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古诗两首》中的《池上》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全诗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后两句写他不懂藏匿踪迹,悠然撑船回来,身后浮萍分开,暴露了他的踪迹。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孩儿的天真无邪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表现了童心的可爱。诗句语言比较通俗,适合小学生诵读。
2.说教学目标:
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关键。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编者意图以及课标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➁学会诗中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③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童心的纯真和质朴。 ④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用一段话写出来。 3.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儿童的天真与可爱。 (2)难点: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练习用一段话写出来。 4.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回家进行前置性学习,并收集有关描写儿童的古诗。 (2)制作教学PPT。
二、说教法、学法。
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课教学我准备采用如下教法和学法。
(1)创设情景法。
1
(2)想象体验法。 (3)朗读感悟法。 (4)读写结合法。
三、说教学过程。
这首古诗的教学我准备用一课时完成,采用组块式教学,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板块:预习交流,理解诗题。
(1)揭示课题后,组织学生进行预习交流,诵读收集的描写儿童的古诗。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对学生的课前收集进行全面了解,既能合理设定教学起点,又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驱与愿望,激活学生思维。】
(2)揭示课题,理解题意。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中的“池”进行扩词,并相机理解“池上”的意思。
第二板块:诵读感知,了解诗意。
1.在理解诗题的基础上,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即引导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不理解的地方作上几号;(2)边读边揣摩诗句的意思,读出节奏和停顿;(3)练习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与展示。在此环节中,教师重点指导以下几点:
(1)对于学生不太理解的字词,如:浮萍,可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一道开”的意思。
(2)根据古诗的押韵,指导读出停顿和节奏,如:指名读、师生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概说说古诗的意思,不要求逐字逐句的解释,只要能说对大意即可。
【尽管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非属于语文教学的主体性教学内容,但读懂课文是教学每一篇课文的基本要求和前提,因此,专门设计一个板块帮助学生认识课文思想内容完全必要的。】
第三板块:小组合作,探究表达方式。
(1)再读古诗,交流:从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小孩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如:聪明、顽皮、淘气等,引导探究“ 作者是怎样把小孩子的淘气与顽皮写出来的?“,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将教学重点聚焦于古诗中的”偷采“这一关键词语上。
2
(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描述:夏日的午后,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大人们都在沉沉的午睡,一个小孩儿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以及古诗,写一段话,描述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3)学生交流写话内容,教师随机进行指导,如:对小孩儿偷采白莲的神态、动作以及心理的描写,并在指导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第四版块:读写结合,课后拓展迁移
1.写法迁移运用: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怎样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结合教材特点,在课堂学习的最后,出示第二首古诗《小儿垂钓》,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想象古诗描绘的情境,用一段话写出来,以实现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理念。
【设计理念:因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无论是学习语文知识还是学习语文方法,都需要有个体亲身实践的过程,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或方法。】
2.课后拓展延伸:同时,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可布置学生进行主题阅读,将一些描写儿童的古诗进行背诵积累,真正实现语文学习的“课内得法,课外得益”的教育目标。
四、说板书设计。
(边示范板书,边阐述设计理念。) 池 上 偷采
小娃 淘气、顽皮 不解
这样的板书设计能突出教学的重点 、难点,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与概括,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