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地方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实现双赢目标
2022-06-02
来源:爱问旅游网
继续教育研究 2012年第9期 强化地方高师院校与中小学 合作实现双赢目标 赵彦宏 王嘉璐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共同组成我国的教育链条,二者本应是紧密相连的关系,但由于高师院校实习期短, 中小学升学压力大等种种原因使二者关系渐行渐远。通过采取优化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将教育见习以课程的 形式开展;建立教师发展学校;预防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高原回复现象等举措,强化二者的合作才真正有利于双方 的各取所需,有利于促进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双方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高师院校;中小学;合作;双赢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O9一o76—03 一、地方高师院校同中小学关系现状 联系,才能称得上是互惠互利的举措。首先,高等师范院 校和中小学校各取所需,师范院校的学生需要在中小学的 目前,我国地方高等师范类院校与中小学的关系渐行 真实教学情境中得到学习和锻炼,了解现阶段中小学校的 渐远。在高等是师范院校方面,许多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更 真实教学情况;同样中小学教师需要理论上的提高,现阶 多的是自己搞办学,忽视了与社会的联系、与中小学校的 段对中小学教师的理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的教师 联系。在师范生培养上,重视学生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忽 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们缺乏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作 视学生的师范性培养。仅在大四学年有为期六至八周的 指导。加强合作既可以使在校师范生通过向中小学优秀 教育实习时,能够深入到中小学当中,但就这短短六至八 教师的学习,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从师技能,还可 周的实习状况也不令人满意。由于现阶段就业压力过大, 以使中小学教师了解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更多的教 很多师范生选择考研,实习期间正处于考研复习的冲刺阶 育理论,可以使本来就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在以后的 段,所以很多学生放弃教育实习;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认 工作中如虎添翼,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高等 为实习就是一项浪费时间的事情,打着自主实习的旗号, 师范院校本身就是为中小学校不断培养后备师资力量,加 而去找工作;等等。可以说现在很多师范生在大学期间可 强同中小学校之间的联系可以有助于师范生了解现在中 能一次都没有进入过中小学,更别说了解中小学的教学实 小学的实际状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 际了。在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成熟度上,师范生主要表现 问题的能力,逐渐培养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道 为理论知识准备比较充分,但有关教师专业技能的社会实 德,在毕业后更好更快地融人教师角色,为中小学校的不 践经验不足。 断发展提供新生力量。再次,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合 在中小学方面,许多中小学校认为接收在校师范生实 作有利于促进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教师的职 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额外的负担,面对过大的升学压力, 前培养主要是在师范院校一次性完成的;职后教育则主要 校方担心在校师范生各方面的专业技能不够成熟,会影响 是在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校进行的,主要是理论的表述 到学校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同时由于近几年来高等 和概念的讲述,这样的方式脱离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 师范院校的不断扩招,实习学生人数过多确实给中小学校 环境,不能很好地结合中小学的现实情况,使理论和实际 造成了很大压力。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就大大降低了 分裂开来。而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将先进的教育理 中小学校对在校师范生的欢迎程度。所以,近些年来高等 念与教学实际合二为一,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师教 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 育,有助于改变教师教育仅在师范院校一次性完成,脱离 二、加强合作是互惠互利的选择 中小学教学实际的状况,有助于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的一 体化,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的真正发展。如果双方能加强 事实上只有加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同中小学之间的 合作,大学教师有理论的优势,中小学教师有实践经验的 长处,优势互补,就能使双方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互惠互 的学生定期会到中小学校见习,高等师范院校同样应该欢 利,以谋求双方的共同发展,促进双赢局面的实现。 迎中小学的学生来到大学参观,感受大学文化。只有这 样,才会使中小学校更愿意接纳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参与 三、地方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策略探索 到其开展的各项活动中。 (一)优化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将教育见习以课 (二)加强地方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建立教师发展 程的形式开展 学校 在我国高师院校的传统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基本上 在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同中小学的联系上,美国的教师 是由三个模块构成: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 专业发展学校和英国的“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养模式 其中,教育课程是指高师院校体现师范性的教育目标,为 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教师发展学校(TDS)就是首 师范生所开设的,在培养师范生将来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 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借鉴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职业,用以专门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与素质,属于教育科 学领域的课程。但是在比例分配上,教育类的课程所占比 例过少是现阶段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 的问题。高师院校更多地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术性知识 的学习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教育类课程 仅占总学时的10%,而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高师院校 中教育类课程分别占总学时的18.4%、25%、20%和 25%。与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专业课程所占 比例过少,并且开设的门类不多,学生选择的余地较少,这 样直接影响了师范学生的师范性培养。因此,应调整高等 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增加教育类课程比例,丰富教育类 课程的类别。同时,将教育见习以课程的形式贯穿于大学 四年的课程设置当中,为在校师范生多创造与中小学沟通 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当然,不同学年的见习形式可以有所 不同,如现在我国中小学有很多的优秀教师,都会定期举 办公开课,以前的公开课基本上都是邀请各个学校的教师 来参加,其实也可以让在校师范生来听一听,学一学,可以 有助于在校学生了解中小学课堂的情况,让在校生从自身 找到与骨干教师之间的差距,对在校生的学习起到敦促和 勉励的作用;定期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和校长为师范生作 讲座,使学生能及时了解现阶段中小学的教学现状和中小 学对教师的要求;参加由中小学举办的教学经验交流会议 等。通过教育见习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师范生对所 学习专业知识有更清晰、更明确的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许多在校学生在学习时,对所学知识的目的性不强,不能 明确地了解在大学中所学的知识的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清 楚以后是否能真正用得上,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缺 乏动力。往往都是等到毕业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欠缺,通 过经常性的见习有助于帮助在校生及早地发现自身的不 足,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学习有动力 了也可以提高大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样可以在毕业后 以最短的时间适应教学环境,这将节省很多的时间和资 源。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可以适当地为中小学校提供一些 公开课、教学成果交流的场所。同时,既然高等师范院校 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的高等师范院 校和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加强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 而对教育变革提出的合作理念。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 学院本着平等、合作、非控制、建构生成的基本原则,以实 现中小学在教师发展方面的功能性建设,以教师的发展促 进学校的内在性发展,双方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研 究。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建立了共生、伙伴关系,以实现真 正意义上的双方合作,并使双方都获益匪浅。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指出:“大学若想接着出更好的教 师,就必须将模范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而学校想变为 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指 示,大学要找到通向模范学校的道路,并使这些学校保持 高质量,就必须在学校与技术教师培训校之间建立一种共 生关系,并结成平等的伙伴。”合作与平等是建立教师教育 发展学校的基础。高等师范院校要放下自身的架子,不要 自认为是高等学校就应该处于主导地位。要建立真正的 教师发展学校并想使之长久地发展下去,高师院校与中小 学必须以合作为基础,双方共同商讨,制定合作协议。高 等师范院校以中小学为教学实践基地,派遣教师和师范 生,对中小学进行理论指导。同时,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 要经常深入到基础教育改革的第一线,掌握教育改革实践 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有了实践和事实的支撑,在大学对师 范生讲授有关的教育理论时将会变得更加真实,更容易被 学生接受和理解。中小学则负责向高师院校的师范生提 供实习及教学实践基地,让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给师范 生提供实际教学的指导和帮助。双方互相聘请优秀教师 进行指导,高师院校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为本科生的教学 实践进行指导;中小学则聘请相关专业教授、副教授和教 学科研骨干教师对中小学的教学科研项目进行理论指导。 中小学教师走进大学课堂,学习前沿教育理论;大学教授 和大学生走进中小学课堂,了解现阶段真实的中小学教学 实际。双方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提升教师的专业从业能 力,实现着高师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文化融合。大学的学 术性、开放性以及探究性的文化特点与中小学的具体性、 个别性以及多样鲜活性的文化特质相互融合。在两种文 77 学习的效果未必会达到预期。加 化的融合中,推进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提升各自 济和精力等方面的压力,的教育质量,使不同层次的教师的综合素质都能得到较大 强高等师范院校同中小学的合作,则可以帮助中小学很好 的提高,双方在合作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以实现共同的长 地解决这个问题。中年教师在职业发展上遭遇瓶颈期,主 要是缺乏理论的支持,加强中小学同地方高师院校的合 久的发展。 自2001年起,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北京市 作,中小学教师指导一些实习生,既可以将丰富的教育经 丰台区5所中小学建立了合作关系,5所中小学被誉为“教 验传授给实习生,同样通过实习生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师发展学校”。其后,海南师范大学也建立了“教师成长协 还可以被大学生身上的特有的青春朝气,以及对教育的热 会”。这些高师院校同中小学合作的探索,都是值得我们 借鉴和学习的。这些教师发展学校的建立也证明了其可 行性,只要教师发展学校能真正地在各个省市建立起来, 情所感染和带动,重新燃起对教育事业的激情。现在高等 师范院校都会定期有专门教育理论的讲座,中小学教师利 用指导实习生空间和时间,给实习生充分的锻炼机会帮助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实习困难、师范生师范技能差等问题都 会迎刃而解。 (三)通过双方合作,预防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高原 回复现象 “职业高原”这个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心理学家 弗伦斯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职业高原’是指个体在 其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 小,在这个阶段中个体的职业生涯进入一个在相当长时期 里无法提升的状态。”巴德威克进一步指出:“这个阶段是 个体职业生涯的峰点,是向上运动中工作责任与挑战的相 对终止,是个体职业上的一种‘停滞期’。” “职业高原”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主要表现 为:教学中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对自己职业的责任和义务 缺乏清晰的认识,教学态度也发生明显的变化,热情Et渐 耗尽,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得过且过;或对新的教学理念 缺乏敏感和认同,不寻求教学创新,满足于以已经获得的 基本技能进行单调重复的教学,或无法将新的理念融人自 己的教学之中。在教学水平、业务技能及科研等方面难以 提高,出现了相对停滞的阶段,好像很难再上一个台阶。 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产生的根源主要有:职业生涯进步机 会的缺失,巨大职业压力的持续作用,社会比较的不协调 应答以及个人因素。虽然说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是由多方 面的因素产生的,但是为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和长期可持 续的发展,学校采取~定的措施避免教师高原现象的出现 或者帮助教师度过职业高原期也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出现,不仅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 展,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不利 于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展开。对于教师来说,一生职 业生涯中会有很多届的学生,可是对于学生来说,一个时 期只会有一个教师,教师职业高原的出现,对学生的影响 将是一生的。中小学教师人员数量紧张,教师教学任务比 较重,很难让教师去进行专门的教育理论深造。即使接受 专门的教育理论深造和学习也必然会给教师带来时间、经 78 自己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中小学教师还能够有时间 和精力进入到大学的课堂上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提升教 育理论水平。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应定期对中小学教师进 行教育理论的培训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教师在教 育理论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可以有效地预防教师职业高 原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缴润凯。刘立立,孙 蕾.东北地区高师院校师范 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的现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 (4). [2]于学友.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中的大学与中小学合 作[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孔繁成.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共建合作平台——教 师发展学校的实践探索与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 报。20o6,(5). [4]郭 民,张效锋.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及师范 生培养模式的研究[C]//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 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2008. [5]连榕,张明珠.教师成长中的“职业高原”现象 之有效应对[J].教育评论,2005,(3). [6]寇冬泉,张大均.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心 理学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06,(4). 【基金项目:2010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 划项目(项目批准号:10E043)的系列研究成果之 一;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 批准号:XGGH08039)】 【赵彦宏: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 副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 本理论、教育改革与实践、教师教育研究。王嘉 璐: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 要从事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