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略论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

略论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

2020-05-22 来源:爱问旅游网
・58・ I・J迂材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2014年第5期 第4O卷总第l81期 2014年lO月 DOI:10.3969/j.issn.1672—401 1.2014.05.027 略论荆,kltI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 王 维,陈 辰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城镇化进程 434023) 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 不断提高,而荆州古城正在人们眼前逐渐消失。荆州古城 作为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应该得到我们的保护与重视。 当古城内部人口拥挤、生活环境质量差、历史建筑破损等 一系列问题出现时,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古城保 护的问题,让古城内部的历史文化遗产给我们带来的不是 一种城建上的负担,而赋予城市更多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古城保护;土地利用;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011(20J4)05—0058—03 O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Jingzhou WANG Wei,CHEN Chen (Yangze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Urban Comtruction,Jingzhou 434023,China)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 conomy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the ancient city of Jingzhou is disappearing before our eyes.Jing— zhou city is a grea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country deserve our protection and attention.Thus the ancient internal overcrowding,p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life,historic build— ings damaged when a series of problems,we should correctly handle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ancient city protection is- sues.It iS not a burden to allow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ior of the ancient cit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has brought US,but gives US a city with many cultural connotations. Key words:ancient city protection;land use;tourism development 1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背景介绍 荆州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 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 化底蕴丰厚。它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时期楚国在此建 都400余年,楚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是 距现在荆州城以北5公里的纪南城,即楚郢都(见图1)。 它也是三国时期名城,现存的荆州古城墙,为关羽所修造, 砖城完整而又坚固,是中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 经考古发掘实物验证:荆州古城墙(见图2)是我国延续时 作者简介:王维(1989一),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城市 规划与设计。 垣(图2)。 图1 楚郢都 图2荆州古城墙 2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建设的提速,荆 州古城内的文物古迹在被一点点地蚕食殆尽。城市的新陈 代谢是必须的,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又有进行保护的要 求,城市的特色也要继承 J。所以,我们在古城保护中要 注意以下问题: 1)荆州古城内基础设施缺乏,居民生活质量差。这导 致房屋乱搭乱建的现象层出不穷,破坏了历史街区的完整 性(见图3)。这是由于政府对于古城保护的重视不够,忽 视了古街区的文化内涵,也忽视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生活 质量问题。对其具有经济效益的地段进行大拆大建,无视 文化街区的保护问题。在建设部早期的文件中,明确过历 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三条原则:①要保护真实的历史遗存信 息,和保护文物一样,历史街区保护的核心是保护真实的 历史信息;②要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注意提高居民的生活 质量,而且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主要应靠政府的投入;③ 要采取逐步整治的办法,保护整体风貌和真实历史遗存, 切忌大拆大建 。历史文化街区内部的建筑物是历史文化 物质的体现,而居住在其中的人是历史文化精神的寄托者 和体现者,只有在街区内部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气息,古城 的文化内涵才会活灵活现,而改善古城内部的基础设施、 居住条件正是留住原住民的关键所在。 2)荆州古城的保护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历史街 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正影响着 一座名城接下来的何去何从。由于早期对于名城保护的忽 视,城内已经建有不同风格的高楼大厦,如荆州中心医院 (见图4)。荆州古城内部建设性的破坏使得城内人口集聚 增长,导致道路及各种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超过了一座古城的极限承载力。究其原因,是在旧城改造 和房地产开发中,不切实际地搞所谓的大手笔、大气魄, 进行大拆大建,实际上是打着建设开发的旗号进行大破坏, 导致历史文化名城面貌全非,失去原有的韵味 j。荆州古 2014年第5期 第40卷总第18l期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I・J芝材 ・59・ 2014年lO月 城保护应保护其特有的街道格局、建筑风格,不应大面积、 大体量地进行旧城改造。对于荆州古城现状,笔者建议在 旧城,另辟新区”的做法:将新兴的工业区放在远离旧城的 涧河以西地区,就这样保护了距今700多年金代始建的洛 政府的主导和表率作用下,有序地进行古城居民外迁,发 展新城区,再修复性地保护古城区。 阳旧城,旧城内密集的文物古迹、精良的建筑物均未受到 破坏,也保护了旧城近旁的地下遗存 。。而荆州古城内部 至今存在大量的导致人口聚集的公共建筑,将其搬出古城 是疏散城中人口的关键。“保护旧城,另辟新区”是一个总 体的规划,就现如今荆州古城的格局而言,应保护旧城的 主要格局和主要文物古迹,并对旧城进行改造和建设。比 如在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就注意了这些保护地段的空 间环境和绿化环境,并使其成为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在 一些有开发价值的历史地段,如夫子庙秦淮河地段,着意 图3荆州古城 图4荆州中心医院大楼 恢复其原有的市民活动功能,修复了祭祀孔子的文庙,修 整了沿河建筑,并开辟了小商品和特色小吃商场,使其成 3)荆州古城保护的资金来源问题。虽然古城保护的主 导者是政府,但是庞大的保护费用与单一的政府支出形成 了一个巨大的矛盾体。这种情况就导致古城保护越来越疲 软,比如护城河的污染(见图5)、城墙的腐朽(见图6)等。 为了实现古城保护资金的良性循环,许多城市都发起了“文 化旅游”的口号。目前,旅游开发似乎成了古城保护可持续 发展的唯一手段,既能增加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收入,又能 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有传统风貌的新地段,经济上有 很大的收益,受到市民的欢迎,也吸引了众多的外地游 客 。这是值得我们荆州借鉴的。 保护古城的“三赢”。正轰轰烈烈推动着古城保护行动的发 展,旅游也顺理成章的被当作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 结果就是一个又一个有着类似古躯壳的小商品城,卖着千 篇一律的旅游商品 。这也是导致荆州旅游业不温不火的 现状(1) 整治(1) 间接原因,打着“文化”的旗号,却让人感受不到当地的文 化气息,只有硬邦邦的钢筋混凝土加上旅游商品。一个古 城的建筑风格、商品样式都可以被模仿、甚至超越,但是 这个古城的文化内涵、人们的生活习俗是不会被模仿替代 的。古城丽江之所以让人们流连忘返,是因为它成功地处 理了这一问题。政府希望让更多的原住民在古城内留下来, 为古城留住鲜活的文化“灵魂”,从2004年起给丽江古城内 现状(2) 整治(2) 的原住民每人每月10元的生活补助金 。笔者觉得这个做 法是值得荆州古城借鉴的,除了要疏散一部分居民之外, 也应留住占街区、古建筑之中的原住民,留住古城的“灵 魂”。只有将古城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涵完整地保留下来, 才能保护名城的完整,才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发展旅游业, 才会带来更多的资金进行更好的古城保护。 现状(3) 整治(3) 图7历史街区修复对比 表I 荆州古城内高层建筑一览 图5 受污染的护城河 图6腐朽的古城墙 3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1)合理控制荆 -I'1古城内的人口规模,保护古城原有的 空间格局、道路系统等,修复历史街区及其建筑物(见图 7),拆除违建建筑及构筑物(尤其是破坏古城天际线的高层 建筑)(见表1)。荆州古城的保护规划可以借鉴洛阳古城保 护的总体规划,实行保护古城、另辟新区的模式。政府在 20世纪50年代编制洛阳总体规划时,就采取了这种“保护 2)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留住“荆州味”,这是区 别于其他城市的韵味。构建荆州古城特有的文化气息,我 们可以学习苏州古城的做法。现在到苏州古城内走一走, ・60・ It』 材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2014年第5期 第4o卷总第181期 2014年1O月 游人可以发现这里没有咄咄逼人的大高楼,没有标新立异 4)古城保护需要近远期结合、分步实施。近期可以修 复重要的历史建筑,拆除违建建筑及构筑物;中期可对整 的怪模怪样的“假洋鬼子”,建筑是亲切的、尺度是宜人 的、色彩是淡雅的,几片屋顶、几重窗楣,黑瓦檐、白墙 条历史街区进行整体性整理与修复;远期则可对古城全面 的风貌进行统一修复,还古城一个本来面目。 头,门廊下的挂落,院子里的花树湖石……都体现着苏州 特有的韵味,古城里还有中国味、还有苏州味 J。 [ID:001484] 参考文献: 3)荆州古城保护是需要政府牵头、专家把关、公众参 与的公共事业。古城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我们也 要保护并且让其能够继续流传下去。古城保护需要长期的、 巨额的资金投入(如平遥古城的保护,其资金列表见表2)。 专家把关使得古城保护合理性与科学性得到保证,公众参 与可以使得政府号令达到言必信、行必果的效果。 表2 对平遥古城的修缮、环境改造、基础设施 建设投入的资金统计 [1]阮仪三.中国历史古城保护与利用[N].光明日报,2007—08— 02. [2]叶如棠.在历史街区保护(国际)会议(屯溪)上的讲话[z].黄 山:1996—06—24. [3] 邓清南,许虹.四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5,7(3). [4] 董世永,罗丹珩.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矛盾与问题简析 [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50(3). [5] 阮仪三.中国历史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J].住宅科技, 2004,25(5). [6] 阮仪三.中国历史古城保护与利用之我见[J].艺术评论, 2007,5(11). [7]朱炎池.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与改造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3). [8]张松,阮仪三,顿明明.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挹略[J]. 华中建筑,2001,19(1). (上接第57页) 筑创作中没有与当地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合的话,在建筑创 发展的建筑。 纵观我国建筑发展史,从秦砖汉瓦到唐代的斗拱,再 到宋、清的营造法式,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都具有那 作中可能会忽略很多建筑中最本质的问题。 建筑属性就具有地域性,就是依托地域文化诞生的, 建筑脱离不了文化属性。我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虽然 气候、环境、民族各有不同,建筑都包含有当地地域特征 和文化的背景,由于不同民族在生存的地理环境、历史渊 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都是“新的时代建筑”。 如果建筑无法围绕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就将停滞 不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带来社会观念的变 化和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 观,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 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而建筑的空间与形 式,是人们某一种生活方式的直接物质与精神体现。 以人为本,就是设计者将自身融入到使用者的世界中, 细心发掘特定区域的人们在时代的变迁中,他们的生活方 源,心理结构、伦理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各方面都渗透着本民族 的文化特点。 应努力对地方建筑形式进行提取与变形,传承具有艺 术价值的建筑文化。比如美国SOM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 大厦,通过对中国古代密檐式塔形象的成功抽象,将高耸 的体量分成几段来处理,每段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渐缩减, 式、心理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如今设计者经常缺乏的是对 生活的体验和对当地生活的深入了解,如果对老百姓追求 的是什么、喜闻乐见的是什么、以及气候因素等等方面没 形成了密檐式古塔的意象,在表达中国建筑的地域特征方 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建筑创作的各要素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 有生活体验,就很难创作出真正具有地方文脉、地域特点 的建筑。 影响的,我们应以整体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地域建筑创作, 辩证的分析当地经济技术、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变化的差 异,由宏观到细节,由表及里,深入思考。建筑是地域文 化的载体,特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相对独特的地域文化。 3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创 我们在设计创作时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尊 重生活,强调品质,创造出既符合现代人们需要,又具有 传统特色的、具有生命力的地域建筑。 参考文献: [1]王振复.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Oo6. 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中国又是一个多 民族国家,各地区地理条件、经济、科技和建筑文化有明 显的地域差异,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 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 一[ID:001402] 个有意思的例子是,有人提出想要体会古代的唐诗 宋词的韵味,就要用陕西话去读。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建 [2]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