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普通用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普通用卷(含解析)

2021-12-09 来源:爱问旅游网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n zhì【甲】文物展示要打破地域和空间(xià),积极开展馆际合作和国际展览项目交流,通过联展、巡展、互展等方式“盘活”文物,提高馆藏文物标本的利用率。

【乙】 定州贡院绝对是一个一脚踏进来就能让人心如止水。这里古槐深幽、修篁葱郁。青砖灰瓦的柱廊式建筑,虽飞檐斗拱,却并不奢华;虽线条简练,却并不(kè bǎn)。 【丙】历史悠久的井陉乏驴岭,文物古迹遍布,民间传说众多,在古代还是冀晋一带军事要.塞。 .

【丁】“万物皆可播”导致直播带货入行门槛低,最近网播频频“翻车”的新闻也显示出直..播带货中存在的乱象。

(1) 根据上面【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n zhì①( xià) ______ ②( kè bǎn) ______

(2) 给上面【丙】【丁】两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①要塞 ______ ②门槛 ______

(3) 【乙】段文字中加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

已”,勾勒出一幅朦胧的西湖雪景图。

【乙】“灯烛”是李商隐最喜用的意象之一,在他的诗中,“灯烛”具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有时是爱情的温馨,有时是友情的渴望;有时是无奈的微叹,有时是失落的寂寥。 【丙】古人曾担心“高处不胜寒”,而今中国空间站里恒温恒湿,生活物资充足,航天员们可以在此“起舞弄清影”,也可以安心享睡眠。

(1) 请将【甲】段中空缺处相应的句子填写在这里 ______

(2) 【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______ , ______ ”。

第1页,共18页

(3) 【丙】段文字中,担心“高处不胜寒”的这位古人指的是 ______ (人名),“起舞弄清影”的下一句为 ______ 。这些名句均出自他的名篇《 ______ 》。

3. 请选择合适词语补充到文段空缺处,序号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创新性②创造性③增长④推动⑤增强⑥推进

近日,*总书记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示中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 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转化、 发展,不断 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A. ⑤①②⑥③④ B. ⑤②①③⑥④ C. ③⑥②①⑤④ D. ③①⑥②④⑤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位于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景区门楼的匾额“中国赵州桥”是由有“当代隶书书法第一人”之称的刘炳森题名,楹联由河北书画院书画家张文撰写:“一孔胜迹壮山河,千古绝构历沧桑”。赵州桥像山河一样雄伟、壮观, 1500年来历尽沧桑,却依旧傲然挺立。

(1) 你认为匾额“中国赵州桥”这幅书法作品有什么特点? A.中规中矩,棱角分明 B.行云流水,舒展有型 C.狂放不羁,飞扬飘逸 D.凝厚稳健,俊逸潇洒

(2) 请对“一孔胜迹壮山河,千古绝构历沧桑”这副对联进行简要赏析。

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鹧鸪天 辛弃疾

第2页,共18页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娓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①②③④

【注】①锦襜(chǎn)突骑:穿锦绣短衣快速行军的骑兵。②“燕兵”句:意谓金兵在夜晚枕着箭袋小心防备。③汉:代指宋。④金仆姑:箭名。⑤东家:东邻,邻居。⑥种树书:农业方面的书,此喻指退休归耕农田。

(1) 诗词往往用词凝练,《渔家傲秋思》上阕用“ ______ ”字统领“塞下秋景”的特点,而《鹧鸪天》则用“ ______ ”一句总结了上阕的主要内容。

(2) 诗词作者往往用意象表情达意。两首词中“白发”和“白髭须”这两个意象,分别蕴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A 先公①为人天性刚劲,而气度恢廓宏大,中心坦然,未尝有所屑屑于事。正身特立,不少屈夺。

景祐中,在西京,与尹公洙偕为古文。已而有诏,戒天下学者尽为古文。独公古文既行,遂擅天下。四十年间,天下以为模范,一言之出,学者竞相传道,不日之间,流布远近,外至夷狄,莫不仰服。B 后进之士,争为门生,求受教诲。当世皆以为自两汉后,五六百年,有韩退之;退之之后,又数百年,而公继出。然公之文,备尽众体,变化开阖,因物命意,各极其工,或过退之。如《醉翁亭记》《真州东园记》,创意立法,前世未有其体。

(节选自《文忠集•先公事迹》,有删改)

①先公:指欧阳修。②尹公洙:尹洙,北宋时期大臣、散文家,与欧阳修一同倡导古文运动。③古文:与骈文相对的先秦两汉的文体,以散句为主。④戒:同“诫”,意为告诫。⑤擅:独特出群。⑥韩退之:韩愈。⑦开阖:指诗文结构的铺展、收合等变化。 (1)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未尝有所屑屑于事 ..B.与尹公洙偕为古文 .C.莫不仰服 .

D.当世皆以为自两汉后 .

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

宠辱偕忘(《岳阳楼记》) .莫说相公痴(《湖心亭看雪》) .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已而有诏,戒天下学者尽为古文。 ②创意立法,前世未有其体。

第3页,共18页

(3) 欧阳修的主要成就是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以多样的体裁、咏叹的风格、平易的语言、精心的修改而为人们所称道。选文中,最能概括欧阳修文章风格特点的句子是(请用选文原句回答)。

(4) 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A句表达方式为议论,对人物进行评价,属于 ______ 的写作手法; B句表达方式为 ______ ,这句话使用了 ______ 的写作手法,其作用为 ______ 。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写作上的从小见大

周国平

①世界文学宝库中,有许多名篇是通过描述日常小事阐明大道理的。即使是那些宏大叙事的巨著,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占据大量篇幅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因此,对于写作者来说,从小见大是一项重要的功夫。

②怎样做到从小见大?要在平时练就“见”的眼力,还需在写作时如实写出所“见”。 ③大道理往往寓于小事之中。如何从小事中发现大道理呢?“功夫在诗外”,陆游此言说出了写作的普遍真理。意义只向有心人敞开,你唯有平时就勤于思考宇宙、社会、人生的大道理,又敏于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才会有一副从小见大的好眼力。 泰戈尔从一朵野花看到了造物主创造的耐心,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如此写道:“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同样的一朵野花,一个对宇宙和生命的真理毫无思考的人看见了,是什么感想也不会有的。

④而写作不是写作时才发生的事情。平时生活中,心灵始终要保持一种活泼的状态,如同一条浪花四溅的溪流,所谓好文章不过是被抓到手的其中一朵浪花罢了。长期以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生活中每遇到触动我的心灵的事,不论悲喜苦乐,随时记录下来,包括由之产生的思考。这样做的结果是,久而久之,我感到小与大之间的道路是畅通的,从小见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⑤当然,具体写作时,是要有技巧的,但技巧并不复杂。对所写的这件小事,要抓住它真正触动你的情境和细节,这实际上是小和大之间的关联点。要对这关联点着重加以描述,尽可能写得准确、细致、具体、生动,让读者感到,你被触动是多么自然的事情,他们在此情境中同样会被触动。这样的描述,已经隐含大道理了。对于从小事中体悟到的大道理,需作画龙点睛的表述,语言要简洁,切忌长篇大论;要质朴,切忌豪言壮语;最好还要独特,切忌......陈词滥调。最佳的效果是,读者从你所描述的“小”中已经隐约见出了“大”,而在读到你的点睛之句时,仿佛刹那间被点破,发出会心的微笑。

第4页,共18页

(1) 选文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2) 读了文章,你从中学到了哪些“以小见大”的具体的写作技巧呢? (3) 第⑤段中,三个“切忌”有什么表达效果?

(4) 请从下面提供的课文语段中任选其一,具体分析【甲】或【乙】是如何做到“从小见大”的。

【甲】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散步》)

【乙】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荷叶母亲》)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些“没用”的付出

①有一次晚饭后,我和妻子无意间聊到我的父亲。妻子问:“为什么你爸爸去深圳那么早,却没有把事业做得很好?我看你爸爸的老同事都还不错的。”

②退休前,我的父亲是一家机械公司研究所的所长,他是一个非常专业细致的机械高级工程师,在深圳退休工资不算高,收入不如在民企做经理的母亲。

③我告诉妻子,在我初中升高中的那一年,爸爸曾当过公司发展部主任。当年很多在内地无法运作的项目,都在深圳特区进行,发展部则是谈商务合作的部门,毫无疑问是个肥差。爸爸走马上任,做了半年,他发现自己有两大不适应:第一是平时总是需要出差,第二是在家的时候应酬多,很多人到家里来拜访。我小时候是“人来疯”,一有人来我就不好好做作业。而那一年,我上初三了。

④作为孩子,我不知道爸爸是再三思量还是轻轻松松做了这个对他事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决定——他向公司提出换岗,成了公司研究所所长。从此他不再出差。那个学期的晚上,我们家关上大灯,不开电视,拉上窗帘,躲开所有希望来坐一会儿的同事。我在客厅伴着书桌上的灯光写作业或读书,而他们则在阳台小声聊天,偶尔过来摸摸我的头和背,送来一碗水果。那是我少年时段最温暖的记忆。

⑤太太有点奇怪地打断我,说:“有人来,你爸爸可以让你在你自己的房间里面学习啊,而且那个时候你又不需要你爸辅导功课,他完全没有必要在家,其实我觉得,他这个牺牲对你考上高中没有什么用。”

⑥我想了想,说:“你这么一说,好像的确没什么用。 但是从那以后,我们家的每个人都更加信任对方。年龄越大,我就越了解父亲的牺牲有多大,我们就越知道对方能为这个家付出

第5页,共18页

些什么,这让我们家人这么多年来,虽然有很多冲突,但是一直很幸福。”

⑦她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一直到晚上临睡的时候,她才突然说:“我想起自己家里的很多事,突然明白——原来在我的家里,缺的就是这么些没用的付出。” ⑧说完这句话,她哭了。

⑨高度在很多时候可以转化为宽度、温度,效果却不会马上显现。 信任会存入账户,在很多年后,酿成美酒。

⑩而一件事情有用没用,也许只有时间与生命知道。

(选自《读者》作者古典选文有删改)

(1) 题目中“没用的付出”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事情?

(2) 请结合上下文回答第⑥段划线句子“从那以后,我们家的每个人都更加信任对方”的原因是什么?

(3) 请你对选文第⑨段加横线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信任会存入账户,在很多年后,酿成美酒。

(4) 选文在结尾第⑩段写道“而一件事情有用没用,也许只有时间与生命知道”。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 阅读下面从《水浒传》中摘录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 《水浒传》中经典的“武松打虎”情节历来为人称妙,请根据提示做批注,品析其妙。 ,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ㅤㅤ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跨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一了半。…….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批注:①武松的两“闪”一“躲”妙绝: ______ ②“哨棒折断”这一情节妙绝: ______

第6页,共18页

(2) 阅读《水浒传》这样的长篇小说,有时记住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一个记住内容的好办法。请大家从以下四个地点中任选两个并概述其发生的故事。 十字坡快活林鸳鸯楼飞云浦

(3) 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请简要评述武松与其他梁山好汉的不同之处。

10. 作文。

材料一:有失败之英雄,有成功之英雄。

材料二:要有做失败的英雄的勇气。

材料三: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材料四: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颂;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 ②自拟题目;

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⑤不少于600字;⑥不要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7页,共18页

(陈天华)

(陈毅)

(《孤勇者》唐恬)

(《真心英雄》李宗盛)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限制,刻板

【小题2】yào sài,mén kǎn 【小题3】略 【解析】答案: (1)①限制 ②刻板 o sài ②mén kǎn (2)①yà

(3)在句末加上“的地方”。

n zhì(1)本题考查字形。根据积累作答。“xià”写作“限制”;“kè bǎn”写作“刻板”。 o sài”;“门槛”读作“mén kǎn”。 (2)本题考查字音。根据积累作答。“要塞”读作“yà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地方”。

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答案】【小题1】雾凇沆砀。

【小题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小题3】苏轼,何似在人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解析】(1)雾凇沆砀(重点字:砀) (2)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3)苏轼 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第8页,共18页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答案】C

【解析】结合文意和第一空后面的宾语“精神文化需求”,第一空应该填写词语“增长”;根据宾语“文化自信自强”,所以前面空处填写的动词应该选择“推进”;第三、四空结合名词“转化”“发展”,前面需要选择形容词来修饰,即“创造性”“创新性”;“不断”应修饰动词,结合后面的词组“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应选择“增强”;最后一空结合宾语“中华文化”,应选择“推动”。故词语排序为:③⑥②①⑤④。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结合自己对词语的积累解答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句子顺序的排列。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4.【答案】【小题1】答案:

(1)D

(2)示例: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气势磅礴,将赵州桥历史悠久、构造绝妙、顽强屹立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旅客面前。 【小题2】

【解析】(1)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的书写。解答此题,要掌握常见书法字体的特点。 A.楷书的特点是中规中矩,棱角分明。 B.行书的特点是行云流水,舒展有型。 C.草书的特点是狂放不羁,飞扬飘逸。 D.隶书的特点是凝厚稳健,俊逸潇洒。 题干中书法是隶书,因此具有隶书的特点。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对联的理解赏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对联的内容,从修辞、词语运用等角度进行赏析即可。如:对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写出赵州桥的建造像山河一样雄伟、壮观,这独具特色的敞肩拱的运用开创了桥梁界的先河,虽历尽沧桑,却依旧傲然挺立。

常见书法字体特点:楷书字形方正,端庄典雅,棱角分明;行书笔画勾连,行如流水,舒展有型;隶书古朴大气,凝厚稳健,俊逸潇洒;篆书瘦劲挺拔,体正势圆;草书笔画连绵,狂放不羁,飞

第9页,共18页

扬飘逸。

5.【答案】【小题1】异

【小题2】壮岁旌旗拥万夫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渔家傲•秋思》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以下十七字通过“边声”“角起”“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鹧鸪天》上阕“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箱,汉箭朝飞金仆姑”意思是:想当年我正在青春年少,统率着万千兵马旌旗飘飘。战士们穿着鲜明的衣甲渡江南归,英勇杀敌冲破了敌人的包抄。敌兵闻风丧胆小心防备,夜晚也枕着空箭袋睡觉。我军勇气倍增磨刀擦箭,清晨便万箭齐发射向敌巢”。总述上阕的一句诗为:壮岁旌旗拥万夫。

(2)《渔家傲•秋思》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意思是: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将军之所以白发,是因为身负重任,长年累月地驻守边关,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日遥遥无期。用“白发”的意象,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鹧鸪天》中“春风不染白髭须”意思是:春风纵然能将世间万物染绿,却无法染黑白须,多么令人伤悼啊。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诗人感叹青春不再,韶华易逝。“白髭须”和“壮岁”“春风”对照,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答案:

(1)异 壮岁旌旗拥万夫

(2)范词用“白发”的意象,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辛词用“白髭须”的意象,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译文:

渔家傲•秋思 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第10页,共18页

鹧鸪天 想当年我正在青春年少,统率着万千兵马旌旗飘飘。战士们穿着鲜明的衣甲渡江南归,英勇杀敌冲破了敌人的包抄。敌兵闻风丧胆小心防备,夜晚也枕着空箭袋睡觉。我军勇气倍增磨刀擦箭,清晨便万箭齐发射向敌巢。追忆着往事,难平翻滚的心潮,感叹着今天,不禁满腹牢骚。春风纵然能将世间万物染绿,却无法染黑是的白须,多么令人伤悼。洋洋万言的复国方略无人理睬,我只得向东邻换书学习栽树种草。

《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词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惨遭遇。上片从豪气入词,描绘了一个带领义军,骑着健壮的快马,穿着锦绣的短衣,突破金兵防线,和金兵战斗的少年英雄形象,慷慨激昂;下片抒发现实感慨,写出南渡后的壮心抱负和落寞处境,于诙谐深沉中流露出牢骚悲愤,心伤透骨,沉郁苍凉。全词两片对比强烈,情绪跳荡明显,而结构紧凑,一气呵成。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6.【答案】【小题1】C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正面描写,记叙,侧面烘托,从侧面烘托出欧阳修的学识渊博的特点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曾。 B.都。 C.没有/不要。 D.都。 故选:C。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已而,不久;戒,同“诫”,告诫。句意:不久皇帝下诏书,告诫天下的学者都作古文。

第11页,共18页

②重点词:创,创立;未,没有。句意:创造出立意方法,前世没有这样的文体。 (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

结合“然公之文,备尽众体,变化开阖,因物命意,各极其工,或过退之”句可知,最能概括欧阳修文章风格特点的句子是:备尽众体,变化开阖。 (4)本题考查句子手法的分析。

A句“先公为人天性刚劲,而气度恢廓宏大,中心坦然,未尝有所屑屑于事。正身特立,不少屈B句“后夺”句是作者对欧阳修的为人品性的议论,对人物进行评价,属于正面描写 的写作手法;进之士,争为门生,求受教诲”句写的是“后进之士”对欧阳修的崇拜,敬仰的情感,表达方式为记叙,这句话使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用“后进之士”的表现从侧面烘托出欧阳修的学识渊博的特点。 答案: (1)C

(2)①不久皇帝下诏书,告诫天下的学者都作古文。 ②创造出立意方法,前世没有这样的文体。 (3)备尽众体,变化开阖。

(4)正面描写 记叙 侧面烘托 从侧面烘托出欧阳修的学识渊博的特点。 译文:

欧阳修为人天性刚烈正直,境界阔大,襟怀坦荡,为人光明,从不营营琐屑,事不轻为,事必有为,正义在前,祸患有所不避。不改正直本色。

景祐年间,在西京,和尹洙一同倡导古文运动。不久皇帝下诏书,告诫天下的学者都作古文。只有欧阳修古文写得好,在天下独特出群。四十年间,天下的人都把它作为模仿的范例,没说一句话,学者们都会争着相传,没有多久,远近流传,国外到夷狄,没有不敬仰佩服的。后来的学子,都争着作他的学生,请求得到他的教导。当时都认为从两汉之后的五六百年,出现了韩愈;韩愈之后,又过了几百年,欧阳修相继出现。可是欧阳修的文章,具备了大家的文体,诗文结构的铺展、收合变化自然,根据内容需要熔铸剪裁,形成新的散文风格,有人说超过了韩愈,比如《醉翁亭记》《真州东园记》,创造出立意方法,前世没有这样的文体。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第12页,共18页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7.【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列举泰戈尔看到野花而敬畏造物主的事例,论证

了“唯有平时就勤于思考宇宙、社会、人生的大道理,又敏于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才会有一副从小见大的好眼力”这个观点,属于举例论证的方法,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对所写的这件小事,要抓住它真正触动你的情境和细节,这实际上是小和大之间的关联点。要对这关联点着重加以描述,尽可能写得准确、细致、具体、生动”“对于从小事中体悟到的大道理,需作画龙点睛的表述,语言要简洁,……要质朴……最好还要独特”可知,对所写的小事要抓住它真正触动你的情境和细节着重加以描述,尽可能写得准确、细致、具体、生动;对于从小事中体悟到的大道理,需作画龙点睛的表述,语言要简洁、质朴,最好要独特。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切忌”是一定不要的意思,表示强烈的否定。连用三个“切忌”,在句式上构成排比,表达了作者对长篇大论、豪言壮语、陈词滥调等写法的否定,明确其极其不可取,语气坚决,态度明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围绕“对所写的这件小事,要抓住它真正触动你的情境和细节,这实际上是小和大之间的关联点。要对这关联点着重加以描述,尽可能写得准确、细致、具体、生动”进行阐述。如:【甲】文中用“慢慢”“稳稳”具体描写我和妻子背着老人和孩子走得小心仔细,通过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和细节,传达出我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表现了本文的大主题:中年人承担着承前启后的家庭责任。 答案:

(1)论证了“唯有平时就勤于思考宇宙、社会、人生的大道理,又敏于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才会有一副从小见大的好眼力”这个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第13页,共18页

(2)对所写的小事要抓住它真正触动你的情境和细节着重加以描述,尽可能写得准确、细致、具体、生动;对于从小事中体悟到的大道理,需作画龙点睛的表述,语言要简洁、质朴,最好要独特。

(3)“切忌”表示强烈的否定,在句式上构成排比,表达了作者对长篇大论、豪言壮语、陈词滥调等写法的否定,明确其极其不可取,语气坚决,态度明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示例:【乙】文中用“倾侧”“覆盖”对荷叶进行细致描写,生动而准确地描写了荷叶在风雨中护佑红莲的场景,表现了荷叶对红莲的爱。这个小细节最能体现本文所要展现的大主题“母爱”,巧妙做到了从小见大。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本文通过写怎样做到从小见大?既要在平时练就“见”的眼力,还需在写作时如实写出所“见”。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8.【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依据④段“他向公司提出换岗,成了公司研究

所所长。从此他不再出差。那个学期的晚上,我们家关上大灯,不开电视,拉上窗帘,躲开所有希望来坐一会儿的同事。我在客厅伴着书桌上的灯光写作业或读书,而他们则在阳台小声聊天,偶尔过来摸摸我的头和背,送来一碗水果”,再结合⑤段太太的话“他这个牺牲对你考上高中没有什么用”可知,父亲在我升高中那年,向公司提出换岗,放弃更有前途的发展部,做了公司研究所所长,从此不再出差,每晚在家陪着我。

(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依据④段“他向公司提出换岗,成了公司研究所所长。从此他不再出差。那个学期的晚上,我们家关上大灯,不开电视,拉上窗帘,躲开所有希望来坐一会儿的同事。我在客厅伴着书桌上的灯光写作业或读书,而他们则在阳台小声聊天,偶尔过来摸摸我的头和背,送来一碗水果。那是我少年时段最温暖的记忆”可知,父亲换岗后那个学期的每天晚上,我学习,父母安静陪伴,给了我最温暖的回忆,最温柔的鼓励。这让“我”知道父亲为这个家可以牺牲自己工作的前途,让“我”更加信任他。依据⑥段“年龄越大,我就越了解父亲的牺牲有多大,我们就越知道对方能为这个家付出些什么,这让我们家人这么多年来,虽然有很多冲突,但是一直

第14页,共18页

很幸福”可知,随着“我”年龄越大,“我”就越了解父亲为“我”,为家的牺牲有多大,而“我们”的家也更加地幸福,所以从那以后,每个人都更加信任对方。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加横线的句子将“信任”比作具体的财富,把“幸福”比作“美酒”,所以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而又简明地写出了亲人之间的信任是十分珍贵的,表达了这种信任与爱在长久的时间里才会慢慢展现出它的价值。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结合⑨段“高度在很多时候可以转化为宽度、温度,效果却不会马上显现”可知,有些事物有没有用,很多时候短时间内是不能判断的,需要长久的时间来检验;也不是用实用的名利来评判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就要列举生活中自己经历的真实的事。如我喜欢绘画,还喜欢打球,对于考试而言,这些看似没用,但时间会证明这可以调节我的情操,可以提升我的身体素质,都是我化成长路上“有用“的一步。 答案:

(1)父亲在我升高中那年,向公司提出换岗,放弃更有前途的发展部,做了公司研究所所长,从此不再出差,每晚在家陪着我。

(2)父亲换岗后那个学期的每天晚上,我学习,父母安静陪伴,给了我最温暖的回忆,最温柔的鼓励。年龄越大,我就越了解父亲的牺牲有多大,我们就越知道对方能为这个家付出些什么,所以从那以后,每个人都更加信任对方。

(3)运用比喻,将信任比作具体的财富,把幸福比作美酒,具体形象而又简明地表达了亲人之间信任的弥足珍贵,表达了这种信任与爱在长久的时间里慢慢展现出的价值。

(4)有用与没用,很多时候不是短期能判断的,也不是用实用的功利眼光来轻易判断的。我喜欢绘画,还喜欢旅游,对于考试而言,这些看似没用,但我相信,时间会证明我的经历一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都是我化成长路上“有用”的一步。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本文讲述了“我”与妻子的一次谈话,让“我”回顾起上初中时,父亲换岗每天晚上陪伴“我”学习的事。告诉人们家人的陪伴是最幸福的,家人陪伴的价值需要用时间与生命去衡量。 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

(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

第15页,共18页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注意比喻拟人一定要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分析表达效果。

9.【答案】【小题1】“闪”说明了武松反应快,动作敏捷,表现了武松的机智敏捷,有勇有谋。【小题2】从侧面突出了武松力气之大。 【小题3】

【解析】(1)①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此处形容武松的动作,说明了武松反应快,动作敏捷。“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表现了武松的机智敏捷,有勇有谋。

②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哨棒折断极妙,从侧面突出了武松力气之大,为下文打死老虎做铺垫。

(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武松在十字坡遇张青。武松杀死西门庆潘金莲后依法负罪,被刺配到孟州,路过孙二娘开的人肉包子店。当孙二娘下了药酒迷倒两个刺配大人时被武松察觉,于是便和孙二娘打斗了起来。张青见武松过于勇猛,自知不是对手,求武松放过二人。一番寒暄之后,夫妻俩知道是打虎英雄武松,便和武松结拜。孙二娘让武松留下来。武松愿意伏法,仍旧和两个刺配大人一起前往孟州。之后武松为报施恩恩情,醉打蒋门神,得罪张都监,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又被张青、孙二娘所救。

(3)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本题通过分析人物的事件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武松的代表情节有: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这些情节都是以“义”字为首,能充分体现有仇必报的特点,不像林冲那样隐忍。并且武松出身贫苦,从小父母双亡,不像柴进一样出身贵族,也不像卢俊义一般富甲一方,他是梁山好汉中出身底层的代表。 答案:

(1)①“闪”说明了武松反应快,动作敏捷,表现了武松的机智敏捷,有勇有谋。 ②从侧面突出了武松力气之大。

(2)十字坡:武松十字坡遇张青;快活林:为替施恩报仇,武松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鸳鸯楼:武松血溅鸳鸯楼;飞云浦:武松大闹飞云浦。

(3)与其他梁山好汉不同,武松是个下层侠义之上,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108条

第16页,共18页

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揭露了封建朝廷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为,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0.【答案】我心中的英雄

说起英雄,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一个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董存瑞、黄继光、雷锋……还有名青史的岳飞、花木兰。他们顶天立地,拯救国家,拯救人民,是值得人们崇敬的大英雄。可是我总觉得,这些功名显著的英雄和我平时见过的“英雄”不一样,那些“英雄”没有丰功伟绩,他们的名字也没有流传千古,但是我真的很想称他们为英雄,因为……

一个衣着朴素的人在车站里弯腰捡起一个空饮料瓶,走了几步,把瓶子扔进了垃圾桶。然后静静地等着车,似乎这件事不曾发生过,而那些穿得花红柳绿的人,任脚下有着垃圾,依旧自顾自地抬首挺胸,在我看来,那个弯下身子,捡去垃圾的人是真正的英雄,弯腰才是英雄的姿势! 公交车上挤满了人,人们叽叽喳喳地说着房子、金钱、工作……这时上来了一位孕妇,售票员立即问道:“谁愿意给这位妈妈让座?”车里一下子静了,有的把头偏向一边,有的冷眼注视着孕妇。一车的人刹那间好像都成了哑巴。“让那姑娘坐我这儿吧!”一个苍老的声音。循声望去,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太太站了起来,拉着孕妇坐了下来,自己则倚在座背上。孕妇不好意思,硬是拉着老太太和自己挤着坐,老太太坚决不同意:“你不说自己,委屈了孩子怎么办?”这位老太太头发花白,腰微微佝偻,和战场上雄姿英发的英雄拉不上半点关系,可我越看她越觉得她像英雄,不是巾帼英雄,而是爱心英雄!

地震中,一位年轻的老师用行动诠释了爱的伟大。在地震来临之际,他展开双臂,把学生护在下面。冰冷的钢筋压在他的身上,他咬牙挺着。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名老师,自己若是先倒下了,那么身下的孩子也就完了……我想,他是英雄,爱永驻师魂的英雄!

还有很多人,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知道他们都是英雄。他们用一颗美好的心奉献人类、奉献社会,他们也是英雄!

我也要成为一个像他们那样的英雄。

【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认真阅读材料可知,材料中的“英雄”是关键词。四则材料都是围绕“英雄”来说的。英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英雄值得每个人敬重,那么你心目中的英雄是

第17页,共18页

什么样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英雄也许就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一切为国为民、敬业奉献的人都是英雄。一个民族对待英雄的态度,决定民族的未来,敬重英雄是我们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态度。你对英雄有哪些认识呢?围绕此分析,立意作文即可。如我们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写我们周围让人感动的平凡的人和事儿,表达对“英雄”的认识、看法。通过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感触,写出“我”“心中”的“英雄”。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要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提取材料,并进行筛选,选择具有英雄品质的人,让自己感动佩服的人,融入自己的感受,书写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文章先写“一个衣着朴素的人在车站里弯腰捡起一个空饮料瓶扔进垃圾桶”这一小事,来表现英雄的姿势;然后写“公交车上老太太让座”的举动让“我”感到她是爱心英雄;最后写“地震中老师用身躯护住学生”的壮举,来体现真正的英雄行为。本文的语言朴素平实,没有过多的修饰词语,却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小作者一直被感动着,一直在寻找着他心中的英雄,不觉间就被吸引、感动。作者以“我真的很想称他们为英雄”开篇,引出下文,结尾以“我也要成为一个像他们那样的英雄”照应开头,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第18页,共1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