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品质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高品质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2022-01-02 来源:爱问旅游网
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4期

高教研究

高品质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赵修渝

摘原则。

关键词:高品质校园文化;特征;功能;原则

左媚柳

要: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独特性等特征,富有倡导、媒介、创造、区别等功能。建设高品质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应坚持时代性与独特性相结合、开放性与封闭性相结合、创新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等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内的生活成员为主体,以各种文化现象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建设高品质的高校校园文化,加强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对于理性

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在高校教学科研以及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地位、正确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倡导多年,但在实践中,又常常难以具体落实,收效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主导者和主体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与功能的认识不够所造成的。因此,建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首先应从充分认识它的特征及功能入手。

一、高品质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的东西,而是在社会组织之内的东西。它不是与世隔绝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尽可能不屈服于某种新的压力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并对当时和将来都产

[1]

生影响。”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本身就意味着与

大众文化之间的认同与超越、吸收与辐射。高品质校园文化的开放性特征,是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使然。

3.创新性。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手段之一,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始终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根本目标。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长期文化实践逐渐积淀、升华而成的,文化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载体和基石,如果没有文化的底基塑造和培养,创新精神则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高品质的高校校园文化应具有创新性特征。

1.时代性。高品质高校校园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应保持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与时俱进,以唱响主旋律为己任;二是在形式上,应不断推陈出新,由单调到丰富,以新的表现手段不断完善自身,从而达到更好的宣传、引导、凝聚功能。如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普及,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宣传平台、组织网络辩论、举办校园文化成果网上展览等都是在新时期探寻校园文化建设新形式的有益尝试。

4.独特性。高品质高校校园文化应体现本校的特色。各个高校,因其办学理念的差异,地域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更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因而形成了各个大学独具魅力的人文气息。校园文化的差异在精神文化上体现为各个高校在办学理念、教风、学风、校风、治学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在物质文化上体现为各个高校在校园标志性文化建筑、人文景观上的差异;在制度文化上体现为培养模式、行为准则上的区别。高品质的大学校园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使它在每个学生的身上体现出、烙印上学校自身传统文化的特性,从而使高校自身优秀人文传统渊源流长。

二、高品质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2.开放性。高品质的高校校园文化不是固步自封于象牙塔内孤芳自赏的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大学校园文化应当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魄。高品质的高校校园文化也不等同于高雅文化,随着1999

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提出,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渐开始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校园文化也面临着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校园文化的开放,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大众化进程。弗莱克斯纳指出:“大学不是某个时代一般社会组织之外

1.倡导功能。人化与化人,是校园文化的最主要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成果。作者简介:赵修渝,女,重庆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教授;左媚柳,女,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

(重庆

400044)

37高教研究

的功能。人化是文化的起点和前提,化人是文化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校园文化在对学生提供人文关怀的同时,也是一个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过程。高校是一个社会主义优秀建设人才的策源地,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皆出于斯。国家对他们的要求不仅是业务要精,同样更是思想要过硬。通过校园文化的倡导功能,能够使全体师生员工文化观念紧跟时代要求,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当志愿者、学术报告2.媒介功能。通过社团活动、

等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搭建起一座联结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一方面经由校园文化的媒介,社会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素质等产生一定影响,逐渐把学生观念中的学校本位转移到社会本位。另一方面,学生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通过校园文化的媒介功能通向社会,有力地冲击社会传统观念,促进社会文化进行更新变革。最终在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和协调。

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4期

轨迹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各个高校自身的校园文化在内部规划和建设内容方面又应各有特色。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通过区别不同的文化特色,突出各自的与众不同之处,树立文化品牌。

2.开放性与封闭性相结合。现代高校具有三大功能:一是科研,二是教学,三是社会服务。高校社会服务的功能要求它应该是开放的,不断与社会交流信息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一个学校与社会交流信息的有力手段,能够在校园与社会之间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因此,校园文化应当保持开放性。同时,高校也肩负着科研与教学的任务,科研与教学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安静、单纯的人文环境,它要求校园文化必须自觉抵制社会文化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因此,我们在建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时不仅要展现它的开放性特征,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它应该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3.创新性与继承性相结合。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的推进,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的策源地,促进创新、倡导创新的校园文化也日益凸显出空前的创新精神。然而,新的未必就一定好,新的未必一定有益于校园文化自身发展,事实上,校园文化所包含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都有着程度不同的积淀,都应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无论何种性质的创新,校

园文化本身的传统不能丢,否则,创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高品质的高校文化的建设应坚持创新性与继承性的结合。

总之,高品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提出的大课题,它的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价值观在高校校园的具体体现。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及功能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从而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倡导健康的校园文化,改造落后的校园文化,抵制庸俗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追求的真正目标。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高品质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及功能。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校园文化的决策者、主导者及主体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英国、法国[M].牛津大学出[1]AbrahamFlexner.大学:美国、版社,1930.

[2]朱友岗.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6).

[3]马旭东.论校园文化的功能与营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3.创造功能。校园文化的创造功能包含两方面的

内容:一是在校园文化的自身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校园文化建筑、校园文化活动上不断推陈出新,使自身更具吸引力,从而制造出更大的影响力。二是校园文化在激发人的创造潜能方面,通过文化的自觉,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和升华,经过长期不断的积淀,最终达到由量变到质变,激发出创造潜能。

4.区别功能。大学校园文化的区别功能在于能够树立学校品牌,自1999年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提出伊始,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渐开始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大学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名校优质生源济济,马太效应现象突出,大学不得不走向市场,参与竞争。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就成了一所大学可以亮得出来的金字名片,由高校校园文化的区别而体现出来的高校校园文化的高下,成为了衡量高校实现教育目标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建设高品质高校校园文化应坚持的原则

1.时代性与独特性相结合。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所培养的人才既要符合时代的需求,又要体现自与时俱进,就是身的办学理念。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就是要紧紧跟上时代步伐,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找准“历史方位”,推动社会进步。对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只有坚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校园文化的任务,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全校师生员工,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和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开放性并不是要抹杀独特性,鉴于学校类型的不同,学科和专业发展重点的差异,历史

2005,(9).

[4]唐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3).

[5]盖志毅,苏双平,温春卉.从学校文化视野看和谐校园建设[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责任编辑:肖洪寿

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