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秀的剪纸产于何地
我国各地均有剪纸习俗,风格迥异,做工良莠不齐,题材各有不同,剪纸材料千差万别.按制作方法分类,主要有剪纸和刻纸;按表现形式分类,主要有单色和点彩.
剪刀剪纸,历史悠久,但由于加工数量的限制,而且细微难刻画,逐渐被刻纸取代.刻纸的优势在于,以此可以加工多张,刀法变化多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作为剪纸艺术的分支,已经在我国处于主导地位.单色剪纸和点彩剪纸,尽管各有千秋,但是,真正的优秀剪纸,应属单色,因为单色剪纸,突出了“剪”的艺术主题,不得半点虚假.而点彩剪纸,俗称“三分剪,七分染” .所用品色很短时间内就会形成污染并脱色,脱色的剪纸毫无欣赏价值.
真正优秀的剪纸,当属江苏的扬州和天津的杨柳青的单
色剪纸,两地的剪纸,以造型优美、纸张考究、刀功犀利而著称,就其渊,扬州和杨柳青,皆为举世闻名的书画艺术之乡,两地的剪纸艺术在深厚文化底蕴烘托下,自然卓越不群.
二、历史悠久的杨柳青剪纸
杨柳青剪纸向其他美术品类借鉴表现形式丰富自己.比如这些年兴起的国画形式的剪纸有中堂、条幅、横批、通案、扇面等;内容有花鸟、草虫、人物、山水、脸谱等,还有美术家参与创作的剪纸.其类似年画又不失剪纸趣味,使人感到熟悉而又新颖.特别是在传统年画的风俗日渐衰落之际,剪纸艺人便将百姓喜闻乐见的杨柳青年画图样刻成剪纸,如门神、缸鱼、婴戏娃娃等.传统年画往往不被一些新家庭接受,刻成精美的剪纸后,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能被青年人接受,而且深受喜爱.杨柳青人绣花的“花样子”都是自于剪纸图案.这些花样子有门帘、窗帘、墙布(墙围子)、枕套等,还有用于服饰,儿童戴的花兜兜,俗语称“供花”,也有人在祝寿的寿面、寿桃上用福寿等剪纸覆盖,俗称“饭花”等.几十年前,杨柳青高家花样子远近闻名,人称“高花样子”.
三、剪纸的艺术鉴赏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剪纸材料(纸)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剪纸具有它自己的艺术风格.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作者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
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归纳前人的经验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
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根据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可以说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
2.构图造型图案化.
在构图上,剪纸不同于其他绘画,它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也往往有所突破.它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由于在造型上的夸张变形,又可使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它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常见的有“层层垒高”或并用“隔物换景”的形式.
3.形象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
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纸在处理形象时,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得做到线条连接自然.因此,就不能采取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要求抓住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主体一目了然.形体要突出,形成朴实、大方的优美感,物象姿态要夸张,动作要大,姿势要优美,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动作一样,富有节奏感.
4.色彩单纯、明快.
剪纸的色彩要求在简中求繁,少作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配置,要求在对比色中求协调.同时还要注意用色的比例.如用一个为主的颜色形成主调时,其他颜色在对比度上可以程度不同地减弱.有时碰到各种颜色并置起,稍有生硬的感觉时,则把它们分别套入黑色.金色剪成的主稿里,即可获得协调、明快的感觉.
5.刀法要“稳、准、巧”.
民间剪纸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是由于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产生的,如张永寿创作的“百菊图”,许多地方都是运用刀法的技巧.例如刻一种“罗汉须”的菊花,由于它初
开时是直瓣,盛开时就卷曲,形成螺丝圈,剪这种菊花,要一瓣一瓣从里往外圈剪,剪成后花瓣卷曲自如,才能组成一朵形象殊异、风味别致的菊花.
如果刻一种叫“鹭鸶羽”的菊花,由于它开花时一瓣套着一瓣,一瓣勾着一瓣,剪这种菊,要运用“掏剪法”,剪起的地方要片片相连,瓣瓣相随,花瓣之间的粗细、大小才能参差有致,变化不同,剪成的花才能像鹭鸶的羽毛一样丰满而美丽.
当同时刻制数量比较多的剪纸时,在刀法的运用上,要切不要划,切出的剪纸比划出的剪纸要显得厚实.用刀时必须要像手拿钢锯一样,上、下回切动,用力要刚劲、均匀,否则,刀在手里就会失去灵活性.注意不要左右回摆动,握刀上下必须垂直,刻出的剪纸才会准确.在剪纸时,下刀和起刀必须做到准,特别是在刀与刀们连接的地方,说下就下,说起就起,否则,线条就容易被刀刻断或者刻不断而把剪纸撕坏.
这里的“巧”主要是指运用巧刀刻出的“锯齿”和“月牙儿”.这是剪纸刀法中很重要的两种刀法.这两种刀法运用得恰当,就能形成剪纸艺术独具的“刀味纸感”.
下面具体谈一下这两种刀法的运用.
“锯齿”是作者在制作过程中,由于纸和刀的切割移动而自然产生的,它利用锯齿的长短、疏密、曲直、刚柔、钝锐的变比,结合不同物象的特征,表现它的质感、量感、结构等.
刻植物时,柔和的锯齿纹可以表现它的花果,坚硬的锯齿纹可以表现树的叶子和茎的针刺、毛绒.
刻动物时,细密的锯齿纹可以表现软软的绒毛,刚健的锯齿纹可以表现硬实的鬃毛,圆实半弧形的锯齿纹可以表现禽鸟、鱼虫的羽毛和鳞.
刻人物时,用跳动的锯齿纹可以表现活动的眉毛、胡子、头发,用修长丰润的锯齿纹可以表现小孩丰满的肌肤.
“月牙儿”也是剪刻时自然产生的各种弧形装饰,它以阴刻为主,主要表现人物的衣纹,或破坏大块黑的面积,根据不同物象的特征、形状,可长可短,可宽可窄,可曲可直,能变化出各种不同的类型.
“锯齿”和“月牙儿”这两种形式也往往在同一张剪纸画面中交错运用,使得层次更加分明和富有变化.
从南北朝时期的“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剪纸技法中的锯齿和月牙儿的萌芽出现,经过于百年的历史演变,一直延续至今,已成为一种装饰图案的规律被人们所喜爱和运用.
民间剪纸的刀法形式除“锯齿”和“月牙儿”之外,还有诸如花朵、涡纹、云纹和水纹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