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典诗歌景物描写分析 教案

古典诗歌景物描写分析 教案

2021-12-13 来源:爱问旅游网
彩笔绘景写诗心――古典诗歌景物描写分析

一、古诗中的景物描写的目的

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3000多年前的《诗经》,到近代的毛

泽东,几千年来,诗歌的天空群星闪耀。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呢?(问题)为了抒发感情。(板书“情”字)

借助景物描写抒情是常见的方式。(板书“景”字,箭头)写景与抒

情之间的关系,人们常用一句话来表述----“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平时做古典诗歌鉴赏题时,问到诗歌写了些什么景物,不少同学大多能答出来,只是有时概括的不完整,表述语言欠美丽;但一问到诗歌是如何写景的,写景主要用了什么手法,以及要求答出诗歌的写景角度是怎样的(或怎样变化的),不少同学就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或一答就错。老师的应对方法是:要做此类题目,关键在于掌握诗歌中写景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常见的运用于如何写景方面的角度又有哪些。

今天我们将从诗歌写景角度来探究一下

二、古典诗歌中的景物描写角度梳理

诗是用来抒情的,人是感情丰富的,有喜怒哀乐愁的不同感情。在《采薇》中

有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分别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物呢?

这两处分别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物?(过渡)

“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借助春冬季的不同景物抒发了不同的感情。诗歌中有大量写季节的诗。古人有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

雪”,简洁地概括了四季不同的美(投影)。我们在古诗中还有哪些描写季节的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我们从这些诗句中发现四季之景不同,色彩差别很大。春夏

第1页共8页

的景物色彩艳丽,而冬天的景物则较灰暗。四季之景不同,色

彩差别很大。(板书色彩)刚才老师举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诗

颜色就是以暖色调(红、绿、黄、橙)为主,暖色景物画面有什么特点?明亮鲜艳(投影),适合抒发什么感情?多表现作者的愉悦、开朗、乐观、积极。问学生:能不能再举几例?(讨论,推荐回答,停车坐爱枫林晚,看万山红遍,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和暖色调相对的冷色调(黑、白、蓝、灰)则具有灰暗冷清(投影),问学生回

答,多表现什么情绪?伤感、压抑、悲观、失落。问学生:冷色调的诗句试举例?(讨论,推荐回答。月落乌啼霜满天,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日暮苍山远)

冷色调的名作,看下面的一幅图片,你想起了哪首诗?柳宗元的名作《江雪》:“千

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幅画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扑面而来的冷气。这种感觉怎么来的?描写的景物全是冷色调:(老师概括诗意)远处是积雪的群山,近处是冰冻的河流,阴冷的积雪,独自垂钓的渔翁,整个画面是一片死寂的冬天,毫无生机。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官之时,透露出被排挤、打击的孤独甚至绝望。

(过渡到第二点)这首《江雪》的写景,除去选择的都是冬季、冷色调之外,还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学生回答:画面死寂,景物是静止的(板书动静)

静态景物的描写,让诗歌具有绘画一样的整体感。例如我们学过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大量静态景物的罗列,给人以一欣赏油画似的感觉。 前面举的诗在景物描写上静景,下面这几句诗中景物形态的动静描写各有什么不同?(过渡)

第一首是以静写动,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以静写动,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后一首前三句是静态景物,第四句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问:动静结合有什么优点?只有静景容易单调,动静结合,一张一弛,更有节奏,画面更和谐。

我们再来看一句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此句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烘托出山林的一种幽静,

提问:我们学过的诗歌中还有那些诗歌有动有静?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第2页共8页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bō là)鸣。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唐代大诗人杜牧他《山行》诗中写景时运用到了描摹色彩,动静结合,那么大家还能发现什么描写角度?(学生讨论。点拨:白云,枫林)观察角度(视角)的变化。(板书:视角)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

本小点总结:“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多个方面,每换一个角度就会有一个新的发现。写诗也是如此。同样是写一个黄河,李白取仰视角度,于是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惊心动魄的诗句,郭沫若取俯视角度,因此有“坝高一百六公尺,俯瞰黄河地底来。同一题材的诗歌之所以常写常新,就是因为选取了不同于前人的角度。

我们再看看宋代张先在他的《题西溪无相院》中的这句:“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同样是写景但是从那种角度来写呢?(过渡)

第3页共8页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板书:感官)

但诗歌中有一种情况需要同学们注意,那就是通感。

把两种(含两种以上的)感觉互通,即为通感。我们常说他“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再看以下这几句。

诗人用“芙蓉泣露”描绘出乐声的悲惨、凄厉。用露水滚动、滑落的视觉感受来比喻乐声悲切,形象直观,新颖别致。接着,诗人用“香兰笑”,表现乐声的欢快、流畅。而“笑”字,听觉与视觉兼具,具体可感,美不胜收。

“晨钟云外湿”杜甫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色彩

动静

情----景 视角

感官

三、练习

(过渡)在考试中景物描写的角度是出卷老师偏爱的一个考点。

我们来熟悉下该类试题题型:

 诗歌是如何写景的?

第4页共8页

 写景主要用了什么手法?

 请问诗歌的写景角度是怎样的(怎样变化的)?

那么如何答题呢?其实不难。分析写景诗的写景角度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来答题。 答题步骤

步骤一:用了何种写景的角度 步骤二:角度具体的分析 步骤三:营造的意境或情感

我们以戴叔伦的《兰溪棹歌》为例,一起分析。

第5页共8页

我们一起将这种方法运再运用的熟练些

要注意的是,整首诗的情感,在最后有了升华。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此乃点睛之笔,含有自嘲的辛酸和词人的感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第6页共8页

下面的这道题是高考的原题,我们来挑战自我,试一试能不能有所突破。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古典诗歌中景物描写的目的和方法。在感情丰富的诗人眼中,一草一木,万水千山皆有情,给予了古往今来的诗人无穷的灵感,我们借用苏轼在杭州时创作的诗句,“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投影),在作者眼中,吴山多情,在向作者展示着自己多

第7页共8页

姿多彩的美。我们读懂了山水之美,也就可以逐渐走进诗人细腻丰富的情感世界。

第8页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