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状况及发展前景
作者:admin 点击数:164 更新时间:2011-7-27 9:45:43
一、开发利用现状
1958年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在松桃县大塘坡锰矿铁矿坪矿段踏勘发现氧化锰矿;1960年对铁矿坪氧化锰矿进行普查,通过剖面研究,发现了黑色页岩,提出了含锰页岩的概念,圈定计算出氧化锰远景储量57万吨;1961年,通过研究氧化锰特征,追踪含锰页岩锰质来源,大胆使用坑道工程,并通过岩矿鉴定和化验分析,证实系碳酸锰矿,从而发现了原生锰矿。松桃铁矿坪原生锰矿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从此开辟了黔、湘、渝边境地区锰矿找矿史;1963年湘、渝省(市)兄弟地质队相继到铁矿坪参观和考察,回去后开展找矿工作,发现了湖南花垣民乐锰矿和重庆秀山鸡公岭锰矿之后,三省(市)边境地区相继又发现和探明了多个大中型锰矿床,探明总储量超亿吨以上,构成了我国重要的“锰三角”——中国第二大锰业基地。
铜仁地区开发利用锰矿最早的是松桃县,1971年底,松桃县确定建设松桃锰矿,属县办地方国营企业,1973年9月土法上马正式投产时,仅有10多名职工,固定资产仅10多万元,只能生产干电池用二氧化锰矿粉一种产品,年产值仅8万多元,利润才8700元,产品税收仅400元;但现在矿山生产经营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过33年的艰苦创业,依靠科技进步,瞄准市场需要,开发新产品,改善经营管理,发展建设更快,经济效益更好。现在松桃锰矿已于2002年改制为民营有限责任公司,改名称为《贵州梵净山锰业有限公司》,现有员工600多人,各类管理人员50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人);企业总资产5000万元;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2917.70
万元,上交税费440万元,利润851万元。公司辖三矿(寨英分矿、杨立掌分矿、黑水溪分矿)一厂(金鹰化工厂)。主要产品和生产规模有:碳酸锰矿石20万吨/年、碳酸锰矿粉12万吨/年、焙烧锰矿石4万吨/年、Mn3O40.3万吨/年。1986年松桃县建设松桃电解锰厂,1989年底正式投产。松桃县锰业开发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由于松桃县开发锰业先导示范效应的影响,从而带动了全区锰业的开发和发展,其开发的势头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锰矿资源开采矿山企业不断增多和壮大。截至2006年底统计:全区开采锰矿的矿山企业达30户,年开采锰矿石80万吨;锰粉加工企业80家,年产量达60万吨。其中松桃县锰矿开采矿山企业达27家,锰粉加工企业78家;以贵州省梵净山锰业有限公司(原松桃县锰矿)机械化程度最高、管理较好,开采锰矿石和加工锰粉规模最大。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锰资源开发利用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方向发展,并形成了相当的生产规模,成为全国重要的锰业生产基地之一。据2006年底统计:全区有电解金属锰企业22户(其中玉屏县5户,万山特区2户,铜仁市4户,松桃县10户,印江县1户),总计生产能力达21万吨/年,近几年因受电力、原材料涨价的制约,实际产量仅10~15万吨/年;电解MnO2企业一家,生产规模3万吨/年;锰系铁合金企业20户(其中玉屏县9户,江口县2户,万山特区3户,铜仁市5户,松桃县1户),总计生产能力达41万吨,实际产量仅10~15万吨/年;Mn3O4一户,生产能力达0.3万吨/年,实际产量仅1000吨/年。
(三)锰的冶金和化工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经济和科技实力不断增强,进入了国内外高端市场。由于铜仁地区具有锰矿资源优势,加上投资软硬环境良好,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具有经济和科技创新实力的企业进入锰业的开发领域,提升了企业锰资源的开发水平,吸引了国内外锰业的高端市场,提高锰产品国际竞争优势。贵州红星发展大龙锰业有限责任公司,系山东青岛红星化工公司的子公司,属上市公司,该公司生产的电解MnO2,生产规模从2万吨/年发展到3万吨/年(生产规模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二位,世界同行业第三位),到2007年底扩大为3.8万吨/年,电解MnO2产品质量在开路电压、持续放电能力、环保性能等重要技术经济指标方面达到世界电解MnO2行业一流水平,凭借产品质量优势,产品大批量进入日本松下、美国金霸王、德国雷诺威和国内南孚、双鹿电池等高端市场,获得国内外用户一致好评。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33576万元,实现利润5325万元,上缴各种税收共计4751万元。贵州省松桃县金地锰业有限责任公司,系上市公司——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隶属于长沙矿冶研究院集团公司,生产电解金属锰2万吨,电解金属锰粉6000吨,金属锰锭5000吨,并配套生产硫酸6万吨/年、碳酸锰矿粉8万吨/年,在国内同行业处于第三位;玉屏县力源铁合金厂,年产锰系铁合金10~15万吨/年;万山恒兴铁合金厂,年产锰系铁合金2万吨/年,产品主要销售到国内重要的大型钢铁企业。
(四)由于全区锰业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使锰业开发成为全区的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而带动了全区电力、运输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全区工业化进程的步伐。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锰矿山开采方面
1、锰矿石开采规模小,满足不了加工生产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区锰加工企业共计42家,生产电解金属锰、电解MnO2和锰系铁合金,据不完全统计,需锰矿石250万吨左右,而矿山开采能力每年仅80万吨,锰粉加工能力仅60万吨,远远不适应锰资源加工企业的需要,锰矿石供应日趋紧张。
2、锰矿山骨干企业少,仅贵州梵净山锰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矿山比较正规,产量达20万吨/年;其余皆是乡镇集体、个体或私人矿山企业,主要受资源开采条件限制,开采难度大,矿层薄,开采规模较小,大都在1~2万吨/年左右,管理水平低、开采 技术差,基本没有技术指导,采矿不规范,农民工为追求最大效益,见矿就采,丢薄采厚、丢贫采富很突出,资源开采回收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
3、地、测、采技术工作很薄弱,对\"三率\"基本没有考核指标和监督。 4、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比较严重。在矿区周围随意布置井口,排放废渣,造成水土流失;圆窑焙烧小而多,排放有害气体造成矿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虽经多次治理,仍常反复发生;锰粉加工企业多,规模小,锰尘污染防治差。
(二)锰资源精加工方面
1、锰的冶金产品,主要为锰系铁合金企业。生产规模大都为1~2万吨/年,电炉容量大部分为6300KVA,最大的铁合金厂为玉屏力源铁合金厂,电炉容量为12500KVA×4,年产量达10万吨。由于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弱,缺乏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
2、锰化工产品,主要是电解金属锰和电解MnO2企业。大多数企业为年产1万吨的生产规模,规模较小。电解金属锰规模较大的是松桃金瑞锰业公司,生产规模达到年产3万吨,并配套硫酸和锰粉车间,其次是三和锰业公司。电解MnO2企业主要是大龙红星发展公司,产量居世界同行业第三位,但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带动能力差,仅为原料级产品。
3、锰的高科技产品目前仅有Mn3O4,但规模小,年产仅0.3万吨,生产集约化程度低,装备水平差,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短,仅为磁性材料配套原料。
4、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能耗高,综合利用水平差。虽经严格治理环境污染,但要防止反弹。尤其要加强能源管理,节能减排,加强锰的酸渣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5、锰粉供应品位下降,硫酸和氨水供应紧张,运输能力紧张,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三、发展前景
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铜仁地区的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目前已形成为我国重要的锰业工业生产基地。铜仁地区发展锰工业的基础条件已充分具备,能源(主要指电力)丰富,水电和火电互济;交通较发达;锰资源具优势;已有较好发展基础,市场前景很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今后工作的重点是:按照原冶金部全国锰技会的要求\"找富矿、贫变富、深加工\"锰工业发展九字方针,进一步推动全区锰工业的发展。
(一)全区锰矿资源地质勘探程度较低,建议优选出地质找矿靶区,通过招商引资,加强富锰矿地质勘探工作。一是在松桃县大塘坡锰矿、大屋锰矿、
杨立掌锰矿等大型锰矿区外围加强找矿工作,探边摸底,以扩大碳酸锰锰矿石储量;二是加强深部找矿工作,力争攻深找盲,取得效果;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扩大新区找矿,对石阡县中坝镇地埂山钴锰矿、印江县木黄镇关口坳、新业乡锅厂等锰矿点、玉屏县新店朝阳、铜仁市、万山米公山下溪锰矿等锰矿点应进一步加强勘探工作。通过加强锰矿区外围找矿、深部找矿和新区找矿,扩大富锰矿资源储量,以满足全区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锰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控制矿山总数,提高规模效益。要加强矿山规模结构调整,改变锰矿山规模小、总量低、经济效益差的状况,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乱采滥挖,并关闭淘汰生产落后或污染严重、效益差、规模小的矿山。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改组改造现有矿山企业,优化矿业组织结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通过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组建采、加、贸一体化的矿山企业,走上拓展集约经营、规模办矿的道路。 (三)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投入,不断提高矿山采、选、冶工艺技术水平,提高锰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实行采矿人资格认定制度,并作为准入条件予以实施。大力开发低品位锰矿,推广强磁选技术,提高锰矿品位,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加大对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力度,完善矿山“三率”(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考核体系,确保矿山按矿山设计所规定的“三率”指标组织生产,不断提高矿山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采用\"关联经济\"理论,进一步推动全区锰业的发展。所谓“关联经济”是指在时空上联系紧密的产品或产业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要素间耦合互补现象。这些产业实体,围绕某种优势资源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形成一个资源共享、利益相关、风险相近的关联产业群体或网络。循环经济模式是企业发展到高
级阶段的经济形式,对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的铜仁地区来说,执行这种模式还有一定的难度,很多条件不具备。于是,作为一种过渡态的经济形式,“关联经济”的概念就被提出来了。关联经济是对循环经济模式的一种补充和修正。该理论不强调必须具备完善的工业园区体系,而只强调主要生产要素的关联互补,以达到最佳耦合效果。我国统计部门研究表明: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业、化学工业等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接近或大于1。依此研究结果结合区内外比较优势,铜仁地区锰业具有发展为主导产业的条件。未来发展的方向主要是拓宽研究和生产领域,向锰产品深加工领域推进,开发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吸引关联地区加盟。 在铜仁地区锰资源开发过程中,尤其是深加工过程中,可形成以下关联关系:
1、产品关联关系:围绕同一种锰矿资源的多种锰矿产品,在品种、质量、生产技术、价格等方面,可以形成纵向关联关系(上下游关系)。如:锰矿→电解金属锰→四氧化三锰→电子元器件;锰矿→电解MnO2→无汞碱锰电池等。也可以形成横向关联关系(邻近关系)。如:锰铝、锰铁、硅锰、锰盐等。 2、产业关联关系:围绕同一种锰矿资源组织生产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结成紧密共生关系和耦合关系,如:锰电结合、锰铝结合、锰业和冶金业结合、锰业与化工业结合等。
3、区域关联关系:铜仁地区锰业与国内钢铁工业、化工工业之间有很强的联系;与国外资源进口地(如:澳大利亚、加纳、南非),产品出口地(如:欧盟、日本、亚太、北美)之间有很强的联系。同时也与周边一些区域在技术、
设备、人才、能源、原辅料等方面相互支持,形成南北关联、东西关联、内外关联等不同程度关系。
4、社会关联关系:锰业的发展将带动矿区和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带动矿区群众就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的开放和文明建设等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铜仁地区应实施以自主创新为依托的锰产品关联战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延长锰产品产业链,增加锰产品附加值为目的,使锰产品逐渐向高端化产品发展,改变以大量消耗本地资源、生产低端产品为主的锰业经济结构。当前要关注以下关联:如锰矿→电解金属锰→Mn3O4→电子元器件;锰矿→电解MnO2→无汞碱锰电池;锰矿→铁合金→200系不锈钢→家用橱具等。
要实施以资源整合为依托的产业关联战略。即根据产业关联度,把在原材料、技术、市场上有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在横向上结合起来,搞一体化经营,形成产业耦合,行业联姻。比如锰——电结合;锰——铝结合;锰——化工结合;锰——电子产品结合;锰——建筑材料企业结合等。通过横向结合,优化资源配置,扩大锰的应用领域,从而发挥铜仁地区锰资源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要实施以“九十一”大泛珠三角为依托的区域关联战略。铜仁地区不但具有锰资源优势、电力优势,更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铜仁地区应积极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加强活动和运作,积极营造政策“洼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来铜仁,通过“嫁接”,快速形成锰工业的产业优势。
产业集聚与产业关联的巨大能力,已经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得到广泛验证。对经济基础欠发达欠开发的铜仁地区来讲,应更多地把握资源与产业间的关系,凭借资源优势吸引发达地区优势生产要素向资源集中地聚集,向前或向后的延伸产业链,找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接之路,发展前景是十分强劲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