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采编综合素质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考试(样卷2)参考答案

新闻采编综合素质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考试(样卷2)参考答案

2024-01-22 来源:爱问旅游网
新闻采编综合素质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考试

(样卷2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范围:教材第一、二部分 分值:200分 考生姓名_________ 所在媒体_________

第一部分:理论素养(满分100分)

一、 填空题(共10分;每空0.5分) (答案在教材内可寻)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新闻工作的启示可以总结为“坚持‘两个原则’和处理好‘三对关系’”。坚持“两个原则”指的是坚持 实事求是的原则 和坚持 适度原则 ;处理好“三对关系”指的是处理好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和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 2、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主要有 行为主义学派 、 精神分析学派、 人本主义学派、 认知心理学派 和 神经生理学派。(写四个即可)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 辩证唯物 主义和 历史唯物 主义两个主要部分。具体来说它是由 “ 唯物论 ”“ 辩证法 ”“ 认识论 ”和“ 历史观 ”组成的。

4、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法律义务主要体现在维护 国家安全 、保障 社会秩序 、维护 司法公正 和不侵害公民和法人的 人格 权与 著作 权。

二、名词解释(共25分;每题5分;答题者请在6题中选择5题作答)

名词解释答题步骤说明:

第一步:解释基本概念

第二步:概念特征和理念的简要说明阐释 第三步:概念存在的意义价值 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社会对个人的教化,以及个人主动对社会进行适应的过程。简单地来说就学习怎么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人的过程。

社会化分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反向社会化等类型。基本社会化就是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比如,刚出生的孩子经过二十多年的培养,大学毕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主动选择、学习和接受新的文化的过程,如结婚后学习怎样做丈夫、做爸爸;父母年老去世后学习怎样适应这个变化等。再社会化也

称重新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以前的社会化不太成功,需要重新再社会化一遍。比如,一个被判刑的罪犯就需要监狱等教化机构来帮助他重新做人。反向社会化,是指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返回去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后的新知识,如子女教父母如何上网、学习外语新知识等。

社会化既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新陈代谢、协调发展的需要。 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也称质化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之一。定性研究主要指那些非实验性的(通常采用案例资料)研究,一般不用数量形式表达,而着重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就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的研究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的规律。相比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在研究方式上强调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做自然式探究,研究者大多是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具体的方法主要有参与观察、行动研究、历史研究法等。

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也称为文化相对论,该理论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末,活跃于50年代。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人类学大师弗朗兹·博厄斯。

该理论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在文化相对主义看来,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历史,其在形态上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然而,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批评而赞成或接受某一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指要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

文化相对主义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提出要在平等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的观点,有利于推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繁荣,有利于培养人们开放和包容的文化心态,增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彼此的了解。

事件经济

所谓事件经济,就内涵上讲,它是指“与文化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相结合的事件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其要义为:用一个共有的市场目标,瞄准消费者需求背后的欲求动能,营造不同文化产业聚合和联动的积极效果,通过市场的一系列创意和策划,用智力元素扩增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它的每一个过程实施都较好的体现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体验的共融性。追求社会效应与市场效应两个最大化的目标是它唯一宗旨。其核心是“聚集”“创意”和“整合”,商家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事件营销手段,最大限度地吸引国内外公众的参与,

运用事件经济,达到瞬间的聚众效应,以此推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闻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基石,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不可 动摇的基本原则,是新闻工作的首要问题。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基础,这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报道的优势和力量所在。

新闻真实包含了双重含义,即新闻的具体真实和总体真实。新闻的具体真实是指新闻报 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所做的真实的反映。新闻的总体真实则是指在具体事实的基础上,新闻 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和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揭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 发展中存在的内部规律性。具体真实是基础,它对总体真实起制约作用,总体真实是在具体 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它对具体真实起指导作用。

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做到这“双重真实”,就必须忠实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描写事实。 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全面地反映事实,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避免由 于以偏概全、顾此失彼、浅尝辄止等原因造成的新闻失实。

三、 辨析题(共20分;每题10分;答题者在3题中选择2题作答)

辨析题答题步骤说明:

第一步:辨 ——说明自己是否赞同题干的观点 第二步:析 ——就自己的判断做深层解释

切记不能只“析”不“辨”或只“辨”不“析”。此外,要注意分析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1、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的首要功能应该由信息功能转向娱乐功能。 这个观点的表述是不准确也不恰当的。

新闻的首要功能(本体功能),指的是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事实信息,所具备的最基本也最稳定的功能。这种功能具有绝对性,也就是说只要新闻存在,新闻的这一首要功能就存在。与新闻的首要功能相对应的是新闻的次要功能或派生功能。这些功能对新闻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它们不是决定新闻之所以为新闻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新闻的首要功能就是它进行事实信息传递的功能(信息功能)。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信息功能都是新闻最本质和核心的功能,是新闻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抹杀、否认这一功能,就是抹杀了新闻本身。因此,新闻从业者的首要职责,就是以高度的新闻敏感和严肃的社会责任感,客观及时地报道受众所需了解地外界变动,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娱乐功能作为新闻的次要功能之一,在信息的传播与接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新闻媒体真正走向大众,也有利于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媒体完全可以在充分考虑受从需求和接受心理的情况下,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发掘新闻的娱乐功能,来满足受众对信息需求的不同需要。但决不能本末倒置,将新闻的娱乐功能凌驾

3

于新闻的本体功能,即信息功能至上,过分地强调或夸大新闻的娱乐性。否则,过分娱乐化的不良倾向将使媒介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无异于媒体的慢性自杀。

2、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不仅要善于从人文主义的视角切入,还要懂得合理地运用科学的论证方式。 这个观点是合理正确的。

新闻采编人员在信息的获取与传播上,不仅要善于从人文主义的视角切入,还要懂得运用科学的实证方法来使资料与信息更加精确化,使最终的新闻作品既能呈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情味,又不失新闻作为一种事实信息的客观性。

所谓“人文主义视角”,就是强调新闻作品要以人文关怀作为素材展开的阐释立场,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重视人类的和谐发展。从人文主义视角切入进行新闻采写,主要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爱护并尊重他人,对人的权利和尊严进行保护和尊重,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和平等;二是重视受众,报道角度上从要从受众出发,理解受众的感受,尽量帮助受众解决困难,让受众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来自社会的关怀。

具有人文视角的新闻作品往往是能够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反映大众心声的作品。这些作品将对人的关注反作用于人,让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即感到窝心,又深受启迪。 然而,仅仅具有人文关怀是不够的。新闻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在更多的时候讲求的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与分析。例如,在牵扯到数字资料的客观性报道中,新闻记者在注重数字精确化的同时,更要有变量化的知识与思维。自觉按照变量的类别与作用来合理布局,在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时,使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能够客观显示出来。

要实现新闻报道的精准性和客观性,记者编辑就必须懂得使用科学的报道方式和论证方式。例如,经常进行科学性报道的记者,应该熟练地掌握社会学的抽样方法。如此一来,在面对一些浩繁芜杂的事实时,记者就能够准确地挑选出富有特征的事物来代表总体,解释总体发展的规律性。此外,社会统计学中的统计方法(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等)以及图表的合理运用也能帮助记者完成一篇扎实、客观、全面的报道。

3、新闻选择的最终标准是受众所构成的媒介市场。

“新闻选择的最终标准是受众所构成的媒介市场”这一观点属于“受者中心论”的观点,是不全面,不科学的。

一般来说,新闻选择是由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编辑记者,即“把关人”或“传者”和新闻信息的接收人,即广大的媒体受众两方共同完成的,而不是单一的某一方可以决定的。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共同影响着新闻的选择标准。 此外,现今新闻界常说的“新闻选择”主要是指“传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这个选择包括记者对原始新闻事实和写作材料的选择以及编辑对记者稿件的选择。他们各自的选择以

不同的方式相互促进、制约,共同决定着新闻产品的形式和内容。然而,他们对新闻的选择也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新闻规律、法律法规、国家利益、道德规范、信息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新闻选择标准大不相同。在我国,最基本的新闻选择标准有两条:宣传性标准和新闻性标准。媒体往往是由这两条标准的综合形式去判别信息的报道价值的。

虽然在当下,新闻选择最主要是由“传者”根据新闻价值规律的标准完成的,但并不意味着受众是完全被动的。受众可以通过长期的反馈行为影响传者的新闻选择。受众已成为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

四、论述题(共45分,每题15分)

论述题答题步骤说明:

第一步:解释题干中出现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第二步:结合具体方法论,进行深层次的观点阐释 要求:语言严谨,逻辑清晰,层次明了,阐述完整。

1、请运用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系统论方法来结合新闻工作实际,谈谈新闻媒体应当如何提升其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如何对其工作业绩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系统论”三者内在统一于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之中,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新闻从业者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新闻工作绩效考评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谓“以人为本”,从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言,就是要以人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理念”则更注重社会事业和人才培养在时空上的持续性,强调新时代的人们要以长远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统一。系统论强调只有去促进事物整体的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提高传播力。

作为新闻活动的主体,新闻从业者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闻作品质量的好坏。要提升新闻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足工作:

第一,提升新闻从业者的综合素质,需要顺应新闻传播业发展规律与主流趋势,密切跟踪世界新闻传播领域的前沿动态,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和完善新闻教育培训体系。联合政府、高校等各界力量和资源,争取实现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确保新闻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第二,提升新闻从业者的综合素质,需要媒体在充分了解新闻从业者实际的能力素质状况的前提下,结合不同媒体运行发展对人才素质能力的不同要求,更具针对性、更有差别度地开展相关人员能力素质培训工作。

第三,提升新闻从业者的综合素质,需要媒体在宏观视野上把握和协调处理从业者素质能力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采用循序渐进的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在培训的开展中,要提升其综合学科方面的理论素养,不断拓展知识、拓宽视野,同时也要重视对新闻从业者采写编评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其作品能符合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和准则。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采

5

编人员岗前与岗位新闻职业道德的培训,不断提高采编人员的道德觉悟,更要培养创新能力。使其成为理论素养深、专业能力强、道德水平高的综合性人才。

新闻从业者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建立起一套专业的教育培养体系,更需要一套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这套评价制度必须要能体现传媒业界发展的最新特征,能够引导、激励从业者不断调整、适应、驾驭传媒发展新格局、新理念、新趋势;同时要体现出人性化、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就当前我国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新闻工作业绩的评价标准应当由单一化的“以量为准”向人的素质的“综合评定”转变,评价制度体系也应由曾经固定的模式向更加开放的模式转变。所谓的综合评定,就是说媒体对从业者工作业绩的考核,不仅仅是报道内容的产出量,更要关注报道内容的关注度与新意度、内容的社会效益以及记者编辑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制作生产、编辑整合内容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应注重个体之间的差异,鼓励采编人员自主学习,开展与新闻业相关的理论研究,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改革创新后的工作业绩评价制度,应当是一套综合系统的评价制度,它在全面考评采编人员工作绩效的同时,还应对其职业道德和研究能力进行判定,以此促进采编人员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实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要求记者具备严密的逻辑和客观的立场,而美学则更注重新闻的思想深度、深邃意境及阅读震撼力。试从逻辑学与美学的角度,阐述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应如何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新闻求真、逻辑求严密、美学注重审美情趣的表达,三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

尊重事实、秉持客观立场是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这也是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道德准则。实现对事实的全面准确还原离不开报道者对事实细节的精确把握,也要求报道者在新闻文本行文中对个人主观意见、情感等因素干预稿件内容真实性、客观性的现象保持高度警惕并做到有意规避。反映在新闻写作实务操作中,客观性、真实性的价值原则表现为文本语句的高效、精炼表达,同时表现为文本逻辑形式与结构形态的高度明晰。

新闻文本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美学特征。新闻文本呈现的内容选题、以文字等形式为载体的现场还原与环境再现,包括对当事人话语的直接引用,在很多情况下能够促发受众形成美学意义上的感官反应和心理感受或者是美学范畴内的解读,进而深化扩展受众对文本的思考认知。另外,特定的文本排列组织方式和语素的选择使用也可以产生美学效果。

在新闻报道中,逻辑学因素与美学因素同时存在,难以分割,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具有相同的优先等级。美学因素的使用应服从并服务于客观事实层面的内容,不能破坏新闻文本既有的逻辑结构形式,更不能无中生有,脱离事实依据。当逻辑学因素与美学因素发生冲突时,美学因素应让位于逻辑学因素,确保新闻报道的权威与可靠。

另一方面,在新闻报道中,美学因素是逻辑学因素的必要补充,新闻文本无法完全消除美学功能,新闻报道的社会效益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美学因素推动实现。如何充分把握、合理控制新闻文本美学因素,是在当前媒介生产、消费形态下新闻报道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杂下之十》)请你在阐明其本质含义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其合理性。

系统论认为:系统(整体)是事物诸要素构成的统一体,部分则是构成这个统一体的各个局部和方面。存在于系统中的各要素并非简单地存在、联系,它们各自都具有特定的功能,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当系统因为某种原因或某个要素发生变化而导致失衡时,其物质的性质和状态也往往要发生变化。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原本生在淮南的橘树,被移植到淮北后,将变成了枳树。这一事实告诉我们,系统是一个开放且受到内外制约的整体,它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也受环境的影响和支配。由于地理位置的改变,培育橘树时所需的土质、温度、水分、阳光等要素条件也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到整体系统的功能,在此导致为树木品种发生了变化。这一方法论告诉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一定要整体着眼,切忌简单和片面化。

此外,我们如果从唯物辩证法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来的理解这个事实。那就是: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对事物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为此,我们在实践中,不能忽视外因,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推动事物发展,又要充分认识不利条件,防止事物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部分:专业技能(满分100分)

五、 简答题(共15分,每题15分,答题者根据自身所在媒体选1题作答)

简答题答题要求说明:

1、简要解释题干中出现的概念 2、抓住答题重点,分条叙述 。

3、适当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答题方法,丰富答案。

1、结合相关的法学知识,谈谈电视媒体从业者应如何在不触及法律和伦理界限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电视隐性采访为社会服务?(电视媒体的考生请答此题)

电视新闻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面对报道对象隐藏真实身份,不公开地收集新闻素材。这种特殊的采访方式因其有利于揭露违法乱纪等不正当行为而广受认可的同时,也因其隐蔽性,而时常引发新闻报道与公民隐私权、肖像权、人格权甚至是国家的安全利益的冲突。因此,在进行电视隐性采访时,记者必须要坚守法律与伦理的底线,把握分寸,避免侵权。

7

首先,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需要为前提。报道时,记者对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与公共利益没有大的关系的就没有必要披露,避免承担侵权责任。其次,采编人员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尤其是在采制批评报道时,记者一定要注意采访、报道态度的客观性,切忌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要用事实说话,不要以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语调说话,更不能强加于人。对于并非一定要进行“隐性采访”的对象,应尽量采用显性采访,以求得被采访对象的合作,尊重对象的知情权。只有在被采访对象不愿或拒绝采访而又明显侵犯他人合法权利、违背法纪道德时,才可采用隐性采访。

此外,记者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始终把握最基本的法律界限。如: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规、不泄露国家秘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在报道中随意公布未成年人信息;维护公民隐私权,不以个人隐私为内容进行隐性采访等。

总而言之,电视隐性采访必须处理好行使新闻批评自由与保护公民、法人人格权关系。处理好了,隐性采访毫无疑问会成为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处理不好,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惹是生非,变成新闻侵权。

2、请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谈谈新闻记者应如何利用广播传播方式的独特性,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体现出广播媒体特有的优势。(广播媒体的考生请答此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认为,事物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广播作为媒体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它既具有与其他媒体形式相一致的功能,也具有其他媒体形式所不具的特点优势。比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广播媒体由于其制作成本低、制作便利省时,而大大增加了广播消息的时效性,节目可以随时插播,即时播出现场同期声,第一时间满足听众的信息需求。此外,广播接收器还具有价格低廉、方便携带的特征,人们无论是在出租车上还是在大街上,只要有接收设备,手机或者收音机,就能免费收听广播。正是广播的这种及时性和移动收听的特点,就使它在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够立即成为传递、交流和沟通各种信息的平台,有效地发挥协调、动员和组织的功能。

要发挥好广播优势,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工作,广播媒体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到最完整最能反映事件实质内容的声音,并把这种声音及时传向听众。

其次,广播电台要充分发挥广播现场直播作用,突现广播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时效性,为解决突发事件做一些服务;注重流动突发事件新闻的流动播出,突发新闻随时插播,充分满足受众的求新欲望。记者和媒体都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极大地缩短从突发事件发生到事件报道的时间间隔。

最后,广播媒体要把握好政策,不能违背政策,给党和政府添乱。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无论情况多么紧急,都必须严格把握导向。

3、面对日益兴起的新媒体的冲击,纸质媒体是否最终会失去广大的受众群体,沦为“媒介恐龙”?请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报纸消亡论”以及纸质媒体的明天的。(纸质媒体的考生请答此题)

“报纸即将消亡”的观点一经提出,便引来很多人的担忧和恐慌,特别是感受到新媒体压力的报业从业人员。的确,报业读者人数的减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报业的未来无法挽救。同电子媒体相比,报刊的深度报道依旧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尤其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报刊深度的、权威的分析与评说将会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法宝。

因此,在笔者看来,报纸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保有立足之地,首先要坚持“内容为王”。要有效确立质量决定需求的市场新理念。报纸不断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和品牌的影响力,用更具前瞻性和深度性的新闻报道来获得公众的信赖。这不仅有助于读者数量和发行数量的增加,而且也会带来更多的广告客户,解决经营难题。

另外,报纸要着力打造起自身的“个性化”,摆脱“千报一面”的同质化魔咒,做更具针对性的“瘦报”。在当今社会,报纸想做到所有信息的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过多的信息反而会分散读者对重大信息的关注程度。因此,报纸要准确自身定位,做更具针对性的内容,避免同质化,为其目标读者提供精选好的信息大餐,省去他们再从信息海洋中筛选的麻烦。

最后,笔者认为,报纸应尝试新途径,利用“报网融合”,为受众提供多种人性化的网络服务。报纸应在妥善利用网络即时性优势的同时发挥纸媒的采编优势,加强编读互动。比如,报刊可以开发报纸的网络版,推出手机APP和较为便利的在线服务等。在版面编辑方面,可以使用大量的图片、导读、图表、简讯来增加视觉吸引力。

不同的传播形态都有各自的特性和优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不是一种取代关系,而是一种互补融合共存的关系。在新的传媒形式出现后,传统的媒介形式往往不会死亡,而是会继续演进和适应新的情况。或是借助新媒体尝试以一种新的形态出现。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程度不同地丰富了人类社会的传媒形式,各媒体间实际上共存共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六、 案例分析(共30分)

案例分析题答题要求:

1、仔细阅读题干

2、紧密结合案例材料进行分析 3、注重交叉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某体育报社记者接到张某的电话。张某在电话中透露说:足球裁判王某在A 队与B队的

9

比赛过程中,偏向B队,吹“黑哨”。记者将该事实请示报社领导后,经与张某核实并经领导过目,在报纸上刊登了“王某吹黑哨”的消息。王某见报后,将该报社告上了法庭,诉诸法律,为其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经查明,报社的报道严重失实,但报社声称:报社对消息已尽了形式审查的注意义务,此次报道失实完全是张某故意提供虚假事实所致,报社并无过错,故报社不应承担民事责任,原告应向张某请求赔偿。问: 2 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0分)

名誉权是指公民、法人对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按照民法的有关规定和精神,侵犯名誉权需具备以下4个构成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以侮辱、诽谤、宣扬他人隐私等方式诋毁他人名誉的行为。 (2)行为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后果。具体包括:受害人社会评价的降低;受害人精神遭受痛苦;受害人财产受到损失等。(3)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即损害后果是由于侵权行为所直接引起。(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即行为人主观上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故意或过失,如出于发泄不满、报复他人等目的而故意或过失实施侵权行为。上述4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3 此体育报社的报道是否构成了对王某的名誉损害?为什么?(5分)

此事件具备我国法律规定的名誉侵权的4大构成要件。因此,此体育报社的报道从法律的角度来说,的确构成了对王某的名誉损害。由于报社的不实报道,将“足球裁判王某吹黑哨”这一原本不存在的事件当做事实在公众媒体上曝光,直接影响到王某的个人名誉,使王某的社会评价降低,造成了王某的精神压力和痛苦。报社在接收到消息后没有多方查证,报社领导批准了不实信息的刊发,报社方面主观上具有过错。因此,报社要承担侵害王某名誉权的民事责任。而王某可以请示报社停止侵害,登报为其恢复名誉。

4 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在获得非官方消息来源时,应如何进行查证,以尽可能规避法律风

险,保证消息确实?(15分)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不可避免地要与消息源打交道,而消息源提供的信息的准确

性直接影响到报道的客观性。因此,在消息源的使用上,记者应特别关注“多源核实原则”:即通常情况下,报道应具有多个消息来源相互佐证,而不应依靠单一消息来源做报道。 一般来说,使用消息来源的数量应与新闻的重要、敏感和复杂程度成正比。通常新闻越重要、敏感、复杂,就越需要记者采访核实更多的消息来源。采访的消息来源越多,新闻的可靠性往往就可能越高。在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之前,应充分了解消息源的背景和资料,权衡该消息来源的业绩记录、职位和动机,以鉴别他们提供的信息是否属实可靠。

在报道具有争议性的事件时,记者还要特别注意消息来源的平衡性。报道不仅要包含来自争议双方或多方的声音,且数量要保持适当的平衡,不能“一头热”只采访争议一方的消

息来源。此外,记者还应注意消息来源之间的独立性,避免消息源之间相互串谋,信口开河。因此,在不妨害消息源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记者要尽可能使用实名消息源,访问时要记笔记,并录音。保证消息源能为自己提供的信息负责,敦促消息来源公开行事。

七、评论写作题

评论写作题答题要求:

1. 考生应学会并善于运用相应的方法论,对社会转型期的一些特殊现象和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和抓住事物的本质,提炼出独到见解。

2. 用可靠和有力地论据,分层次、有条理地阐明其观点。

特别说明:在运用相应的方法论分析问题之前,首先简要解释一下方法论的核心要义及功能。

答案:略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