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tiongenerated by Chinese avant—garde movement,and Yu Hua and the Chineseavant—garde exercise theoretically.Chapter two argues comprehensively about the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changes from the subject and narrating forms,based ORchapter one theoretically;chapter three explains Yuhua‟S transformative reasons fromthe aspect of avant-garde literature within three sections.The three chapters gave a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n Yuhua‟S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angle ofvanguard theory combined by the analysis of his works.Key words:Pioneer,Yu Hua,transformation II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或其它相关数据库。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左盍姿 指导教师签名: 沙y?年/月/7日勿眇乡年多月/7日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 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巷主季 沙,々年h 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导论 余华是当代中国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二十多年来,他以出尔反尔的试验姿态和风格迥异的实力派作品,持续维系着国内外普通读者和职业批评家的兴趣。谢有顺就认为余华“是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了真正变化的少数几个作家之一”。〔11这样的表述,评价很高,就目前来说,也能够得到职业批评家和普通读者的普遍接受。保守一点讲,论及中国的先锋派文学运动,当代文学史上应该有余华的一页。1980年代后期,余华的血腥和冷酷震惊了文坛,被形象地称为“血管里流动着冰渣子”〔21的小说家。余华以他独特的方式从众声喧哗的先锋浪潮中脱颖而出,给予读者传统的阅读经验有力的冲击。当时,余华被认为是最激进的先锋小说作家之一,只有他能够在先锋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可是,时间刚刚跨入1990年代的大门,余华带给我们的又是一番景象。他从1992年开始,接连不断地推出了几部长篇小说,以其“通俗”的写实主义、抒写苦难和消解苦难的内容,结束了先锋小说中启蒙的价值取向,走向了饱含温情的人道主义情怀。余华的这个从激进到温和的转变引起激烈的争议,同时也迎来了广泛的读者,使余华一跃成为中国的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许多学者
就余华创作转变前后作品所呈现出的巨大差异做过深入精彩的论述。其中,夏中义、富华的《苦难中的温情和温情地受难》在对余华的作品全面评析的基础上认为:余华小说的两大突出母题是“苦难”与“温情”,而余华90年代的几篇长篇小说是对苦难的“消解”与“遗忘”。〔31很明显,作者是站在传统启蒙立场上要求余华小说一如既往地具有反抗意识,对余华的创作转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是,吴义勤的《告别“虚伪的形式”》从主题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余华的创作转变体现了“人‟‟的复活和“民间”的发现,给予余华的转变肯定性的评价。〔41以上的论文是具有代表性的论述余华创作转变意义的文章。但是,更值得一提的是谢有顺2002年发表在《钟山》上的《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这篇论文认为:余华通过回忆、幽默和忍耐对苦难作出缓解,“生活在【I】谢有顺:《余华的生存哲学及je待解的问题》,载《钟山》2002年第1期12〕朱玮:《余乍史铁生格非林斤澜几篇新作印象》,《中外文学》1988年第3期,原文:“他的血管里流动着的,一定是冰渣子。”p】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化》,《南方文坛》2001年第4期,f4】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实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原载《文艺争鸣》2002年第l期, 导论生产苦难的同时,也生产麻木、幽默和乐观,后者使前者变得可以忍受。这似乎就是余华所发现的„活着‟的哲学,它的里面,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当然,也充满了中国式的思想局限。,,【l】作者对余华在作品中传达的这种应对苦难的方式感到不满,这种看法与夏中义、富华的观点几乎一致,可贵的是,这篇文章对余华的转变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谢有顺认为,余华的作品与众不同是因为“他对人和世界本身的独特理解,为我们敞开了一个崭新的视野”。他接着说,“一个作家一定是先有了对人和世晃的不同理解,他才开始寻求新的艺术方式的。也就是说,当旧有的话语方式不能再穷尽作家内心的图景时,他就会起来寻找新的话语方式来表达自己新的精神和内心。——艺术革命从来就不是单独进行的,它总是伴随着精神的内在变化。‟‟〔21 谢有顺把余华创作变化的原因归结为余华生存哲学发生了变化。这种看法貌似深刻而独到,它至少为余华的创作转变提出了一种阐释的途径。姑且不论余华的生存哲学变化与否,仅仅把余华的创作转变归因于生存哲学的变化,多少有些单薄,这样就很容易遮蔽问题本身应有的复杂性。如何处置余华主观的艺术探索以及时代文化境遇与创作转变的关系,或者,可以说,假使余华的生存哲学发生了变化,是什么造成了余华的生存哲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一个以先锋小说知名而以写实主义手法创作畅销的小说家,如果我们能够考虑到把作家尽可能地还原到当时的文化情境中去理性地观照,那么事实就会呈现出它应有的复杂性。正如余华创作的转变显示了中国先锋派文学运动的涨落一样,从先锋的内部出发,也能够给予余华创作转变提供一种可阐释的途径。 回顾一下中国先锋派运动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它出现于中国从革命型社会向后社会主义国家转变的过渡时期。中国的先锋派出现于1980年代晚期,“文化大革命”已经被执政党和知识分子彻底地否定。但是,腐败和贫富差距加剧的现状,影响了公众对改革的支持力度。这一幻灭时期被当时的评论者称之为“后新时期”。〔31而在这段时间思想界则异常活跃,年轻一代的作家们得益于思想解放运动的大潮纷纷摆脱了传统的羁绊,在外来思潮的涌动下,另辟蹊径进行创新。在历经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之后,作家们在题材方面的限制越来越少,但是僵化的现实主义的条条框框依然禁锢着作家们的想象力。
新一代作家怀揣着f11谢有顺《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载《钟山》2002年第1期121谢有顺《余华的生存哲学及je待解的问题》载《钟山》2002年第l期【31张颐武:《现代性与后新时期》,载于《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I:版社,1997,第3.19页 2 西北火学硕士论文在文化想象王国中破旧立新的渴望集体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以~种挑战现存文学成规的激进姿态而出现。马原、刘索拉、残雪、苏童、格非、孙甘露不约而同地充当了反对现有文学成规的叛逆者的角色,余华则紧随其后,成为这场集体叛逆的先锋派运动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年轻的作家们在叙事和语言上进行了激进的形式主义试验。但是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变化得太快,激进的先锋派运动尚未站稳脚跟,就迷失了方向。跨入1990年代,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后政治”时代,经济发展和市场化主导了中国的政治,中国的先锋派作家们意识到他们激进的美学试验所创造的想象世界越来越落后于中国的现实社会,他们渐渐地失去了图书市场和读者。于是,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发生了转向,从文化先驱者的角色蜕变为各种稀松平常的写作风格和方式。 中国社会转型的短暂的十年也正是余华小说创作丰收的十年。余华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一直到1990年代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都集中在这十年。余华留给读者的印象是从中短篇到长篇、从激进向温和转变。1986年下半年的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发表,标志着余华小说先锋叙事的开始,紧接着《一九八六》、《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相继问世,表现荒诞、暴虐、死亡、生存等抽象主题构成了他的小说世界。他的小说也具备了无法模仿的余华风格。余华采取先锋的写作策略进行激进的美学试验主要源自他对现存文学的不满和长期长驱直入的独立思考。后来余华自己总结就是对常理的怀疑与破坏。另一方面,这也得益于他的外国文学的积累和修养。余华出版了一本集子叫《温暖的旅程——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里面涉及了范围极广的一系列外国作家。余华在与另外一个作家的访谈中明确地说“卡夫卡对我来说是思想的解放,而川端康成教会了我写作的基本方法”。【11激进、实验性的叙述形式和语言风格使得余华小说创作取得了成功。但是,正如余华所说的那样:先锋是一种精神活动。〔21作为前卫的形式主义的试验者,余华清楚地觉察到激进的美学试验与消极的政治策略之间的矛盾,他充分意识到了先锋文学精神上的困境。随着中国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和市场化加剧,全球化的扩展,网络文化全面扩张,中国的社会越来越趋向于消费社会,先锋文学很快就嬗变成一种人人模仿的文化潮流,被赋予了【ll余华:《“只要写作,就是同家”——与作家杨绍斌的谈话》,载《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l期【2映治纲编《余华研究资料》第29页,天津人民:f;版社.2007.7,原文“先锋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不足一种形式的追求,因为先锋在每个时代都会出现,这是第一。” 导论明显的时尚标签。当批评家们把目光转移到了更年轻一代的作家身上的时候,先锋派文学事实上就结束了。余华则是在1991年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先锋小说《呼喊与细雨》就匆匆转向。1992年余华就写出了与先锋派文学遇然异趣的长篇小说《活着》,1995年余华基本上继承了《活着》的苦难主题写出了具有喜剧风格的《许三观卖血记》。时隔十年,余华推出了五十万言的《兄弟》上下两部,依然还是在写作他轻车熟路的苦难主题,只是多了些许时代元素。我们不得不要问:余华是否放弃了他的先锋派的理念?余华从激进的先锋派转向现实主义作家,这种转化揭示了他激进的美学试验和消极的政治态度之间的矛盾。余
华尝试着以一种写实主义的模式来化解这种矛盾。他的写实主义作品不可避免地保留着先锋派的特征。他在写作上的转变不应该被看成是先锋文学的失败,同时也不应该把他的现实主义的重构看成向现实主义的“伟大传统”回归。中国的先锋派在历史的夹缝中出现,这种激进的美学试验在对中国的文化建制没有产生有意义的冲击之前就陷入了困境,作为整体的中国先锋派运动的成就是有限的,但是作为作家的余华把积极参与、激进进取的永恒的先锋派精神承继下来,重新点燃了对下层人民生活的热情关怀则显得难能可贵。 现在,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研究余华的意义何在?如果能够为这个恼人的问题划出一个范围的话,我倾向于这么回答:第一,在文学艺术边缘化的今天,像美国解构主义批评家米勒戏谑地宣称大学文学院都应该被解散的前提下,我就不用回答这个问题了;第二,着眼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作为一篇硕士论文,我也不敢有多么宏大的构想,只是愿意从一个小的角度出发,阐明自己对余华创作转变的一点个人的浅见,提供一种可能的评价。这样可以提供给别人一个看待这一问题的辨析的点,成为他人探讨这个问题批判的对象或者进一步思考的思辨起点。这么回答,也有夸大论文实际价值的嫌疑。但是,文学研究产生的丰硕成果也是几代学人在自己的立场和视野的观照下共同努力所形成的场域中,才会在优秀学人独立思考、批判吸收的基础上提出有影响力的个人创见。我的见解鄙陋,只能体现研究的密度,而不能显示出研究的强度。这么说也不是妄自菲薄,缺乏学术的勇气,而是对自己的学识积累、学术能力充分评估的基础上作出的明确的定位。正所谓“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欲速则不达”,明确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而去为之努力实现,并非是什么坏事。当然,本文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也 4 西北大学硕士论文不是仅仅局限于余华,也不可能局限于余华。余华是小说的写作者,同时也是知识分子在时代的一种存在方式。作为~个作家论,而且选择了从先锋派文学运动这一角度入手关注一个作家,就势必不可避免地与时代牵扯上关系。1980年代中后期几个年轻的作家的默默无闻的大胆艺术试验得到当时滞后但还算及时的评论家的关注之后,这个被命名为“先锋派”的运动在中国文学界遽然兴起,然而时间刚刚跨入1990年代大门,仅仅五年时间,中国的先锋派就风光不再了。余华是中国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余华转变的同时,‟我们的时代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看来,从198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正是中国社会从后革命时期向消费社会的转型期。进入1990年代,20世纪80年代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所坚守的启蒙立场、精英意识消失殆尽。面对市场、消费主导的中国社会,知识分子原来所坚守的精神性的东西的虚妄性被揭示出来,重新凝聚起来的以启蒙为中心的价值解体,使得20世纪90年代的精神现象变得异常复杂。作家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碎片中的世界,他们不得不对已有的写作进行反思,重新确立自己的写作方向。因此,余华研究对于反省知识分子自身以及探索如何在文化转型中重新出发等问题都有积极的意义。 鉴于上述各方面的考虑,本论文大致分三章进行论述。论文第一章,在阐明先锋、先锋派和先锋文学等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先锋派运动产生的时代文化境遇、余华与中国先锋派运动诸问题的理论探讨:第二章在第一章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以余华先锋时期小说形成的风格为前提,分两节分别从主题、叙事形式两个方面对余华小说转变前后呈现出的差异做一个相对完整的论述;第三章紧扣先锋文学的角度,分三节探讨了余华转变的原因。三章以理论阐释出发,结合余华已有的小说作品,从先锋出发对余华的转变
做一个尽可能客观、公允的评价。 最后,我想就这篇论文中我的几个想法做一点必要的说明。论文的后两章有意识地对余华的创作给予了较多的文本分析,是由于我对当今中国流行的文化研究的一点思考。文化研究有它的优长,就是能够在较高的角度上对文学发展、文学作品进行原型批评和知识考古,而所有的研究都有赖于一个文化的谱系,对研究者的历史文化积累、理论思辨能力、学术文化视野等都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一味地用西方转译的理论对中国文学进行文化研究,显然脱离中国传统的文化谱系,这样就很容易地滑入对文学“空对空”的研究。这一点得益于导师的教益, 导论他一直反对脱离原著,搬运理论的文学研究方法。因此,对于学力尚浅的年轻人来说,从作品出发,在对作品的细读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恐怕是一条便捷实际的路。另外,就是我们现在回头审视十多年前的先锋派文学运动,虽然失去了身处其中的热感受,但多了一份冷思考。当时的文学评论者与那一代作家都是同一代人,甚至是熟悉的朋友,他们都身处当时的文化环境也对作家们熟悉了解,他们阅读作家作品的时候会强化自己对作家的主观感受和自己对时代的理解,缺乏一定的距离使得他们的研究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客观性。明显地,现在看当时评论者写的论文著作,他们在文章中对先锋派的论述就像是对先锋派的一场大辩护。因此,本文在论述的过程中,在批判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很好地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地对余华的创作转变给予客观、理性的判断。 6 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先锋、先锋文学与中国的先锋派运动 “先锋派作为一个艺术概念已经变得足够宽泛,它不再是指某一种新流派,而是指所有的新流派。”11〕 “我们现在把文学的先锋派运动视为国际现象,而非仅仅局限于欧美社会。人们经常把这一运动与美学上的自我指涉、颠覆性以及现代文学中强烈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性联系起来。‟‟f2】 “从逻辑上讲,每一种文学或艺术风格都应该有它的先锋派,因为认为先锋派艺术家走在他们时代的前面,准备去征服新表现形式以供大多数其他艺术家使用,这是自然不过的事情。”131 “先锋派艺术最富有特征性的现象之一是永无休止的狂热试验,它来源于对雷米·德·古尔蒙所说的„前所未有的美‟的手法的强烈现代渴望,它那勤奋的劳作日复一日,是永远织不完的珀涅罗珀之网。”i4j “在中国,„先锋文学‟是一个外来概念。它在西方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某些激进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以外,本身还包含了新潮、前卫、具有探索性的艺术特质。所谓„先锋精神‟,它意味着以前卫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可能性,它以极端的态度对文学共名状态发起猛烈攻击,批判政治上的平庸、道德上守旧和艺术上的媚俗。”〔51 的确,我们现在认为先锋派、先锋文学不是哪个民族独有的,也不是哪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具体的一个文学流派、一个文学运动;提到先锋派、先锋文学,我们就会意识到:它是前卫的、叛逆的,对已有的艺术铁律无情的爆破者:它是前瞻的、独创的,对未有艺术领地决然的垦荒者。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先锋文学的概念以及它的演进轨迹进行简明的探讨,进而寻找和分析它潜在的精神内涵;同时在梳理中国先锋派运动的历史轨迹和评估其作为~次文学变革运动的成就和局限等方面做出尝试性的努力。【l】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总序》,第2页,顾爱彬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121转引白洪治纲编《余华研究资料》第158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7,英文原文“The Short.LivedAvant-Oarde:The Transformation ofYu Hua”,发表十美国Modem Language Q
uarterly 2002年3月第63卷第1.弓。生安锋译,刘康校。pl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总序》,第128页,顾爱彬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141福柯等著:《激进的美学锋芒》,第170.17l页,周宪译,中国人民大学…版社,2003年。151陈思和:《试论五叫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该论文见于郜元宝编选:(2005.2006中国文学评论双年选》,第540页,广东省Ⅱ.版集团花城出版社,2007年1月。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