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教师最好的备课!
老师,你经常读书吗?你上次读书是在什么时候?
上周我和社群里的老师互动,交流了这个话题,大多数老师都觉得读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也有一些老师表示工作实在太累了,每天下了课回到家非常累,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很想读书,实在是没有精力。
老师,你是否也会觉得,读书特别重要,但是工作这么累,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是否也会苦恼,觉得读到的东西不能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教学成绩?
那么,作为老师来说,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呢?想读的书有那么多,我们该从哪里入手的呢?借着世界读书日的契机,听小磊哥慢慢来讲。
越是老师越需要阅读
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把阅读融入自己的生活。有老师说:“为什么要读书?因为一个人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在未来的生活中以不同的形式馈赠与你。”
作为老师,读书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读书是最好的备课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刘德水回忆说,自己曾在教授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时,学生提出诗中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问道:“十余亩不小,七八间不少,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条件是不是很好?”这个问题难倒了刘老师。陶渊明田原居只有条件差,他放弃舒
1
适、富裕的生活才显得高尚,如果是自由、清闲,比官场还舒服,品格价值就低了。
这个时候,刘德水的“杂览”就发挥了作用。他查到:魏晋时期,一亩相当于今天的0.69亩。袁行霈先生研究,陶渊明五个儿子,再加上妻子,七个人。古代一尺约等于今天23厘米,一间房大概九、十平米,草屋九八间,不过八十多平米,小三居,还要住七口人,生活居住条件并不是很好。为了讲清这个问题,刘德水参阅了《陶渊明集校注》、《中国历代诗歌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陶诗的深度》《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等10多本书。“把这点给学生讲清楚,学生理解可能就更深了。教师进行专业阅读的效率就是让我们遇到问题,知道去哪儿找资料。” 刘德水说。
“我想一个老师的专业,借用朱永新老师的话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专业阅读史。如果说最好的投资是投资大脑,那么对教师而言,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进行适宜的专业阅读。”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虹霞说。
用户@瑾瑟流年说:“读书对老师是最好的备课,我深有体会。我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聊到阅读和写作,我特别感谢自己读过的书,可以和学生在课堂上思想碰撞,可以在大语文的观念里聊文学,聊生活,谈感悟,每一次课堂上收获的幸福和惊喜都会令我感动,唯有在读书的世界里静守初心,才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我也会以此影响我的学生,教他们从心而读,有悦而读,有获有悟而读。”
读书是为自己而读,阅读本应是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有人说,不想读书的人永远能为自己的不读书找到各种顽固的理由,而爱读书的人则永远不会说没时间。这在于能否认识到读书是个人的事。
2
读书思考,本是个人的事。静悄悄地读书,独立思考,以此为乐,才能领略职业趣味。对教师而言,阅读应当是生活的一部分,不仅在于教师比一般人善于学习,更在于教师比一般人能理解读书的趣味。
青年教师入行的前十年,就是“打底子”的十年;这十年养成的读书习惯,影响一生。
用户@emmal说:“读书是自己的事情,为了自己的提升读书吧!”
用户@KunGe说:“读书,书里含香,字里有情。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总会有一本,让你有底气。”
老师始终是学生参看的榜样
学生从师而学,不就是学我们怎么读书的吗?
他们会关注教师的智慧,关注教师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毫无疑问,他们也会观察教师的学习姿态。
学生看不到教师读书的样子,只看到教师终日忙忙碌碌,听到教师一味地告诫学生刻苦,也许他很难领略“学习”的趣味,并认为学习是件苦事,从而对教育产生误解,同时对教师职业也会敬而远之。
教师爱读会读,有智慧,有趣味,有激情,学生观察讲台前站立的这个人,也就可能对“学习”有清晰的认识,明白“人”是如何立起来的。
其实很多老师都是真正的读书人,他们头脑清醒,能独处,总会利用一切机会充实自
3
我;他们有见解,有智慧,即使面临巨大的压力,也能从容应对,在困难的环境下展现职业境界;他们的“业余”总是与读书有关,他们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安静地读书,与世无争,用阅读把自己引入澄明之境。
学校有这样的教师,校园才会有书香,学生跟随读书人,教育才会是生命礼物而不是精神负担。
视野宽了,更有智慧了
一个人的阅读视野广阔,获取智慧的概率就更大。
教师的专业阅读是职业需求,贯穿整个职业阶段,无须多说;而一名教师的教育视野,应当大于专业需求,因此,教师也需要与本专业有些距离的阅读爱好。教师应当比一般人“会学”,成为能读各种书的人,这样“教”便富有了智慧。
读书别盲目,需要有方法和技巧
读书要广泛,知识面宽利于深挖
在读书方面,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李卫东的方法是“粗览细读总相宜,适合你的就是好的。”如果是语文老师的读书结构,李老师建议要合理化一些,语文课程教学论是基础;教育学、心理学的书也肯定要读,是专业;语文学科,文学、语言学等,包括进而再延伸,本体知识这方面的书籍,中文专业的书,也要读。读书,一定随着自己教书生涯贯穿整个教书的一生。人文社科、美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包括一些流行的读书榜的书,也要涉猎,进而包括小说、散文、非虚构性的作品也要去涉猎,
4
进而涉及其它。
“读书要广泛,只要知识面宽了,才能挖深。”李卫东说。
对于专业知识,要像“叶脉似的阅读”
胡适先生在《读书》一文中讲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他曾请顾颉刚先生标点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一书,因为这本书很薄,胡适判断顾颉刚大概只需要一两个星期就可以做完。岂料顾颉刚一去半年,总不能交卷,原来他对每一条引据都要去查阅原书,仔细校对,注明出处和增删之处,这样一来,自然耗时多多。半年之后,顾颉刚对胡适提出,《古今伪书考》不必印了,因为他要编辑一部疑古的书,叫作“辨伪丛刊”。胡适请他动手去编,顾颉刚编了一两年,对胡适说,“辨伪丛刊”也不必再印了,现在他要自己创作了。原来,这两年他对中国古史作了许多辨伪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取得的成就早已超过了姚际恒等人,自然可以自己创作,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了。
我们可以想见顾颉刚先生的研究过程,即是阅读与思考的过程,可谓从一句话到一本书,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从许多书到一个知识谱系,从一个知识谱系到更广泛的知识谱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谱系。这个过程让我联想到一片叶子的脉络,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经由那些脉络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最终长成一片碧绿的叶子。
对教师来说,如果我们希望把自己知识的盘子越做越大,就必须同样要进行这种“叶脉似的阅读”。
要带着怀疑来读书
5
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先生曾在《我的读书经验》一文中提到自己小时候读书的经历:他从《朱文公全集》中找到一段朱熹说岳飞跋扈不驯的记载,于是询问父亲,父亲十分惊讶,不知如何回答,既不便说朱熹说错,又不便失敬于岳飞,只能含糊了事。这个疑问就此留在了当时只有12岁的曹聚仁心中。后来,岳飞跋扈不驯的史实,终于在他阅读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中得到了确证。
由此,他感叹“信古总要上当的”,并得出自己的读书经验:时时怀疑古人和古书。
的确,不怀疑而读书无异于把自己的大脑当成别人的精神跑马场,当成别人思想的容器,往往读书再多,也很难架构起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这样的读书人往往可以成为比较渊博的学者,但很难在自己的学术领域提出独特的见解。
为什么有的人的阅读量很大,却依旧显得没有什么见识?有的人大量阅读了,各个板块的知识都有所涉及,但却缺乏思考,尤其是缺乏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和意识,没有建构起自己的思想,这样读书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力就有限了。
特级教师闫学说:“我认识一个非常爱读书的教师,他藏书上万,每年购书的花费相当可观,但有一个问题曾经困扰着我好几年,那就是他的可观的阅读量和相当开阔的阅读视野却没有对他的教育教学产生大的影响。我想,他没有批判性阅读的意识,没有形成独立的思想和审美趣味,又对当前的语文学术热潮缺乏怀疑精神和冷静的思考,可能是造成目前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教师可以读些什么书?
读一些专业领域的书籍
6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刚参加工作教师的建议里提到,要多读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每过一年,你的学科知识都应当变得更丰富。希望你到了你参加教育工作满十年的时候,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
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你才可以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的。只有每天不断地补充自己的学科知识,你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们的脑力劳动: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你应当努力向它攀登。
打开思想,关注价值观
多读各种题材的作品,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视野得到提升,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更好地投身于教学中去。像《学会生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的使命》等这些作品就很适合老师们阅读。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价值引导的工作,如果我们的价值观本身是有问题的,那么,我们付出的努力愈多,工作的效率愈高,可能离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愈远。
滋养心灵,温暖生命
中小学教师可以多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如席慕蓉、余光中的诗;刘墉、林清玄的散文,王小波、周国平的随笔。中小学教师阅读的视野要宽广一点。
陆游说:“功大在诗外”,这是高度凝炼和充满智慧的表达。有一些书能够让我们增加
7
善念和怜悯心,扩大智慧和见识,远离鸡虫得失的无谓争斗,把目光投送到更远大的天地,关注更根本性的、深沉久远的事物。读文笔和情怀优美的书籍,可以净化心灵、温润生命,可以使我们用更积极、更乐观的心绪看待世界和人生。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读书不一定成就名师,但读书一定能促进教师实现专业成长,读书的教师内心一定是平和而幸福的。
而且,在这个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里,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读书的意义也不言自明!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