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作者:朱华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34期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科目与相关课程的结合以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教学策略进行讨论,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267-01 引言
隨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相应的发生了诸多改变,作为上层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项生活技能,也是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众所周知,小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后备力量,迟早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信息技术素养的早期培训也因此变得尤为重要,教师应通过何种方式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小学课堂之中?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其要点在于逐渐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信息技术成为他们钟爱的课程,让其更主动地投身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之中,培养其积累与创造信息的基本素质,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下面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创建积极的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是一个主要推动力,认知可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来,而要想更好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就要创建适合的学习情景吸引学生,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有着较高趣味性的科目,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紧抓趣味性,挖掘课本中有意思的内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的可利用现代技术,让学生知道与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并让学生亲自上机尝试不同类型的教学软件,比如教师可利用人气动漫主角“喜羊羊”来为学生进行演示,为学生创设更多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之中,促进学生交流,了解信息技术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分别设置小目标,使其不断的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快感,形成较稳定的学习动力。 二、开展活动课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们这里所说的活动课程其实就是对小学各个学科在课堂中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以信息技术的方式表现出来,增进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的钻研信息技术,推进教学向深层次延伸。采用这种方式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应用能力,转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更加积极的运用已经学会的一些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去整合小学知识,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的设计板报;对于一些爱说话的学生还可让他们通过网上冲浪等形式的满足自己沟通的欲望,也可以通过软件绘画等表现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他们的心理诉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其在实践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获得更多经验,提高其应用能力,促进良好学习环境的构建,让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信息技术。 三、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各项活动,以完成某些任务,达到制定的学习目标。在采用小组学习之前教师还是需要思考分组的形式和小组成员的搭配等更具体的情况,分组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定不同小组,以探究性学习方案和小组合作目标为中心,明确任务,提高小组学习效率与效果。 1.分工有效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一定要明确个人分工,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小组成员的最大合力,将小组内部安排妥当,比如小组长、发言人、实验员等不同角色,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否则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降低,甚至可能完不成老师下发的任务,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出现组内一部分人会、一部分人不会的状况。小组学习是一个去粗取精、取长补短的过程,总的原则是分工明确,角色互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组内优势资源将学生能力发挥到最大化。 2.交流的有效性。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指引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与研究,但是在上机操作前组内成员应先进行交流,明确各自目标,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反思、自我突破,小组内部成员在完成各自目标后再通过交流与补充,汇总最终结果,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找到最为适合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中要充分的展示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3.指导的有效性。
在小组合作前,教师首先要给各个小组分配任务,根据各个小组的任务开展实践,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及时跟进,发现问题时要及时处理,对所出现错误观念应及时导引纠正,不能放任不管,让学生带着错误进行,更不能包办,干脆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要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指导进行教学,在合作的过程中采用合理教学手段确保指导的有效性,同时要保护好孩子兴趣和和探索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因为这样才有着包容性强、趣味性高等特点,再加之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就构成了小学信息技术的特点。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将侧重点放在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上;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要将重点放在促进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法上。把信息技术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相联系,加深学生印象,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实现我们的教育价值与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齐仁德.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3). [2]徐有芳.参与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2,28(05):99-100+128.
作者简介:朱华(1971.9.19-)男,汉族,宁夏灵武市人,宁夏银川市灵武市第四小学,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