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临床心理学复习资料

临床心理学复习资料

2020-09-30 来源:爱问旅游网
名词解释

1、临床心理学:狭义的临床心理学注重心理病理机制的理论研究,对心理病理进行解释并探明解决的途径。广义的临床心理学注重研究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心身疾病的发生原因、性质诊断,挖掘潜在的心理病理现象,针对心理问题、障碍及其疾病采取综合性预防与矫治措施。

2、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又名性变态、性倒错、性歪曲、性精神障碍。它是指性对象或性行为方面的异常,不是以正常异性恋的关系获得性满足,而是以特殊方式获得性心理或性活动的满足,它属于变态心理现象。

3、三级预防制:一级预防重点在于从生理方面维护正常人的心理健康;二级预防尽量缩短已患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病程;三级预防是以减少心理疾病所致的缺陷为目标,防止各类因疾病引起的能力丧失。 4、多动症:又称为运动过度综合症,多动综合症。是指与儿童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涣散;与处境不相宜的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并伴有情绪不稳、易激惹,学习困难和攻击行为的一组症状群。 5、反社会型人格:又称无情性人格障碍、悖德性人格障碍。其特点是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冷酷无情,有明显违反道德规范与法纪的倾向。特征:⑴肤浅的乐趣与良好的智力;⑵无妄想或不合理思维;⑶无神经症表现;⑷不可信赖;⑸不真诚、不坦率;⑹缺乏羞耻与真正的后悔;⑺虽有行为动机存在,但并不充分,有明显的反社会性行为;⑻不吸取教训,由于缺乏道德标准而不辨善恶是非;⑼极端自私自利;⑽冷酷无情;⑾缺乏自知之明;⑿处理人与人关系时不负责任;⒀爱不切实际地幻想;⒁罕有自杀;⒂性生活反常或紊乱;⒃不按计划办事。

6、生理始基:生理始基是指心理生理障碍者病前的生理特点,不同的生理始基使个体具有不同的相应的心理生理障碍的易感性。

7、心理生理障碍: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心身障碍或心身疾病,是一组综合征或躯体疾病,通常限于受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器官发生生理功能紊乱以及病理形态方面的变化。

8、A型人格特征:突出特征有二点:一是试图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成就;二是经常地持有经过掩饰和文饰的泛化性敌意。富有闯劲、雄心勃勃、竞争性强、不知疲倦的为在短期取得成就而奋斗;爱显示才能、好胜心强,对竞争对手充满敌意,做事匆忙,缺乏耐心,总有时间紧迫感。

9、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肉收缩性头痛,是由于颈部和头部肌肉过度收缩或者痉挛而引起,头痛呈持续性,往往有紧张感、压迫感和牵拉感,可伴有头晕、恶心和焦虑不安等。当事人通常有认真、好强、固执、孤僻和谨小慎微等性格特征。

10、惊恐障碍:又称惊恐发作,基本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严重焦虑。常有突发的心悸、胸闷、窒息感及眩晕感等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11、广泛性焦虑障碍:基本特征为广泛和持续的焦虑。症状较多,可以有一系列心身症状,如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胸闷、口干和尿频等;容易紧张,外表常显示面容焦虑、眉头紧锁、姿势紧张、皮肤苍白;手足多汗,并伴有震颤等。

12、应激:应激是机体遭受各种有害因素侵袭时所发生的心理及生理的变化。应激不是刺激,而是由各种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导致的一种反应,是一种心理生理的紧张状态。

13、 C型人格特征:基本特征是不善于宣泄和表达自己的焦虑,过分压制自己的负性情绪,尤其是竭力压制原本应该发泄的愤怒情绪,与此相应的是一系列退缩的表现,如惯于克制、谨小慎微、忧虑重重、情感压抑、回避矛盾、忍耐和谦让等,常有心理冲突和不安全感。

14、应激源:是引起应激的刺激物,它会引起心理应激和各种不良心境及情绪体验,导致心身障碍。包括外部物质环境因素、个体内环境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15、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其兴趣完全或部分丧失,并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及睡眠障碍等。当事人常自我怜悯、易激惹和抑郁,但自知力、工作及生活能力不受严重影响,主要是内心痛苦。

16、变态心理学:又称心理病理学或异常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各种异常问题,包括认知、情感、意志活动过程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以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

17、异常心理学:又称为心理病理学或变态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各种异常问题,包括认知、情感、意志活动过程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以及它们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

三.绘图题

1.请绘出社会-心理因素致病机制示意图

2、 请绘出冠心病发生的心理生理机制图

社会心理刺激因素及A型人格  长期紧张状态中

高级神经活动障碍 →心血管功能调节失常 → 冠状动脉舒缩功能障碍  ↓ ↓

 内分泌功能紊乱 冠状动脉痉挛 ↓

 脂质代谢紊乱 ↓

 血脂浓度升高 冠状动脉狭窄 ↓ ↓

 血脂沉积于冠状动脉壁内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心肌缺血缺氧 → 冠心病  图 冠心病发生的心理生理机制

3.请绘出焦虑循环图

工作、生活、情感压力

大脑功能降低

认知不良

负性情绪反应

焦虑

心理症状 躯体症状

抑郁

焦虑循环图

4.请绘出药物成瘾形成机制图

药物成瘾形成机制

惩罚效果 奖酬效果:快感

滥用

痛苦 药理作用、镇静、兴奋、知觉改变

不适感

药理作用消失、减弱、错觉、满足、亢奋感、全能感

心理依赖 使用中断 生理依赖 图 药物依赖的形成

5身心障碍机制图

四.简答题

1、简述中国临床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心身统一的观点

人与社会和谐的观点

认知与自我评价作用的观点

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

2、分析一下心理应激后应对方式有哪些 (1)对决型。面对困难积极努力应对。

(2)拉开距离型。远离困难和问题,努力忘记。 (3)自己控制型。努力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 (4)社会支持摸索型。寻求他人或咨询等帮助。 (5)责任接受型。自我反省在该问题上的责任。

(6)逃避型。试图脱离困难问题,或者利用酒精等物质去忘却问题。 (7)计划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讨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

(8)肯定评价型。应激之后的收获是明确人生的意义,改善以前的行为,肯定的评价自己。

3、简述判断心理正常与否的判断标准和原则 十项标准:(1)充分的适应力

(2)良好的自我态度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性与和谐型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需要做恰当的满足

原则:(1)心理活动是否能与环境保持统一性。

(2)心理活动是否具有完整性与协调性。

(3)个性特征的表现是否离奇或是否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4、简述临床心理学的特性

1) 临床教育性。所谓“临床性”,是指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在现场直接与当事人接触,通过互

动作用帮助对方解决心理问题,使之获得改变。

2) 治疗操作性。临床心理学是理论加实践的目标体系,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当处于“一线

位置”。

3) 公共服务性。临床心理学的公共性构成有三点:第一,临床心理学不是自闭的,而是强调开放性。第

二,临床心理学专业的性质是追求正确目标的共同性,建立规范意识与行为,减少个体偏差与异常性。第三,临床心理学可以为社会大规模的培养合格人才服务,因为它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健康心理学知识和预防与矫正心理问题的综合性对策,面向全社会各类人群发挥作用。

5、简述C型人格与癌症的关系

C型人格基本特征:不善于宣泄和表达自己的焦虑,过分压制自己的负性情绪,尤其是竭力压制原本应该发泄的愤怒情绪,与此相应的是一系列退缩的表现,如惯于克制、谨小慎微、忧虑重重、情感压抑、回避矛盾、忍耐和谦让等,常有心理冲突和不安全感,容易陷入绝望和经常受恶劣情绪折磨,易罹患癌症。

6、简述抑郁症的诊断要点及症状表现

(1)心境持续低落、压抑,对生活推动信心,对前途悲观失望生活意义迷茫,常有轻生的想法

(2)对生活的兴趣减退,对任何事情似乎都提不起兴趣,几乎没有业余爱好。自我评价下降,怨天尤人,自卑、自责,甚至感到有罪,感到无助,对别人的帮助也认为无济于事

(3)精神疲惫不堪感明显,思维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性欲不降等 (4)一些抑郁患者可伴有轻重不等的焦虑和失眠、头晕等躯体症状 符合以下三项即可诊断为抑郁症:

⑴以持久的轻至中度抑郁为主要表现,时间在2年以上; ⑵伴有兴趣减退;⑶自觉疲乏无力; ⑷自我评价过低;⑸对前途悲观失望;⑹有自杀观念,但无行为;⑺不愿主动与人交往;⑻自觉病情严重,常主动求治。

核心症状:持续性疲乏、精力缺乏、情绪低落。

7、简述多动症的表现特征及诊断标准

(1)活动过度:过度活动开始于婴儿时期,主要表现为多动、小动作格外多、在室内不能静坐。有的儿童有咬或吸吮手指、挤眉弄眼等不良的习惯性动作。还会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共济动作困难、快速轮替动作笨拙、精巧动作不灵活等。

(2)注意障碍: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受环境影响而分散,对来自各方面的刺激几乎都起反应,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困难。

(3)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缺乏自我克制能力、易伤人毁物等。 (4)学习困难:智力水平一般不差,但是因上述原因给学习带来困难。

(5)综合分析及空间定位障碍: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的各部分综合成一体,分不清图画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有些多动症儿童容易把6读成9,把d读成p;把陈的左阝写到右边,把都的右阝写到左边等。

8、简述强迫性心理障碍的分型及症状

强迫观念:这是一种思维障碍。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及冲动念头。想力图摆脱,但又摆脱不了,因而紧张烦恼和焦虑不安,并伴随一些躯体症状。 强迫观念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强迫怀疑;(2)强迫回忆;(3)强迫穷思积虑;(4)强迫联想;(5)强迫对立思维;(6)强迫意象;(7)魔术性思维

强迫行为:这是继发于强迫观念之后的行为,反复地做一种无意义的行为,明知无意义却非做不可,做后能消除片刻紧张,一会儿又感到不舒服、焦虑,非要再做不可。

强迫行为有以下几种形式:强迫洁癖;(2)强迫检查;(3)强迫计数;(4)强迫性仪式动作 9、简述人格障碍的类型及代表特征

(1)偏执性人格障碍:主观、固执、多疑、敏感、心胸狭窄、报复心强。

(2)分裂样人格障碍:观念和行为奇特、脱离现实、情感冷漠、缺乏进取心、对赞扬或批评无动于衷;无愉快的情感体验,缺乏亲密和信任的人际关系,过分沉湎于幻想,孤僻自处,不爱社交。

(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又称无情性人格障碍、悖德性人格障碍。表现为16项:⑴肤浅的乐趣与良好的智力;⑵无妄想或不合理思维;⑶无神经症表现;⑷不可信赖;⑸不真诚、不坦率;⑹缺乏羞耻与真正的后悔;⑺虽有行为动机存在,但并不充分,有明显的反社会性行为;⑻缺乏道德标准而不辨善恶是非;⑼极端自私自利;⑽冷酷无情;⑾缺乏自知之明;⑿处理人与人关系时不负责任;⒀爱不切实际地幻想;⒁罕有自杀;⒂性生活反常或紊乱;⒃不按计划办事。

(4)情绪不稳性人格障碍 :情绪不稳,易冲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该人格障碍有两种类型:

(5)冲动性人格障碍 又称为爆发性人格障碍,特征是情感不稳定,对事物常常作出爆发性反应,常见愤怒爆发,缺乏自我控制,行为无计划性,不考虑后果。

(6)边缘性人格障碍:情感不稳定,并在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目的和内心偏好方面存在显著的扭曲和模糊不清,常有持续的空虚感。

(7)表演性人格障碍:幼稚、不成熟,好表现自己,做作夸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8)强迫性人格障碍:犹豫不决,拘谨小心,过分循规蹈矩,常常自我怀疑,人际关系紧张。 (9)回避性人格障碍:敏感,常把小事情看得过重,缺乏上进心,做事开拓性差。 (10)依赖性人格障碍:意志较为薄弱,缺乏自信,不能独立活动,工作效能较差。

(11)自恋性人格障碍:有极端自我中心和唯我独尊的夸大想法,希望获得人们的爱慕与注意。

10、简述导致应激反应发生的三种理论

(1)素质脆弱理论:由于遗传或某些素质因素,决定着个体某些生理系统的功能较弱,某些较强,较弱的系统在应激情景下容易发生功能性或病理性的变化。

(2)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与应激反应类型有关,不同的人格类型与某些特定的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在应激情景下容易导致机体功能紊乱,免疫能力下降,从而罹患疾病。

(3)婴、幼儿期的生活经验或亲子关系不协调,会导致婴、幼儿的一些情绪障碍。这些情绪常伴随相应的植物神经功能变化,使心率、呼吸、胃肠蠕动以及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如果上述现象反复出现,就会影响神经-内分泌过程的正常发育,使环境与内脏功能之间建立某种条件反射性联系,并形成固定的植物神经系统反应和内脏生理反应模式,在某些生活事件或其它应激源激发下,个体很容易产生一些固定的反应形式,导致心身障碍。

12、简述儿童一般行为障碍的表现

(1)咬指甲:这是儿童焦虑紧张、内心反抗的一种表现。 (2)吸吮拇指或衣物:这是某种心理冲突的象征。

(3)儿童恐惧: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恐惧内容。如0~6月时怕巨声,3~4岁时怕孤独和动物等。

(4)发脾气:发作性暴怒、哭闹、尖叫、地上打滚,有冲撞、打人、咬人等攻击性行为,或用发脾气获得某些欲求。

(5)手淫:婴幼儿玩弄或摩擦生殖器会得到快感。 言语障碍:

(1)口吃 是一种表现为言语节律异常的言语障碍,属于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症状。 (2)言语发育迟缓 说话延迟,2岁时不会说单词,3岁时仍不会说双词句。 饮食障碍:

(1)神经性呕吐 是由非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反复呕吐。 (2)神经性厌食 开始时是由于偏食,其后变为厌食。

排泄障碍:指4~5岁后自己仍不能控制大、小便,白天或夜间有二便失禁现象。 睡眠障碍:入睡眠困难等。

13、简述为何现代社会造就越来越多的冠心病

A型人格者进取心强、事业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勇于承担责任,反应灵活和办事效率高等。这些都是受到社会肯定的优点,具有这些优点的人常常会取得较大的成绩,优点和成绩都是强烈的奖励因素,根据行为主义学说的原理,凡是受到奖励的行为必定会得到进一步强化,所以现代社会正在造就越来越多的A型人格,导致冠心病增加。

14.简述临床心理学的内容及任务

内容:⑴心理生理障碍:研究心理因素在维护心理生理健康、诱发疾病及其病程发展与转归中的作用。

⑵心理病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各种异常问题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 ⑶神经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机能与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⑷临床心理评估:借助各种心理测量方法对人的各种心理因素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⑸临床心理咨询:通过商谈和建议来帮助某些人解决心理问题,使之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⑹临床心理治疗:应用临床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以言语和非言语的治疗性交往来改善当事人的情感障碍或其它心理症状,以达到缓解痛苦的目的,并促进当事人人格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⑺健康心理学:运用临床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教育性的措施以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发生。

任务:(1)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研究心理因素对生理、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

(3)研究个性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影响作用 (4)研究人的认知机能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 (5)研究个体信息以进行心理评估或诊断 (6)研究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

15、简述癔病发生的人格特征

(1)高度的情感性 情感不稳定,肤浅易变,其心理活动贯穿着浓厚的情感色彩,极易情绪化。 (2)高度的暗示性 易受到暗示,但受暗示多是无意识的。因此,癔病与诈病不同。 (3)高度的自我显示性 以自我为中心,好显示自己,不为他人考虑。 (4)高度的表演性 常以过分做作或夸张的表情引人注意。

(5)高度的幻想性 不习惯于逻辑性思维,喜好幻想,往往把理想当作现实。

16、简述性格与心理生理障碍的关系

性格是非智力因素结构中的核心成分,它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体现在个体对待现实事物和环境的态度及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它决定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性质,具有某种性格特征的人,往往以其独特的处事态度和方式进行活动。人的性格特征对心身具有很大影响,是心理生理障碍的内在致病因素。

17、述诉心理生理障碍的发生机制

18、简述如何进行心理常态与异常的区分 (1)充分的适应力;

(2)良好的自我态度,即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评价;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性与和谐性;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9、简述健康心理的四种模式

(1)社会学模式:借助于健全的社会福利、教育环境、行政措施等,促使整个社会生活环境的健康化,以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2)心理学模式: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指个体为完成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所表现的各种行为;其二,个体为保持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的和谐状态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其三,个体为工作需要,改变态度、改变观念等一切内在的过程”

(3)精神医学模式:此模式分为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是预防心理不健康的产生,防止疾病发生;二级预防是防止疾病发展,对已发疾病早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三级预防是从生理到心理、从自然到社会、从个体到群体等各个层次上的整体预防。

(4)教育学模式:教育学具有“价值导向”的性质,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使受教育者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或改变不良行为,能做“积极适应”。

20、恐怖症及其类型诊断标准

(1)广场恐怖症:害怕到多人的地方去以及空旷的地方,怕独处或离家。 (2)社交恐怖症:害怕被人审视,回避社会情境。

(3)特殊恐怖症:对特殊物体或情境发生的不合理的恐惧感

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是:无法摆脱因为接触某些物体、情境或活动而恐惧,当事人明知这种 恐惧不合理或太过分,但却不能自制其回避行为。

(1)系统脱敏疗法:先指导患者学习肌肉放松技术;与病人一起制定一个引发其恐惧的事件或情境及其相应的焦虑等级表;运用想象脱敏或现实脱敏方法循序渐进的进行脱敏治疗

(2)冲击疗法:突然用能引发患者最强烈焦虑情绪的刺激冲击病人,以克服患者对某些事物或情境的反常害怕情绪

(3)药物疗法:可先用丙嗪控制焦虑或惊恐,用心得安控制植物神经亢进的症状

21、神经衰弱的表现特征及诊断标准

神经易兴奋和易疲劳:主要表现为感觉过敏,怕吵,怕人多,畏光,不自主的联想和回忆增多,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且这种兴奋与外界刺激不一定相关,即使是独处时也无法自控。常主诉精力不济,萎靡不振,困倦思睡,工作效率减退,即使充分休息或更换环境亦不能消除其疲劳感----情绪性疲劳。

易烦恼和易激惹的情绪障碍:由于神经衰弱有活跃的思维和欲望,而实际上又不易实现,因此易产生烦恼。

心理审理障碍:常见有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睡眠障碍,紧张性头痛头晕和重压感和紧束感,心慌气短,眼花,胸闷,消化不良等内脏机能失调。

诊断:起病缓慢,病程迁延,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主诉,伴有情绪障碍和心理生理障碍,病程至少超过3个月,可以排除其他神经症亚型和躯体疾病所引起的情绪障碍。神经衰弱症状常见于脑动脉硬化,颅内占位性病变,慢性工业中毒,慢性肝炎,鼻副窦炎等,如有上述这些原发性疾病,应将神经衰弱看做是继发症状。

22、简述应激行为反应的挫折学说

(1)罗氏挫折学说 1944年提出,他认为个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可能产生三种反应形式:①阻碍优势型,被挫折所阻,悲观失望,心里充满失败感;②自我防卫型,运用自我防卫方式,以保护自我安全;③需求持续型,不被挫折所困,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梅氏挫折学说 认为个体处于应激情景时,会出现一些呆板重复的动作,这些动作是为了解除内心紧张状态所做的“无目的行为”,是一种机械的重复,并无助于问题解决,而且具有强迫性、无建设性和固执性等特征,结果可能形成固着行为。

(3)勒氏挫折学说 认为个体遭遇应激会导致行为退化,即行为的原始化,个体的行为表现会退回到早年未成熟发展阶段的行为方式。如有些情感脆弱的人遭受疾病应激源刺激之后,便小病大养,长期休息,借以获得关注和照顾。

(4)桃米二氏挫折学说 认为,攻击性行为是挫折之后的普遍行为反应,个体受到刺激或挫折时,常引起愤怒情绪,因而表现出攻击行为,攻击性行为又可分为:直接攻击、转移攻击及自我攻击。

23、临床心理学是如何应用精神分析理论

34、焦虑症的表现、诊断与治疗P269: 表现:(1)广泛性焦虑症:过分担心和紧张;运动性不安;警觉性过高;广泛性焦虑症亦常合并其化精神障碍,如同时患有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等 (2)惊恐发作:突发的惊恐反应;预期焦虑 诊断:(1)诊断广泛性焦虑症的主要依据是:原发性焦虑持续在半年以上,并伴有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可以排除焦虑并非由器质性疾病和兴奋类药物过量所引起。

(2)诊断惊恐发作的主要依据是:一个月内于少有三次以上的惊恐发作,并且这种发作已经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可以排除惊恐发作并非由器质性疾病所引起。

(3)需要鉴别的疾病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衰弱、恐惧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 (4)对诊断不明的焦虑症可使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高于五十分的可以诊断为高焦虑状况。 治疗:(1)精神支持疗法:针对焦虑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解释可以消除焦虑者莫名其妙的恐惧和紧张

(2)放松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对焦虑症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满灌疗法、发泄疗法和模仿学

习的方法都有助于降低焦虑情绪

(3)行为训练:焦虑者常常缺乏自信,帮助其提高自信心和人际沟通能力是有益的 (4)药物治疗

35、抑郁症的表现、诊断与治疗P273: 表现:(1)心境持续低落、压抑,对生活推动信心,对前途悲观失望生活意义迷茫,常有轻生的想法

(2)对生活的兴趣减退,对任何事情似乎都提不起兴趣,几乎没有业余爱好

自我评价下降,怨天尤人,自卑、自责,甚至感到有罪,感到无助,对别人的帮助也认为无济于事

(3)精神疲惫不堪感明显,思维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性欲不降等

(4)一些抑郁患者可伴有轻重不等的焦虑和失眠、头晕等躯体症状

诊断:有持久的情绪低落二年以上,伴兴趣减退,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不愿与人交往有轻生念头者可以诊断为本症。要注意与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与由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所引起的反应性抑郁症,与神经衰弱相鉴别 治疗:(1)支持性精神疗法:对于抑郁症患者而方,在其生活冉冉建立一个精神支持网络对于克服其无助感,避免自杀是十分必要的。

(2)意义疗法:帮助患者认识挫折的价值,提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的能力,重新注释和理解人生的意义

(3)自信疗法:运用角色扮演、模仿和强化技术,从病人身边的小事开始训练,提高自信心 (4)药物治疗:可选用多虑平、阿米替林或丙咪嗪 36、恐惧症的表现、诊断与治疗P279: 表现:(1)广场恐惧症:害怕到多人的地方去;怕独处

(2)社交恐惧症:害怕与人打交道,害怕当众说话和做任何动作,害怕别人注视,并伴有恐惧不安、脸红等表现

诊断: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是:无法摆脱因为接触某些物体、情境或活动而恐惧,当事人明知这种 恐惧不合理或太过分,但却不能自制其回避行为。 治疗:(1)系统脱敏疗法:先指导患者学习肌肉放松技术;与病人一起制定一个引发其恐惧的事件或情境及其相应的焦虑等级表;运用想象脱敏或现实脱敏方法循序渐进的进行脱敏治疗 (2)冲击疗法:突然用能引发患者最强烈的焦虑情绪的刺激冲击病人,以克服患者对某些事物或情境的反常害怕情绪

(3)药物疗法:可先用丙嗪控制焦虑或惊恐,用心得安控制植物神经亢进的症状 37、疑病症的表现,诊断与治疗P281: 表现:(1)对健康和患病的过分担忧 (2)对身体的过分关注和感觉过敏 (3)焦虑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称 诊断:(1)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是:以原发的牢固的疑病症状为主,至少超过三个月,而且经反复的医学检查,亦不能打消其疑虑者

(2)需要注意进行鉴别的疾病有:精神分裂症的疑病状况多不固定,内容荒谬,时间不长;抑郁症的疑病多伴有情绪低落,与疑病症者的迫切要求治疗的求医行为很不一样;歇斯底里发作者的疑病常有明显诱因,暗示治疗症状可迅速消失。 治疗:(1)在排除身体性疾病的基础上,庆果断地停止各种不必要的检查和药物治疗,以免进一步加重都的疑病倾向。

(2)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避免新的医源性不良影响尤其重要

(3)精神分析疗法:了解患者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耻辱和内疚,想逃避的责任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4)森田疗法:培养病人顺其自然,听天由命,放下生死的生活态度是具有根本性治疗意义的

(5)鼓励患者学习新的业余爱好,学会享受美好人生,热衷于旅游,对于转移其对身体和疾病高度警觉的注意力很有帮助

38.神经衰弱的表现、诊断与治疗P285

神经衰弱是一种以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劳为特点的神经症性障碍,并且没有可证实的气质性病变的存在。 表现:

1.神经易兴奋和易疲劳:主要表现为感觉过敏,怕吵,怕人多,畏光,不自主的联想和回忆增多,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且这种兴奋与外界刺激不一定相关,即使是独处时也无法自控。常主诉精力不济,萎靡不振,困倦思睡,工作效率减退,即使充分休息或更换环境亦不能消除其疲劳感----情绪性疲劳。

2.易烦恼和易激惹的情绪障碍:由于神经衰弱有活跃的思维和欲望,而实际上又不易实现,因此易产生烦恼。

3.心理审理障碍:常见有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睡眠障碍,紧张性头痛头晕和重压感和紧束感,心慌气短,眼花,胸闷,消化不良等内脏机能失调。 诊断:

起病缓慢,病程迁延,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主诉,伴有情绪障碍和心理生理障碍,病程至少超过3个月,可以排除其他神经症亚型和躯体疾病所引起的情绪障碍。

神经衰弱症状常见于脑动脉硬化,颅内占位性病变,慢性工业中毒,慢性肝炎,鼻副窦炎等,如有上述这些原发性疾病,应将神经衰弱看做是继发症状。 治疗:

1.团体辅导与咨询:工作内容包括解释神经衰弱的原因,正确认识症状的医学和心理学意义,消除紧张情绪,鼓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以及认识这种关系和节奏的治疗作用

2.森田疗法:鼓励病人带着烦恼去工作,在行动中实现欲望的生活态度。帮助患者认识焦虑与欲望的关系,降低欲望的门坎,或将大的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小的目标,将抽象的目标变成具体的目标。

3.药物治疗:安定,阿普唑仓等抗焦虑和镇静药物交替使用,归脾丸,柴胡疏肝汤亦可。 4.旅游疗法,雕塑疗法,体育疗法均有助于本病的治疗 39.精神分裂症的表现、诊断与治疗P292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的精神障碍。常缓慢起病,好发于青壮年,自然病程多迁延,反复,其中可有缓解和正常的间歇期。 表现:

1.思维联想障碍 2.情感障碍

3.意志行为障碍 4.感知觉障碍 5.妄想

6.紧张综合征

7.大多有自知力缺乏

临床类型:

1.单纯型:青少年时期缓慢起病, 2.青春型 3.紧张型 4.偏执型

5.其他,未分化型,混合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诊断:

具有上述特征性临床症状,病程至少超过一个月者可以诊断为本病。应注意排除的疾病有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治疗:

1.运用存在主义心理学方法,学会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

2.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境遇是促进精神康复的必要条件。

3.服药控制其情绪和行为紊乱是非常必要的。对病人家属进行心理知识教育,改善家庭人及关系和互动模式亦是必要的措施。

4.可运用强化,厌恶治疗等行为疗法对患者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矫正或进行行为训练。 5.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常用氯丙泰,奋乃静,氯氮平等,其他治疗还有胰岛素休克治疗和电休克治疗。

1.一般情况:王某、男性,17岁,中学生。

2.生长史:从小与奶奶生活,直至小学毕业上初中时才与父母生活。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初中时与班主任关系不和睦,成绩下降很快,表现也较顽劣,喜欢上网和看科幻书,交往朋友不多。考入高中后与父母经常顶撞,情绪烦躁。近两月来提出要退学并有逃学现象。

3.家族史:其母亲性情急躁,好胜心强,希望他考上重点大学,每天督促他学习,其父能力较弱,基本不管他学习。家庭战事不断,经常争吵。

4.主诉:感觉空茫,不知活着有什么意义。

5.现症状:情绪不稳定,变化幅度大,有时脾气非常暴躁、砸物、伤人;有时暗自垂泪,自伤。常伴有离家出走,独自跑回老家,对他人不信任,与人交往时缺乏热情,看电视时对凶杀片有兴趣。

6.分析要求

(1)请根据症状给予初步诊断并阐述诊断依据(8分)

(2)请用心理学理论分析其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8分)

(3)请制定矫正策略(6分)

五、案例分析题(22分)

1、请根据症状给予初步诊断并阐述诊断依据(8分)。

诊断:心境障碍——双相障碍或循环型障碍,抑郁性障碍也得分。 依据:(1)该个体在抑郁情绪与躁狂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波动现象。

(2)表现特征有“个人化”的抑郁思维方式、回避行为、自伤行为等。 (3)符合抑郁症诊断依据中的三项。 (4)时而抑郁,时而躁狂的标志性表现。

2、请用心理学理论分析其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8分)。 言之有理即可。 3、请设计矫正方案(6分)。

具有针对性,能预见效果即可。

评分标准:重在分析与应用,只要能联系所学相关知识,言之有理,条理清晰,机理准确,即可酌情给分。学生可自由发挥,但要言之有据。

1、CP起源于精神病学,它最早涉及的是精神病的症状、病因和护理。

2、1852年,德国心理学家兼获医学学位的洛采出版了一本名为《临床心理学》的著作,书中首次提出“临床心理学”的术语。

3、冯特在1867年出版了《临床物理学手册》一书。 4、韦特默189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第一个临床心理门诊,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问题指导诊所,并成为临床心理学正式产生的标志。 5、韦特默被尊称为“临床心理学之父”。

6、1818年德国精神科医生黑诺斯进行了睡眠障碍的研究,在他的研究论文里最早提出了“心身”术语和概念。

7、1872年塔肯著《健康与疾病问题中的心理对躯体的影响》一书,其指导思想是心理因素在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强调心身统一观,此书是“奠定心身关系学的基石”。

1.临床心理学的正式出现是在___1896____年,被誉为临床心理学之父的是 韦特默___。 2.心身障碍的生理中介机制有神经系统中介机制,还有__内分泌系统和 ___免疫系统_________。 3.实验性神经症是由学者 _巴甫洛夫提出的,他的 _神经反射学说__学说奠定了行为理论及其治疗方法。

4.一般认为有两种类型的肥胖症与情绪因素有密切关系,即夜间进食综合征和饕餮综合征。 5.儿童多动症分为哪两种类型_注意障碍伴有多动表现; ②注意障碍不伴有多动表现 6.塞里提出的应激生理反应有三个期,即警觉期、①适应期或对抗期;②衰期竭 7.性心理障碍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性偏好障碍、性身份障碍;②性指向障碍 8.从心理学观点看应激理论,主要有_霍姆斯的应激理论;②拉扎勒斯的应激理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①邓巴;②《情绪与疾病》 2、①冠心病;②癌症

3、①巴甫洛夫;②神经反射学说

4、①多米二氏挫折学说或梅氏挫折学说、;②罗氏挫折学说或靳氏挫折学说 5、①神经性呕吐; ②神经性厌食 6、①适应或对抗期;②衰期竭

7、①洛采;②《临床心理学》 8、①惊恐障碍;②广泛性焦虑障碍

1、①克伦;②心理性疾病 2、①1896年;②韦特默

3、①实验性神经症;②神经反射学说 4、①偏头痛;②哮喘

5、①注意障碍伴有多动表现; ②注意障碍不伴有多动表现 6、①夜间进食综合症;②饕餮综合症

7、①②性指向障碍:同性恋、恋童癖、恋物癖、恋兽癖、异装癖等 8、①人格类型理论;②内脏学习理论

五、案例分析题(22分)

1、请根据症状给予初步诊断并阐述诊断依据(8分)。 诊断:人格分裂型障碍

依据:(1)该个体存在“自我”分裂现象。

(2)表现特征有“现在我”与“过去我”脱节现象等。

(3)符合人格分裂型障碍诊断依据中的“奇思怪想”、“社会情景焦虑恐惧”、“不开心”等三项表现。 2、请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其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8分)。 运用“三我”人格结构理论解释原因,也可用其他理论解释。 3、你认为咨询矫正要点应该落在哪一方面,为什么(6分)?

点透“扶助自我”、“降低超我”的道理即可,也可运用其他方法,能预见效果即可。

评分标准:重在分析与应用,只要能联系所学相关知识,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即可酌情给分。学生可自由发挥,但要言之有据。

五、案例分析题(22分)

1、请根据症状给予初步诊断并阐述诊断依据(8分)。 诊断:同性恋伴抑郁心境

依据:(1)遗传现象,其父年轻时曾存在“喜欢同性”的现象。

(2)表现特征有“喜欢男孩装束”、“喜欢与舍友摸碰接触”、“喜欢下铺同学”等。 (3)曾因此有自伤史。

(4)符合抑郁症诊断中的三项以上标准。 2、请用心理学理论分析其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8分)。

从生物学、社会心理学、成长环境等因素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3、请设计矫正方案(6分)? 具有针对性,能预见效果即可。

评分标准:重在分析与应用,只要能联系所学相关知识,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即可酌情给分。学生可自由发挥,但要言之有据。

1、①升华;②幽默 2、①休息;②快乐 3、①疑病症;②恐怖症 4、①弗洛伊德;②巴甫洛夫

5、1896年;②临床心理学之父 6、①塞里;②拉扎勒斯 7、①兴奋症状;②衰弱症状 8、①梦魇;②夜惊

1、①利他性自杀 ;②利己性自杀 2、①重性抑郁症;②双向抑郁症 3、①高情绪性;②高暗示性等 4、①马克斯·韦伯;②病理行为

5、①30-50%;②50%以上

6、①问题中心处理;②情绪中心处理 7、①同一性建立;②同一性混乱 8、①焦虑;②压抑

论述题(22分)

1、请根据症状给予初步诊断并阐述诊断依据(8分)。 诊断:适应不良性障碍——人际关系障碍

依据:(1)人际关系的亲密性低、矛盾性高且不稳定。 (2)伤人伤己,漠视自己及他人安全。

(3)人际交往敏感、多疑、淡漠、无趣、孤独,对他人不信任,常与人争执。 (4)生活挫折均在人际关系冲突之后引发。 2、请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其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8分)。

从成长环境、个性特征、生活事件等因素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3、请设计矫正方案(6分)。 具有针对性,能预见效果即可。

评分标准:重在分析与应用,只要能联系所学相关知识,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即可酌情给分。学生可自由发挥,但要言之有据。

1、请根据症状给予初步诊断并阐述诊断依据(8分)。 诊断:神经症性障碍——疑病症 依据:(1)符合神经症的五大特点。 (2)有明显的疾病接触史。

(3)有“心慌气短、心区疼痛、周身乏力、失眠、头昏”等功能性症状。 (4)有明显的疑虑表现。

2、请用心理学理论分析其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8分)。

从家庭背景、个性特征、症状表现等因素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3、请设计矫正方案(6分)? 具有针对性,能预见效果即可。

评分标准:重在分析与应用,只要能联系所学相关知识,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即可酌情给分。学生可自由发挥,但要言之有据。

1、①《临床物理学手册》;②《心理学临床》 2、①偏执型;②紧张型 3、①坎侬;②沃尔夫

4、①神经性嗳气; ②神经性呕吐 5、①五情致病;②脑为元神之府 6、①紧张性头疼;②偏头疼 7、①“被动型”;②“主动型” 8、①一级;②三级

1、请根据症状给予初步诊断并阐述诊断依据(8分)。 诊断:神经症性障碍——焦虑症

依据:(1)符合神经症的五大特点。 (2)有明显的家族史。 (3)有明显的人格特征。

(4)有明显的逃避、不敢出门、心情郁闷、烦躁、发慌、坐不住、手心出汗、易惊恐等焦虑症状。 2、请用心理学理论分析其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8分)。

从遗传因素、生长背景、人格特征、症状表现等因素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3、请设计矫正方案(6分)? 具有针对性,能预见效果即可。

评分标准:重在分析与应用,只要能联系所学相关知识,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即可酌情给分。学生可自由发挥,但要言之有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