⼩和孔道分⼦筛中,反应物分⼦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种孔道进⼊到催化剂地活性部位,进⾏催化反应,⽽产物分⼦则从另⼀孔道扩散出去,尽可能地减少逆扩散,从⽽增加反应速率.这种分⼦交通控制地催化反应,是⼀种特殊形式地择形选择性,称分⼦交通控制择形催化.

17、请简述催化裂化原料油中固体酸催化剂地发展过程.催化剂地选择⽐较明显地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936 年开始采⽤天然粘⼟催化剂(例如酸处理过地⽩⼟-微晶膨润⼟、蒙脱⼟、⾼岭⼟).这些粘⼟是⽔合硅铝酸盐,合有可交换地Ca2+、Mg2+、Fe3+等离⼦.经过H2SO4处理后,这些离⼦绝⼤部分为H+所交换;

⼆、40 年代以后,催化裂化使⽤了合成⾮晶态硅酸铝类催化剂(⼜称硅铝胶SiO2-Al2O3).它地优点是抗硫性能、机械性能较好,所产⽣地汽油⾟烷值⽐天然催化刑也⾼,但汽油与焦炭⽐例较差;

三、近年来,由新型分⼦筛催化剂,与硅铝胶催化剂对⽐,有四个特点:1)活性⾼得多;2)汽油组分中合饱和烷烃及芳烃多,汽油质量较好;3)单程转化率提⾼,⽐较不易产⽣“过裂化”,裂化效率较⾼;4)抗重⾦属污染性能⾼.第四章⾦属催化剂及其催化应⽤

1、⾦属分散度:分散度(D)=表相原⼦数/(表相+体相)原⼦数.分散度是指⾦属晶粒⼤⼩⽽⾔,晶粒⼤,分散度⼩,反之晶粒⼩,分散度⼤.

2、能带:按照分⼦轨道理论,把⾦属以及⾦属氧化物看成N个原⼦规则排列成地近乎⽆限地巨⼤分⼦,相邻原⼦地轨道重叠,组成成属于整个材料地N个⾮定域分⼦轨道.随着N趋于⽆限⼤,能带总宽度逐渐增⼤,但仍保持有限值,因此能级间隔趋向于零,称为能带.

3、费⽶能级:电⼦在能带中填充地最⾼能级

4、d 轨道百分数:价键理论认为,过渡⾦属原⼦以杂化轨道相结合,杂化轨道通常为s、p、d等原⼦轨道地线性组合,称为spd 或dsp杂化,杂化轨道中d 原⼦轨道所占地百分数称为d特性百分数,以符号d%表⽰.

5、逸出功φ:费密能级与导带顶地能量差,即把⼀个电⼦从半导体内部拉到外部,变成完全⾃由电⼦时所需地最低能量.6、⾦属晶体不均⼀性:近年来随着表⾯分析技术地发展,⼈们⽤低能电⼦衍射、俄歇能谱、紫外光电⼦能谱及质谱等研究⾦属单晶地表⾯结构,直接观察到晶体表⾯存在着晶台、晶阶和晶弯等不均⼀表⾯,

7、参照图,根据⾦属催化剂表⾯原⼦地⼏何排布对催化活性地影响,解释采⽤⾦属Ni 催化⼄烯加氢反应时Ni

地[110]晶⾯催化活性⾼于

[111]晶⾯地催化活性地原因.

⼄烯地双位吸附络合物如图所⽰:⼄烯中碳原⼦为正四⾯体,θ约为109°28',

C-C 键距离为0.154 nm,C-Ni 键地距离为0.182 nm.

答:⼄烯在⾦属催化剂上加氢反应机理是:氢在Ni表⾯解离,⼄烯在Ni表⾯采取不解离双位(α,β)吸附,然后两者在表⾯上互相作⽤,形成半氢化地吸附态CH2CH3,最后进⼀步氢化为⼄烷.

⼄烯地双位吸附络合物如图所⽰:⼄烯中碳原⼦为正四⾯体,θ约为109°28',C-C键距离为0.154 nm,C-Ni 键地距离为0.182nm.为了活化最省⼒,原则上除所欲断裂地键外,其他地键长和键⾓⼒求不变.这样就要求双位活性中⼼M-M 有⼀定地间距a.a,b,c地关系为:θ=arccos[(c-a)/2b]

⾦属Ni为⾯⼼⽴⽅晶格,其不同晶⾯上有两种Ni-Ni 双位活性中⼼,分别称为窄活性位和宽活性位.窄活性位Ni-Ni 间距为a=0.248nm,其吸附⼄烯时θ

=105°41’.(⽐109°28’⼩4°28’).宽活性位Ni-Ni 间距为a=0.351 nm,其吸附⼄烯时θ=122°57’. (⽐109°28’⼩13°32’).

所以,⼄烯在窄活性位上吸附时,θ⾓偏离较⼩,⼄烯⼏何结构变化较⼩,因此⼄烯在窄活性中⼼上容易吸附,是⼀种强吸附.但其加氢活性并不⾼,这是因为这种吸附产⽣地活性物种太稳定,不易进⾏进⼀步加氢地后续反应.⽽⼄烯在宽活性位上吸附时,θ⾓偏离较⼤,⼄烯⼏何结构变化较⼤,吸附较难,形成键造成分⼦内地张⼒较⼤,是⼀种弱吸附,但却给出⾼地加氢活性.Ni 地[110]晶⾯含有地宽活性位较多,⽽[111]晶

⾯仅含窄活性位,因此Ni 地[110]晶⾯催化⼄烯加氢地活性⾼于[111]晶⾯地催化活性.

8、⼄烯在各种⾦属膜上加氢地速度常数与⾦属原⼦地间距有关,请从⾦属催化剂地结构和吸附⽅⾯地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答:⾦属催化剂进⾏⼄烯加氢反应时,⾦属地晶格

间距与活性有关.这时因为催化剂地活性和反应物分⼦在它上⾯地吸附能⼒相关.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在催化剂地活性位上进⾏吸附,吸附地反应物进⾏反应⽣成中间态化合物,中间态化合物进⼀步脱附离开催化剂形成产物.多原⼦分⼦在催化剂上地吸附是多位吸附.当反应物分⼦地⼏何结构与⾦属地晶格距离接近时,在反应过程中,吸附地反应物分⼦在催化剂表⾯形成强吸附和稳定化合物,不能进⼀步反应⽣成中间态和脱附,导致反应物分⼦不能继续吸附,所以不能起到催化作⽤.当反应物分⼦⼏何结构与⾦属地晶格距离相差较⼤时,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不能吸附在催化剂表⾯,也以不能起到催化作⽤.只有反应物分⼦地⼏何结构与⾦属地晶格距离相匹配,形成强度适中地吸附物种,才能起到催化作⽤.

⼄烯加氢反应中,⼄烯在⾦属催化剂上吸附反应时地C-C 键长是0.154nm,⽽原⼦间距在0.375~0.39nm 地Pd、Pt、Rh 等与⼄烯有强度适中地吸附作⽤,所以对该反应具有较好地催化作⽤.

9、巴兰⾦多位理论:巴兰⾦:提出催化作⽤地⼏何适应性与能量适应性地概念地多位理论.

其基本观点如下:反应物分⼦扩散到催化剂表⾯,⾸先物理吸附在催化剂活性中⼼上;然后反应物分⼦指⽰基团(指分⼦中与催化剂接触进⾏反应地部分)与活性中⼼作⽤,于是分⼦发⽣变形,⽣成表⾯中间络合物(化学吸附);通过进⼀步催化反应,最后解吸成为产物.

⼏何适应性;指⽰基团地对称性与活性中⼼地对称性⼀致才能具有催化作⽤. 能量适应性;根据最省⼒原则,要求活性中⼼与反应分⼦间有⼀定地结构对应性,并且吸附不能太弱,也不能太强.因为太弱吸附速度太慢,太强则解吸速度太慢,只有适中才能满⾜能量适应地要求.

10、晶格缺陷地类型:原⼦(离⼦)缺陷(点缺陷)[空位、间隙原⼦(离⼦)、杂质、取代原⼦(离⼦)、缔合中⼼],电⼦缺陷[电⼦],扩展缺陷(复合)[缺陷簇、切变⾯],线缺陷[错位],⾯缺陷[晶体表⾯]11、合⾦地分类:

机械混合:各⾦属原⼦仍保持其原来地晶体结构,只是粉碎后机械地混在⼀起.这种机械混合常⽤于晶格结构不同地⾦属,它不符合化学计量.

化合物合⾦:两种⾦属符合化合物计量地⽐例,⾦属原⼦间靠

化学⼒结合组成地⾦属化合物.这种合⾦常⽤于晶格相同或相近,原⼦半径差不多地⾦属.

固溶体: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这是⼀种固态溶液,其中⼀种⾦属元素可视为溶剂,另⼀种较少地⾦属可视为溶解在溶剂中地溶质.固溶体通常分为填隙式和替代式两种.

12、解释在⽤ Cu-Ni 合⾦催化剂催化⼄烷氢解和环⼰烷脱氢反应过程中Cu 含量增加对两个反应速度影响地差异:⼄烷氢

解为甲烷地反应速度降低约4个数量级,⽽环⼰烷脱氢速度只是略有增加,然后变得与合⾦组成⽆关,直到接近纯铜时,速率才迅速下降.

答:(1)Cu-Ni合⾦催化剂上铜表⾯富集作⽤;(2)环⼰烷脱氢C-H键断裂容

易发⽣,所以合⾦化影响不明显;(3)⽽对于⼄烷氢解C-C键地裂解,由于发⽣氢解反应,⾦属表⾯⾄少有⼀对相邻⾦属原⼦与2个C原⼦成键,才能进⾏氢解反应. 当镍和铜形成合⾦时,由于Cu地富集,镍地表⾯双位数减少,⽽且吸附强度降低,因⽽导致氢解反应速度⼤⼤降低.

13、计算:[Ni](3d8)(4s2).Ni 六个轨道参与成键,有两种成键杂化轨道.

在Ni-A(d2sp3杂化)中共有6 个杂化轨道,其中4 个原⼦占据3 个d 轨道,在6 个杂化轨道中共有2 个d 轨道, 故d 轨道百分数为2/6=0.33

Ni-B(d3sp2杂化) 中共有7 个杂化轨道,其中4 个原⼦占据2 个d 轨道,在7个杂化轨道中共有3 个d 轨道, 故d 轨道百分数为3/7=0.43,故Ni 地d 轨道百分数为:0.33*30%+0.43*70%=40%答:Ni地d 轨道百分数为40%第五章⾦属氧化物催化剂

1、n 型半导体与p 型半导体地掺杂⽣成规律:

n 型半导体地⽣成:(1)⾮化学计量⽐化合物中含有过量地⾦属原⼦或低价离⼦可⽣成n型半导体,(2)负离⼦(氧)缺位,(3)⾼价离⼦取代晶格中地正离⼦,(4)向氧化物引⼊电负性⼩地原⼦.

p 型半导体地⽣成:(1)氧化物中正离⼦缺位地⾮化学计量化合物,(2)⽤低价正离⼦取代晶格中正离⼦,(3)通过向晶格掺⼊电负性⼤地间隙原⼦.

2、应⽤⾦属氧化物催化剂进⾏⼄烯完全催化氧化反应(1),

催化剂地活性和⽣成热焓有关系,如图所⽰:

下图中纵坐标T1.8代表⼄烯转化率达到1.8%时地反应温度,温度越低表⽰反应活性越⾼;横坐标-△Hf o代表氧化物地⽣成热焓,表⽰⾦属-氧键地强弱.由图可见,氧化物⽣成热与⼄烯氧化反应活性

成⽕⼭曲线.曲线顶端附近是PdO,它地⽣成热焓△Hf o=-8.54kJ·g-1(atomO);⽽⼄烯完全氧化反应(1)地反应热焓ΔH=-220.6kJ·g-1(atomO);PdO 地ΔHf0与反应热焓1/2ΔH接近,表现出活性最⾼.试⽤能量适应原理和⾦属氧化物催化剂地氧化还原原理对该现象进⾏解释.

答:根据催化地能量适应性原理,对于吸热反应,催化剂催化⽬地反应进⾏地活化能约为该反应反应热地⼀半时,催化剂有较好地催化性能.因为⼄烯反应热焓ΔH=-220.6KJ.g-1(atomO),所以催化剂地活化能等于1/2ΔH时,具有较好地活性.对于⾦属氧化物催化剂上进⾏地⼄烯氧

化反应包括两个过程:即C2H4 地氧化(同时PdO被还原)和还原地Pd 被⽓相氧氧化地过程.

M+1/2O2—MO 1/6C2H4+MO—1/3CO2+1/3H2O+M

这是个串联反应,过程中较慢(活化能较⼤)地⼀步将决定反应地速率.在整个反应中维持⾦属氧化物和⾦属之间地氧化还原循环是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到地地主要作⽤.当⾦属氧化物被还原和相应地⾦属被⽓相氧氧化地速率相当,才能给出最好地活性.因为⾦属被⽓相氧氧化地反应步骤能够决定整个反应地速率,这步反应地活化能即为整个反应地活化能,因此⾦属地⽣成热焓(ΔHf0)等于1/2ΔH地⾦属氧化物催化剂对该反应具有较好地活性.由图可见PdO 地ΔHf0约等于1/2ΔH,所以有较好地活性.

3. 氧化物催化剂地半导体机理:(半导体催化地电⼦机理)在半导体催化剂上发⽣地催化剂反应通常伴有反应物与催化剂之间地电⼦转移,即反应物在半导体催化剂表⾯化学吸附形成单电⼦键、双电⼦键或离⼦键,使反应物分⼦被活化,然后进⾏⼀系列化学反应.

4. 氧化——还原机理(dual-redox):过渡⾦属氧化物催化剂在催化烃类氧化反应中,反应产物中地氧常常不是直接来⾃⽓相中氧,⽽是来⾃⾦属氧化物中地晶格氧,⽓相中地氧只是⽤来补充催化剂在反应中消耗地晶格氧.5. 半导体有哪三种类型,它们导电特征是什么?

答:⼀种是本征半导体,这种半导体要导电,是依靠温度激发,把少量价电⼦由满带激发到导带(空带)中,导带中得到⾃由电⼦,这⾃由电⼦导电就叫做电⼦导电.同时满带放⾛了部分价电⼦后,由本来地中和状态(不带电)变为带正电,这在半导体术语中叫做正空⽳(或简称正⽳)地形成.正⽳地移动也能产⽣电流,这叫做正⽳电.它地导电办法是:邻近地电⼦迁到正空⽳地位置,产⽣新地正空⽳,新地正空六⼜再被其邻近地电⼦所占住,如此继续下去,使电⼦向⼀定地⽅向流动,产⽣了电流.电⼦导电⼜叫n 型导电.空⽳导电⼜叫P 型导电.所以本征半导体地导电,同时存在n 型导电与P 型导电. 6. 在丁烷氧化脱氢催化剂Cr 2O 3-Al 2O3 中添加Li 2O 时,其催化脱氢速率下降;加

Na 2O 量低时(少于1%),脱氢速率也是下降地,但加Na 2O 量较⼤时(⼤于2%),脱氢速度⼜增加;加K 2O 时,脱氢速率⼤增.请解释其原因.

Li +离⼦半径⽐Cr 3+、Al 3+离⼦半径略⼩,它们容易占据Cr 3+、Al 3+地位置.价数诱导地结果,引起P 型电导地增加,n 型电导地减少.所以,加进Li 2O,使丁烷脱氢反应速度减⼩.

加进Na 2O,在少于1%地添加量时,和Li 2O ⼀样,促使n -减少,亦即使反应速度降低.但加进Na 2O 达到2%时,Na +只能在品格间隙,相当于表⾯带正电荷,促使表⾯能放下降,结果使n -增加,从⽽促进反应.

K +⽐Na +、Li +地离⼦半径均⼤,它不能取代Cr 3+、Al 3+ ,只能在晶格间隙,因⽽纯粹起着增加n -地作⽤.使丁烷脱氢反应速度⼤增.

Langmuir 等温⽅程

依据模型:①吸附剂表⾯是均匀地,各吸附中⼼能量相同;②吸附分⼦间⽆相互作⽤;③吸附是单分⼦层吸附,其吸附分⼦与吸附中⼼碰撞才能吸附,⼀个分⼦只占据⼀个吸附中⼼;④⼀点条件下,吸附与脱附可建⽴动态平衡. 满⾜上述条件地吸附,就是Langmuir 吸附,其吸附热q 与覆盖度θ⽆关.

吸附速度va 与压⼒p 、⾃由表⾯(1-θ)成正⽐,即va=ap(1-θ),式中a 为吸附速度常数;脱附速度vd 只与已覆盖地表⾯成正

⽐,即vd=b θ,式中b 为脱附速度常数.吸附达到平衡时,va=ad.所以ap(1-θ)= b θ 于是可得ap b ap +=θ ,若令b a /=λ,则p

b p λλθ+= 上式即为Langmuir 等温⽅程,因为m V V /=θ,故可得p b p V V m λλ+=/式中,m V 为⼀定压⼒下单吸附层地饱和吸附量.上式还可表⽰为p V V V m m λ11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