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代讲,悟情明理
作者:钟运香
来源:《江西教育B》2015年第04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对理解文章有着很大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做到以读代讲,让学生自悟情理呢?下面是笔者从特级教师武凤霞《有的人》教学中得到的启发。 【片段一】适当点拨,自读自悟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 (没人举手)
师:是不是想自己先读一遍呢?(生点头)好的,自己读读吧!(朗朗的读书声响起来,生读得很投入)
师:在这首诗中只有一个字容易读错,就在这一句中——(出示: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师:猜一猜,我说的容易读错的字是哪一个?
(生大多说“呵”,有的把字音说成是hē,有的说成是à) 师:(板书“呵”)这个字到底读什么呢? (生犹豫)
师:这个字平时读“hē”,比如—— 生(齐):笑呵呵。 师:对!还有“呵斥”。
师:它还有其他的读音,比如—— 生(齐):à。
师:什么时候应该读“à”呢?(生不语)同学们,“呵”和“啊”这两个字有的时候读音和意思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它一样可以读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但刚才很多同学都把它读成了第四声,这是为什么呢?(生不语)读一读,体会体会,读第四声的时候表示什么样的感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练习) 生:表示赞叹。 生:表示赞美。 生:表示自豪。
师: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些骑在别人头上的人,对自己的做法很骄傲。 生:这些人感到自己很了不起,所以才说“呵,我多伟大”!
师:所以,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生齐读)这个句子读正确了,其他的一定都能读正确。
【赏析】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是朗读的第一步。武老师一句“是不是想自己先读一遍呢”,开启了学生朗读的大门。然后直接指出文中只有一个容易读错的字,并出示所在的语句,缩小探讨的范围,接着让同学们猜一猜,容易读错的字是哪一个。学生猜着了,但是她并没有立即给出正确的读音,而是用平时读“hē”还有其他读音的方式适当点拨,继而启发学生思考在文中应该读什么音。真正做到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既学会了读音,又懂得了文字所包含的感情,并为以后朗读遇上多音选择正确的读音提供了方法。 【片段二】简教方法,习法悟法
师:同学们知道吗?在过去,诗歌是可以配上曲子唱出来的,所以,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节奏,像音乐一样。读诗和读普通的文章是不一样的,它更讲究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了,我相信,运用你们以往的朗读经验一定能把这首诗的节奏读准确。可以吗?
生(齐):可以。(但回答的有点犹豫)
师:不敢肯定,是吗?没关系。我教给你们一种方法,相信你们用这种方法一定能读好。在读的时候,你要仔细体会体会,在每一句诗中,你想把哪个词读得突出一点,就在这个词语的下面加上小圆点,这个点在朗读中叫“重音符号”;(板书)一句诗中你认为在哪个词语后面该停顿,就在这个词语后画一条斜线“/”,这条线叫“间隔线”。比如:第一段,我体会着应该这样读。(师范读),(出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下面自己体会着读一读这首诗,把你的体会用这两个符号标出来。 (生自由练习,师作简单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
(一男生读,读得很有节奏,把握得也很好。学生自发地给予掌声)
师:读得多好啊!哪个同学再来读?(举手的人一下子多起来。一女生读,节奏把握得更好。掌声响起)
师:我相信同学们都能有节奏地读好这首诗。 (生齐读)
【赏析】朗读既是一项技能,也是一项程序性知识,离不开伴随它的朗读规则。要让学生全面掌握朗读技能,使朗读教学成功,需要教给他们一些朗读的技巧和方法。但是课标又指出:“语文阅读课,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朗读技能时不能讲得太深,不要求所有学生对朗读技能都能全面把握。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武老师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简单地教了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即加“重音符号”和画“间隔线”,重在让学生听教师范读的过程中自己体会该怎么断句,哪些词该重读。这样既教给了学生阅读方法,训练了他们的听力,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学生自悟后续诗文的朗读提供了帮助。
【片段三】帮定基调,读中悟情
师:同学们,把握好了诗的节奏,是不是这首诗就读好了呢? 生:不是,还要读得有感情。
师:是的,诗中都寄托着一定的感情。比如这首诗,作者写了两类人,一类是—— 生:活着但已经死了的人。 师:一类是—— 生:死了却还活着的人。
师:用两个词来形容就是“虽生犹死”和“虽死犹生”。对这两类人,你认为作者的态度一样吗?
生:不一样。对虽生犹死的人,作者的态度是厌恶。 生:痛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批评。
师:不是批评,是批判。
生:对虽死犹生的人却是——赞扬,歌颂。
师:对待不同的人,势必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语气。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让我从你们的表情上看看谁的心与作者的心是相通的。
(生自由读,很多学生的表情随着诗句的变化有细微的调整。一女生读得绘声绘色,指名让她朗读,感情很充沛,很有感染力)
【赏析】在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读书声。新课标提出“各个学段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个学段在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理解。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感情基调,同一篇课文的不同部分感情基调也有不同,学生是很难把握的。在这篇诗文的教学中,武老师用诗句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引出这首诗写了两类人,一类是活着但已经死了的人,一类是死了却还活着的人。接着让学生悟出作者对这两种人不同的态度,即痛恨、批判和赞扬、歌颂,从而帮助学生定下了朗读的感情基调,并指出在朗读时用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语气去表达这种情感。 【片段四】巧用对比,升华情感
师:好,我们一起对比着把这首诗读一读,同学们读每一小节的前两句,我读后两句。体会体会对比的好处。
(师生对比读,读得很投入。最后一句,师在读的时候情绪带动起了生,师生一起读) 师:对比的好处就是让好人在大家的心中更好,让坏人—— 生:在大家的心中更坏。(众笑)
【赏析】朗读训练切忌机械重复,矫情做作。武老师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能根据教学目标,把握朗读训练的恰当时机,抓住教材中每节诗都用到对比写法的特点,即作者对这两种人不同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情感的意识。充分体现了课标中提出的训练要求,解决了学生在朗读中的难题,并跟他们一起朗读增强文本的对比性,从而深深体会到这样对比朗读的好处就是让好人在大家的心中更好,让坏人在大家的心中更令人厌恶,升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片段五】精彩照应,读中明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是吗?这可是个独特的发现。看看,作者写的几类人,是不是做法和结果一一对应着?
(生讨论,交流,得出的结果是一一对应的)
师:像这样的写法是对比的一种形式,我们也可以说是“对照”(板书)。我们再对照着读一读,女生读做法,男生读结果。另外,请男女生各推荐一名很有想法、擅长发言的同学。(生推荐)你们两个不用读,在他们读的时候思考: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男女生对照着读这首诗) 师:请两名同学发表自己的想法。
生:我愿意做为人民服务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人们敬仰他,即使死了,还有很多人怀念着他。
生:我也愿意做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高尚的,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民的爱戴。而且,你为别人做了好事,别人在你需要的时候也会帮助你。这样的人会有很多朋友。 师:是的。别人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同学们,我相信,他们说的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的想法,也一定是—— 生:我们大家的想法。
师:同时还是每一个读到这首诗、读懂这首诗的人共同的想法。
【赏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发现诗中用到了照应写法特点的时候,武老师又抓住了一个朗读时机,并且读的时候还要求大家推荐的两个学生不用读,在听同学们读的时候思考“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在读和听中感悟。这种朗读训练是有艺术性的,没有纯粹的技巧指点,却让学生读出喜,读出恶,读出情,读出理。(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县上海警备区希望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