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版文学史)笔记---总序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版文学史)笔记---总序

2020-11-23 来源:爱问旅游网


卷一·中国文学史

参考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章培恒《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笔记的章节以袁行霈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为准,每一编包括三部分:教材梳理、答题指导和课后练习,其中教材梳理既有对序言进行的梳理,即讲框架,希望能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该章节,也有对考点的整理和列举理;答题指导则是联系考题,已考或者可能考的方向略讲如何答题,主要讲答题思路这个部分实在教材梳理中通过括号加注的方式来列出的,并未单独列一部分;课后练习就是附加一些练习题供思考,不仅针对考试,而是针对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于应试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但其中有一些习题比较细小,考试不会涉及,考生对教材熟悉之后自然可以甄别出来,笔者也是这般过来,故没有删减,习题的答案也没有一一列出,因为在针对考试的准备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题目的指向而非具体的答案有。

笔记的使用方法很简单,认真看就行,在复习前期以教材为主,笔记为辅帮助理解教材,后期以笔记为主,教材为辅用以查阅。当然整个过程都应该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主,毕竟笔者的笔记只是对广大考生的参考和帮助。再次祝各位能够金榜题名。

总序论

文学史是人类文化成果之一的文学的历史。要求把文学当作文学来研究,立足文学本位,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特征。

文学史研究的几个层面:最外层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第二层面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其生平、思想、心态;第三层面是文学作品,这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

中国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注: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就是受政治、民族矛盾影响的典型)

内部:文学自身发展的不平衡(文体、朝代、地域),一些相反相成因素的主动作用(雅与俗、各种问题的渗透和交融、复古与革新的交替和碰撞、文与道的离合等)

分段:三古七段

上古:先秦两汉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魏晋至明中叶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值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明中叶至“五四”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

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①创作主体 ②作品思想内容 ③文学体裁 ④文学语言 ⑤艺术表现 ⑥文学流派 ⑦文学思潮 ⑧文学传媒 ⑨接受对象 (注:这就是教材编写的大概框架,纵向是分段,横向是九方面,同时九个方面也是对具体文学对象的分析思路,即是一种答题思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