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省服务业空间集聚分析

河南省服务业空间集聚分析

2020-10-06 来源:爱问旅游网
经济/产业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No.4s圆园17河南省服务业空间集聚分析□文/王明英(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郑州)[提要]随着服务业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其空间分布问题愈加突出和重要。本文主要从区域层面对河南省服务业空间布局演进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区位商指标,分析河南省服务业在空间上的演进趋势及布局上的特点及问题,并提出服务业空间结构优化对策。关键词:服务业;空间集聚;区位商指数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资助项目:“河南省服务业结构演进与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6A790021)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7年2月23日随着服务业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其空间分布问题愈加突出和重要。如何认识并运用结构演进中的空间布局规律来加强对服务业的引导和规划,使资源配置能够统筹全局、更加合理优化已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由于地理、空间等因素长期以来未能出现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之中,因而这一研究方向进展迟缓,有的甚至还是空白。这种状况无疑将极大地限制对于服务业全方位、多层面的认识,对科学的决策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一、河南省服务业空间发展状况服务业空间结构是基于地域的布局,这里我们选用各地区服务业产值占全省服务业产值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考察服务业空间布局总体演进特征。从各地区服务业占比结构来看,郑州市和洛阳市服务业发展优势明显。郑州市服务业占全省服务业比重在2006耀2014年均超过20%,其中2014年高达25.75%,几乎占到全省服务业产值的1/3,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服务业发展区位优势较大。洛阳市服务业占全省服务业的比重2006耀2014年年均10.02%,相比除郑州市外其他地区,服务业发展优势明显,成为除郑州之外的另一服务业增长极。其他地区服务业地区占比结构变化不大。从2006年到2014年,随着郑汴洛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郑州市、洛阳市和开封市服务业发展较快,三市以旅游、房地产、物流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尤其快,带-10-动了郑汴洛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如图1所示。郑汴洛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服务业产值比重占全省服务业比重的40%左右,2014年达到41.21%,服务业发展区位优势明显。(图1)二、河南省服务业总体空间集聚分析衡量地区产业专业化水平和聚集程度的指标很多,其中区位商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它又叫专业化率。区位商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基本的分析方法。它由哈盖特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优劣势,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区位商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LQ的值越大,则专门化率也越大。这是本文将采用的度量指标。其计算郑汴洛与河南省其他区域服务业产值比重变化趋势图7060504030201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36.8537.3838.4033.6640.0038.7238.5738.0341.21郑汴洛其他区域63.1562.6261.6066.3460.0061.2861.4361.9758.790图1郑汴洛与河南省其他区域服务业产值比重变化趋势图公式如下:LQ越Lij/Li(1)Lj/L其中,L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产值,Li表示i地区所有产业的产值,Lj表示包含该地区的研究区域中j产业的产值,L表示该地区的所有产业的产值。LQij>1,表示i区域的该行业在所选定的i个区域中具有行业优势;LQij<1,表示i区域的该行业在所选定的i个区域中呈现行业劣势;当LQij=1时,表示i区域的该行业在所选定的i个区域中为平均水平。根据周叔莲等的标准,可以把判别标准定为1.4,即凡区位商大于1.4的产业判断为具有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的其他因素,最终确定各产业的集群状况。(一)以全国为参照,河南省服务业空间集聚分析。为整体评价河南省域第三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势水平,基于区位商评价模型,根据1995耀2014年河南省三次产业发展数据,计算出三次产业区位商值,计算结果见表1。基于表2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河南省1995耀2014年第一产业区位商均远高于1.4的水平,年均区位商值高达3.8,说明河南省独特的自然表1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52.930.740.9819973.830.780.84条件及农业资源优势为其农产品生产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使其农产品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河南省第二产业区位商值在研究样本区间区位优势逐渐增强,区位商由小于1,逐渐增加,到2005年区位商值开始大于1,第二产业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相对优势产业,该产业的相对优势地位促进了河南省近些年经济的较快发展。同时,这两个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本地需求,还可以向外输出。第三产业区位商在研究样本区间均远远小于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河南省服务业的发展较为落后,且不具有产业竞争优势和产品输出优势。(表1)(二)以河南省为参照,河南省服务业空间集聚分析。接下来将以河南省为参照区域,选取2006耀2014年河南省及各市的服务业发展数据,研究河南省各市服务业相对于河南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表2为河南省各市服务业区位商时空演进趋势,从中不难看出,就其绝对专业化发展水平而言,近10年来,郑州的区位商均大于1,年均平均值是1.3,相比于其他地区,郑州市服务业具有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专业化程度和集聚程度已初具规模。若按照一般的标准判1995~2014年河南省代表性年份三次产业区位商一览表19994.370.770.8320014.740.980.6620035.650.830.8820053.281.030.6920075.331.090.6620093.391.060.7020113.051.070.7220132.801.080.7520142.481.080.77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年鉴(1996-2015年)数据经项目组计算所得表2年份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济源市20061.3850.9910.9720.8840.8520.7531.0420.8670.6690.7150.6250.8820.7900.8951.0570.8300.9090.78320071.4061.0350.9660.8800.8250.7611.0350.8400.6770.7330.6210.8290.8360.9181.0810.8670.9650.7422008河南省各市级服务业区位商一览表20091.3521.0760.9470.7870.8330.6100.9560.7640.5960.6410.5800.8090.8470.8141.0180.8100.9390.66420101.2761.0861.0360.8290.8480.5960.9560.7580.6410.6560.5727.6598.8530.8281.0120.8140.9870.64220111.1961.0570.9700.8140.8970.5630.9880.7220.6440.6640.5680.7250.8640.8300.9900.8060.9280.64120121.1771.0170.9620.8790.8850.5591.0140.7290.6200.6690.5680.7090.8670.8500.9720.7690.8960.58720131.1340.9690.9620.8950.8520.5170.9900.6940.5790.6390.5520.7100.8670.8260.9250.7070.8540.58120141.2181.0251.1130.9800.9460.6190.9740.8250.6780.8100.6610.7650.9470.9050.9120.7940.9160.7361.4021.0921.0170.8520.7990.7341.0560.8440.6630.7330.5810.8320.8980.9431.1120.9081.0080.715数据来源: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2015年)经整理计算而得-11-断,当区位商>1.4的时候,则可大致判定该产业在当地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那么我们可以说目前郑州市服务业的发展仍然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其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集聚水平不高。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郑州市服务业的区位商从2009年开始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到之后的2014年,表明郑州市服务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在逐渐弱化,值得警惕。开封、洛阳、新乡、信阳五个市的区位商大体大于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五个地区服务业的专门化水平较高。随着郑汴一体化的推进,开封市服务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产业在开封有较大发展,带动了整体服务业水平的提高。开封市服务业的区位优势增强,2006耀2014年间,其区位商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从2006年的区位商小于1,不具备地区区位优势,2007年之后的区位商均大于1,且每年递增。新乡市和洛阳市各自作为豫西和豫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两市服务业的发展区位均在1左右徘徊,服务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在两市的趋势均不明显。主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有关,在2014年,两市的产业结构依然处于“二三一”产业分布状态,第二产业即工业和建筑业依然是拉动两市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依然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阶段服务业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因受制于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及人均收入的影响,服务业相比于制造业更依赖城市,属典型的城市产业。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是其传统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中,第二产业的地位上升,成为主导经济的主要因素,但服务业经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经济不发达。河南省其他地市历年的区位商几乎都小于1,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服务业在当地的区位优势并未显示出来。(表2)三、河南省服务业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对策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河南省服务业现有布局特征、城镇化推进状况、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现有产业发展特点及整体战略发展的需要,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角度,从跨越式发展服务业的要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划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河南省空间布局优化思路是以中原城市群服务业发展为核心,带动全省特色服务产业发展,并先行与重点发展郑州市、开封市、新乡市等城区的高成长性服务业,进而带动全省服务业及整体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找准定位,确立区域服务产业发展体系。优化空间布局首要目标是充分发挥服务业的集聚与扩散效应,突出经济增长极的带动作用,依托区域现有-12-产业体系,形成合理的分工与良性互动。因此,河南省服务业的布局优化应从全局视角出发,以较大区域为对象进行空间结构的调整。郑州市作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应发挥其城市群服务中心地位和功能。作为服务中心,应以CBD金融聚集区、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和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为空间载体,有重点地培育金融、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的同时,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实现服务业发展总量提升与结构优化的双重发展。豫北地区是河南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较发达区域,工业基础相对较好,应着重发展为新型工业配套的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豫北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性的支柱工业城市。豫西(洛阳、三门峡)是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贵金属和能源开发基地,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搞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和培育旅游服务业。豫西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同时也是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医药三大产业集群和以非金属矿开发利用、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区,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优势并不明显。今后一段时期,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在服务业优势产业的选择上,可根据本地区位优势,发展为制造业服务业、物流、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研发等服务业领域。黄淮四市(周口、商丘、驻马店、信阳)是河南省典型的农业大区、粮食大区、工业小区、财政穷区。应从调整农业生产模式入手,加快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农资流通、农产品物流等农业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支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促其从产粮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二)规划引导,推动服务业集聚式发展。从服务业发展的整体空间布局出发,引导产业做到“三集聚”。即鼓励服务业向中心城区集聚,鼓励高端服务业向大城市推进,运用政策引导各个地市在资源配置方面向有着地区优势的服务产业聚集。把这些地区作为促进服务业快速演进的主导区,引领要素资源的合理发展,提高节约化发展水平,确立区域化发展模式。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以及措施来对推动聚集化趋势明显的服务行业的发展,构建一些具有省级特色的服务业聚集区。每个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本地区的特色产业以及功能的定位,合理布局以及规划一批有着区域特色的服务业聚集区,逐渐开启相关建设。需要强调的是,各地区在制定服务业相关规划纲要的时候,不要局限于当地的情况,要从站在全省大局的角度出发,促进本地区服No.4s圆园17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经济/产业宁波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文/何杰(宁波大红鹰学院金融贸易学院浙江·宁波)[提要]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4.0时代的到来,制造业供应链运作模式正发生着巨大变革。宁波拥有大量的实体制造业,对于这些即将步入工业4.0时代的企业来说,与其相匹配的完善的智能物流体系是其迅速满足未来差异化客户需求的关键,而现有的智能物流体系虽较为发达,但是与智能制造所需求的智能物流体系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结合国内外学术界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形成的研究成果,着眼于当前“互联网+”以及“工业4.0”背景,针对宁波地区现代物流服务业与“智能制造”的协同发展,希望结合宁波现有智能物流体系,从政策和趋势方面进行展望。关键词:智能物流;制造业;协同基金项目:宁波大红鹰学院校科研基金项目:“智能制造、工业4.0背景下的宁波现代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20161026)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7年2月24日工业4.0时代的制造企业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推动式生产,而是借助于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从客户需求开始,按照客户订单、客户化设计,采购、物流、生产计划到生产的全流程进行的拉动式生产。借助于庞大而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进行信息流与物流的高度智能化流动是工业4.0时代实现上述拉动式生产的重要保障。一、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协同发展相关综述制造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有了很多研究成果:郑丽娟(2014)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基于2002耀2013年苏州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中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盛珊珊(2015)从智能制造对供应链需求变化的角度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环境下的智能制造及其对物流供应链的要求进行了阐述。唐振龙、陈湘青等(2015)认为工业制造业到了工务业跨区域之间整合,取消在制度层面上对区域整合的限制,建设一整套跨地区的供应链条。在更广阔的范围之内逐渐打造合理的服务业集聚区,进而提高公共服务整体功效。(三)先行示范,发挥郑汴洛地区的带动作用。集聚发展重点地区,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为实现河南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依托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开封等为区域节点城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通过的优势,大力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深入融合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并积极向国家申报河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参考文献:[1]李慧中,王海文.结构演进、空间布局与服务业的发展———来自长三角的经验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张蕾.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现代物流带动大商贸,通过构建以郑州为中心、以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域节点为支撑的物流网络来促进郑州建立国际商都;[3]王明英.河南省服务业细分行业发展与城镇化进同时,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作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而形成中西部的区域金融中心。郑州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载体,依托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程关系研究[J].对外经贸,2016.6.[4]张平,邢世凯,于珊珊,杜海涛.大庆市现代服务业空间结构优化调整对策建议[J].大庆社会科学,2015.2.-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