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态危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生态危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022-08-04 来源:爱问旅游网
第29卷第4期2014年8月柳州师专学报JournalofLiuzhouTeachersCollegeVol.29No.4Aug.2014

生态危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陈则辉,刘国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210044)

要:生态危机的表现已严重制约人类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必须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系统科学的不

同视角分析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途径,进而科学地理解生态危机问题与生态文明社会的关系。生态危机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必须从思维方式的变革着手,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和扭曲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明和运用系统化、生态化的科学技术。

关键词:生态危机;人类发展;解决途径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20(2014)04-0094-04

范围内的各种生态危机问题表现的灾害形式多样,如频发的极端天气、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的水污染、臭氧空洞等,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日趋严重的不利影响。危机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解决,地球将丧失良好适宜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生物、人类社会及其文明将会消失和灭亡。全球必须面对生态危机所带来的各种灾害,积极改变狭隘的价值观念,共同分析和研究解决生态危机的措施和手段。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必须主动地放弃各自狭隘的既得利益,并从全球生态的角度,努力使各国能够形成一个共同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案,共同探讨生态危机所带来的灾害和生态复位的有效途径,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生态危机问题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快的工业化进程而向全球蔓延而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也存在一些自然灾害,但是对人类的影响缺乏普遍性和深远性。早期人类社会由于自然科学水平不成熟,一方面显示认识水平普遍偏低,认识自然能力有限,对各种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和敬畏;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水平不成熟导致生产工具单一,生产力水平低下,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所以发展形态主要是“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缺少现在市场经济下的一个重要环节——普遍的交换,经济形式单一。人类的生产目的主要是自给自足,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多余的才拿去进行有限的交换。生产方式的落后造成对自然界的有粗制而限改造,经济活动对生态危机问题是由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不适合的作用方式引起的系统问题。工业革命以来,在传统发展观以及价值观的引导下,在近代以来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具体表现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质的飞跃和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这种简单粗放式的发展观念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已严重制约人类社会当今及未来的发展和生存,生态危机问题已成为全球各国不可回避的问题。研究生态危机必须把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结合起来讨论,生态危机问题的解决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持续存在紧密联系。研究生态危机是要从哲学角度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探索与反思,克服传统思维在认识中的缺陷,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新关系,树立适合当代人类新发展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必须积极吸取生态危机的教训,走一条符合生态平衡规律且适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的道路。一、生态危机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生态危机指的是人类由于在狭隘的价值观与发展观指引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所导致的生态系统内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失衡,进而使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最终危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状况。全球[收稿日期]2014-06-02

[作者简介]陈则辉(1988—),男,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哲学;刘国章(1965—),男,贵州贵阳人,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94

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处于生态系统自身可调节的范围内,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与大自然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不会破坏自然界自身的生态平衡。正确的自然科学理论是自然事物和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反应,具有客观真理的意义[1]。在近现代社会发展中,自然科学取得的较大进展提高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进而使得人类拥有改造自然的强大能力,生产工具技术上的科学改进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物质资料极为匮乏的时代,生产方式的改进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人类体验到了“知识就是力量”所带来的实惠与荣耀。由于在当时特定的客观条件下,自然科学及其生产技术自身的不成熟,社会发展必须将自然科学运用在社会生产中,随着生产数量加大、不成熟的生产技术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此外,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逐渐以经济实力的强弱为代表。各国为了尽快提高综合国力,相继把经济发展放在国家政策的首位,其经济发展大多是利用科学技术追求物质财富的最大化,完全靠牺牲自然的利益,忽视生态系统自身的规律为代价,导致社会发展超出大自然本身的承受极限,严重破坏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生态系统逐渐失衡,反过来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愈加频繁,报复程度愈加深远。另外,工业社会下的人类社会逐渐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和基础相互结成社会群体,群体之间的利益追逐却渐渐忽视作为群体的基础成员之间的平等价值理念,造成群体之间的利益流动不畅、不顺,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人类生产力创造出的大量物质财富,在利益流动失衡的压力下,社会生活逐渐出现追求过度的物质消费,以攀比消费为代表的庸俗价值观普遍形成,导致人类无限度开发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常见,社会矛盾激化。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恶化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继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继续进步的首要问题,尽快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世界各国必须清醒认识到生态危机出现的原因以及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出路,主动放弃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的传统发展观和狭隘价值观,站在全人类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角度,树立生态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协力配合,充分将两者的合力融入到现实社会发展之中,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二、生态危机问题产生的辩证分析生态危机是人类社会违背自然规律的发展导致的生态失衡等现象,它是一个涉及人、社会、自然等多方面的系统整体问题。生态危机主要源于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的不适合的作用方式,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社会价值观指导下运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展现,因此有必要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系统科学的不同角度,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辩证系统地分析。发展是人类在认识理性与实践理性辩证统一的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同时也只有合理、顺畅、和谐的发展才能显示人类理性的无限价值[2]。而传统的发展观是一种强调自身纵向发展而忽略周围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地位的发展观,生态危机问题直接根源于人类以不适合的作用方式对待自然生态,其次,对生态系统客观规律的认知不全面,其三,人类的发展观念、发展目的等可实施的发展方案都基于人类思维的理性认知活动。人类对生态规律的理性认知全面而正确,是任何有意识的感性活动正确与否的前提,因此,解决生态危机必须要对传统思维不科学的发展观念进行革新。生态危机问题需要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与把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一是传统哲学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处于对立矛盾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斗争和人作为主体对自然客体的征服。在这种传统的认识观念支配下,人类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过度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忽视生态系统的规律和生态价值,不断的征服自然。这样,在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物质生产的后果超出生态系统自身的承载力,必然导致生态危机的形成和展现。二是受认识论上的机械论世界观和价值观主导,主要认为整个世界均是一个运动中的且完全受制于物理化学规律的客观存在。自然界是一个任凭人类按照自身的主观意识和需要,可以任意开发利用的无生命的东西。在价值观上,传统价值意识狭隘、片面和非系统性,源于人类非系统科学地认识生态系统及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价值,一贯秉承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强调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中心地位,片面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当人的价值成为价值评价的标准以后,加速导致了当今社会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基于此形成的传统发展观,过分强调国民生产总值,缺乏对人类自身的意识层面,价值理念以及人文价值的思考与关怀。人类的一切发展观念、策略都偏向于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认为发展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强调国民生产总值,社会之间消费和享乐主义盛行,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无视大自然自身对人类社会的基础价值,破坏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导致生态危机日益加重。三是近现代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产生以来,科学技术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最为有效的手段。人类在自然95

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对于构建工业文明体系,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推进人类物质文明进步,提升了人类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功不可没。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明显较大提高,生产力水平具有质的飞跃。但是由于科学技术受到当时特定的认识水平的影响和狭隘社会价值观的左右,现代自然科学及其技术自身发展的不全面系统使其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污染和破坏了环境。另一方面,废物处理技术跟不上生产技术方面的发明和运用,如处理技术水平不高,处理方法不全面不深入不系统等。此外,人类在传统发展观引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忽视对污染物的深度处理和生态系统分解人工垃圾能力的有限,走了一条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又污染生态环境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四是在传统的哲学观引导下的人类生产活动的弊端渐渐展现在人类面前。为了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完全忽视生态系统的规律,片面强调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掠夺和征服,人类不但完全忽视对生态系统的生态补偿,而且对污染物进行少处理甚至不处理直接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超出生态系统自身分解能力的许多倍,最终导致生态系统资源短缺、生态系统失衡现象的出现。当今人类已认识到人类社会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能超出生态系统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经济的增长并非等于社会的真正发展。真正的发展是现阶段的发展质量相对于上一阶段的发展具有本质的飞跃与系统整体的提高。运用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上所形成的现代系统思维,全面系统地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其优越性,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在生态环境承受范围之内进行,缓和人类对自然的压力,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飞跃。三、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人类必须系统全面地反思过去在经济生产和人类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并深刻汲取教训和构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使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第一,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每个时代都必须有符合自己各个时代的哲学思想。传统的哲学思想在当时特定的时代所起的历史作用已经完结。我们时代出现了许多新事物,传统哲学思维的一些思想已不适合解决新的实际问题,若依旧使用旧的哲学思想解决新问题,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基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而形成的辩证系统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新形态,更是对传统哲学的超越,其准确科学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系统属性,96

以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领域的系统运动的本质特征和普遍联系,从整体上考察系统事物的生灭转化过程和系统内外的辩证关系。生态危机出现的原因不就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未处理好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的社会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关系的失衡导致的吗?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运用辩证的系统哲学所揭示的系统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方便了认识系统事物和解决现实世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基于系统哲学所形成的相应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等也将会对生态危机的解决和生态文明的形成起到新的推动作用。第二,生态危机的解决必须改变人类传统的非生态系统型的价值意识,人类自身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即自然生态的平衡规律。系统哲学指出一切物质的东西,精神的、文化的东西都具有价值,都处于一定的价值系统之中[3]。人类社会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的价值追求,必须理性地对待生态系统对于所有生物的价值,人类只有真正系统科学地认识生态系统不同事物之间、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规律及其价值才能产生具有系统化的价值意识,也只有此价值意识才能系统科学地指导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形成的生产力进行生产实践,生态危机方能有效解决,生态文明社会方能尽早实现。第三,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与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形成的科学技术由于受到自然科学水平低的限制,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本身存在弊端,其无法与系统化的生态内部系统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相适合,将其作用于生态系统必将对生态系统产生危害。因此而加强教育,鼓励科研开发等,必须符合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其重点就是实现生产技术、回收再利用循环技术的开发,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系统性。只有生产和再利用技术的配合形成一股系统化的技术合力,才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废弃物的有效转化,进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利益的平衡互换。由此,将会对世界各国生态问题的解决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四,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因此生态危机问题不仅涉及一个国家本身的生态系统,也涉及到其他世界各国的生态系统,换句话说生态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基于人类社会在价值意识上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等的提高,生态危机问题的解决,其一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形成合力共同研究和解决生态问题;其二需要世界各国互相理解与配合共同努力有效解决生态危机。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问题和生态问题,而发达国家同样需要发展和治理生态危机,但是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社会生产和解决生态危机;而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导致其发展只能是以牺牲生态系统价值为代价,这样就形成一个矛盾即发达国家治理生态危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加剧生态危机。所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必须主动放弃各自的狭隘价值观念,共同探讨符合各国利益并得到世界各国认可的有效治理生态危机的措施和方案以及发展策略,例如面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发达国家就可以慷慨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进行必要的资金补贴。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取其各自的长处并加以整合所形成的一种更加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要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形态,也是人类社会当下与未来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文明新的必然的发展趋势和走向。而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危机已引起全球各国的高度关注,更引起我国的重视。因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必须要汲取生态危机形成的经验教训,并构建符合生态平衡规律要求的危机治理的系统化方案和措施。生态危机的顺利解决与生态文明社会的早日形成,客观要求人的思维水平必须达到新的高度,即人的意识必须具备科学系统的生态观念,充分认识和理解生态系统平衡规律及其价值,并用以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其次,人类必须超越传统的价值观念,并在新的具有系统化属性价值观念的引导下,运用先进的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和社会科学及其技术对人类社会及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全面实现人的生产活动符合生态系统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进而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和谐统一。[参考文献]

[1]姚天祥.论生态危机的哲学根源[J].晋阳学刊,2005(5).[2]陈凡,刘国章.对气候变化的哲学反思[J].阅江学刊,2011

(5).

[3]乌杰.系统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

OnEcologicalCrisisand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

ofSocialDevelopment

CHENZehui,LIUGuozhang

(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tionScience&Technology,Nanjing,Jiangsu,210044China)

lyzethecausesofecologicalcrisisanditssolutionsfromvariousperspectivessuchassocial,natural,andsystemsciences,soastounder⁃standthesocialrelationshipbetweentheecologicalcrisisandecologicalcivilizationscientifically.Inordertosolvetheproblemofecologi⁃tortedvalues;Ontheotherhand,thesystematicandecologicalsciencesandtechnologymustbeusedinthesocialproductionandlife.

Keywords:ecologicalcrisis;social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Abstract:Theecologicalcrisishasseverelyrestrictedthedevelopmentofhumanbeingsandthreatenedtheirsurvival.Wemustana⁃

calcrisis,ononehand,thetransformingofthethinkingpatternisneededfirstlytochangethetraditionalconceptofdevelopmentanddis⁃

(责任编辑:刘

(上接第127页)婧)

􀤪􀤪􀤪􀤪􀤪􀤪􀤪􀤪􀤪􀤪􀤪􀤪􀤪􀤪􀤪􀤪􀤪􀤪􀤪􀤪􀤪􀤪􀤪􀤪􀤪􀤪􀤪􀤪􀤪􀤪􀤪􀤪􀤪􀤪􀤪􀤪􀤪􀤪􀤪􀤪􀤪􀤪􀤪􀤪􀤪􀤪􀤪􀤪􀤪􀤪􀤪􀤪􀤪􀤪􀤪􀤪􀤪􀤪􀤪􀤪􀤪AResearchonUtilizingtheResourcesofLocalIntangibleHeritage

toReformTeachingMethodsat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ACaseofLiuzhouCityProfessionalCollege

LIUHongboi

(LiuzhouCityProfessionalCollege,Liuzhou,Guangxi,545002China)

tionalcollegesunderthebackground,Artdesignspecialityshouldbreakthroughtheoldteachingmode,improvestudents’abilityofinno⁃background,andusingtheregional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resources,wetransformtheoriginalcoursesandartdesign,establishstablesoastoestablishourownteachingmodeandeducationcharacteristics.

innovativestudiobetweencollegeandenterprise,throughthedevelopmentofnationaldesignproject,weenhancethesocialserviceability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artdesignspeciality;intangibleheritage;innovativepractice

Abstract:Withthevigorousdevelopmentoftheculturalindustryandpromotionofethnicculturalinheritanceandinnovationofvoca⁃

vationandpractice,andformitsowncharacteristics.Toachievethisgoal,bycombiningtheregionalindustrycharacteristicsandcultural

(责任编辑:雷文彪)

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