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人励志求学的故事

古人励志求学的故事

2021-09-25 来源:爱问旅游网
古人励志求学的故事

战国时,苏秦十次上书秦惠王,意见不被采纳,回家后发愤读书,瞌睡了,就用锥子刺大腿,血一直流到脚上.下面是 给大家整理的古人励志求学的故事,供大家参阅!

古人励志求学的故事1:头悬梁

孙敬,西汉信都(河北冀县)人,从小非常好学,因为家境贫穷,没有条件入学,便在家中自学,直到成年。

孙敬读书入了迷。他从早读到晚,足不出户。人们只听到他朗朗的读书声,很难见到他的身影。

孙敬觉得夜晚比较安静,读起书来效果比白天好,因此每天读到深更半夜。但是,从白天读到深夜,毕竟非常劳累,难免打瞌睡。于是,他采取了一个方法:用一根长长的绳子,一头悬住屋梁,一头扎住自己的头发。这样,每当要打盹头往下垂时,就被绳子拉住,发根处顿时疼痛起来,睡意顿消,又可打起精神读书了。(《太平御览》、《楚国先贤传》)

古人励志求学的故事2:心不在焉

古时候有个名叫秋的棋手,由于他的棋下得好,当地人都称他为弈秋。

弈秋收了两个徒弟,他每天尽心尽力教导他们,想把自己高超的棋艺倾囊相授。但这两个徒弟完全不一样。

一个徒弟生性踏实认真。他谦虚好学,非常专注,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下棋上,认真思

1

索老师所做的每一步安排,仔细品味老师的每一句言谈(。所以,他极为准确地领悟了老师下棋的精髓,棋艺进步飞快,连老师都为之惊叹。

另一个徒弟正好相反。他虽然天天跟在老师身边学习,但老师讲解下棋要领的时候,他的眼睛好像是在盯着棋子,可心思却被空中的大雁占据,恨不得马上搭弓射箭,射下一只。结果,老师的讲解他一句也没听进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棋艺依旧拙劣不堪,一丝一毫的进步都没有,老师对他极为失望。

这两个徒弟,一个成了棋艺高超的名手,另一个一无所获。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心不在焉。(《孟子;告子章句上》)

古人励志求学的故事3:闻鸡起舞

东晋名将祖逖,从小丧父,由哥哥抚养长大。由于性格豪爽,不受管束,到十四五岁还不愿好好读书。几个哥哥对他的前途很担心。

但后来情况有了改变,祖逖开始爱读书了。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经常到京城洛阳去找人探究学问。

二十四岁那年,他与好友刘琨一起到司州(洛阳东北)任主簿(主管文书),他俩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白天一起办事,晚上合盖一床被子睡觉。

一天半夜,祖逖被远处传来的鸡鸣声惊醒,他把刘琨推醒说:“你听到鸡鸣声了吗?”

刘琨侧耳一听,说:“是啊,是鸡在啼叫。不过,半夜的鸡啼声是恶声啊!”

2

祖逖不同意,说:“这不是恶声,而是催促我们早点起床锻炼,快起床吧!”

两人一骨碌从床上爬起,到院子里舞起剑来。([唐]房玄龄《晋书;祖逖传》)

古人励志求学的故事4:磨杵成针

李白小的时候非常贪玩,不用功读书。有一天,他到野外游玩,见到河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手里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用力磨着。李白很奇怪,就上前问道:“老婆婆,您这是在干什么呀?”

老婆婆一边磨铁棒,一边回答说:“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

李白被老婆婆的行为所感动,向她深深行了个礼,回家发奋读书去了。([南宋]祝穆《方舆胜览》、[明]陈仁锡《潜确类书》)

古人励志求学的故事5:孟母诫子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孟轲)小的时候,母亲送他到学堂读书。刚开始孟轲还懂得用功,后来就渐渐学会偷懒、贪玩,不肯用功读书了。有一天,他竟然逃学回家。

母亲此时正在家中织布,一看见他逃学回来,就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麻布剪断了。孟轲吓得发抖,跪在地上。

母亲责备说:“求学跟织布的道理是一样的,必须一丝丝不断积累,才能织成有用的布料。如果中途把它剪断了,那就会前功尽弃。求学更是要不断地用功,最后才会有所成就。而你现在却偷懒逃学,不肯用功读书,这样自我堕落,如何能成就学业?”

3

孟轲听了母亲这番话,非常惭愧,立刻向母亲认错,从此发愤向学。经过长年累月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自己的道德学问。

古人励志求学的故事6:韦编三绝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 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 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 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 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 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 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 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古人励志求学的故事7: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