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词句解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词句解析

2024-02-20 来源:爱问旅游网
《古诗词三首》词句解析

《泊船瓜洲》: 词句解析:

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这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所见所想。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相隔的京口,想到再过几重山就是钟山。而钟山,就是诗人的家乡。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途中,人向远方,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这一思乡的愁绪像春天的草一样,很快地滋生、蔓延起来,当春风绿了江南两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长满了乡愁。诗人的思乡情从离开家乡的时候就开始了,刚刚离开,就已经想着回来,更见其情之浓烈。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人夜宿瓜洲,一是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

此诗对字的锤炼被人称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秋思》: 词句解析:

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第一句说秋天来到了洛阳城里,因为秋风起了,平平叙事,似乎不事渲染。第二句中的“欲作家书”,才一下子使我们感到了平淡的秋风中所蕴涵的游子情怀。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地,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容秋态。那么,诗人见到的恐怕是这秋风带来的凄凉摇落之景。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给予读者多么丰

富的想象啊!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要表达这思念之情,在那个时代,只有修一封家书了。可写一封家书,来表达离情别绪又谈何容易!这“意万重”颇值得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诗中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是我们对诗人的浓郁思乡情有所体会了。 ⑵“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首极本色、极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小诗,其实包含了作者艰辛的构思过程,应该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如江夔的“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的《秋思》又属一例。当然他见秋风而想的不仅是家中的美食吧?否则怎会“意万重”呢?同是起乡思,张翰“命驾”而归,张籍却不能,恐怕这里又多了一份不能归乡的惆怅和无奈吧!

《长相思》: 词句解析:

⑴“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在这羁旅野外的深夜,顶顶帐篷,点点灯火,也算是一个特殊

的景观,足见将士之多,声势之浩大。

⑵“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词的上下两阕开头对仗,“一”字的运用,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而作者于清丽自然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世界和山高水长的场景及气势庞大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它们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

如果说,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这首词在表达上与李清照的“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芭蕉》)”有异曲同工之妙。

选编这三首诗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体会,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语文新课标深度解读

从2017年秋季起,全国小学和初中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现行的“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等版本逐步被替代,教材版本百家争鸣的时代过去了,进入大一统时代。

部编版教材2012年3月启动编写,历时5年多才编写完成,是教育部直接领导的,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学者、作家、教研员、老师和编辑,组成编写组,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最终面世的一套教材。究竟部编版教材与之前的教材有什么不同?我们来看一下:

“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体特色

1、“部编本”语文的立意和眼界是比较高的。重视体现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价值观的体现注意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这套教材处处都注意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不那么“说教”。这是第一点。

2、注重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使教材编写更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

3、教材在课文选取、习题设计、教学活动安排、编写语言、插图和装帧设计等方面,都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4、课文数量减少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文数量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总体来说是有所减少的。 初中原来七上和七下都是30篇课文,现在每一册减为24篇。

数量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方式在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大家使用新教材,要理解课文相对减少,但其他几个教学板块又有所加强的用意。 5、传统文化篇目增加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古诗文132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这次新教材的更换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而尚未沉淀的“时文”则相对减少。 6、体裁更加多样

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7、更加强调4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和时代性

部编版教材重新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前不久,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以及新课程标准,并且从秋季开始执行。其中的语文课标有了最突出的一个变化。去年呢,这个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一次北大举行的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说了这么一句耸人听闻的话,让全场的这个语文老师都吓了一跳,他说,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这三件事情啊,其实就很值得我们去解读。

所以今天体印君就着这个新课标这个话题,跟大家来解读一下这个里面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是这次修订的的主要目标之一。

各学科都要充实这方面相关内容。虽然是说各学科,大家想一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哪里?会在英语科目吗?会在物理、化学科目吗?会在数学科目吗?其实最重要的的确还是在语文科目上。第二个我们看到是这个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当中,他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要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各个部分,内容更全、分量更多、要求更高。

怎么样?你看他剂量就加了,必修选修都要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是什么内容就是说不是外国小说,不是当代散文,是文言文和古诗词,而这些内容,有什么特点哪?非常不容易抱佛脚,非常不容易突击提高,也非常不容易孩子自学成才的。

所以呢,不早一点行动,不在孩子小学升初中的时候就植入这样的基因,他是很难在高中的时候对这种古诗文产生亲切感的。

我们再来关注一个点,就是直接在数据上的转变。原来有个说法叫做诵读篇目建议,现在叫做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就是背诵这俩字直接进入了。以前就是建议你诵读,现在是建议背诵。而且背诵的篇目呢,直接从14篇增加到了72篇,是原来的5倍多。所以不仅是剂量加大,要求也高。需要学生出口成章,旁征博引,能够背诵和使用很多的古诗文,所以考试的时候一定会在这方面加大这种理解性的默写,而写作文的时候呢,多引用古诗文肯定是特别加分的。还有一个点呢,就是我们会关注到他这个课内外阅读建议啊,除了原来的论语孟子庄子之外,还增加了老子和史记等等文化经典著作,还要求学生广泛的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的各个时期。这个什么意思?就是说它的范围扩大了,我们就觉得,那我要读的更多。阅读范围跨的年代多,他就可能出一些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题,比如说让你举例论证儒家道家的思想差异,或者让你用儒家的经典的某一句话和道家经典某一句话去比较,比如说他直接从清末各个时代,比如梁启超的名言当中拿出来说,这句名言跟今天读的这篇文章有什么关系,请你说一说,再比如说可能会直接从里面敲出一段话说,这个就是材料,就是材料写作文,这个都看不懂,那作文就没办法写了。

所以这些都是难度的提升,都在发出这样的信号,传统文化的阅读一定要从小抓起。

还有一点是非常让大家抓狂和害怕的,就是在课内外阅读推荐的篇目当中。还涉及了毛泽东诗词,鲁迅啊,郭沫若、矛盾、巴金啊等等这一批,就是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家作品,让学生去体会这种崇高的革命情怀,这个我觉得很多同学会非常的担心和焦虑。因为平时大家阅读基本是凭兴趣爱好来看书的。也就是说如果让孩子凭兴趣来选的话,可能不会选这一类的严肃作品。但是,现在课表出来了。考题中一定隐藏着考题的密码。所以在培养阅读习惯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让孩子去挑食,一定要多样化。什么都能读进去,他到高中还能适应这种严肃作品的阅读。

所以,综上所述这一次出炉的高中新课标,它充分体现了严肃的课外阅读和古诗文的重要性。而初中和小学2017年开始使用的部编版教材,也是所谓的专制不读书和少读书的教材。这两者遥相呼应,可以说传递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那就是阅读习惯必须从小培养,阅读量必须有保障,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必须扩展。 正如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所说:没有阅读能力的孩子,升学的时候要吃大亏。从高中到初中小学都传达出这样的信号。这一切都是越早行动越受益。 文章到了最后,有的家长可能会说,这不是给孩子增加负担吗?我觉得此言差矣,现在很多家长基本是以分数为导向,什么提升快,给孩子补什么?结果是所有的孩子都在数学英语上下功夫,反而自己的母语---语文被忽视了。我们应该感谢国家的良苦用心,用这种形式,倒逼着那些不注重孩子语文能力的家长,不注语文学习的学生,回归中国文化。

对“变脸”的语文课本,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鼓励读一些'闲书’,也就是和考试、甚至和写作并不一定'挂钩’的书;鼓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

所以,应对课改,只有一句话,那就是“阅读能力亟待提高;赢得阅读,赢得语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