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阜蒙县第四中学
2015.10.20
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阜蒙县第四中学
一、 基本情况分析:
我县随着社会进步、计划生育的落实、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数量明显减少,再有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因素相叠加。遵循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精神,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成立了蒙古贞中学、第三中学和第四中学,撤并了25所农村初中。
农村义务教育的布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来农村中小学校规模小、数量多、办学分散的问题,优化了农村中学的教育资源配置,使更多的农村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村学生的教育公平。不过也给新整合学校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如:从社会层面表现出因各乡镇小学教育不均衡导致的学困生、问题生过多问题。各乡镇小升初学生素质良莠不齐,教育教学成效难以和城内学校相比,学生各种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成绩不高,生源质量差,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学校急需扭转这种局面,以求走上快速发展之路。生源薄弱,加上以上面临的诸多问题,既需要学校的这一层面的整体提升,更需要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管理,使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自立、
学会共处,只有每一个学生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并慢慢提升自己,对学校深层次的发展和改观将会产生更强的推动力;从家庭教育层面讲,农村家长对子女教育缺乏一定的重视,普遍缺乏家庭教育知识,虽然他们有为子女追求优质教育的愿望,但重视分数、轻视育人、家无温暖、粗暴冷漠、忙于赚钱、疏于管理等现象依然严重;原来的农村学生大多都是走读,并校后因为学校离家路途较远,学生全部寄宿,生活教师相对较少,并且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不够,学生自主能力不够,学生从娇生惯养到离家自立,学生底子薄、成绩差、升学率不高等问题相应而来。以上种种因素,需要学校对学生从德育到教学的方式方法做适当调整。2013年以来,为适应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在学校层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现象,我校就班级管理方面,进行了以班级为载体,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在此方面做了相应研究和实践。
初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尤其是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背景下,学生在学校寄宿,学校封闭管理,离开了家长的监护,班主任又不能每天24小时监管,需要通过班级实行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我校通过学
生自主管理、班级自主管理,改变教育方法(使班主任从繁重的班级具体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以便深层次研究探讨指导学生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主导的班级管理模式,为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推出新思路,拓展新途径。更希望能为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优化学校教师队伍和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提升学校品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经过全校师生的精心论证,确定“学生自主管理”为我校的创建特色。
两年来,我校坚持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线,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的每个细节。大到容纳千余人就餐的食堂,小到校园内的话吧、浴池、图书馆,每个班级,全部由学生自主管理,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良好发展态势。既缓解了老师的压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学校推行的学生自主管理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并以此为内容开展了课题研究,2014年,德育课题“《农村布局调整班级管理研究》”成功立项为省级科研课题。 二、学生自主管理创建目标:
近期目标:(2015年9月——2016年1月)使全体老师理解接受学生自主管理理念,组织德育队伍学习培训,对我
校开展学生自主管理特色创建的重要意义有深刻体会,即对班级而言,可以促进班级健康发展。班主任通过合理地分工,让学生各尽其才,各显其能,使整个班级“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对学生而言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采用学生自主管理的方式,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自为。在学习方面,各班级建立了自互式学习小组,每组4-7人,设一名组长,负责组内的学习活动,小组按学生成绩公平分组,小组的学习原则是:每个组员先对问题自己探究学习,自己实在弄不明白的问题在求助组内成员共同探讨,最后组内解决不了的问老师,直至弄会。起到兵教兵效果。对小组的评价方法:以每次月考为载体。对同年部的各个小组分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提高率四方面进行考核,并计入学年考核,进行表奖,这样以每个小组为单位,引入小组竞争机制,组内每位组员会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七、八两个年级的初步尝试,效果初见成效。班级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舞台,创设了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个性得以“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对教师而言,为班主任提供减压的有效途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是充满快乐的一种境界。如何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实现快乐的境界,学生自主管理是把班主任从繁杂的日常管理
事务中解脱出来的有效途径,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从根本上解放班主任,将班主任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上来,有更多的精力去备课上课。并在此基础上,班级初步分组,初步建立竞争机制;另大力发展艺术教育,为有特长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为我校特色教育开辟新的渠道。
中期目标:(2016年3月——2016年8月)
形成我校班级自主管理考核方案,各班级有自己的班级公约等(具体内容见附件),以小组竞争为形式,以转化学困生为重点,以转化问题生为难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为根本目的的一整套体系基本完成;学生会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互相管理的能力很大提高。
学校能做到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展示自我。 做到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建立学生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自信;全面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入手健全学生的人格。 远期目标:(2017年以后)
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快乐成长的家园,学校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学生的心智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懂得理解、宽容、尊重他人,勤学奋进,有社会责任感,使
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并在学生自主管理特色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和探索我校初中生面临的家校合作问题,初中八年级两级分化问题,我校初中生面临的普遍心理问题,和学困生转化问题,进而形成以教育科研为手段的德育队伍成长机制,和对班级的量化考核方案。 三、组织领导: 组长:李国全 吴彩荣 副组长:张立群 胡艳军
成员:孙福元 史连升 孙璐璐 张福宽 魏学輝 宋常青 赵颖 周海仙及各班班主任 四. 实施步骤
1.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学校在教育活动中深入宣传实施特色学校的意义,增强特色学校工作的使命感,把特色学校建设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制定计划,确立目标
各学校班子成员根据学校发展现阶段特色,重新对学校办学理念加以定位,“注重学生自主管理,关注个性,为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然后反复酝酿、讨论,征求师生意见,我们从师生的兴趣,活动等作为切入点,积极申报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制定计划,明确目标,为师生一生幸福奠基。
3.积极开展,拓宽领域
要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开展学生自主管理特色活动,并注重拓宽该特色的领域,以促进艺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各班级实行班务承包,成立按学习和综合能力平均划分的竞争小组,制定班级公约,确定每位学生职责,让学生深入班级管理当中,真正成为班级主人,班主任从管理者转变为指导学生的工作能力上来;班级成立纪检小组,对本班级的各个小组的纪律、卫生以及学习量化考核,充分利用小组的竞争机制转化学困生和问题生,提高小组及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利用好团委和学生会,充分发挥纪检部、舍务部、生活部、艺体部和学习部的作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平台;并开展好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作用;成立各类兴趣小组,积极开展阳光周末123活动,培养学生特长,并以教育科研为抓手,提高德育队伍素质(2014年,我校申报省级科研课题《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背景下班级管理研究》),从各个层面积极打造“特色学校”,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艺术人才。
4. 总结提高,全面推广
为进一步巩固特色教育并全面推广,开展多种多样的特色活动、比赛,通过在活动、比赛中让特色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对先进个人与学生要定期表彰奖励,使师生得到特色教育的
熏陶,陶冶他们的性情,弘扬他们的个性,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并召开全体班子成员会议,教务、政教和总务团委充分配合,统一思想,建立一整套的考核机制,以确保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实施。 五.创建特色校可行性分析
第四中学成立于2011年5月,占地面积68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8个,在校生2153人,教职工186人。是县教育布局调整,“农村初中生进城工程”总体规划的一所全封闭寄宿制学校。
短短四年时间,从阜新市师范学校苍夷满地的旧貌,到今天焕然一新的育人圣地,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11年至今,教职工从146人增加到186人,教学班从22班发展到38班,学生数从997人增加到2153人,所获得的荣誉从3项增加到28项。办学条件总投资超过2300万。
2012年升学实现开门红,208人报考,112人考入市县高中。2013年升学又有新突破,310人报考,167人考入市实验高中和县里高中。2014年升学再创新佳绩,241人报考,203人考入市实验高中和县里高中。
经过四年的努力奋斗,我校已形成了较为科学、民主、规范的管理体系,实现了岗位管理、分层管理、目标管理、量化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严谨而科学的管理体系加上真诚的情感沟通,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声
誉显著提升。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 “东北地区第十一届教育信息情报工作先进单位”、 “辽宁省体育艺术2+1先进学校”、“教育系统家长学校省级示范校”、省“中小学图书馆示范校”、省“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学校”、 省“食堂食品安全杯学校”、市“构建自主高效课堂实验工作达标校”、“中小学校本研训先进校”,“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先进集体”、“和谐校园”;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文明单位”“平安文明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在今年成功申报成为“辽宁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目前我校校风正、学风浓,纪律严明、秩序井然,各项工作正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生动活泼的素质教育,处处体现着我们的发展理念,努力使校园成为一个“教师幸福工作的家园,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六.我校实施学生自主管理以来的部分资料
特色学校的建设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发展过程,但我们相信:在各界领导、专家的关心与支持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全乡各校师生将同舟共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将会走出一条切合各校实际的特色创建新路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